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1647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第一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asphyxiaofnewbom)是指婴儿出生时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包括出生时无窒息,而数分钟后出现呼吸抑制者。1.复苏护理(1)畅通气道:置新生儿于辐射热源保暖区,维持和肛温36.537.5。患儿仰卧、肩部抬高22.5cm,使颈部稍向背后伸展,吸净呼吸道分泌物。(2)建立呼吸:拍打足底、托背促使自主呼吸出现;如无自主呼吸,立即用复苏囊加压给氧,氧流量为5L/分,将面罩密闭患儿口鼻,通气频率4060次/分,如仍无自主呼吸则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3)维持循环:如心率60次/分,则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频率为至

2、少100次/分,胸外心脏按压与呼吸的配合为30:2o(4)药物治疗:建立有效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及时、准确应用,遵医嘱予0.1%肾上腺素行气管内注入或静脉滴注,并行扩容、纠正酸中毒等治疗,观察用药反应。(5)评价:复苏过程中评价患儿呼吸、心率和皮肤颜色,以便判断复苏是否有效。2 .饮食护理适当推迟喂奶时间,必要时可给予胃管喂养或静脉补液。3、病情观察严重监测患儿呼吸、心率、体温、皮肤颜色、神志、肌张力、血氧饱和度、血压尿量及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4 .预防护理(1)加强围生期保健,避免早产、难产。(2)加强胎儿监护,尽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及时处理。(3)胎儿娩出时正确应用复苏技术,及时救治窒息。

3、5 .健康指导(1)耐心向患儿家长说明病情,减轻患儿家长恐惧心理,以取得配合。(2)定期复诊。第二节小儿惊厥惊厥(convulsions)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是儿科较常见的急症,发生率高,为成年人的1015倍,尤以婴幼儿多见。1 .急救护理(1)惊厥发作时不要搬动患儿,就地抢救,保持安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刺激。(2)立即平卧,头偏向一侧,松衣领,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已出牙的患儿在上下齿之间旋转牙垫,防止咬伤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3)吸氧,直至患儿惊厥停止,缺氧症状改善,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4)若患儿突然发作,

4、应就地抢救,切勿用力强行牵拉或按压患儿肢体,以免发生骨折或脱臼。(5)备好急救用品。患儿发生惊厥时,专人守护,以防患儿发生坠床和碰伤。(6)高热时及时采取正确、合理的降温措施,每小时测量体温1次,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2 .饮食护理发作时禁食。3 .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的改变,及时发现异常,配合医生采取紧急抢救措施。(2)观察惊厥类型、伴随症状及持续时间。若惊厥持续时间长,频繁发作应注意观察发生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的征象。4 .用药护理(1)按医嘱应用止痉药物控制惊厥,如地西泮、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以解除肌肉痉挛。用药时注意用药途径和方法,剂量准确,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5、。(2)高热给予药物降温后严密监测体温变化,每30分钟测量体温1次,降至39以下后改变每小时测量1次至正常。5 .健康指导向家长讲解惊厥的有关知识,指导家长掌握惊厥发作时的紧急救护措施。第三节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acuterespiratoryfailure,ARF)简称呼衰,是指累及呼吸中枢和(或)呼吸器官各种疾病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出现低氧血症,或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并存,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L保持呼吸道畅通,纠正低氧血症(1)遵医嘱应用人工辅助呼吸,维持有效通气,必要时使用机械通气。(2)气道管理:鼓励清醒患儿用力咳嗽,对咳嗽无力的患儿定时翻身、叩背、吸

6、痰。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儿,定时给予吸痰。吸痰前给氧,必要时雾化后吸痰。(3)合理用氧:一般主张低流量持续给氧O.51L分,急性缺氧时吸氧尝试为40%50乐慢性缺氧时,吸氧浓度为30%40机严重缺氧、紧急抢救需要时,可用纯氧,但持续时间以不超过46小时为宜。6 .休息与体位取舒适体位或俯卧位。7 .饮食护理根据患儿病情遵医嘱给予鼻饲或静脉高营养以保证营养和液体供给。8 .病情观察(1)严密监测患儿呼吸频率和节律、心律、血压及血气分析的变化。(2)注意观察患儿全身状况、皮肤颜色、末梢循环及肢体温度变化。(3)准确记录出入液量。(4)低血钾的表现,如四肢软弱无力、腹胀、心音低钝、心律失常等。9 .用药护理按医嘱及时、准确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呼吸兴奋药、强心、利尿、血管扩张。10 健康指导及时向家属交待病情及预后,帮助调整其心理,与患儿共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