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简介.ppt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56608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PPTX 页数:45 大小:1,02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的简介.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物联网的简介.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物联网的简介.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物联网的简介.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物联网的简介.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联网的简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的简介.pptx(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联网的简介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的技术框架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物联网产品应用实验室装置,一、物联网的简介,“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

2、(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二、物联网的发展,1、国外的发展状况,目前,国外对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主要集中在美、欧、日、韩等少数国家,其最初的研发方向主要是条形码、RFID等技术在商业零售、物流领域应用,而随着RFID、传感器技术、近程通信以及计算技术等的发展,近年来其研发、应用开始拓展到环境监测、生物医疗、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美国:2009年1月,在奥巴马总统与美国工商界领袖举行的一次会议上,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并建议美国政府投资新一代智慧型基础设施。奥巴马对此给予积极回应:

3、经济刺激资金将会投入到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中去,毫无疑问,这就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这将智慧地球提升为国家层级的发展战略,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从而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同时,物联网产业引发全美工商界的高度关注,并认为智慧地球有望成为又一个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欧盟:欧盟制定了欧洲行动计划,科学规划未来发展路线。欧盟早在2006年就成立工作组,专门进行RFID技术研究,并于2008年发布2020年的物联网-未来路线。2009年6月,欧盟委员会向欧盟议会、理事会、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及地区委员会递交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对物联网未来发展以及

4、重点研究领域给出了明确的路线图,确保欧洲在建构物联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009年10月,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外发布了物联网战略,提出要让欧洲在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基础设施发展上领先全球,除了通过ICT研发计划投资4亿欧元,启动90多个研发项目以提高网络智能化水平外,欧盟委员会还将于2011年2013年间每年新增2亿欧元进一步加强研发力度,同时拿出3亿欧元专款,专门支持物联网相关公私合作短期项目建设。,日本: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政府相继制定了e-japan、u-japan、i-japan等多项国家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从大规模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稳步推进,不断拓展和深化信息技术的应

5、用,以此带动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其中,日本的u-japan、i-japan战略与当前提出的物联网概念有许多共通之处。2009年7月日本IT战略本部颁布了日本新一代的信息化战略-“i-Japan”战略,并于2009年8月日本又将“u-Japan”升级为“i-Japan”战略,提出“智慧泛在”构想,将传感网列为其国家重点战略之一,致力于构建一个个性化的物联网智能服务体系,充分调动日本电子信息企业积极性,确保日本在信息时代的国家竞争力始终位于全球第一阵营。日本政府希望通过物联网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减轻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医疗、养老等社会负担。,韩国:韩国政府自1997年起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国家信息化建

6、设的产业政策,包括RFID先导计划、RFID全面推动计划、USN领域测试计划等。韩国政府持续推动各项相关基础建设、核心产业技术发展,RFID/USN(传感器网)就是其中之一。继日本提出u-Japan战略后,韩国也在2006年确立了u-Korea战略,并制定了详尽的IT839战略,重点支持泛在网建设。u-Korea旨在建立无所不在的社会(Ubiquitous Society),也就是在民众的生活环境里布建智能型网络(如IPv6、BcN、USN)、最新的技术应用,让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享有科技智慧服务。2009年10月,韩国通信委员会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物联网市场确定为新增长动力。该规

7、划提出,到2012年实现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实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信息通信技术强国的目标,并确定了构建物联网基础设施、发展物联网服务、研发物联网技术、营造物联网扩散环境等4大领域、12项详细课题。,2、国内的发展状况,目前,我国的无线通信网络已经覆盖了城乡,从繁华的城市到偏僻的农村,从海岛到珠穆朗玛峰,到处都有无线网络的覆盖。无线网络是实现“物联网”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安置在动物、植物、机器和物品上的电子介质产生的数字信号可随时随地通过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传送出去。“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使数以亿计的各类物品的实时动态管理变得可能。而在“物联网”这个全新产业中,我国的技术研

8、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与其它国家相比具有同发优势。该院组成了2000多人的团队,先后投入数亿元,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拥有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在世界传感网领域,中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2009年月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对微纳传感器研发中心予以高度关注,提出了把传感网络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想法。温家宝总理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

9、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江苏省委省政府接到指示后认真落实总理的要求,热情拥抱“物联网”,突出抓好平台建设和应用示范工作,并迅速形成了研发安全感与产业突破的先发优势。无锡市则作出部署:举全市之力,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把无锡建成传感网信息技术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2009年,无锡传感网中心的传感器产品在上海浦东机场和上海世博会被成功应用。多种传感手段组成一个协同系统后,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由于效率高于美国和以色列的防入侵产品,国家民航总局正式发文要求,全国民用机场都要采用国产传感网防入侵系统。,三、物联网的技术框架,

10、图 物联网的技术框架,基于ITU的架构,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框架包括感知层技术、网络层技术、应用层技术和公共技术。(1)感知层:数据采集和感知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括各类物理量、标识、音频、视频数据。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涉及传感器、RFID、多媒体信息采集、二维码和实时定位等技术。传感器网络组网和协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传感器、RFID等数据采集技术所获取数据的短距离传输、自组织组网以及多个传感器对数据的协同信息处理过程。(2)网络层:实现更加广泛的互联功能,能够把感知到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高安全地进行传送,这需要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相融合。虽然这些技术已较成熟,

11、基本能满足物联网的数据传输要求;但是,为了支持未来物联网新的业务特征,现在传统传感器、电信网、互联网可能需要做一些优化。,(3)应用层:主要包含应用支撑平台子层和应用服务子层。其中应用支撑平台子层用于支撑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等功能;应用服务子层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电力、环境监测和工业监控等行业应用。(4)公共技术:公共技术不属于物联网技术的某个特定层面,而是与物联网技术架构的三层都有关系,它包括标识与解析、安全技术、网络管理和QoS管理。,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物联网主要需要四项关键性应用技术:标签物品的RFID技术 感知事物的无线传感网

12、络技术 思考事物的智能技术 微缩事物的纳米技术,RFID技术: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信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一般的RFID系统由射频识别标签、射频读写器和计算机通信网络3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其他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射频识别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存储着需要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通常被放置在需要识别的物品的表面,它所存储的信息通常可被射频读写

13、器通过非接触读/写获取,每个标签具有全球唯一的识别号(ID),无法修改、无法仿造,这样提供了安全性。,射频读写器:射频读写器是可以利用射频技术读/写射频识别标签信息的设备。读取(或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阅读器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通常阅读器与计算机相连,所读取的标签信息被传送到计算机上,进行下一步处理。,RFID工作原理如下:(1)无线电载波信号经过射频读写器的发射天线向外发射(2)当射频识别标签进入发射天线的作用区域时,射频识别标签就会被激活,经过天线将自身信息的数据发射出去;(3)射频识别标签发出的载波信号被接收

14、天线接收,并经过天线的调节器传输给读写器。对接收到的信号,射频读写器进行解调解码后再传送到后台的电脑控制器;(4)该标签的合法性由电脑控制器根据逻辑运算进行判断,针对不同的设定作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5)按照电脑发出的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进行运作;(6)计算机通信网络通过将各个监控点连接起来,形成总控信息平台,根据实际不同的项目要求可以设计各不相同的相应软件来完成需要达到的功能。,RFID按应用频率的不同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微波(MW)。表是RFID主要频段标准及特性。,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无线传感网(WSN)是集分布式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技术于一体的网络信息系统

15、,以其低成本、微型化、低功耗和灵活的组网方式、铺设方式以及适合移动目标等特点受到广泛重视。物联网正是通过遍布在各个角落和物体上的形形色色的传感器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来感知整个物质世界的。目前,面向物联网的传感网,主要涉及以下几项技术。,(1)测试及网络化测控技术 综合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传输。只有依靠先进的分布式测试技术与测量算法,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测试和测量需求。,(2)智能化传感网节点技术 所谓传感网节点是指一个微型化的嵌入式系统。在感知物质世界及其变化的过程中,需要检测的对象很多

16、,譬如温度、压力、湿度、应变等,因此需要微型化、低功耗的传感网节点来构成无线传感网的基础层支持平台。这不但需要采用MEMS加工技术,设计符合物联网要求的微型传感器,使之可识别和配接多种敏感元件,并适用于主被动各种检测方法;另外,传感网节点还应具有强抗干扰能力,以适应恶劣工作环境的需求。这里重要的是,利用传感网节点具有的局域信号处理功能,在传感网节点附近局部完成一定的信号处理,使原来由中央处理器实现的串行处理、集中决策的系统,成为一种并行的分布式信息处理系统。,(3)传感网组织结构及底层协议 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的协议分层以及络协议的集合,是对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功能的定义和描述。对传感网而言,其

17、网络体系结构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对于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已经提出了多种参考模型。就传感网体系结构而言,也可以由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传感网管理以及应用支撑技术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结构类似于TCP/IP协议体系结构;传感网管理技术主要是对传感器节点自身的管理以及用户对传感网的管理;分层协议和网络管理技术是传感网应用支撑技术的基础。,(4)对传感网自身的检测与自组织传感网是整个物联网的底层和信息来源,网络自身的完整性、完好性和效率等性能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传感网的运行状态及信号传输通畅性进行良好监测,才能实现对刚络的有效控制。在实际应用当中,传感网中存在大量传感器节点

18、,密度较高,当某一传感网节点发生故障时,网络拓扑结构有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设计传感网时应考虑传感网的自组织能力、自动配置能力及可扩展能力。,(5)传感网安全传感网除了具有一般无线网络所面临的信息泄露、信息篡改、重放攻击、拒绝服务等多种威胁之外,还面临传感网节点容易被攻击者物理操纵,获取存储在传感网节点中的信息,从而控制部分网络的安全威胁。这显然需要通过其他的网络安全技术来提高传感网的安全性能。如在通信前进行节点与节点的身份认证;设计新的密钥协商算法;对传输信息加密解决窃听问题;保证络中的传感信息只有可信实体才可以访问;采用一些跳频和扩频技术减轻网络堵塞等问题。,智能小物体网络层的网络通信技术

19、目前有两项:一是ZigBee 联盟开发的ZigBee协议进行传感器节点或者其他智能物体的互联;另一技术是IPSO联盟所倡导的通过 I P实现传感网节点或者其他智能物体的互联。,(1)ZigBee技术 ZigBee技术是基于底层IEEE802.1 5.4标准,用于短距离范围、低传输数据速率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定义了网络/安全层和应用层。ZigBee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体系已相对成熟,并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标准方面,已发 布ZigBee技术的第3个版本v1.2;对于芯片,已能够规模生产基于IEEE802.1 5.4的网络射频芯片和新一代的ZigBee射频芯片(将单片机和射

20、频芯片整合在一起);在应用方面,ZigBee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精确农业、家庭和楼宇自动化、医学、消费和家用自动化、道路指示安全行路等众多领域。,(2)与IPv6相关联的技术若将物联网建立在数据分组交换技术基础之上,则将采用数据分组网即IP网作为承载网。IPv6作为下一代IP网络协议,具有丰富的地址资源,能够支持动态路 由机制,可以满足物联网对网络通信在地址、网络自组织以及扩展性方面的要求。但是,由于IPv6协议栈过于庞大复杂,不能直接应用到传感器设备中,需要对 IPv6协议栈和路由机制作相应的精简,才能满足低功耗、低存储容量和低传送速率的要求。目前有多个标准组织进行相关研究,IPSO联盟于

21、2008 年10月,已发布了一种最小的IPv6协议栈uIPv6。,智能技术,智能技术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利用知识分析后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通过在物体中植入智能系统,可以使得物体具备一定的智能性,能够主动或被动的实现与用户的沟通,这也是物联的关键技术之一。智能分析与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理论、先进的人一机交互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与系统等。物联的实质是给物体赋予智能,以实现人与物体的交互对话,甚至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交互或对活。为了实现这样的智能性,例如,控制智能服务机器人完成既定任务包括运动轨迹控制、准确的定位及目标跟踪等,需要智能化的控制技术与系统。,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研究

22、结构尺寸在 0.1-100 nm 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这 7 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的学科和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这 3 个研究领域。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是整个纳米科技的基础。其中,纳米物理学和纳米化学是纳米技术的理论基础,而纳米电子学是纳米技术最重要的内容。使用传感器技术就能探测到物体物理状态,物体中的嵌入式智能能够通过在网络边界转移信息处理能力而增强网络的威力,而纳米技术的优势意味着物联网当中体积越来越小的物体能够进行交互和连接。,当前电子技术的趋势要求器件和系统更小、更快、

23、更冷,更小,是指响应速度要快。更冷是指单个器件的功耗要小。但是更小并非没有限度。纳米技术是建设者的最后疆界,它的影响将是巨大的。纳米电子学,包括基于量子效应的纳米电子器件、纳米结构的光/电性质、纳米电子材料的表征,以及原子操纵和原子组装等。,五、物联网产品应用,(1)智能家居智能家居产品融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将各种家庭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网络家电等)通过智能家庭网络联网实现自动化,通过中国电信的宽带、固话和3G无线网络,可以实现对家庭设备的远程操控。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提供舒适宜人且高品位的家庭生活

24、空间,实现更智能的家庭安防系统;还将家居环境由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2)智能医疗 智能医疗系统借助简易实用的家庭医疗传感设备,对家中病人或老人的生理指标进行自测,并将生成的生理指标数据通过中国电信的固定网络或3G无线网络传送到护理人或有关医疗单位。根据客户需求,中国电信还提供相关增值业务,如紧急呼叫救助服务、专家咨询服务、终生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等。,(3)智能环保智能环保产品通过对实施地表水水质的自动监测,可以实现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及时掌握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体的水质状况,预警预报重大或流域性水质污染事故,解决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事故纠

25、纷,监督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情况。太湖环境监控项目,通过安装在环太湖地区的各个监控的环保和监控传感器,将太湖的水文、水质等环境状态提供给环保部门,实时监控太湖流域水质等情况,并通过互联网将监测点的数据报送至相关管理部门。,(4)智能城市 智能城市产品包括对城市的数字化管理和城市安全的统一监控。前者利用数字城市理论,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后者基于宽带互联网的实时远程监控、传输、存储、管理的业务

26、,利用中国电信无处不达的宽带和3G网络,将分散、独立的图像采集点进行联网,实现对城市安全的统一监控、统一存储和统一管理、为城市管理和建设者提供一种全新、直观、视听觉范围延伸的管理工具。,(5)智能交通智能交通系统包括公交行业无线视频监控平台、智能公交站台、电子票务、车管专家和公交手机一卡通五种业务。公交行业无线视频监控平台利用车载设备的无线视频监控和GPS定位功能,对公交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智能公交站台通过媒体发布中心与电子站牌的数据交互,实现公交调度信息数据的发布和多媒体数据的发布功能,还可以利用电子站牌实现广告发布等功能。电子门票是二维码应用于手机凭证业务的典型应用,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手

27、机凭证业务就是手机 凭证,是以手机为平台、以手机身后的移动网络为媒介,通过特定的技术实现完成凭证功能。车管专家利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无线通信技术(CDMA)、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中国电信3G等高新技术,将车辆的位置与速度,车内外的图像、视频等各类媒体信息及其他车辆参数等进行实时管理,有效满足用户对车辆管理的各类需求。,公交手机一卡通将手机终端作为城市公交翼卡通的介质,除完成公交刷卡功能外,还可以实现小额支付、空中充值等功能。测速E通通过将车辆测速系统、高清电子警察系统的车辆信息实时接入车辆管控平台,同时结合交警业务需求,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通过3G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报警信息的

28、智能、无线发布,从而快速处置违法、违规车辆。,(6)智能司法智能司法是一个集监控、管理、定位、矫正于一身的管理系统。能够帮助各地各级司法机构降低刑罚成本、提高刑罚效率。目前,中国电信已实现通过CDMA独具优势的GPSONE手机定位技术对矫正对象进行位置监管,同时具备完善的矫正对象电子档案、查询统计功能,并包含对矫正对象的管理考核,给矫正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带来信息化、智能化的高效管理平台。,(7)智能农业智能农业产品通过实时采集温室内温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土壤温度、CO浓度、叶面湿度、露点温度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进行处理,为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

29、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模块采集温度传感器等信号,经由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传输数据,实现对大棚温湿度的远程控制。智能农业产品还包括智能粮库系统,该系统通过将粮库内温湿度变化的感知与计算机或手机的连接进行实时观察,记录现场情况以保证量粮库内的温湿度平衡。(8)智能物流智能物流打造了集信息展现、电子商务、物流配载、仓储管理、金融质押、园区安保、海关保税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园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以功能集成、效能综合为主要开发理念,以电子商务、网上交易为主要交易形式,建设了高标准、高品位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为金融质押、园区安保、海关保税等功能预留了接口,可以为园区客户

30、及管理人员提供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9)智能校园中国电信的校园手机一卡通和金色校园业务,促进了校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校园手机一卡通主要实现功能包括:电子钱包、身份识别和银行圈存。电子钱包即通过手机刷卡实现主要校内消费;身份识别包括门禁、考勤、图书借阅、会议签到等,银行圈存即实现银行卡到手机的转账充值、余额查询。目前校园手机一卡通的建设,除了满足普通一卡通功能外,还实现了借助手机终端实现空中圈存、短信互动等应用。中国电信实施的“金色校园”方案,帮助中小学行业用户实现学生管理电子化,老师排课办公无纸化和学校管理的系统化,使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可以时刻保持沟通,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

31、通过一张薄薄的“学籍卡”,真正达到了对未成年人日常行为的精细管理,最终达到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学校省心的效果。,(10)智能文博智能文博系统是基于RFID和中国电信的无线网络,运行在移动终端的导览系统。该系统在服务器端建立相关导览场景的文字、图片、语音以及视频介绍数据库,以网站形式提供专门面向移动设备的访问服务。移动设备终端通过其附带的RFID读写器,得到相关展品的EPC编码后,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访问服务器网站并得到该展品的文字、图片语音或者视频介绍等相关数据。该产品主要应用于文博行业,实现智能导览及呼叫中心等应用拓展。(11)M2M平台中国电信M2M平台是物联网应用的基础支撑设施平台。秉承发

32、展壮大民族产业的理念与责任,凭借对通信、传感、网络技术发展的深刻理解与长期的运营经验,中国电信M2M协议规范引领着M2M终端、中间件和应用接口的标准统一,为跨越传感网络和承载网络的物联信息交互提供表达和交流规范。在电信级M2M平台上驱动着遍布各行各业的物联网应用逻辑,倡导基于物联网络的泛在网络时空,让广大消费者尽情享受物联网带来的个性化、智慧化、创新化的信息新生活。,六、实验室装置,ZigBee开发系统 无线龙ZigBee无线网络专业开发系统C51RF-CC2530-PK完全满足IEEE802.15.4标准和ZigBee 2007/PRO技术标准的无线网络技术设计开发。该系统包含了构建多种Zi

33、gBee网络所需的全部硬件、软件专业开发工具、文档和各种展示、表演软件。ZigBee标准2.4G收发器 支持802.15.4、ZigBee2007、ZigBeePRO和ZigBeeRF4CE标准 增强型8051微控制器 32/64/128/256KB闪存、8KB RAM 2个UART/12位ADC、4个定时器、21个通用I/O 4种供电模式 2.0-3.6V工作电压 RSSI/LQI支持、DMA功能、支持CSMA/CA、AES加密协处理器 最大输出功率10dBm、接收灵敏度-97dBm。RX:24mA TX:29mA 低功耗:0.4uA,感知RF912 E2.0物联网实验箱产品型号:Senso

34、rRF 912 E2.0网关MCU:ARM966微控制器 STR912 46X6网关显示屏:320X240 2.8英寸TFT彩色液晶屏和触摸控制网关主要硬件资源:以太网10/100M1M字节FLASH、96K RAMSD卡接口、USB接口、CAN总线接口、RS232接口支持操作系统:UCOS-II/GUI标配网关调试器:U-LINK2兼容、JTAG标配ZigBee调试器:C51RF-3、JTAG标配网关PAN控制器一:ZigBee网络协调器 X1ZigBee网络节点:ZigBee无线路由器和无线低功耗光线,加速度,温度等传感节点X4标配网关PAN控制器二:嵌入式蓝牙网络无线控制器X1标配网关W

35、i-Fi客户端:GS1010 无线SOC,嵌入式802.11 控制器X1,GSM/GPRS/3G网络控制器:选配GPRS或者3G无线网络控制器标配RFID接口:20PX2 UHF 和HF RFID 接口HF RFID子系统:HF RFID读卡器模块X1,13.56Mhz,ISO14443/ISO15693,HF标签X5UHF EPC2 RFID子系统:UHF RFID超高频1W大功率读卡器模块X1,868925Mhz,四通道,EPC Gen2和ISO-18000-6电子标签X5,采集卡NI PXIe-6363(X系列数据采集)32路模拟输入通道,2 MS/s(单通道),1 MS/s(多通道);

36、16位分辨率,10 V 4路模拟输出,2.86 MS/s,16位分辨率,10 V 48条数字I/O线(其中32条为10 MHz硬件定时线)4路32位计数器/定时器,针对PWM、编码器、频率、事件计数使用NI-STC3技术的模拟与数字触发和高级定时支持Windows 7/Vista/XP/2000操作系统,PXI仪器主机PXIe-1062Q:NI PXIe-1062Q 8槽机箱是为各种测试和测量应用程序设计,其高带宽背板可提供每插槽高达1 GB/s的专用带宽以满足高效运转需要。NI PXIe-1062Q具有4个PXI外围插槽、1个具有系统定时功能的PXI Express插槽、2个既可接受PXI外

37、围模块又可接受PXI Express外围模块的PXI Express混合插槽。NI PXIe-1062Q机箱运行的温度可扩展到55 C,在温度低于30 C时其噪声发射可低至43.6 dBA。NI PXIe-1062Q机箱具备最新PXI规范的所有特性,包括支持PXI和PXI Express模块。该机箱配有用于PXI模块的内置10 MHz参考时钟、PXI触发总线和PXI星形触发和用于PXI Express模块的内置100 MHz参考时钟、SYNC 100和PXI星形差分触发。该机箱的总计系统带宽超过3 GB/s,可满足各种高处理能力应用软件的需求。,NI PXIe-8133:Intel酷睿i7-8

38、20QM四核处理器的NI PXIe-8133高性能嵌入式控制器。这一新型控制器是业界首台PXI Express四核控制器。通过结合Intel公司的最新技术和PCI Express总线的性能提升,该控制器能提供多达双倍的处理能力和数据吞吐量,帮助工程师们更进一步降低测试时间。,电流输入模块NI SCC-CI20双通道电流输入模块:NI SCC-CI20是双通道模块,接受两个0到20 mA或4到20 mA电流回路输入。NI SCC-CI20的每一独立通道都包含一个精密249 电流转换电阻,该电阻可以将0-20 mA信号转换为0-5 V信号。每一通道均包括一个仪器差动放大器和偏压电阻器。放大器具有低

39、阻抗输出,可以实现多功能DAQ设备的最高扫描速率;电阻器可以处理浮动以及接地参考电流源。,可拆卸的螺丝端子便于进行信号连接用于0-20 mA 或 4-20 mA 输入的双通道模块包括一个用于将电流转换为0-5 V 信号的249精密电阻器。,接线端子 SCC-68 NI SCC-68是一款I/O接线盒,可与NI X系列、M系列或E系列DAQ设备轻松进行信号连接。它的设计适合简单却可扩展的台式计算机测量系统。它提供:适合I/O信号连接的68个螺栓端子、1个通用面包板区域,以及面向外部电源和接地的电源总线端子。SCC-68具有4个集成热电偶的SCC插槽、应变计、RTD、频率输入、电流输入、电压衰减器、低通滤波器、载荷元件输入、加速度传感器、馈通、SPDT继电器、隔离数字I/O和隔离模拟输入模块,构成了测量系统。在NI信号调理硬件的SCC部分中查找模块的完整列表。SCC-68遵守RoHS指令。,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