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523580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5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ompany Logo,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Company Logo,教学目标:,(1)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2)掌握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3)了解教育形态与现代教育形态的特点。(4)掌握当代几种世界教育思潮。(5)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6)了解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当代教育学发展的特点。(7)理解教育学的价值。,Company Logo,第一节 教育概述,一、教育的概念 1、词源:中国的甲骨文 西方的拉丁文 2、中外对教育一词的解释:中国:荀子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中“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东汉的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西方:

2、卢梭说“教育就是依照儿童的自然发展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能力”夸美纽斯说“教育就是发展健全的人”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Company Logo,其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其二,教育活动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其三,教育是一项充满期望的活动,教育是一项理想的事业,“任何关于教育的谈论,都或多或少地是在谈论教育的理想”,即我们对教育的界定是以好教育为旨归的。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适应和促进社会的现实和未来发展为理想旨归。,(一)教育的内涵,C

3、ompany Logo,(二)教育的定义,关键词:传承、传递,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特征可概括为:教育的目的性、教育的独特性、教育的全人性、教育的理想性。,Company Logo,1教育者:“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2学习者:这里使用“学习者“的概念而不使用“受教育者”或“学生”这两个概念,是因为“受教育者”是一种比较被动的存在,而比起“学生”来说,“学习者”是一个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类型的词汇。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

4、内容的统一。,二、教育的基本要素,Company Logo,三、教育的功能,(一)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1.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它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如师资水平、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新旧等,都构成影响个体发展方向及水平的重要因素;2.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二)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美国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人和结构功能主义流派的代表性人物,社会学家默顿首先提出。(三)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Company Logo,四、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由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首倡。(二)心理起源

5、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由美国学者孟禄首倡。(三)劳动起源说也称为教育的社会起源说,认为教育产生于社会的生产劳动。这是前苏联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是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个命题的延伸。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前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Company Logo,五、教育的发展形态,(一)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途经:一是游戏、模仿和由做中学。二是解说、训诲和启发诱导。三是奖励、帮助和鼓舞引导。2.主要特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没有阶级性;教学内容简单化。,Company Logo,(二)古代社会的教育,学校产生的条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物质基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6、必要条件;文字的创造发展和知识的积累 直接条件;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2.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中国;印度;埃及;古希腊、罗马3.古代教育的特点:等级性 道统性 专制性 象征性,Company Logo,(三)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1.扩大了教育对象,初等义务教育开始实施;2.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逐渐紧密;3.教育内容日益丰富,产生了班级授课制;4.国家重视对教育的干预,以法治教。(四)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学校教育普及化、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2.学校教育重视与生产劳动的结合;3.教育逐步一体化,即强调学校、家庭、社会 的一体化;4.终身教育思想开始

7、发端。,Company Logo,当今世界教育的趋势(新概念),1.全民教育:全体国民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要求。2.教育现代化 1)教育水平显著提高;2)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普及和深化;3)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学历不断提高;4)教育制度越来越灵活多样,有利于教育者的 个性发展。,Company Logo,2.终身教育,1)1970年法国保罗朗格朗著终身教育引论,提出“终身教育”、“学习社会”等概念;2)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为终身教育的代表作;3)概念:是指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一生中

8、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4).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doc,Company Logo,4.教育民主化,(1)教育民主化的涵义,所谓教育民主化,就是“要求教育有平等、合作、能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等特点。主要内容包括:取消等级教育制度,给广大民众以受教育权利,实行教育机会等;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提高他们的民主和参与意识”。,Company Logo,(2)包括三个方面:,教育机会均等 这是就教育制度而言,指不同种族、性别,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的成员,都享有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教育管理民主化 指在教育决策的制定与执行上,在教育管理上,应该有广

9、泛的公众参与。教学民主化 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Company Logo,5.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教育规模、布局、比例、结构的合理性 2)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性格的培养,Company Logo,第二节 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以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为对象,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并服务于教育实践的一门学问。,关键词:教育事实 教育问题 教育规律,Company Logo,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事实 教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还包括以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和教育行为。

10、2教育问题 教育事实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人们不仅可以感知它,而且还可以认识它,但它仅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客体,存在于现实中。3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它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Company Logo,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1.教育学将使我们具有新时代的教师资格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2.教育学将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好教师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3.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是学习和掌握其它教育科学知识的基础。教育学是教育科学诸学科的基础学科,它反映的是教育现象中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它对教育这一矛盾运动中的基本规律作出了科学的概括

11、与总结。总之,教育学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未来的教育实践,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教育工作者。,Company Logo,四、教育学的历史发展,(一)教育学的历史发展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3.教育学的多样化阶段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Company Logo,1.萌芽阶段:,时间: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到清末(公元前6世纪19世纪)欧洲从古希腊、罗马开始到资产阶级革命前(公元前5世 纪公元16世纪)特点:教育经验的总结还未形成体系,和一些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宗教思想等混杂在一起,且经历的时间漫长。教育家及著作思想:中国的孔子 论语“性相近,习相远也”“有

12、教无类”“君子”“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仁”的思想 学记 1200字 教学相长 循序渐进 温故知新 臧息相辅 长善救失 启发教学,Company Logo,欧洲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产婆术(案例教学法)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 政治论古罗马:昆体良 论演说家的教育,Company Logo,2.独立形态阶段,时间: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到马克思主义诞生(17世纪19世纪)特点:教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育家及著作思想:17世纪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一次提出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次提出“教

13、学的教育性”,其他 思考:此时中国社会怎样?对教育思想有怎样的影响?,Company Logo,3.科学教育学的建立,时间:马克思主义诞生到现在(19世纪中期现今 特点: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家及著作思想:前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他 中国的杨贤江新教育大纲(1929年)教育史ABC,其他 推荐书目:论语、学记 教育学 傅道春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成功教育刘京海 福建教育出版社,Company Logo,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各国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发展本国的经济和技术上,科学与技术迅速地显示出它们的威力和潜在力。再加上控制论、信息

14、论、系统论的产生与发展,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建与推广,为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1)(美)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2)(美)布鲁纳“学科基本结构”(3)(前苏)赞科夫“实验教学论”,Company Logo,(二)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1.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科学的突飞猛进,知识的不断更新,信息的多渠道传递,引起了教育学的巨大变化和反应。外部科学向教育学的渗透,引起教育学不断分化和综合。(1)学科的不断分化(2)学科的不断综合2.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1)科学主义 把客体性作为研究的前提(2)人文主义 把主体性研究当作前提,Company Logo,三、学习和研

15、究教育学的原则方法,(一)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的宗旨。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作为学生,要积极参加教育实习,在社会实践中有目的地搞一些专项教育调查,并抓紧平时的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以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及时地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3.全面动态原则时刻关注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把握好时代的脉博;经常学习和研究,并且要把相关学科的知识理论贯穿到教育学理论的学习中去。,Company Logo,(二)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方法,1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2要坚持理论的联系实际3要学、思、练结合4要努力掌握理解教育问题所必需的有关学科知识,Company Logo,思考题:,(1)什么是教育,怎样理解教育的本质特性?(2)结合实际,谈谈对教育三要素的认识。(3)简述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有怎样不同的特征?(4)终身教育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简述教育学发展的各个时期的基本情况。(6)怎样看待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及教育学的分化?,Thank You!,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