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考前必做难题30题(教师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33200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6考前必做难题30题(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专题6考前必做难题30题(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专题6考前必做难题30题(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专题6考前必做难题30题(教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专题6考前必做难题30题(教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6考前必做难题30题(教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6考前必做难题30题(教师版).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6年中考语文黄金30题系列必做难题30题【试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凝望(nng) 社稷(j) 舴艋(z) 分外妖娆(fn)B 可汗(hn) 静谧(m) 缟素(go) 陟罚臧否(p)C 襁褓(bo) 鞭笞(ch) 休祲(qn) 咨诹善道(zu)D 颤动(zhn) 沉浸(jn) 怫然(f) 天潢贵胄(zhu)【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A:分外妖娆(fn)C:休祲(jn) D 颤动(chn)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试题2】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分) (1)再接再l( )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

2、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2)指桑骂hui(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3)邯dn ( )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4)囊 yng ( )映雪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5)心无旁w( )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6)东施效 pn( )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答案】(1)厉 (2)槐 (3)郸 (4)萤 (5)骛 (6)颦【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拼音写汉字,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再结合语境判断。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区别同音字形似字的偏旁部首的

3、易错点。本题要注意区别厉/历、萤/莹、鹜/骛。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试题3】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A中国游客经常是“羔羊”,在七天的假期里,在吃、住、行、游、购、娱上一不小心就被宰,只能在“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举旗报到。”中感念山水之美。B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血压。低盐低钠饮食,注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你都知道,但是最新的知识你知道吗?C屠呦呦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而她的名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4、D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中应删去“举旗报到”后的句号;B中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血压应用“引号”;D中句号应放在括号后。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试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把那些只知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C她一向是我行我素,为所欲为,对我们的警告充耳不闻,结果迷失了方向。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

5、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A项“不假思索” 假:借助;假借; 依靠。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熟练,用不着考虑。也指不认真地随便乱说。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B项“一挥而就” 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D项“如履薄冰”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这三项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C项“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故选C。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试题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我们若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考验,就会亵渎圣职

6、且辜负人民的重托。B陶渊明一生傲骨嶙峋,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C日本政府公然制造事端编造谎言,指责我国海军的正常巡航,其目的是不屑置辩的。D温家宝总理在任职期间恪尽职守鞠躬尽瘁,真正做到了无愧于人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C句中“不屑置辩”意为认为不值得争辩,不屑,不值得,表示轻视态度,不符合句意。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试题6】对下面这段文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随着互联网的兴盛和消费主义的大行其道,“清宫剧”逐渐走入娱乐化的歧途,有的甚至打

7、着野史的擦边球,胡乱编撰和篡改史实,以“戏说”代替“历史”。“鞭子飞舞闹银屏”,纵观层出不穷的“清宫剧”,题材雷同、纯属娱乐的低级制作不在少数。有批评指出,这不仅凸显影视创作者创造力匮乏和历史底蕴浅薄,也在潜移默化中对社会渲染了不良风气。 “清宫剧泛滥是市场导向错误,价值观取向混乱的表现。”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有些导演对野史文化概念模糊化,把握不当。历史剧要通过精心策划和创新,不要盲目跟风拍摄,“一味的编撰和歪曲,容易误导观众”。A“清宫剧”逐渐走入娱乐化的歧途,与互联网的兴盛和消费主义的大行其道是分不开的。B有些“清宫剧”打着野史的擦边球,胡乱编撰和篡改史实,这容易误导观众,让观众

8、的价值观取向混乱。C根据观众的喜好和市场投资的需要,用“戏说”代替 “历史”,这是一种文学影视作品创作的方向。D影视创作者要提升自己的历史底蕴,增强创造力,以期给社会提供优良的有积极意义的“清宫剧”。【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段,了解其内容,再分析各选项语句表述的要点,与文段内容比较,判断正误。C错,文段第一句中“胡乱编撰和篡改史实”表达了对“戏说”代替 “历史”的否定。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刚发行的祝福祖国是新中国成立来第一套由少年儿童自己设计的。B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

9、心。C恩施州社会福利院在“六一儿童节”期间接待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中应为成分残缺,缺少宾语;B中应为前后矛盾不一致,前面肯定,后面不确定;D中应为“大约”与“左右”重复。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试题8】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下草湾” “子敬泉”、 “射戟台”、 “挂剑台”等文化历史遗迹,让泗洪这个城市充满了传统文化的色彩无比丰富。泗洪,也是一个与鲁肃、吕布、年羹尧、彭雪枫等名字密不可分的地方。历史悠久的双沟美酒、空心挂面的工艺精湛、风光旖旎的湿地公

10、园,都是她靓丽的城市名片。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答案】示例:删去“充满了”或“无比丰富”;“ 空心挂面的工艺精湛”改为“工艺精湛的空心挂面”。【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修改。是句式杂糅;“历史悠久的双沟美酒”“ 风光旖旎的湿地公园”是两个偏正短语,且中心词都是名词,而“空心挂面的工艺精致”是主谓短语,应改为与其他两个短语一致的短语。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试题9】古诗词名句填写(共8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钧望江南) 2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3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观刈麦) 4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壮志难酬、怀念故乡之情

11、的词句是_ _,_ _。 5由王维使至寒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_,_。 6武陵春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7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表达作者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的诗句是 , , 。 8一个国家都要不断学习,学别国的的科学技术、先进理念,来提升自己。诗经中早就有“他山之石, ”之说。【答案】1斜晖脉脉水悠悠2虫声新透绿窗纱 3但惜夏日长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可以攻玉【解

12、析】试题分析:根据括号中作品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注意易错字的写法:晖、脉、惜、浊、勒、嶂、舴艋、挽、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试题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3分)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欧阳修蝶恋花中的名句。他写的醉翁亭记则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思想。B呐喊是鲁迅的一部小说集,除了故乡以外,其中被选入初中教材的文章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和孔乙己。C由于“丝”与“思”谐音,古人常用“丝”来比喻愁思

13、,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李煜的相见欢词中,用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来形容愁思之纷繁、难以解开,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幽囚之苦和亡国之恨。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诗歌作品305篇,又称诗诗三百,按体制分为“风、雅、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散文,选自朝花夕拾。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试题11】名著阅读。(5分)(1)下面内容都与水浒中的“林冲”有关,请按情节先后顺序加以排列。(3分) 林冲棒打洪教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林冲雪夜上梁山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林冲水寨大并火 (2)下面选段出自老舍的

14、骆驼祥子,阅读后完成题目。(2分) 祥子又想了会儿,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 “我看看!” 笑了,一把将瓦罐接过来,往墙上一碰。 祥子看着那些钱洒在地上,心要裂开。 “就是这点?” 祥子没出声,只剩下哆嗦。上述文字是 敲诈祥子时两人的一段对话。瓦罐里的钱,是祥子攒起来准备买他的第 辆车的。【答案】(1)(3分) (错一处即不给分)(2)(2分)孙侦探 二 (每空1分)【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骆驼祥子的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及重要人物的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本题考查的是朝花夕拾,对其

15、中的作者、人物、情节要有准确的把握。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试题12】仿照例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 , ;心灵是 , 。【答案】心灵也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会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解析】试题分析:开放性语言运用,没有统一答案。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试题13】下图是2016年猴年邮票,请按一定顺序对这张邮票的图案及设计意图加以说明,至少

16、用一种说明方法,字数100字左右。(6分)附:根据中国传统纪年法, 2016年是丙申年。【答案】有一定的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1分),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1分),说明内容:猴子的状态说明(2分),画面中的其他内容(1分),邮票的寓意(1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读图画题往往从说明顺序,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内容:猴子的状态说明画面中的其他内容,邮票的寓意几个角度来考查,学生根据题型设计合理即可。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试题14】班级要开展“望月亮话中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工作:(7分)(1)简要写出你们

17、活动的一个目的和两个具体的活动形式。(3分)(2)读下面诗句,探究出你的结论。(2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分)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3)写出三个我国的传统节日。(2分)【答案】(1)目的:了解中国的传统节目。 朗诵会、演讲会 (2)送别诗思亲诗歌思乡诗(3) 中秋、春节、无宵节【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围绕“望月亮话中秋”的主题,写出目的,了解传统节日。然后写出活动形式即可。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小题2】试题分析:分析与月亮相关的诗句

18、,具体写出其主要内容。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小题3】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传统节日名称的掌握,传统节日有很多,根据要求答出三个即可。考点: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试题15】综合性学习(6分)不久前,有网友发起“光盘行动”,得到许多民众热烈响应,各媒体也迅速跟进,这一活动急速升温。1月28日,商务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关于在餐饮行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导意见。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餐饮行业节约用餐蔚然成风。现在,多数餐馆就餐者能适量点餐,饭后将剩菜打包。点的饭菜尽量吃完、吃不完的剩菜打包带走,已成为一股清新的消费风潮。(

19、1)阅读上面材料,为它添加一个标题。(2分) (2)如果你是“光盘行动”的宣传员,在班级你会开展哪些活动?(2分) (3)“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请你参照下面的例句,为食堂餐桌的提示牌上写一则警示语,提醒同学们爱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要求句式整齐,不超过15个字)(2分) 【答案】(1)“标题”示例:“光盘行动”蔚然成风(1分)(2)开主题班会、开展演讲比赛、编写手抄报、排演情景话剧(2分)(3)答案示例: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倒掉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节约就是行善爱惜粮食就是爱惜生命!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2分)【解析】(1)试题分析:要求考生具备有关的知识,又要求学生具有从

20、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述能力。概括时,能围绕“光盘行动”蔚然成风”概括即可。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试题分析:学生就研究话题,进行活动设计,属开放性较强的一类试题,不设统一标准和答案,学生只要紧扣活动主题,设计合理都能得分。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试题分析:拟写宣传标语,只要能围绕以下三点:一紧扣主题、二用语简明、三有号召性即可。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试题16】古文阅读(12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

21、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

22、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注释:隐:隐语,不直接说出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10【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臣之妻私臣私( )能谤讥于市朝 谤 ( )委政卿大夫委(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则已( )11【小题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皆以美于徐公今民生长于齐不盗(晏子使楚)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C年且九十且壮士不

23、死即已(陈涉世家)D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活板)12【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_13【小题4】简答。(2分)邹忌和淳于髡均是用什么方法劝谏齐王的?劝谏的效果如何? _【答案】 10【小题1】(4分)私:偏爱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委:托付 则已:罢了11【小题2】( D )(2分)12【小题3】(4分)满一年之后,即使有想进言的,也没什么可说的了。诸侯十分惊恐,都归还了侵占齐国的土地。13【小题4】简答。(2分)两人都是采用的设喻方式,委婉劝谏齐王的,劝谏的结果都是使齐王乐于接受,从而励精图治,使齐国国力强盛

24、,诸侯臣服。【解析】10【小题1】试题分析: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私”这里是“偏爱”的意思。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1【小题2】试题分析:D中二者都是“用”的意思;A:比/在;B:结构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C:将近/况且。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2【小题3】试题分析: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

25、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这里注意关键词“期”“虽”的理解。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3【小题4】试题分析: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1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

26、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27、9【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由是感激( )(3)深入不毛( ) (4)以彰其咎( )10【小题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_ _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_ 11【小题3】选文中作者回忆了对自己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分别是 、 、先帝临崩寄大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 。(4分)12【小题4】读了这几段文字,你认为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 (3分)答:_ 【答案】9【小题1】(4分)(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感动激励。(3)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4)表明、显扬

28、 。 (每空一分) 10【小题2】(4分)(1)只求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中闻名显达。(2)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使命)交付给我,(如果)没有完成,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每题2分)11【小题3】(4分)(先帝)三顾茅庐(1分)(先帝)临危受命(1分);表达作者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2分)12【小题4】(3分)诸葛亮是一个淡泊名利、知恩图报、做事谨慎、聪明机智、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至少答出3点)【解析】9【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

29、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卑鄙”“感激”古今异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0【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于”“效”,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1【小题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要求学生细读课文,然后结合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总结概括即可。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12【小题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分析。诸葛亮回忆往事三顾茅庐、临危受命,表达感念

30、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写出他无意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试题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共12分)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31、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陈涉世家)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侍。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

32、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睨:斜眼看。18【小题1】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4分)吴广素爱人 素: 比至陈 比: 使公即桓楚将 将: 是时桓楚亡 亡: 19【小题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20【小题3】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答案】18【小题1】(1)向来(2)等到(3)带兵,统率(4)逃亡19【小题2】(1)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惹军官恼怒,让军官责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戍卒、(

33、2)我听说先动手可制服别人,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21【小题3】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有一定组织和领导能力的人。项梁是一个阴险狡诈、老谋深算,做事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文言文中大多一字一义解释时可以单字扩充为双字来解释,如本题中“亡”为“逃亡”,还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将”为多义词,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

34、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亡”“忿恚”“令”“ 制”,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分析古文中人物形象,首先要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试题19】比较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并回答问题。(18分)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

35、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唐雎说信陵君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

36、也?”对曰:“人之憎我也 ,不可不知也 ;我憎人也 ,不可得而知也 ;人之有德于我也 ,不可忘也;吾 有 德 于人也 ,不 可 不 忘 也 。今 君 杀 晋 鄙 ,救 邯 郸 破 秦 人 ,存 赵 国 ,此 大 德 也 。今 赵 王 自 郊迎 ,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节选自唐雎说信陵君)注释信陵君:即魏无忌,魏昭王之子。邯郸: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赵王:指赵孝成王,公元前265公元前245在位。卒然:“卒”同“猝”,突然。无忌:即信陵君,魏无忌 ,魏 昭王之子。15【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仓鹰击于殿上 (2)长跪而谢之

37、曰 (3)存赵国 (4)唐雎谓信陵君曰 16【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秦王怫然怒 然则北通巫峡 B赵王自郊迎 自非亭午夜分C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D人之憎我也 聂政之刺韩傀也17【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2)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 有 德 于人也,不 可 不 忘 也 。18【小题4】选文都是有关唐雎的故事,试从人物的性格、刻画人物的手法比较两语段的异同。(5分)【答案】15【小题1】(4分) (1) 通“苍” (2)道歉 (3) 使生存 (4)告诉16【小题2】(3分)D17【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38、。(6分)(1)平民发起怒来,也只不过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往地上撞罢了。(2)别人对自己有好处,不能忘记;我对别人有好处,不可不忘记。18【小题4】(5分)(1)相同点:形式上都运用了人物对话描写;语言上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说对一点即可得2分)(2)不同点:主要是两篇文章表达的中心不同,体现了人物性格的不同方面: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主要写唐雎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舌战,表现了唐雎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善于雄辩的特点;唐雎说信陵君一文主要写唐雎忠告信陵君:切忌以恩人自居。话虽不多,却发人深省。表现了唐雎的为人处世之道。(3分)【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

39、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仓”为通假字,通“苍”,“谢”为古今异义,在本文中为“道歉”,“存”为使动用法,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虚词的掌握来判断加点词用法的变化,比较判断各项字词释义。D项中的“之”皆是主谓之间不译。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第一句中的“布衣”要意译,“免冠徒跣”四个字要解释清楚。第二句“德”字是关键字,要理解准确。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4】试题分析:仔细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