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半日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57606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周半日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二周半日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二周半日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二周半日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二周半日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周半日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周半日活动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周半日活动方案时间:2019年9月9日星期一(上午)班级:小一班执教者:吕娇佼一、生活活动活动内容:吃饭观察与指导;1、观察幼儿使用小勺子时是否能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勺柄,无名指和小指配合抵住。2、指导个别孩子:慧慧、研研等小朋友正确使用小勺子吃饭。二、运动活动活动内容:平衡综合区观察与指导:1、观察在“小兔拔萝卜”的游戏中,幼儿是否能自然走、拉车不碰撞把萝卜送到小兔的家里。2、观察幼儿在“吹泡泡”游戏中是否能听着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3、指导幼儿乐意在老师的提醒下,适时的休息擦汗。三、学习活动活动名称:1和许多设计思路:选材依据:现在我们正在开展主题活动小宝宝,让幼儿开始关注同伴。

2、同时根据指南中数学认知要求:让小班幼儿认识1和许多。因此我们以每个孩子都接触到的晨检牌和吃点心的饼干为素材,设计了数活动“1”和“许多”。幼儿经验:在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以及与孩子聊天的时候,发现刚上小班的孩子对1和许多的概念不清楚。因此活动以上幼儿园的情景将“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展现在孩子的面前,同时也激起孩子们的上学热情,力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有关1和许多的知识。活动目标:1、通过生活游戏,感知“1”和“许多”。2、感受幼儿园生活的快乐。活动重难点:能够在游戏中感知“1”和“许多”并理解。活动准备:1、幼儿经验准备:幼儿有插晨检牌和吃饼干的经验。2、物质准备:由幼儿的大头贴照

3、片组成的集体照(晨检牌)、每人一块饼干。活动过程:一、有趣的晨检牌(知道晨检牌的意义)1、出示四张晨检牌:看看这是什么?小结:这是我们的晨检牌,当我们身体很好时,陈医生会给我们红牌子;如果要吃药,就拿黄牌子;如果今天身体不舒服但是不吃药需要老师观察的,就拿蓝牌子;如果指甲不剪很长时,就拿绿牌子。2、早上你拿到了什么牌子。小结:我们都拿到了红色的牌子,说明我们是健康、讲卫生的好宝宝。二、大家在一起(知道自己是小一班的一员,理解“1”和“许多”)1、(出示幼儿一整块插晨检牌的板)这是我们插晨检牌的板,找找你在哪里?小结:我们小朋友都在晨检牌板上找到了自己。2、现在请你们每人来拿自己的晨检牌。追问:

4、你们手里现在有几张晨检牌?(1张)小结:现在我们每人手里都拿了1张晨检牌。3、现在请你们把手里的晨检牌放回板上。看看现在晨检牌板上有多少晨检牌呢?(好多、许多)小结:原来我们手里1张1张的晨检牌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张晨检牌了。三、游戏:吃饼干(在吃饼干游戏中,进一步感知“1和许多”,激发幼儿爱幼儿园的情感)1、看看这是什么?(饼干)2、这里有多少饼干呢?(许多饼干)小结:老师这里有许多饼干。3、现在请你们每人拿一块饼干。追问:你们现在手里有几块饼干呢?(1块)4、刚刚老师这里有多少饼干?追问:现在饼干去哪里了?小结:老师手里许多的饼干现在变成你们手里1块1块的饼干。(分享饼干)幼儿园里可以一起

5、吃饼干、可以一起玩真开心。四、延伸请大家在教室里再去找找看1和许多,哪些是1,哪些是许多?活动反思:主要成效:活动中运用了大头贴、晨检牌这些孩子们熟悉的材料,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能非常投入低进行活动,特别是通过小游戏,孩子们渐渐的获得了一些关于1和许多的概念,对1和许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大多数的孩子能应答老师抛出的问题。不足分析:孩子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活动中举手回答问题的面还是局限在部分孩子,有些孩子活动中注意力还是恍惚不定。调整措施:老师在以后集体活动中关注个别孩子,多引导和提醒,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时间:2019年9月10日星期二(下午)班级:小一班执教者:吕娇佼一、生活活动活动内容:吃

6、饭观察与指导:1、观察幼儿使用小勺子时是否能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勺柄,无名指和小指配合抵住。2、指导个别孩子:慧慧、研研等小朋友正确使用小勺子吃饭。二、运动活动活动名称:小兔拔萝卜玩法:1、我们有两条路线可以去,那就分成两组,每组小兔子都把队伍排起来,一个跟着一个的过去。2、每位小朋友只能拔一个萝卜,然后把它送到篮里。3、先请小朋友示范,再进行比赛。时间:2019年9月11日星期三(上午)班级:小一班执教者:吕娇佼一、生活活动活动内容:吃饭观察与指导:1、观察幼儿使用小勺子时是否能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勺柄,无名指和小指配合抵住。2、指导个别孩子:慧慧、研研等小朋友正确使用小勺子吃饭。二、运

7、动活动活动内容:平衡综合区观察与指导:1、观察在“小兔拔萝卜”的游戏中,幼儿是否能自然走、拉车不碰撞把萝卜送到小兔的家里。2、观察幼儿在“吹泡泡”游戏中是否能听着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3、指导幼儿乐意在老师的提醒下,适时的休息擦汗。时间:2019年9月12日星期四(下午)班级:小一班执教者:吕娇佼一、生活活动活动内容:吃饭观察与指导:1、观察幼儿使用小勺子时是否能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勺柄,无名指和小指配合抵住。2、指导个别孩子:慧慧、研研等小朋友正确使用小勺子吃饭。二、运动活动活动内容:平衡综合区观察与指导:1、观察在“小兔拔萝卜”的游戏中,幼儿是否能自然走、拉车不碰撞把萝卜送到小兔的家

8、里。2、观察幼儿在“吹泡泡”游戏中是否能听着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3、指导幼儿乐意在老师的提醒下,适时的休息擦汗。三、学习活动活动名称:我喂娃娃吃面条设计思路:选材依据: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身体各部分都发育非常快,尤其是手的动作发展,这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小班幼儿进行撕纸大有益处。同时在幼儿游戏时发现,孩子们喜欢到娃娃家做爸爸、妈妈,也喜欢喂小娃娃吃东西。结合小宝宝、娃娃家主题活动的开展,设计了以动手为主的美工活动我喂娃娃吃面条。幼儿经验:小班幼儿年龄小,手的协调性、灵活性相对较弱。同时小班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有限,因而越接近生活的也就越易于被他们理解和接受,所以我以生活中常见的又熟悉的主食

9、面条为载体,让孩子在游戏的情景中加强动手能力,促进精细动作的发展,同时体验喂娃娃吃面条,照顾娃娃的快乐。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撕面条的基本方法,尝试自己撕面条。2、乐意参与撕纸活动,体验喂娃娃吃面条的快乐。活动重点:了解撕面条的基本方法。活动难点:尝试自己撕面条。活动准备:手工纸若干、小篮子4个、布娃娃1个。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集中孩子的注意力)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客人,是谁呀?(教师出示布娃娃,激发孩子的兴趣)2、与客人娃娃打招呼!(老师引导:娃娃,你好!)过渡:娃娃不知为什么哭了,我们一起来问问娃娃怎么啦!(老师引导:娃娃,你为什么哭呀?)二、学撕面条(

10、初步感知撕面条的基本方法,有做面条的欲望)1、师:哦,原来小娃娃肚子饿极了,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帮她呢?2、教师启发幼儿想出各种办法来帮助娃娃。小结:小娃娃肚子饿了,我们可以让她吃饭、吃馒头、吃面条3、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面条的特征。师:你们吃过的面条长什么样子的呢?小结:哦!原来面条是长长的、细细的、白白的。4、请2、3名幼儿尝试为小娃娃撕面条,并猜小娃娃比较喜欢吃谁撕的面条?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面条是又细又长的)5、老师撕面条(老师示范并小结方法)小结:面条是细细长长的,所以我们要在撕的时候一定要仔仔细细的撕,拇指食指捏紧纸,撕一撕,移一移,把面条变得细细的长长的。三、我帮娃娃撕面条(幼儿实践

11、操作,自己尝试撕面条,感知撕面条的基本方法,体验活动的快乐)1、师:小朋友们都学会撕面条了,接下来我们来帮娃娃撕面条。2、幼儿尝试撕面条。重点指导:1)把撕好的面条放到相应的篮子里,不乱丢。2)拇指食指捏紧纸,面条撕得要又细又长。小结:娃娃看到这么多的哥哥姐姐给她做了这么多的面条可高兴了,等一会我们到娃娃家烧一烧,喂娃娃吃好吗?四、延伸活动(激发幼儿进一步练习制作面条和喂娃娃吃饭的欲望)让幼儿感受到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可把活动延伸到娃娃家中和点心店进行。活动反思:主要成效:活动中可以看出,我班大多数孩子的动手能力还是可以的,他们对今天的活动十分的感兴趣。在活动中,我为孩子提供了餐巾纸,鼓励孩子们帮娃娃做细细长长的面条,每个孩子都愿意动手操作。不足分析:材料的提供过于单调,低估了孩子的水平,可以增加一定的难度的纸(皱纸、手工纸);在延伸活动中,老师给与孩子的机会还是不够的。调整措施:在语言方面老师还可以进一步的激发(如:娃娃,我来给你喂面条;请你吃面条等,结合活动让孩子使用一些文明用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