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57552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一)主题内容按照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对高素质高技能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群专业人才的综合要求,规定了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群专业中职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旨在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概览性描述和界定,为各课程制定考核评价标准提供指南和依据。(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学校初中后全日三年制普通中职。二、制定依据(一)行业岗位职业标准,I、类岗位要求,同时参考In类岗位部分知识与技能要求;(二)中等职业教育规律和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三)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7年正式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三

2、、学生基本能力素质标准凡本标准适用范围的合格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基本能力与素质:(一)政治思想素质熟悉我国国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思想,坚持正义,自觉抵制各种危害祖国和广大人民利益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二)道德素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和法纪观,自尊、自爱、自律、自强,遵纪守法,尊重他人,养成恪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习惯,是一个对国家、集体和家庭负责任的人。(H)心理素质能正确面对困难、压力与挫折,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和健康平和的心态。(四)身体素质生理健全、身体健康,达到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中职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相应要求,能胜任现场工作的需要。视觉良好,能正确区分棕

3、、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等12种颜色;嗅觉良好,对气味比较敏感;听觉良好,能通过听觉判别音源方向、强度大小、音频高低。(五)科学文化素质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有一定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具备一定的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群工作相关联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素质和计算机专业方面的素质。(六)学习能力学生应具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资料查阅和信息收集能力。(七)表达与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是学生社会活动的基本能力,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形象表达能力,以达

4、到如下基本要求:L具备必要的文字表达能力,能规范书写简历、总结、报告、假条、借条等日常应用文;基本能正确组织材料、提炼观点通过文章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2 .能比较标准地说普通话;3 .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日常对话,能读懂简单英文资料;4 .应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八)创新能力具有一定观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九)适应能力对外部条件、环境的变化表现出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四、职业范围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1电子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电子组装工艺与调试无线电调试工维修电工电子技术应用2PLC系统的安装、运行与维护工作电工中级维修电工电

5、气技术应用3电力传动调速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工作电工中级维修电工电气自动化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五、人才规格本专业群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L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2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客观服务意识。3 .具有计算机专业相关的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规范意识。4 .具有获取前沿技术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5 .具有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二)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一般工程及电气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等基础知识;具有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

6、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的能力具有阅读电子整机线路图和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掌握至少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具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掌握传感器、气动元件、液压元件的相关知识;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相关知识;有电子整机产品的装配、调试、检测和维修的初步能力;掌握交流电机及特种电机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变频器进行电机调速的能力;掌握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具有电气设备、自动化设备、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检测和维修等能力;了解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专业(技能)方向电子技术应用(1)具有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的能力。(2)具有阅读电子整机线路图和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

7、。(3)有电子整机产品的装配、调试、检测和维修的初步能力。(4)具有典型电子产品与家用电器方面的生产工艺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初步能力。(5)具有借助工具书阅读、翻译简单的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及一般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专业(技能)方向电气技术应用具有一般的钳工操作能力和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借助工具书进行阅读外语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及应用的能力;具有金工、识图和绘制工程图(机械图、电气控制图、电子线路图)的能力具有对三相电动机控制电路安装、调试能力,并对常用机床电气进行维护、维修的能力;具有对传感器、驱动器及执行器的安装、检测能力;具有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应用能

8、力,具有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及应用能力;具备对电动机调速系统及变频器的应用能力,能设置变频器的参数;具有企业设备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收集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和电气产品信息的能力;具备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的诊断与维修能力,初步具有电气产品制造、使用、维护的综合能力。专业(技能)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L具有机械制造基础常识,能识读简单机械图样,会选用钳工工具进行简单的锯、锂、钻、较、攻丝等操作加工。2 .具有较扎实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能运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进行电路分析和电气测量;能正确选用常用电工电子仪表,具备电工、电子操作的基本技能。3 .能运用液压和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识读和分析中等复杂液

9、压、气动系统图,具备典型液压和气动回路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的能力。4 .能运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电气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具备较复杂控制线故障分析与排除的能力。5 .具有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应用的基础知识,能运用可编程控制器(PLC)的编程技术,实现自动生产线的PLC控制,初步具备PLC改造电气设备控制方式的能力;能运用单片机控制的基础知识,实现机电产品的简单控制。6 .能根据工作要求,进行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日常维护和一般安装调试。六、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群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

10、课。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一)公共基础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职业生涯规划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22职业道德与法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23经济政治与社会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24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25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

11、展密切结合2406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2107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2108计算机应用基础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1209体育与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14810公共艺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0(二)专业技能课1.专业群平台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机械常识主要学习机械识图一般技巧与方法,识读简单机械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介绍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学

12、习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与机械加工主要工种分类及其特点,公差与配合的相关知识,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常用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型号、用途及基本结机械加工124总体过程。2*钳工工艺实习的内容有钳工操作、知道钳工工具的选择、零件的加工工艺等训练。使学生能根据一般简单零件加工图的技术要求选择加工工量具,确定加工工艺并实施加工,具有钳工操作基本技能。563电工基础本课程重点讲授电路和磁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通过对电学基本知识、直流电路、磁场和磁路、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电路基本规律、基本定理、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理解并掌握电阻、电容、电感在电路中特性与作用。1444电工技能训练本课

13、程以实验实习为主,使学生了解常用电工工具和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能熟练使用常用仪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接线、查线、处理简单故障)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85电子线路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类型,组成、应用等基础知识,熟悉网络工作原理、网络协议和网络规划相关知识掌握简单局域网搭建及应用,网络设备的基础配置、网络服务器安装与调试等基本技能1446电子技能与实训通过电子技术基础实训,培养学生熟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性能并能掌握其使用方法,具有对一般电子电路接线、调试、测试、分析故障的能力,具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1082.专业群专业技能选修课(1)电子产品营销(2)电子产品质

14、量管理(3)单片机技术。(H)综合实训根据教学要求灵活安排综合实训I。时间安排上可以结合课程的进度,安排在每个学期,也可以统一安排在第五学期,技能考证要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下完成,证书要求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为准,可以是国家相关部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的职业技能证书,也可以是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统一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四)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前提

15、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交替、多学期、分阶段安排学生实习。七、教学时间安排(一)基本要求每学年为25周,其中教学实际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一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行业企业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课程的

16、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二)教学安排建议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1234561万施昌菊职业生涯规划232职业道德与法律232经济政治与社会232哲学与人生232语文16240数学14210英语14210计算机应用基础8120体育与健康10148公共艺术230公共基础课程小计721086专业群平台课11*机械常识1247VV12*钳工工艺56413电工基础与技能训练25214V14电子线路2521415电子技能与实训小计68439电子技术应川16仪器仪表144817电子CAD10861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144819电子整机装配1981620电子产品营销6842

17、1电子产品质量管理342M小计69838电气技术应用17电机与拖动108618电气控制与PLC2161419变频器技术108620气动液动技术108421电控综合实训1448小计68438电自动化技术16电机与拖动108617PLC编程与应用技术2521418电气CAD108618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108619电气传动及调速系统1086实训小计68438技能技能拓展类选修课17210M(1)V表示建议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2)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选修课教学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八、标准运用及说明(一)本标准在经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群专业(群)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学校颁布实施。学校教务处对标准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二)本标准主要针对在校中职学生的培养。而岗位职业标准中In类岗位部分要求和IV类岗位要求,须根据毕业生在企业的工作岗位实际和技术发展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制订继续培养规划,共同实施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培训来达到,相关具体培养计划和质量标准另行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