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99845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一、职业教育(一)名词解释1. 教育一切有目的培养人活动的总称。教育是以一定社会为背景,以传递人类知识和经验为手段,以培养理想的人为目的,以直接影响人性的发展为方式,是人类有意识地进行自身素质生产、再生产的实践活动。一定的社会和阶级,总是通过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知识和能力,成为本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2. 学校一种有组织、有系统的专门教育机构,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和主体。3.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之间进行的教育活动,一般是长辈对晚辈的教导、劝诫、管束等。4. 职业从分工角度说,指在业人口(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

2、经营收入的人口)从事工作的种类。从个人角度说,人们在社会中从事的满足其生活的专门性工作。5. 就业指生产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组合,使有生产能力的劳动者成为从事某种生产或社会服务的劳动者,进入生产过程。换言之,就业实质上就是一个“人”与“职业” 的结合,通过职业教育可以进一步实现人与职业的优化组合,提高劳动效益和生产率。6. 劳动预备制度指组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接受 13 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后,在国家政策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的一种制度。7. 就业准入制度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

3、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8. 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我国对职业教育这个术语的使用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我国的职业学校创始于清朝末年( 19 世纪 60年代),当时称实业教育,学校称实业学堂。这在 1903 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即葵卯学制中有规定。1922 年颁布的壬戌( ren xu )学制,把实业教育改称为职业教育,把实业学堂改称为职业学校。这个术语一直沿用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改称为技

4、术教育。 1949 年 9 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注重技术教育”。 1951 年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使用了中等专业学校、技术学校的名称。后来把培养中级专门人才的学校称为中等专业学校,把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的学校称为技工学校。 1958 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使用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术语。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 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多称为职业技术教育,偶尔也用了“职业和技术教育”这以术语。 1996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以后,我国官方文本中普遍使用“职业教育”这一术语。

5、在国际上,对这一术语的使用也是不统一的。 1999 年联合国在第二次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了“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这一概念。我国的职业教育教育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名词,包括了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培训。 当然,在现代教育中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培训也是可以区别开来的。一般把进行科学、技术学科理论和相关技能的学习,培养技术人员的教育称为技术教育,把注重技能训练和相关理论学习,培养技术工人的教育称为职业教育,把对人单项技术、技能的培养称为培训。(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产生职业的基础是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职业产生的重要前提条件,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过程而逐渐产生发展的。在人类社会1早期,人们所

6、从事都是与生存直接相关的活动,比如捕猎、采摘、种植等活动,由于活动比较松散,成员也不固定,技术性比较低,这些活动还谈不上职业。当农业、畜牧出现分工,一部分社会成员从事固定的工作,岗位分工开始明晰,职业逐渐产生了。2、职业的社会内涵体现在哪几方面? 职业的种类反映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分工水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才会产生什么职业。 职业的层次结构反映着基本的生产关系,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的权益分配。在阶级社会中,职业与阶级、等级联系在一起。不同职业的社会地位收入不同。不同的职业,在社会中有不同的责、权、利。职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有关,职业反映着社会权益的分配。 职业的社会构成反映了社会产业结

7、构、人力资源的配置,构成关系与比例。 职业活动反映了社会运转的运作方式。包括不同的职业的职能、职责、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合作关系等。3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鸦片战争及以后的连续败绩,刺伤了封建帝国的尊严。清政府为了适应日益频繁的中外交涉,以及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先后在全国一些地方开办一批学习“西文”和学习“西艺”的新式学堂。文的方面有同治元年( 1862 年)在北京设立的同文馆,这是中国政府自行创建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 “武备”方面主要是福州船政局 1866 年附设的船政学堂, 1867 年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机器学堂。这是是我国最早兴办的工艺教育(职业教育)。学堂

8、设在工厂中,主要是培养技术员和技术工人 为推进实业教育的发展, 逐步将其引向正规, 1903 年 11 月清政府颁布了我国教育史上具有主要意义的奏定学堂章程,即葵卯学制。第一次将实业教育纳入学制,成为学校系统中的独立体系。根据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实业学堂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为办学宗旨,分为三级,计初等实业学堂、中等实业学堂、高等实业学堂。 1917 年 5 月,以黄炎培为首的教育者在上海创办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大力推行职业教育。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的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能力之准备。4职业教育的性质或本质特征

9、职业教育的性质系指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和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也就是职业技术教育本身所固有的、比较稳定的本质属性。概括起来,就是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职业教育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中,以进行职业定向教育为其基本特征的,是为适应职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所以,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是职业的。职业教育担负着劳动能力生产与再生产的任务。科学技术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只有当它被劳动者掌握并运用于生产实践,才可能由潜在的形式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种“转化”要依靠职业教育对劳动的培养和训练,可见,生产性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属性。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办学,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

10、的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社会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办学力量都必须积极参与兴办职业技术教育,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办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所以,社会性也是职业教育的主重要属性。5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职业教育为物质生产准备了人力条件,经济发展又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就业岗位,并不断向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二者相互推动,形成良性循环,共同作用于社会的进步。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密切性和直接互动性,职业教育的结构与发展水平要与经济结构及其发展水平保持同步,太超前或太滞后都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6职业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职业教育与政治也具有

11、深刻的联系。政治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各方面有序、和谐的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大量产业大军的场所,他们的政治立场、观念,道德水准,专业能力,就业状况将会对社会形成巨大的影响。成功的职业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积极因素;相反,不切实际盲目发展也可能会为社会安定埋下隐患。所以,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全面育人的功能,绝不能把职业教育简化为一个技能训练场。(三) 论述题1、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的意义2在现实社会中待业、失业、就业不充分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减少失业和就业不充分现象,是各国政府必须面对和致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战

12、略措施。首先,职业教育的性质属于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促进学生就业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就业率、就业稳定率是衡量职业教育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已经出现了“定单”职业教育,企业把人才培养纳入自身的发展计划之中,职业学校也可以依托企业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形成合理的“产学链”,促进了职业教育的优化发展,职业学校培训的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变得可能。其次,职业教育是专业技术教育,而且与社会职业领域相对应,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社会定位准确,有利于就业,也有利于在就业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在相关职业领域内快速转移,而且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员如果进行创业也有

13、一定的专业优势,起步较快,熟悉组织经营、生产,并吸纳他人就业。再次,职业教育办学以社会需要为转移,按需施教,学用一致,人职匹配,培养的人才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可以直接顶岗工作,实现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无缝过渡”,减少就业后二次培训带来新的人力成本。职业教育的显著的功能是把普通劳动力培养成为具有特定职业能力的专门劳动力,把非技术的劳动力培训成为技术型的劳动力,把笨拙的劳动力训练成为熟练、高效率的劳动力。因此,职业教育能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再就业。2、论述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经济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大机器生产带来了现代工业文明,也使得职业教育走上历史的舞台,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职业教育是工业经济

14、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在推动了以工业经济为基础各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支撑职业教育能够把一个自然的劳动力培养成一个专门的劳动能手,把一个普通的学生改变成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把一个无技能的劳动者训练成熟练的技术工人。从生产的角度看,经济界希望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现代社会人人都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必须经过职业教育或培训,乃至高等教育。即使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中等阶段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也是二分天下。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教育

15、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全民劳动素质,有利于为本国、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2)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人力资本理论兴起。 人力资本被认为是一种投资收益率高于物质资本的形式。 所以,增加人力资本诸如:教育、保健等,有助于提高人的生产能力、管理能力、流动能力,向自己向往的方向发展。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被广泛接受,教育也有原来的消费事业,逐步被看成一种产业。美国学者对比分析了 1929 年和 1957 年经济增长情况,计算出教育带来的经济效益,即教育投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部分的 33%。日本学者比较 1930 年和 1955 年的经济情况,此结论为 25%。当然,职业教育是周期短、显

16、效快的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收入状况成为职业教育兴旺与否的晴雨表。职业教育只有成为大众认可的就业机会最多、投入收回最快,也就是最实惠的教育时,接受职业教育才会成为多数年青人主动的选择。(3)职业教育通过应用和传播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职业教育的直接目标就是把科技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劳动能力,应用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生产科学技术,而是如何应用科学技术,并迅速地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无庸置疑的,但科学技术通常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是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则是把第

17、一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终极的生产力的必要的中介环节,推动经济的加速发展。职业教育在传播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也发挥积极的作用,能提高了传播的有效性、示范性,而且能够3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二、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所谓人的发展,通常指的是个体从生到死身心的变化过程。其内容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偏重于心理方面。 在教育学的视野中,“发展”一词取其正向的含义,即只有与人的理想和社会价值一致的身心变化才是发展。可以从这两方面理解这句话:一方面,这种人的发展不仅是生理变化的过程,同时还是心理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伴随着人的一生;另一方面,人的心理变化只有符合社会的标准价值才称得上发展。当个体的变化明显背离社

18、会的认同价值时,他会遭到社会的责难,同时失去他所希望得到社会尊重。如奥运会兴奋剂问题,不是发展。(一)名词解释1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充分、协调、自由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发展人的劳动能力,其主要特征是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的广泛、充分、自由、统一发展,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二) 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揭示的人的发展的客观趋势。马克思针对工场手工业将工人束缚于特定的局部动作,为了训练某种单一的技能,牺牲其他一切肉体和精神能力的发展,造成工人片面畸形发展的危害,提出要使劳

19、动者的“生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他把资本主义下人的片面发展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是个体体力上的片面发展。其结果是个体本身也被分割开来,称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另一方面是个人在智力上的片面发展。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智力因素逐渐备分离出来,作为别人的财产和统治个人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其结果是个人越来越愚笨无知。同时马克思又认为,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主要由智力和体力组成。他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着的人体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其他能力的发展是在这两种能力统一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办法。可见,马克思最初提出的人的

20、全面发展的本意是指以智力和体力为要素的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与工场手工业时期劳动者的智力和体力相分离的片面发展成对比。 自马克思提出人类发展理想以来,全面发展的理论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概括起来有三层含义:强调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即人的个性的所有方面都不能被轻视和忽视;强调个体发展的自由性,即每个人都能自由地按照自己的目的、愿望去表现自身个性的魅力和丰富性;强调人的各种潜能本质获得最充分的发掘,成为自身的主人。这三方面反映了人的发展的不同侧面和层次,体现了现代人科学、民主、平等的发展观,是人类发展的目标。2、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与途径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和途径,主要体现在两个

21、方面:一是对受教育者实施德、智、体、美、职业技术等全面教育,使人实现全面发展。实际上,每个人的身心素质都是不一样的,要使潜在的素质条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形成劳动能力,必须在实施德、智体、美教育的同时,给予适合本人素质条件的职业技术教育,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潜在的素质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促进智力、体力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二是职业教育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人实现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劳动同智育、体育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无论是脱离了教育的生产劳动,或是脱离了生产劳动的教育,都不能使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全面发展。职

22、业技术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在对受教育者实施理论教育的同时,重点搞好实践性教学,突出对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为学生奠定了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3、人的发展的教育观一个人的存在具有两重型,他既是社会的人,又是个体的人。把一个自然的人培养成为社会公民,履行社会义务,担负社会责任,为社会做贡献,这是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把一个人的才智充分引发出来,培养成一个有道德、有专长、有能力的杰出人才同样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前者是人的社会性,也即个体4的共性;后者是个体独特的个性。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一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二是与此同时实现个体的个性化。(三)论述题1、职业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作用(1)

23、 职业教育是实现人的持续发展的途径现实的社会条件是,职业活动仍是现时代人类活动和交往的基本方式,社会分工乃是职业活动得以维系的基础。人们必须从属于一定职业,在特定职业岗位之内实现其发展。职业教育就是着眼于人的职业发展的教育事业,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重要作用在于:职业教育满足了现代人持续发展的需要,符合现代人的发展观。根据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发展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职业教育已经形成跨越终生的、连续的体系。职业教育使用权走入大众的生活,普及到最普通的群众。今天的职业教育向所有的人开放,无论你先前受过怎样的教育,拥有怎样的经验;也无论你现在在职与否,职位高低,职业教育都

24、能为你提供所需的教育和培训。(2) 职业教育可以满足人们特殊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珍视人的个性和需要。职业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关注和探求,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倡导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有应当受到尊重,任何一个学生都不会因为学习上某一方面的挫折或不具备某一方面的才能而被忽视,以至于其他才能也得不到重视和肯定。在职业教育领域不仅承认个性的差异性,更承认人的个性差异无贵贱之分。职业教育有利于激发和张扬个体的特殊潜能。首先,职业教育按专业或工种实施教育,为不同个性类型提供了发展的选择性,有利于扬人所长、避人所短。其次,职业教育是发展个性所选择的专业的职业能力。再次,职业教育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形式

25、可满足个体各种水平、各种目的的发展需要。(3) 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成员的个体价值的实现赋予个体职业能力,使其成为现实的职业者。当个体不具备任何职业知识和技能时,他只是一个可能的劳动者,职业教育担负着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能够满足各种社会职业需要的现实职业者的任务。提高个性职业能力,提升其职业地位。对于在职人员职业教育通过提供更新、更高水平的知识技术教育和培训,增强应变能力,使其能够承担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要求更高的任务。形成正确的职业观,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职业活动是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然而人们对待职业活动的态度却有多种。有的人视职业为谋生的手段,谓“生存型”;有的人视职业为自我兴趣

26、的延伸,谓“理想型”;还有的人视职业为人类的一种使命、一种责任,谓之“发展型”。不同的职业态度受制于职业观,影响于职业行为。职业教育具有引导、培养人的正确职业观的作用,它在给予学生职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给予了学生职业生活的体验,进而增进对职业意义的理解。职业教育倡导这样一个境界: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不只是为获得物质利益,也是对社会的贡献;不只是获得兴趣的满足,也是个人理想的实现;每个人的职业可以有所不同,而作为有理性的生命个体,价值、尊严、精神是同等的。2、职业教育如何促进个体社会化在人类的劳动出现分化后,有的人开始长期甚至终身从事谋一类或某一种工作,这些同类的工作便形成了职业。职业是人类生产经

27、验的积累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通过分工和合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必然要求,职业的划分也构成了社会基本的结构及其管理系统。随着社会发展职业分工更加精细,职业成为一个庞大而相互关联的复杂的体系,社会成为职业的社会。进入社会,也就从事了一个职业。所以,获得一个职业、拥有一份工作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到了近代社会以后,社会分工与科技、教育发展关系更加紧密,社会职业的科技含量迅速提高,一个没有受过一定教育或专门训练的人,很难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具有鲜明职业性质的工作。职业教育作为培养职业专门人才的教育,大大促进了个体职业的社会化和个体身份的职业化。试想同龄人,有的还在大学读书、有的或赋闲在家

28、,而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可能已经成为所学职业技术方面的行家里手。职业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针对社会职业发展需要,能够快速作出反应,引导人面向实际,以职业为依托,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发展。因为接受职业教育也就意味着受教育者即将走向社会,5成为某个职业群体的一员,担负起社会的责任,成为受社会承认和尊重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职业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社会职业发展为导向,沿着职业感知、职业选择、职业定向、职业训练的顺序展开,不断激发他们的求职、立业欲望,提高其职业意识,陶冶其敬业品质,发展其职业能力,锻炼其勤业精神,最终形成其乐业理想。三、职业教育体系体系和结构是密切相关的

29、事物。体系指若干相互关联的客观事物或作为客观事物反映的观念,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有序的整体。而结构则是指构成整体的若干客观事物或作为客观事物反映的观念,以何种方式相关联,即排列组合,也就是说结构是体系的内部构架 .(一) 名词解释9. 教育体系 指互相联系的各种教育机构的整体或教育系统中的各种教育要素的有序组合。10. 教育结构 构成学校教育总体系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结合方式。11. 职业教育体系和结构的内涵职业教育体系和结构是整个教育体系和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职业教育体系和结构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则认为除学制体系外,还包括职业教育的人

30、才预测体系、教育管理体系、师资培训体系、课程教材体系、教育科研体系等。狭义仅指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的学制,或称结构体系。职业教育结构体系本身也是个复杂的系统其中主要包括层次结构,指各级学校之间的比例构成;类别结构,指各级学校内部不同的比例构成;专业结构,指专业设置类别之间的比例关系;布局结构,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地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办学结构,指国际、集体、个人和社会力量办学之间的比例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结构体系,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主要任务。(二) 简答题1、我国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构成我国的职业教育包括 : 职前、职后两部分。劳动力后备力量训练(即职业技术准备教育)和在职培训(职

31、业继续教育)构成了这个体系的两大部类。 、劳动力后备力量教育训练(职前部分)。既有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专业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又有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及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培养初等层次人才的初等职业学校与普通初中并行,也有一定发展。在职培训(职后部分)。包括城市职业技术培训和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大网络。在城市职业技术培训方面,既有以全员培训为特点的职工教育,又有对待失业、转岗人员进行培训的就业培训。农村的职业技术培训走的是一条农、科、教三位一体和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道路。主要是推广和应用各类使用技术,达到

32、增加生产和农民脱贫的目的。2、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结构的基本要求1) 职业教育体系和结构要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2) 职业教育体系和结构要与专门技术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3) 职业教育体系和结构的内部层次要依据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规格来划分;4) 职业教育体系和结构,应把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结合起来组成一体;5) 职业教育体系和结构,应含正规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的培训,并使二者相互贯通。3、职业教育体系的确定为什么要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产业结构是按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而形成的社会生产结构。就产业结构而言,有一类、二类、三类产业之分,每类产业又由各自不同门类的生产部门所组成。从世界各国经济发

33、展趋势看,一类、二类产业将向三类产业转移,第一产业部门就业人员比例逐年下降,第二、第三产业部门逐年增加。这是社会进步、经济发达、国家富有的标志。 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迫使原来的劳动力转换生产部门,从而带来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这就要求社会就业人员必须具6备适应职业结构变化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即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结构。职业结构的复杂性,必然要求教育结构要多样化。必须加强对产业结构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并以此为契机,构建相应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和结构。 、4、职业教育体系的确定为什么要与国民经济技术结构相适应技术结构,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的技术装备及其产品的技术状况

34、所表现出的比例关系。技术水平的层次,通常以产品的技术含量为标志。 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生产活动,逐渐被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活动所代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技术生产装备的进步,必然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工将越来越多,“蓝领工人”将逐步由“白领工人”所代替。 、5、为什么说对人才的需求是确立职业教育体系的首要依据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科学技术和劳动力素质的制约,而科学技术现代化,劳动力素质提高,必须依赖于职业技术教育。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十分迫切,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我

35、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人才类型的多样化,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国农村正从自然、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从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我国城市工业正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临着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的转折。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呈现出多层次、多类别、低水平、不平衡的状态。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多层次、多类别,决定了我国劳动力素质的需求,也是多层次、多种类的。(三) 论述题1、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结构的基本要求(1)职业教育体系和结构要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 在教育系统中,不同的教育其性质和任务都不一样。 基础教育是各种教育的基础, 是国民素质的基础。 它的主要任务是在政治方向、思想品德、

36、文化素养、基本能力和健康体魄等方面为将来的社会劳动者奠定基础。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从事基础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人文科学、应用科学等方面的研制、开发以及管理的专门人才。成人教育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职业教育中研修提高和转换职业教育的部分。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直接从事生产或管理实践活动的专门技术人才和劳动者。它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整个专门技术人才队伍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类型和层次也最多,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着较大的影响。职业教育体系与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都是教育整体中相互衔接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是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不同。(2)职业教育

37、体系和结构要与专门技术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 人才结构,主要是指人才类型和层次的结构。职业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阵地,它的体系和结构必须与专门技术人才的需求结构相适应。人才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逐步向多类方向变化。(3)职业教育体系和结构的层次要依据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规格来划分 职业教育的层次,主要应以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规格划分。按照文化基础与专业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原则,各层次的职业教育可以划分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初等职业教育。(4) 职业教育体系和结构,应把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结合起来组成一体 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和结构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随着科学技

38、术的飞速发展和人才合理流动的需要,劳动者需要不断扩大、提高、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有些就业者因转换职业,也需要重新学习,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建立起终身教育的观念。职前的职业技术教育,本质上是对新增劳动力就业前的准备教育,这远非人力开发的终结。职后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劳动者的再教育,是职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继续。(5)职业教育体系和结构,应含有正规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的培训 各层次的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是构成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和结构的骨干。职业技术培训主要是针对为掌握某一方面专业知识或技能而进行的教育,一般不要求系统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不以取得学历资格为目的。通常以短期学习为主,目的要求多样,形式不

39、拘一格。 各种非正规的职业技术培训所以重要,这是因为社会对各种专门人才的需求,不可能仅靠正规的职业教育来满足。一方面有许多职业岗位并不需要经过系统的职业教育,只需经过一定的短期培训就可达到从业的要求;另一方面大量已就业者的提高、扩大、更新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是以岗位的需要为出发点,只有多种多样的培训才能适应多种多样的要求。四、职业教育的目标体系7(一) 名词解释1. 教育目的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

40、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只能是总体性说明。不同类型教育的教育目的,在总教育目的规范下,各侧重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2. 职业教育目的是指在职业教育中培养人才时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职业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目标。职业教育应当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初、中级技能型和高级技术型应用性人才。3.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培养人的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是根据学性质、对培养人提出的特定要求。4.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

41、化结果。它是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很具体、容易操作、能评估和改进。(二) 简答题1、教育目的结构体系是如何构建的第一层次:国家总的教育目的(国家颁布、法定成文的目的)第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的教育目的(职业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目的等)第三层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第四层次: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2、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1)教育目的,通常是指国家的总的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是国家教育目的具体体现。必须提出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和具体标准。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内部上、下之间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是普通与特殊的关系。上层教育目的必须落实到一系

42、列下层目标的行动上,而每一项教育行动又构成指向上层教育目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3)教育、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积累,不断向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接近。最后达到教育目的的要求。(3)目标可以检测,而目的不能检测,但在教学中必须领会目的。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区别和联系 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是几个既相互联系又区别的概念。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它一般包括:教育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教育工作方向,主要指特定时期的教育工作方针;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实现教育目

43、的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原则。其中,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中核心和基本的内容。科学的教育目的观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区别。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而培养目标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的总目的决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现实操作和具体落实。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类型,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最基本的途径。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反映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接受教育目

44、的的规约;同时,教育目的则以教学目标为中介而从观念设想转化为行动追求。4、职业教育目的的要点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到目前为止,关于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虽还没有一个完整而公认的表述,但综观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对职业教育目的的阐述,职业教育的目的要点应包含以下内容:8第一,全面发展。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职业教育目的无不要求接受职业教育的对象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二, 人才类型是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第三,人才层次是初、中、高级专门人才。目前,职业教育呈现层次高移的趋势,人才层次主要以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第四,工作场合是基层部门、生产一线和工作现场。第五,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为现

45、实的生产和服务。(三)论述题1、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 确定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根据社会需要、人的发展需要和教育自身的规律三个方面的因素,具体地说:(1)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要考虑的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的需要。教育所培养的人的心理、态度和行为只有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步,相互配合,社会才能进步。因此社会要求教育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工业化初期初等职业教育兴起,在工业化中期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主,工业化后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其次是要考虑行业企业的需要。职业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必须与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相适应,才会有真正的质量

46、和效益。第三,要考虑科学技术和装备水平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装备水平大提高,对劳动者的质量规格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制定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必须依据这些要求,以能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2)依据人的发展需要。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对人的素质发展要求, 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及发展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它是确定培养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就会导致实际教育活动脱离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难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从人的需要来说,人的发展需要是确定教育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目标不仅要体现社会的规定性,也要体现个体对其自身素质的理想化追求,这样才能唤起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这的主体性和自觉性,造就具有积极主动精神和富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体。(3)依据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的突出特征是进行行业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教育,侧重于行业操作技能的培训,是劳动力再生产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职业教育既有一般教育的共性,又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因此,在确定培养目标时,一方面要遵循教育的共性要求,另一方面,也要必须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要求。五、职业学校的课程(一) 名词解释12. 职业学校课程是指为达到某专业(工种)的特定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而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安排的学习科目,实习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