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练习题88(附答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56452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练习题88(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练习题88(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练习题88(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练习题88(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练习题88(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练习题88(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练习题88(附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二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练习题一、单选题1.已知A物质的分子结构简式如下:,1mol A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后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A.6mol B.7mol C.8mol D.9mol2.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醋酸去除水垢:CaCO3+2H+=Ca2+H2O+CO2 B甲醛与足量新制Cu(OH)2浊液反应:HCHO+2Cu(OH)2 HCOOH+Cu2O+2H2OC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D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3.CPAE是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PAE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

2、应B.CPAE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CPAE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D.CPAE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9种4.BHT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由对甲基苯酚()合成BHT的常用方法有2种(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HT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BHT与对甲基苯酚互为同系物CBHT与FeCl3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D方法一的原子利用率高于方法二5.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1)产物中残留的苯酚可用FeCl3溶液检验B.苯酚和菠萝酯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C.苯氧乙酸和菠萝酯均可与Na

3、OH溶液发生反应D.步骤(2)产物中残留的烯丙醇可用溴水检验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醇类B.代表醇类的官能团是与链烃基相连的羟基C.酚类和醇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分子内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酚类7.Y是合成香料、医药、农药及染料的重要中间体,可由X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的分子式为C10H8O3B由X制取Y的过程中可得到乙醇C一定条件下,Y能发生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D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8.迷迭香酸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对癌症和动脉硬化的预防起到一定作用,其结构

4、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迷迭香酸的分子式为C18H15O8B迷迭香酸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消去、显色反应C1mol迷迭香酸跟H2反应,最多消耗8mol H2D1mol迷迭香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6mol NaOH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未出现银镜蔗糖未水解B卤代烃Y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卤代烃Y中含有氯原子C向浑浊的苯酚试液中加饱和Na2CO3溶液,试液变澄清且无气体产生说明苯酚的酸性强于

5、碳酸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出现浑浊蛋白质发生了盐析A.AB.BC.CD.D10.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下图,分子结构中R为饱和烃基)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与溴水反应,且1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5mol Br2B.可与NaOH溶液反应,1mol该物质可与4mol NaOH反应C.一定条件下1mol该物质可与H2加成,消耗H2最大量为8molD.维生素P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分子中含有12个H原子B.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C.能使酸性KMnO

6、4溶液褪色D.1mol该物质分别与足量H2、NaOH溶液反应,消耗其物质的量均为3mol12.下列物质用途与物质性质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用途物质性质A家用水壶中的水垢可用白醋浸泡除去白醋中的乙酸具有酸性B家用消毒柜用紫外线照射的方式对餐具进行消毒灭菌蛋内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变性C食品工业中以植物油和氢气为原料制造氢化植物油植物油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D工业上用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葡萄糖淀粉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转化成葡萄糖A.AB.BC.CD.D13.有机物Z是制备药物的中间体,合成Z的路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羰基B等物质的量的Y、Z能和含有

7、等物质的量的NaOH的溶液反应C可用NaHCO3溶液鉴别三种物质D1mol Z跟足量O2反应,最多消耗10mol O21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表达正确的是()A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HCHO2OHHCOO2Ag3NH3H2OB服用阿司匹林过量出现水杨酸()中毒反应, 可静脉注射 NaHCO3溶液:+ 2+ 2 CO2 + 2 H2OC1-丙醇与浓氢溴酸反应:D向丙氨酸钠中加入足量盐酸:15.食品防腐剂R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CH3CH218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218OB.与Na、NaOH、Na2CO3、NaHCO3溶液均反应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及溴水

8、褪色,反应原理相同D.1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16.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备乙酸 乙酯。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b中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否则会发生倒吸B.固体酒精是一种白色凝胶状纯净物,常用于餐馆或野外就餐C.乙酸乙酯与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酸、水、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依次减弱17.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B. 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 +OHC. 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 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

9、:Cu2+ +2e=Cu18.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B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溶液中一定含Br2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D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1 Na2SO3溶液的pH为10,0.1molL-1 NaHSO3溶液的pH约为5结合H+的能力比弱A.AB.BC.CD.D二、填空题19.通过对煤的综合利用,可以获得多种有机物。化合物A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其质量之比是12:3:8.液态烃B是一种

10、重要的化合物,其摩尔质量为78gmol-1.E是有芳香气味的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回答:(1)化合物A所含的官能团名称是_。(2)B和CH2=CH2反应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3)E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迅速插入A中,反复多次,可得到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B.在一定条件下,C可通过取代反应转化为C.苯甲酸钠(常用作防腐列)可通过D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D.共a mol的B和D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大于7.5a mol20.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是

11、由乙酸乙酯在乙醇钠的催化作用下缩合制得的,制备的流程如图:已知:反应中催化剂乙醇钠是由金属钠和残留在乙酸乙酯中的微量乙醇作用生成的,而一旦反应开始,生成的乙醇又会继续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回答有关问题:1.乙酰乙酸乙酯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钠块在对二甲苯中熔化并趁热用力振摇得到小米状的钠珠,其目的是_,其中加入对二甲苯的作用是_。3.步骤必须在无水的环境中进行,主要原因是_。4.步骤中用到的一种主要仪器为_,该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5.步骤为精馏乙酰乙酸乙酯,装置如图,烧瓶中的毛细管的作用是_。6.已知FeCl3溶液可和烯醇式乙酰乙酸乙酯反应,溶液显紫色。通常状况下酮式乙酰乙酸乙

12、酯可逐渐转化为烯醇式乙酰乙酸乙酯(达到平衡后烯醇式乙酰乙酸乙酯约占7%):某同学拟用5%的FeCl3溶液和Br2的CCl4溶液来证明上述平衡的存在,请简要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_。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 2.答案:C解析:3.答案:D解析:CPAE中酚羟基邻、对位上有氢原子,且含有酯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含有苯环及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CPAE中含有酚羟基及碳碳双键,易被氧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CPAE含有酚羟基,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酯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C正确;CPAE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与,其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为,其同分异构体包括醚、酚、

13、醇等,种类数多于9,D错误。4.答案:C解析:5.答案:D解析:由结构决定性质来分析选项。苯酚遇FeCl3显紫色,故可用FeCl3来检验产物中是否残留苯酚;酚羟基、碳碳双键均能被酸性KMnO4氧化;苯氧乙酸能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菠萝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菠萝酯中含有碳碳双键,也能使溴水褪色。6.答案:B解析:羟基连在苯环上属于酚类,连在链烃基上属于醇类,且连在链烃基上的羟基是醇类的官能团,A项错误,B项正确;醇和酚结构不同,所以醇和酚的化学性质也不同,酚具有弱酸性而醇没有弱酸性,C项错误;苯环可通过链烃基与羟基相连形成醇类,如苯甲醇(),D项错误.7.答案:D解析:8.答案:D解析:

14、9.答案:B解析:10.答案:A解析:11.答案:B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1H12O4,所以A正确。苯环连接甲基,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甲基两侧的取代基是不同的,所以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C不正确。能和氢气反应的只有苯环,需要3mol氢气.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但水解后又产生1个酚羟基,所以需要3mol氢氧化钠,D正确。答案选C。12.答案:C解析:A项,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白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具有酸性,可以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发生反应,从而除去水垢;B项,紫外线照射能使蛋白质变性,常用于消毒灭菌;C项,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

15、成氢化植物油;D项,淀粉属于多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13.答案:B解析:14.答案:C解析:15.答案:B解析: 16.答案:B解析: A项,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溶解乙醇、消耗乙酸,同时降 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为防止产生倒吸现象,b中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正确;B项,固体酒精是混合物,错误;C项,乙酸乙酯与的分子式都是,结构不同,故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D项,乙酸、水、乙醇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依次减弱,正确.17.答案:A解析: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硬脂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17H35COOH+C2H5

16、18OHC17H35CO18OC2H5+H2O,A错误;常温下0.1molL-1氨水的pH=11.1,溶液中c(OH-)=10-2.9 molL-1 0.1molL-1,氨水为弱碱水溶液,电离方程式为NH3H2O+OH-,B正确;Na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Na易失电子形成Na+,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Cl易得电子形成Cl-,Na将最外层的1个电子转移给Cl,Na+与Cl-间形成离子键,C正确;电解精炼铜时,精铜为阴极,粗铜为阳极,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D项正确。答案选A。18.答案:D解析:乙酸能除去水垢,说明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A项错误;含Fe3+或Br2的溶液均呈黄色

17、,且均能把I-氧化为I2,B项错误;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CH3Cl不具有酸性,但生成的氯化氢溶于水显酸形,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项错误;0.1molL-1 Na2SO3溶液的pH为10,说明溶液中反应以+H2O+OH-为主,0.1molL-1 NaHSO3溶液的pH约为5,说明溶液中反应以为主,所以结合H+的能力比弱,D项正确。19.答案:(1)羧基; (2)加成反应; (3)(4)ABC解析:A中碳、氢、氧3种元素,其质量比是12:3:8,则A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2:6:1,E是有芳香味的酯,D为苯甲酸,则A为乙醇,液态烃B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摩尔质量为,则B为

18、,B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E为,(1)A为,化合物A所含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故答案为:羟基;(2)B为,B和乙烯反应生成苯乙烷,B和反应生成C反应类型 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3)乙醇与苯甲酸酯化生成苯甲酸,已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反应为:,故答案:;(4)AA为乙醇,乙醇在Cu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故A正确;BC为乙苯,在一定条件下,乙苯和浓硝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故B正确;C苯甲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苯甲酸钠和水,即苯甲酸钠(常用作防腐剂)可通过D()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故C正确;DB分子式为、D分子式为(相当

19、于),1molB完全燃烧消耗7.5mol氧气、1molD完全燃烧消耗6.5mol氧气,则共amol的B和D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小于7.5amol,故D错误;故答案:ABC;20.答案:1.2CH3COOC2H5CH3COCH2COOC2H5+C2H5OH2.增大钠与乙醇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 隔绝空气防止钠被氧化3.有水存在时,水会与钠反应,生成的NaOH会促使乙酸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水解4.分液漏斗; 检漏; 5.平衡压强,防暴沸; 6.取少量乙酰乙酸乙酯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5%的FeCl3溶液,溶液立即显紫色,再滴加Br2的CCl4溶液至溶液恰好无色,然后溶液颜色又逐渐恢复

20、为紫色解析:1.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是由乙酸乙酯在乙醇钠的催化作用下缩合制得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C2H5CH3COCH2COOC2H5+C2H5O。2.钠块在对二甲苯中熔化并趁热用力振摇得到小米状的钠珠,其目的是增大钠与乙醇的接触而积,加快反应;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很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熔化时在钠上覆盖一层对二甲苯防止钠被氧化。3.因钠易于水反应生成NaOH,NaOH能使乙酸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水解,则步骤必须在无水的环境中进行。4.该步骤涉及的操作为分液,用到的一种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是否漏水。5.蒸馏时,毛细管起到平衡压强、防暴沸的作用。6.因FeCl3溶液可和烯醇式乙酰乙酸乙酯反应,溶液显紫色,Br2与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溶液褪色,为证明平衡的存在,向少量乙酰乙酸乙酯中滴加几滴5%的FeCl3溶液,溶液立即显紫色,再滴加Br2的CCl4溶液至溶液恰好无色,然后溶液颜色又逐渐恢复为紫色,即可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