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理论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9720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理论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理论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理论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理论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理论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理论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理论教学大纲.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学科教案 20 20 学年度 第_学期 任教学科:_任教年级:_任教老师:_xx市实验学校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V理论教学大纲学 时:60 学 分:3.5理论学时:50 实验学时:10面向专业:动物科学 课程代码:1500270先开课程:高等数学 课程性质:必修执 笔 人:朱香萍 审 定 人:潘庆杰、张廷荣一、说明1、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生物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与数据统计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随机变量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生物统计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动物遗传学及专业课的学习准备基础,是动物科学研究和应用的重要基础工具。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解生物统计

2、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常用试验设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对数据资料分类、整理及正确选用统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应用数学逻辑作出对研究现象的科学结论。同时使学生具有初步从事科学研究并对其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绪论(2学时) 一生物统计学的概念二本学科的研究内容三学习本学科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四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五常用的统计术语: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精确性与准确性、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重点:生物统计学的概念、特点;常用的统计术语: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等概念难点:理解生物统计学的意义建议教学方法:板书或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思考题:1. 什么是生物统

3、计?它在畜牧科学研究中有何作用?2. 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各有何关系?第一章 资料的获取与整理(2学时)第一节 资料的收集、检查与核对第二节 资料的分类 一 数量性状资料二 质量性状资料第三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组一 计量资料的整理与分组二 计数资料的整理与分组重点:连续性数量性状资料的整理与分组方法及其步骤 难点:连续性数量性状资料的整理与分组方法及其步骤建议教学方法:板书或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思考题:1. 资料可分为哪几类?它们有何区别?2. 常用统计图和统计表有哪些?各有何用途?第二章 总体特征值的测定(4学时) 第一节 反映资料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一. 算术平均数二. 几何平均数三.

4、 调和平均数四. 中位数五. 众数 第二节 反映资料离散程度的特征数一 均方二 标准差三 变异系数四 标准误 重点:算术平均数;均方、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标准误。 难点:标准差与标准误的意义及其异同点建议教学方法:板书或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思考题:1. 生物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数有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2. 何谓标准差、变异系数? 第三章 显著性检验的基础理论(8学时)第一节 事件与概率一 事件二 概率第二节 显著性检验的意义与基本原理第三节 显著性检验的理论分布一正态分布二标准正态分布三几个统计量的分布第四节 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步骤第五节 单尾检验与双尾检验第六节 显著性检验的两类错误重点

5、:显著性检验的几个理论分布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以及样本平均数差数的抽样分布 难点:显著性检验的几个理论分布 建议教学方法:板书或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思考题:1. 什么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2. 什么是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密度曲线有何特点?3. 为什么在分析实验结果时需要进行显著性检验?检验的目的是什么?4. 统计推断的结论有可能发生哪两类错误?如何降低两类错误?第四章 两均数差异的统计比较 (4学时) 第一节 与已知总体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第二节 两样本所在总体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第三节 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 重点:与已知总体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6、两样本所在总体均数的统计比较 难点:两样本所在总体均数的统计比较建议教学方法:板书或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思考题:1. 什么是统计假设?统计假设有哪几种?各有何意义?2. 如何理解检验结论中“差异不显著”、“差异显著”、“差异极显著”?3. 何谓置信区间、置信度、置信半径?如何进行正态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4. 何谓成组设计、成对设计?第五章 多均数差异的统计比较(4学时)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一 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剖分二 方差的显著性检验三 多重比较四 多重比较结果的表示方法第二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和数据转换第三节 方差分析计算实例重点: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难点:

7、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建议教学方法:板书或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思考题:1. 什么是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过程如何?2.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是什么?3. 多重比较的方法有哪几种?其显著尺度有何关系? 第六章 试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10学时)第一节 试验设计简介第二节 单因素试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一完全随机化设计及其资料的方差分析二随机区组设计及其资料的方差分析三拉丁方设计及其资料的方差分析四交叉设计及其资料的方差分析第三节 两因素试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一两因素完全交叉分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二两因素系统分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重点: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各种试验设计方法及其资料的方差分析方法。

8、难点:本章所涉及的试验设计方法太多,学生应注意不同设计方法的区别。建议教学方法:板书或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思考题:1何谓试验设计?2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其作用如何?3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的要求和优缺点是什么?4何谓简单效应、主效应以及因素交互作用?第七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比较(8学时)第一节 相对数分析一相对数的有关概念二二项分布三两属性率的显著性检验第二节 检验一检验的意义与基本原理二适合性检验三独立性检验 重点:二项分布的意义与基本原理;两属性率的显著性检验; 适合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 难点:独立性检验 建议教学方法:板书或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思考题:1.检验与t检验、

9、F检验在应用上有什么区别?2. 什么是适合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它们有什何区别?3. 什么情况下检验需作矫正?如何矫正?什么情况下先将各组合并后再作检验?合并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第八章 简单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4学时)第一节 简单直线相关分析一 相关性质的确定和相关程度的度量二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第二节 简单直线回归分析一 回归分析的意义二 回归方程的建立及回归系数的计算三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四 相关与回归的关系重点: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及相关存在性检验;回归方程的建立及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相关与回归的关系。难点:相关存在性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建议教学方法:板书或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10、。 思考题:1. 什么叫直线回归分析?回归截距、回归系数与回归估计值的统计意义是什么?2. 什么是直线相关分析?相关系数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计算?3. 直线相关系数与直线回归系数的关系如何?直线相关系数与配合回归直线有何关系? 第九章 曲线回归分析(2学时)第一节 配曲线的意义、步骤和方法一配曲线的意义二配曲线的步骤第二节 可直线化曲线方程的拟合一可直线化的曲线类型及方程二可直线化曲线的参数估计第三节 S型生态曲线的拟合 重点:配曲线的意义、步骤和方法;可直线化曲线的参数估计及其拟合效果的评价。难点:可直线化曲线的参数估计及其拟合效果的评价建议教学方法:板书或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思考题:1

11、. 可直线化的曲线回归分析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2. 如何评价曲线的拟合效果? 第十章 协方差分析(2学时)第一节 协方差分析的意义一对试验进行统计控制二估计协方差组分第二节 单因素试验设计资料的协方差分析 重点:协方差分析的意义;单因素试验设计资料的协方差分析。难点:单因素试验设计资料的协方差分析建议教学方法:板书或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思考题:1. 何谓试验控制?如何对试验进行统计控制? 2. 对试验进行统计控制的协方差分析的步骤有哪些?三、考核方式和要求 本课程的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平时成绩占30%(主要包括作业、课堂回答问题、课堂出勤、实验等),期末考试占70%,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建议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目1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三版,主编:明道绪,中国农业出版社。2 兽医统计学主编:杨茂成,中国展望出看版社。3 兽医统计学主编:谢庄,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4 生物统计学主编:张勤,张启能,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5 生物统计学编著:李春喜,王志和,王文林,科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