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二号路建设工程设计任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龙二号路建设工程设计任务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石滩镇江龙二号路建设工程设计任务书第一章项目概况2一、项目基本信息2二、建设条件3第二章设计依据、范围及内容6一、设计依据6二、设计范围及内容6第三章设计方案7一、道路工程7二、桥梁工程8三、交通工程9四、给水工程10五、雨水工程11六、污水工程12七、照明工程13八、通信管道工程14九、绿化景观工程15十、海绵城市建设专篇16第四章工程图纸设计深度19一、各阶段设计的设计文件19二、设计深度要求19三、图纸编制标准21第一章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信息Ll项目概况项目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三江片区,本次江龙二号路分为两条线,其中A线呈南北走向,道路全长O.708Km;K()+000K0+512.
2、233段红线宽为IonbK0+512.233终点红线宽为20m;设计速度为40kmh,双向2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B线起点起于现状荔三公路,起点至K0+616.461段沿现状村道布线;道路呈西东走向,路线往东,经规划A线,到达海纳川产业园附近,路线继续往西,经在建的石滩污水厂,跨越一小河涌,终点止于一规划道路。路线总长1.580kmo起点“K0+618.511段红线宽为20m,双向4车道;K0+618.51终点段红线宽为30m,近期实施双向2车道,设计速度为40kmh,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据建设单位要求石滩污水厂规划红线北侧与B线红线之间的空地全部做景观绿化及部分停车场建设。远期实施拓
3、宽增加2车道、人行道及绿道等工程,远期工程仅做规划预留。本项目建设范围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本项目建设目的主要为:改善项目片区交通设施;打通石滩屠宰场交通;方便石滩污水厂、海纳川广州汽车零配件产业园运营。L2项目建设单位广州市增城区石潭镇人民政府L3项目性质本项目为城市道路新建工程。L4项目建设规模根据规划AB线均采用城市次干道,红线宽度为10/20/3Onl,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40kmh标准;本项目AB线均采用城市次干道标准分期建设:A线起点B线段受荔华货场及石滩污水厂的规划红线影响,采用10米红线双向2车道标准实施;B线终点段采用分期实施:近
4、期工程主要实施双向2车道路面、地下市政综合管线及红线内外的绿化工程;路线总长约0.708km。B线起点A线段采用规划20米红线,双向4车道断面实施;A线段终点路段采用规划30米红线,双向4车道分期实施,近期工程主要实施双向2车道路面、地下市政综合管线及红线内外的绿化工程,桥梁工程按远期规划断面实施,另外,根据建设单位要求石滩污水厂规划红线北侧与B线红线之间的空地全部做景观绿化及部分停车场建设。远期实施拓宽增加2车道、人行道及绿道等工程,远期工程仅做规划预留;路线总长约L580km。二、建设条件本项目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三江片区,本次江龙二号路分为两条线,A线呈南北走向,起于规划荔华货场红线南
5、侧,终点止于现状广州汽车零配件门口,路线全长约0.708Km0B线起点起现状荔三公路,起点至K0+616.461段沿现状村道布线;道路呈西东走向,终点止于一规划道路,路线全长约L58Km.2.1 地形地貌石滩镇境内由山坡丘陵、洼地、不规则田块等地形单元构成的综合地貌组成,内部河涌纵横,分布有广阔的连片鱼塘,生态本底优良。地势整体平坦,北高南低,北部多为低平的山坡地,主要分布在广汕公路东北侧,海拔在100200米之间;石新公路以北、增江以西分布有少量丘陵地,对城镇建设影响不大;广深铁路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为东江冲击平原。区域地层由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冲积层、第四系残积层、白垩系、加里东期花岗岩等组成。
6、上部主要为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泥炭土、粘性土、粉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等;下部基岩主要为泥页岩、炭质泥岩、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质页岩和粉砂岩、砂岩、砂砾岩、砾岩等。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划为华南准地台(一级单元)、湘桂赣粤褶皱带(二级单元)、粤中坳褶束(三级单元)的中部。2.2 气候、气象增城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属于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增城地处低纬,地表接受太阳辐射量较多,同时受季风的影响,夏季海洋暖气流形成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冬季北方大陆冷风形成低温、干燥、多雨的气候。1、气温据19942005年统计,年平均气温为22.2(历年值21.8C),最大年际差1.5Co7月平均气温28.3C,最
7、高气温出现在2004年7月2日和2005年7月18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8.6。最长连续高温天数9天(高温定义:气温N35.0),出现在2005年7月1321日。1月平均气温13.6,极端最低气温O0C(1999年)o2、雨量年降雨量1872.2mm,84%集中在49月,其中5、6两月的月雨量均在330mm以上,而11、12月均仅有28mm0全年降水日数148.8d,29月各月降水日数均在IOd以上,其中6月为20d,11月和12月最少,仅有5d0尚未记录到降雪现象。年平均相对湿度瓢,相对湿度年变化较大,39月各月相对湿度为82%87%o其余各月在72%7州之间。3、光照全年日照时数1976.3
8、h,3月日照最小,仅有98.7h,7、8两月最多,达21Oh以上。4、风向风向季节变化明显,57月多吹南风,其余各月以北风为主。全年只有49以静风频率最高,在2530%之间,其余的13月及1012月均以北风频率为最高,在2435%之间。风力较大,年平均风速2.3ms,11月至次年2月各月平均风速在3.0ms左右,310月各月平均风速在1.82.5ms,之间。全年大风日数3d,1月份尚未记录到大风。2.3地质条件据相关地质资料,主要出露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D、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及残积层(QeI),下伏基岩为白垩系(K)陆相碎屑岩,岩性主要为
9、砂砾岩、砾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等,厚层状构造。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全、强、弱、微四个风化带。其中全风化带普遍缺失;强风化岩带厚度变化较大,介于5m至20m之间;中风化带厚度一般较小,甚至缺失;微风化带顶界埋深一般介于20-30m.2. 4水系与水资源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以及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赋存于结构疏松的人工填土层中,含水量不大,其动态受季节性控制,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孔隙承压水:赋存于冲积砂层的孔隙中,场区砂层具有一定厚度,地下水主要接受外围含水层的侧向补给,补给来源充足。基岩孔隙裂隙承压水:赋存于强风化及弱风化岩孔隙裂隙中和各断裂破碎带中。场区强风化及弱风化
10、岩孔隙裂隙发育,含孔隙裂隙水,具有较高的承压性。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第二章设计依据、范围及内容一、设计依据1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复;2 .增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3 .增城区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4 .增城区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5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6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7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省市的相关规范、标准、法则。二、设计范围及内容本工程为石滩镇江龙二号路建设工程。本项目设计范围内道路全长约2.3km,红线宽度为IO30cm,道路等
11、级及技术标准按次干道。本项目A线KO+OOOB线受荔华货场及石滩污水厂的规划红线影响,采用IO米红线双向2车道标准实施;B线终点段采用规划30米红线分期实施。根据现状B线KO+000K0+618.511进行改造,B线K0+618.5H-Kl+580段及A线为新建道路,全线铺沥青路面,布设DN300给水管、DN600IOoO雨水管及DN500污水管,迁移及新建照明路灯,新建绿化景观,新建桥梁,桥梁跨径组合为1X20米,上部结构考虑采用20米预制小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桩接盖梁桥台。设计范围内的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第三章设计方案一、道路工程设计原则1、荔华货
12、场规划竖向标高、海纳川广汽零配件产业园竖向标高、石滩污水厂竖向标高、增城石滩屠宰厂规划竖向标高;2、道路需满足本身排水及周边建筑物标高衔接的需求;3、道路需满足的规范及技术标准;4、保证道路标高与规划的各交叉路口竖向标高良好衔接。5、保证道路标高与现状道路、规划地块标高无缝衔接,出入顺畅。6、保证路基最低标高满足区域防洪要求。7、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在满足基本控制因素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道路设计高程,减少借方,减少工程投资。8、在保证平、纵面各自线型平顺、流畅的前提下,设计中尽可能使二者的技术指标保持均衡和协调,力求使路线与地形、景观和视野相协调,以保证舒适、安全的使用功能。在视觉上能自然的诱导
13、驾驶者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合成坡度组合应得当,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9、根据道路等级、性质和计算行车速度,在适应地形及周围环境的原则下,对纵坡的大小和长短、前后纵坡的协调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及与平面线形相组合等进行细致的综合研究,设计成纵坡缓和而平顺、圆滑的纵面线形。以保证汽车行驶时的安全、舒适和经济。10、纵坡度的组合布局应利于车辆匀速安全行驶,避免出现凸凹起伏频繁的纵面线形。11、纵坡设计应满足各种管线的埋置深度以及结构物的路面厚度。12、B线起点K0+400路段采用与现状道路标高下加高IOcm沥青碎的标高控制,高差出入大的地方用沥青层调平;K0+400终点根据沿线规划的竖向控制
14、及结合跨河涌桥水利等要求进行纵断面控制设计。设计主要使用的规范此处引用的均为现行有效的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标准、规范、和规程。若合同执行过程中建设主管部门颁布新的规范、标准,则按照新的规范、标准执行。8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9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I93-2012);10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11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12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13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4 无障碍设计规范(JGB50763-2012);15
15、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1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1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18 .广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天然石材应用指引(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当国家规范、标准不足以应对设计的具体问题时,也可参考地方现行规范、规程、标准或其它国家有效的规范、标准。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2)设计速度:40km/h(3)荷载标准汽车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计算取值道路路面结构计算荷载:BZZTOO型标准车(5)净空高度机动动车道24.5m;自行车、行人22.5m(6)车道宽度路段车道宽度:车道3.75
16、m、3.5m(7)抗震设防标准按地震基本烈度六度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重要性修正系数1.30(8)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统(9)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桥梁工程设计依据及规范此处引用的均为现行有效的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标准、规范、和规程。若合同执行过程中建设主管部门颁布新的规范、标准,则按照新的规范、标准执行。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5、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7、公路桥梁抗震规范设计内容路线从西向东,在路线K0+917处跨越一现状小河涌,河涌现状宽约16
17、米。路线与现状河涌斜交,斜交角60。设计时考虑桥梁跨越该河涌。桥梁跨径组合为1X20米,上部结构考虑采用20米预制小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桩接盖梁桥台。河道考虑采用50Cm厚的水泥浆砌片石。三、交通工程设计规范及依据此处引用的均为现行有效的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标准、规范、和规程。若合同执行过程中建设主管部门颁布新的规范、标准,则按照新的规范、标准执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道路交通信号灯设计原则配置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交通流,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提高道路运营效率和交通安全水平。预期达到的
18、目标为:对道路使用者提供及时、可靠、准确的信息;降低事故严重度,有效地预防二次事故的发生;预防阻塞,减少延误。设计原则为:交通工程设计先进、经济、实用、安全、可靠,配合路桥主体工程,形成完整有效的现代化交通设施;在经济、实用、维护方便、配套完善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保证沿线设施在自然条件下正常工作。四、给水工程主要规范此处引用的均为现行有效的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标准、规范、和规程。若合同执行过程中建设主管部门颁布新的规范、标准,则按照新的规范、标准执行。1、增城区石滩镇总体规划(2012-2020)-给水工程规划图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3、给
19、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4、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68-2008)6、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8、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13版)9、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钢制管件(02S403)10、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7MS101)11、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室外消火栓安装(13S201)12、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
20、(10S505)1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4、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3-2002)15、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6、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1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设计目标完善给水管网系统。B线为新建道路,目前尚无现状给水管道,本工程作为其配套给水管网的一部分尚未完善,造成当地居民生活生产不便。本项目的建设将加快给水管网建设进度,完善给水管网系统,发挥给水管网供水及消防安全的重要作用。本工程根据增城区石滩镇总体规划(2012
21、-2020)-给水工程规划图,在B线新设计一条DN400的给水主管,分别与相交的A线的DN300给水管连通,在主管每隔约110米处向道路双侧新建DN200的给水支管,以供道路周边地块的服务用水,按照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要求,在市政道路上按照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Om设置,同时消火栓距离路边线为0.52m由于可研阶段,暂无管线资料,给水管埋深暂按3m考虑。五、雨水工程主要规范此处引用的均为现行有效的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标准、规范、和规程。若合同执行过程中建设主管部门颁布新的规范、标准,则按照新的规范、标准执行。1、增城区石滩镇总体规划(20122020)-雨水工程规划图2、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22、图集:井盖及踏步(04S516)3、国家建筑标准图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7、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II836-2009)8、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3:2002)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98-2016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1、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设计原则(1)遵循城市专项规划指
23、导,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2)尽量结合现状,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系统并与规划排水系统相结合;(3)按照城市排水系统总体布局和分期实施的原则,在道路上铺设雨水排水系统,尽可能完善雨水的收集;(4)雨水收集系统设计要因地制宜,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5)雨水箱涵或管道的纵断面设计中,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尽量采用重力流,以减少设置泵站或不设置泵站;(6)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考虑接入周边路网的雨水及待建规划路的流量转输,并在规划路口处及沿线每隔约12Onl距离设置预留接入井,预留支管检查井原则留至道路边线外0.5m处,需考虑与现状道路已敷设的综合管线交叉错开。(7)若上游排水系统雨污合流管道,需接
24、入本道路雨水排水系统中,须经过截污处理后方可接入。六、污水工程设计依据及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03);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12);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08);7、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07);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9、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10、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52号);11、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
25、设施建设的建议(国发(2013)36号):12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13年,国务院令第641号);1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1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15、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16、住建部环保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城建2015130号)O1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18、给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26、;20、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2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2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24、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2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污水工程总体设计按照污水系统规划图该区域采用道路双侧布置d500的污水管,主体方向为由东北向西南排入元美污水泵站。但由于元美污水泵站己改线至A线和B线附近的一规划污水厂。按照现状己实施污水厂地址,该区域在A线和B线附近有一规划污水厂,现A线设计布置dl000的污水管,B线设计布置d800dl00
27、0的污水管,承接附近路网排入的污水,主体方向为由东北向西南转输至该污水处理厂。由于可研阶段,暂无详细管线资料,污水管埋深暂按4m考虑。七、照明工程LAB全线设置照明工程,包括行车道、人行道照明;本项目采用8米单臂路灯双侧对称布置,(近期未设置人行道,远期人行道仅为2.5m宽,核实照度满足要求,且远期实施时间较久,综合考虑采用单臂路灯设置),共设置190座照明路灯,使用功率约为12.54KW。19 道路照明执行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中规范要求,根据不同的道路功能及宽度,采用不同的灯杆高度和照度标准。20 灯具的选型:由于高压钠灯的光效低(25OW的高压钠灯的光效才451mW
28、),灯具寿命比LED低,也不环保,其光谱含紫外线对人体、植物有伤害;故本项目道路路灯照明采用高效节能大功率LED灯具,现在的LED的光效值不低于IOOlm/W,选择新技术材料,高寿命、节能、环保、体积小,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光源产品;LED灯具的选取符合当地要求。21 路灯供电方式:执行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中规范要求,本项目道路照明采用电负荷等级按三级设计,现暂按新增变压器,设计阶段时若现场实际有尽量接入现状市政供电系统供电,本次变压器位置拟定于AB线交叉口处。22 用电安全措施:在路灯设计及施工中严格执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17,接地装置安
29、装(14D50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中的规范要求。八、通信管道工程设计依据此处引用的均为现行有效的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标准、规范、和规程。若合同执行过程中建设主管部门颁布新的规范、标准,则按照新的规范、标准执行。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2、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3、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4、通信管道人孔和管块组群图集5、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6、地下通信线缆敷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7、道路和给排水等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通信管道设置1、人行道下通信管道采用壁厚4.0mm,。11OmmPVC-U管,埋设覆土深度不小于0.7米。车行道下
30、通信管道采用壁厚3.0mm,DNlOO纤维编绕拉挤电缆管(BWFRP),埋设覆土深度不小于0.8米。每隔约80米设置小号直通型人孔1个,每隔约400米或路口交汇处埋设12孔。IlOBWFRP排管至对面人行道上。横道路部分节点井为三通或四通井,预留镀锌钢管至道路红线外2.Om,便于终端用户接入。2、管道铺设坡度不小于2.5%。,如道路本身坡度满足要求,可利用地势将管内积水流向人(手)孔。3、管道路径中线上每隔不大于15米设置一处通信标志牌。4、手孔图、人孔配筋及配件图详见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5、管道进入手孔、人孔后与井壁之间的空隙应采用C20素混凝土封堵。6、若通信管道与其它管线交叉冲突时,
31、采用下穿其它管线的方式;通信管道与电力管线交叉净距不小于0.5m,和雨污水管交叉净距不小于0.15m。九、绿化景观工程设计依据此处引用的均为现行有效的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标准、规范、和规程。若合同执行过程中建设主管部门颁布新的规范、标准,则按照新的规范、标准执行。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3、广东省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DB44-581-20094、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D50420-2007(2016年版)5、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6、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7、道路绿化设计资料图集
32、设计原则尊重与利用基地现状自然环境条件保护和恢复周边滨水系统以及植被资源构建环保型生态群落,缓解城市环境问题营造复层植物群落,提高道路行车安全与舒适性1、人文和谐原则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发展思路,以城市生态建设为主线,以自然生态引导城市进步,以城市进步优化自然生态,最终实现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共生。2、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地形等要素,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因时制宜,以荔枝树为主,创造具有当地特色的荔枝小镇特色景观空间。3、科学协调原则多个学科综合分析,包括景观、规划、经济分析等多个不同学科交叉研究,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相应“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
33、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化带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4、总体控制原则强调区域共生,从城市发展的需要出发,对地块进行定位与定性,确定地块发展的主导功能。十、海绵城市建设专篇设计原则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海绵城市技术的规划设计应确保场地或设施的安全。(2)水敏感性地区保护优先。(3)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结合自然。(4)生态型的设施优先。(5)高效、经济同时结合景观。(6)小型、分散的设施优先,尽可能就地处理。(7)低成本、易于维护的设施优先。(8)尽可能减小不透水硬地面积。(9)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技术应用措施建筑与
34、小区道路两侧及广场宜采用植被浅沟、渗透沟槽等地表排水形式输送、消纳、滞留雨水径流,减少小区内雨水管道的使用。若必须设置雨水管道,设施规模原则上应该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中相应标准进行设计城市道路的低影响开发设计应考虑道路高程、绿化带、道路横断面、低影响开发设施与常规排水系统衔接等内容。当城市道路(车行道)径流雨水排入道路红线内、外绿地时,在低影响开发设施前端,应设置沉淀池(井)、弃流井(管)等设施,对进入绿地内的初期雨水进行预处理或弃流,以减缓初期雨水对绿地环境及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影响。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海绵体)的选择应以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
35、为原则,在满足城市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达到相关规划(或上位依据)提出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要求。同时,对道路内的海绵设施应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防止径流雨水对道路路基和附属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破坏。城市道路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过滤等预处理后引入道路红线内、外绿地(绿化带)内,并通过设置在绿地内的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海绵体)进行处理。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用,应根据项目总体布置、水文地质等特点进行,可参照选用如下:(1)渗透设施:1)透水砖铺装;2)下沉式绿地;3)简易型、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如: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生态树池等);
36、4)透水水泥、沥青混凝土路面;5)渗井等。(2)储存设施:1)雨水湿地;2)湿塘等。(3)调节设施:1)调节塘;2)调节池等。(4)转输设施:1)植草沟(干式、湿式、转输型);2)渗管、渗渠等。(5)截污净化设施:1)植被缓冲带;2)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池、井)。路面雨水宜首先汇入道路红线内绿化带,一般采用路缘石开口,排至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等;人行道雨水通过表面径流、透水铺装排至下沉式绿地、渗管(渠)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应通过溢流排放系统(雨水口、溢流井、渗管等)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相衔接,保证上下游排水系统的顺畅。路面雨水宜首先排入道路红线内绿化带,当红线内绿地空间有限时,将道路雨水引入道路红线外
37、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内进行消纳。当红线内绿地空间充足时,也可利用红线内低影响开发设施消纳红线外空间的径流雨水。如果道路红线内外均无绿地时,径流雨水应排入周边调蓄设施或排水设施。本项目可采用路缘石开口,管道入流入口处导流和消能措施。1、路缘石的开口设计要点如下:路缘石的开口形式可以为垂直开口或者45度倒角。路缘石开口的底部应该朝向低影响开发设施,确保雨水能够顺流进入低影响开发设施。路缘石开口入口处应设置消能设施,以防止侵蚀。对于需要跨越步行通道的路缘石开口,应采取加盖等防护措施。对于纵坡坡度大于4%的道路,应适当增加开口数量。2、管道入流入口处导流和消能应通过合理的竖向设计,使雨水能够沿设计路
38、径进入低影响开发设施。以管道集中入流方式进入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入口处应采取散流和消能措施,具体的方式包括:(1)前池溢流;(2)卵石或者碎石;(3)围堰;(4)弯头消能。第四章工程图纸设计深度一、各阶段设计的设计文件图纸内容深度须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设计深度要求,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方案设计阶段:方案设计说明书各专业设计图纸:总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主要结构大样图投资估算2、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说明书各专业设计图纸:总平面图、主要专业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主要结构及工艺设计图,以及相关方案的比较
39、设计图工程概算3、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各专业设计图纸:总平面图、详细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详细结构及工艺设计图二、设计深度要求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成果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设计说明书概述功能定位建设条件工程设计2、工程概算:见本规定技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偏制深度的相关章节。3、主要材料及设备表:工程全部所需的三材和其他主要设备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以表格形式列出)。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附件重要的设计依据文件及有关协议和纪要等。6、设计图纸工程地理位置图平面总体设计图平面设计图纵断面设计图典型横断面设计图路面结构设计图特殊路基设计图交叉口设
40、计图交通安全设施及交通管理设施设计图工程特殊部位技术处理的主要图纸排水、通信、电力、照明、绿化景观设计图施工图设计文件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成果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设计说明书初步设计批复等依据文件执行初步设计批复情况采用的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设计概要施工注意事项2、工程数量和材料用量表3、设计图纸平面总体设计图平面设计图纵断面设计图横断面设计图交叉口设计图路面结构设计图特殊处理路基设计图排水设计图挡土墙、无障碍、路缘石、台阶等道路附属构筑物结构详图交通安全设施及交通管理设施设计图其他有关标准图、通用图等照明、通信、电力、绿化景观等工程详见有关专业设计图三、图纸编制标准1初步设计阶段,图纸应采用A3图幅。2施工图设计阶段,图纸应采用A2图幅。3图纸应按各专业分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