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护理学绪论PPT文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9569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医护理学绪论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最新中医护理学绪论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最新中医护理学绪论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最新中医护理学绪论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最新中医护理学绪论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中医护理学绪论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医护理学绪论PPT文档.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教学计划,2.5学分;期中考试笔式,期末面试,最后结合平时成绩给分;由不同的老师分段讲解;每周第一节课交书面作业;护士执业考试必考内容。,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中医基础学和针灸学的理论知识,学会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火罐疗法的作用原理和操作流程技能目标:掌握针灸、推拿、火罐疗法的操作方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高尚医德,树立以人为本的关爱病人的人文关怀理念,3,绪论,一、中医学发展简史二、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三、中医护理学的学习方法,4,中医护理学是怎样一门学科?是实践+理论 综合性应用学科,5,中医学涵概了一些什么内容?,内容:中国医学史 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导论 藏象学说 经络学说 中

2、医基础学 病因病机学说 中医诊法学 中医辩证学 中医防治学 医古文(各家学说:内经、金匮、伤寒-)中医临床学: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五官、皮肤-新兴学科:中医心理学、中医方法 学-,6,什么是中医?,中国的原创性医学中国的第一大发明成熟的理论医学“中庸医学”医、药、护不分家。,7,中医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中医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是中国文化,中华文明易学,道学,儒学是医学的哲学基础,8,中医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9,易学,易经、易传合称周易易经影响甚至定位了中华文明的根本思维方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两大根本精神,10,易学,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3、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第一卦: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11,“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认为阴阳是一切变化的根源,“阴阳学说”就是中医学理论最重要的说理工具,易学,12,道学,崇尚坤卦,主静性柔,强调柔弱胜刚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13,道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重视分化,道只能整体把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医无法(不能)标准化的原因即在此,14,道学,庄子:“

4、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黄帝:“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15,儒学,崇拜乾卦,重刚健与动儒学渗透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了中医理论和医家思想之中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16,儒学,中医在治疗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仁爱”是儒学精髓“医仁术也”,17,中医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中医学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同时又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走到了今天,完全没有受到近、现代历史进程的影响。中医的存在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尚未断流。,18,中医护理学的发展简

5、史,19,中医护理学的起源,zh,20,中医护理学的初步形成,(夏-春秋时期)商:甲骨文载有“疾、医、疥、龋、浴、沫”。周:产生了医学分科。,21,原始中医药开始萌芽-生命与疾病不可分离,(1)伏羲 九针 帝王世纪“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22,(2)神农(炎帝)本草“尝味草木,宣药疗病,教夭伤人命,百姓日是用而不知。”又“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七十毒”通鉴外纪,23,(3)黄帝 与 黄帝内经,华夏始祖,发明甚多,其臣为医高手,24,商代有管理疾病的小臣:“小疾臣”这种职官既医治疾病,也从事医疗管理工作。它是我国文字迄今所见最早的医官。周代医官是继承了商代医官

6、发展而来的。(中国甲骨文专家胡厚宣:殷人疾病考,甲骨文商史论丛初集,第三册,1943年)。,25,周礼天官将宫廷医生分为:“食医”:是宫廷内的营养医生;“疾医”:相当于内科医生;“疡医”:相当于外科医生;“兽医”:主要治疗家畜之疾病或疮疡。,26,食医,中士三人,掌合王之六食、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疾医,中士八人,掌养万人之疾病。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 之祝药刮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兽医,下士四人,掌疗兽病,疗兽疡,凡疗兽 病灌而行之。,27,秦代“疠迁所”:“封诊式”:,世界上最早的麻风隔离病院;,法医检验鉴定的标准格式。,2

7、8,中医护理学理论体系确立,中医护理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护理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之作。名医扁鹊:“以脉象定生死”。,29,战国至西汉时代:1.发明了外伤创口的药物和酒剂消毒剂;2.五十二病方 水银制剂治疗癣疥;手术治疗痔瘘病。3.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操图;,30,成书年代:有争议,成书年代历经战国至西汉。可以认为是汉以前医学成就的汇编。作者:它不是一个时期、或某一个人的著作,而是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到秦、汉几百年间,由许多医书汇集,不断增补而成,其大部分内容形成于战国时期。是相当长的时

8、期内,古代医家经验的汇集。成就: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的经验积累阶段,发展到系统理论总结阶段(感性上升至理性)。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31,至于托名“黄帝”所作,诚如淮南子修务训所分析的,是由于“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的缘故。当时托名“黄帝”的书有20多种,内经是其中之一。今天中医界遵奉的一套基础理论,主要也是从内经中提炼发展而成。内容非常广泛,逐步形成了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和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32,脏腑经络学说:内经在长期医疗实践、活体观察和古代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讨论了人体各

9、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通过经络沟通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论病学说:包括邪正理论、病因、病机、疾病传变和病症5个方面,这些内容占了内经大部分篇幅。邪正理论,内经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因,讲到了六淫、七情、饮食、劳伤致病等。病机分析也很详细,特别是提出的“病机19条”,至今对临床实践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33,病机十九条,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於肺。诸湿肿满,皆属於脾。诸热“瞀瘛”,皆属於火。诸痛痒疮,皆属於心。诸厥“固泄”,皆属於下。诸痿喘呕,皆属於上。诸痉鼓栗,如丧神守,皆属於火。诸痉项强,皆属於湿。诸腹胀大,

10、皆属於热。诸逆冲上,皆属於火。诸躁狂越,皆属於火。诸暴强直,皆属於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於热。诸病“跗肿”,疼酸惊骇,皆属於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於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於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於热。,34,关于疾病传变,内经从阴阳、内外、寒热、虚实来归纳,给了后世医家很大的启迪。据初步统计,全书还有侧重地对200多种病症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作了具体的论述,为后世的临床各科发展奠定了基础。诊法学说:内经诊法的主要内容为望、闻、问、切,尤详于脉诊,而且强调“四诊”合参,为中医诊法的起源。治则治法学说:提出了治未病、治病求本、标本论治、扶正祛邪、

11、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等一整套治疗原则。还总结了许多治疗方法,如针灸、按摩、导引、薰熨、外敷、蒸浴、放血等。特别是针灸的很多手法,至今还在运用。,35,运气学说:主要内容包括在素问7篇大论内,着重探讨自然界气候的常变对人体生理、病理影响的变化规律,并试图按照这些规律指导人们趋利避害、防病治病。养生学说:在“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等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内经提出了协调阴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等一系列防病健身益寿的养生方法,其中防重于治的思想尤为可贵。,36,1、黄帝内经的成书第一部医学典籍,誉为“医家之宗”素问 9卷 81篇 内经 162篇,14万余字 灵枢 9卷 81篇,37,2、难

12、经 难经,全称黄帝八十一难经,原题秦越人(扁鹊)所著。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它的成书年代,当在秦汉之际,至少也得在东汉以前,是经过较长时间不断地修改、补充而成。全书以设难答疑的形式,解释经络脏腑、疾病诊法等81个难题。全书共有81章。分别对脉法、经络流注、营卫三焦、气血盛衰、脏腑诸病、经穴及用针的补泻手法等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解释和发挥,丰富和发展了内经的学术理论,为后世有关中医诊断、病理、经络和针灸等学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其阐述了内经的有关疑难问题,故名难经。,38,2、难经 难经不但推演内经的微言奥旨,发挥至理,剖析疑义,垂范后学,而且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如首创独取寸口和分寸关尺的三部候

13、脉法,一直沿用至今,为中医诊断的一大特色;系统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功能,弥补了内经经络学说的不足;提出了与内经不同的三焦、命门学说等等,都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9,2、难经“难”,有质难之意,即问答。全书共有81个问答,称“八十一难”。成书年代:不详。为后世医家著成后托名于秦越人(扁鹊)所撰。成就:在内经基础上有所发展,尤以脉诊和针灸治疗较内经更详。内、难二经的成书,已为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40,伤寒杂病论,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

14、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晋朝,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第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这位名叫王叔和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这本书。书已是断简残章。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伤寒论著论22篇,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王叔和的功劳,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苟无叔和,焉有此书”。,41,辨证论治体系的确立和应用。伤寒杂病论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或称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作者: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在内难基础上,总结前人成就,结合自己临证经验而著

15、成。经后人整理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书。张氏被后人誉为“医家之圣”。成就:以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等方法,对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进行辨证论治。伤载方113首,金载方262首,成为中医方剂学的鼻祖。运用了理、法、方、药一体辨证论治原则,创立了中 医辨证论治体系。伤寒杂病论的成书,使中医临床学科有了根本的改观,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临床医学部分的基石,并使中医理论与临床融贯成一体。,42,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43,药物专著的问世

16、神农本草经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成书年代:一般认为大约成书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载药365种。上品:补身养命 最早的药物分类法 中品:养性补虚 下品:专用去病本草经 药物主治功效系统记载药之性味、功能、别名、产地等 疗效显著可靠内含植物、动物、矿物等药品,疗效显著者甚多。神农本草经的问世,为中医学术体系提供了较系统的药物学知识。,44,华佗-创立“五禽戏”;首创“麻沸散”。三国时期:名医董奉:深居庐山,为人义诊。,中医护理学理论体系确立,45,汉代以后,魏晋南北朝-五代时期医学理论不断创新,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学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中医护理学发展,46,一、晋隋唐时期 二、宋金元时期 三、明清

17、时期 四、近代和现代,47,1.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2.晋王叔和脉经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3.隋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我国现存最早病因病机专著。4.唐苏敬 新修本草 5.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6.雷敩(xio)雷公炮炙论我国最早的制药学专著。7.王焘外台秘要外科、伤科专著。,48,晋 代:肘后备急方记载药物灌肠法治疗大便不通;记载了放腹水穿刺法;提出了防治狂犬病的敷贴疗法。,49,南北朝时代:“五瘿丸”,由鹿的甲状腺制成,用于治疗甲状腺素缺乏引起的甲状腺肿大。僧深集方,50,隋唐时代:隋 代 诸病源候论记载了肠吻合术;记载了鉴别天花和麻疹的方法。唐 代 外台秘要记载了消渴病、

18、黄疸的尿检法;记载了金针拨障治疗白内障。新修本草 唐政府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51,宋金元时期,产生活版印刷术。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病因病机。崔嘉彦崔氏脉决 施发察病指南 脉诊 诊断学。杜本敖氏验舌法 敖氏伤寒金镜录 舌诊 王惟一:针灸铜人,世界最早的医学模型。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52,宋金元时期,陈自明外科精要,妇科大全良方。宋廷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首。圣济总录,载方20000余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国家药局配方,载788方。,53,54,刘完素,寒凉派,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用药主张以寒凉为主。代表作伤寒直格素问玄机原病式。张从正

19、,攻邪派,倡导“攻邪论”,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主张治病以祛邪为要务,善用汗、吐、下三法,提出“古方不能尽治今病”的革新观点。代表作儒门事亲治法心要。李杲,补土派,创立“内伤脾胃学说”,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病善用温补脾胃之法。代表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朱丹溪,滋阴派,倡导“相火论”,认为“阳常有余,为阴常不足”,治病善用养阴清热之法。代表作格致余论丹溪心法。,55,宋元时代:宋代 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机构-校正医书局;开办了世界上最早的药事管理局-和剂局/药材所;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教学模型-针灸铜人;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56,宋针灸铜人,5

20、7,58,根据史料,宋慈是南宋时福建人,生于1186年,卒于1249年。,进士出身,曾经出任主簿、县令、通判等。1239年宋慈升任提点刑狱。,洗冤集录成书于1247年,是宋慈晚年著作。,洗冤集录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是中国法医学的里程碑。,清同治六年,荷兰人首先将这本书翻译成荷兰文,传入西方。后又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影响世界各国法医学的发展极为深远。宋慈因此被西方人称作“法医学之父”。,59,元 代 发明了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发明了外科缝合用的缝合曲针。,60,明,吴有性瘟病论首提“戾气”学说。叶桂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薛雪完善“温热病”的证治。吴瑭创立“三焦辨证”。李时珍,东方

21、巨典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录 方11096首,插图1109幅,世界影响最大、最早的药学专著。朱橚普济方载61000余方,今存最早的古代方书 张景岳景岳全书、类经。陈实功外科正宗。傅山傅青主女科。陈复正幼幼集成等。,61,1.明李时珍2.明张景岳 3.明陈司成 4.明吴又可5.明赵献可 6.李中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7.人痘接种术:8.清王清任“脑主思维”、“瘀血”致病。9.温病四大家 10.清:政府医宗金鉴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62,叶天士,温病学派创史人,提出温热发生、发展规律,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代表作温热论。吴鞠通,创立“三焦辨证”。代表作温病条辨。薛生白,代表作湿

22、热条辨。王士雄,代表作温热经纬。,63,一、近代时期(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旧并存收集整理前人学术经验丰富 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 中西医汇通学派 唐容川、恽铁樵、张锡纯 主张中西汇通、中医学理论科学化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西医理相互印证,中西药物并用。二、现代时期 中医药学现代化,中西医结合,青蒿素、双黄连制剂、靛红玉、砷制剂治疗肿瘤,针刺麻醉、中药麻醉,针拔套出白内障,小夹板治疗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乙型脑炎、大面积烧伤等,充分展示了中医药学的魅力和光辉的发展前景。,64,中医发展前景:自然疗法,无毒副作用 适应症广,疗效显著+国际前景 经济简便,易于推广,65,1.人痘接种术 2

23、.本草纲目:英国科技史家李红瑟博士:“中国博物学中的无冕王”。3.洗冤集录 4.抱朴子内篇:晋葛洪。首用了升华、蒸馏等制药方法,开创了世界化学制药先驱。5.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 中医医疗、教学与科研合作关系、中药出口、中药研发、中医药临床应用、中医药合法地位。6.中医药在许多医学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非典、艾滋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肾功能衰竭、病毒性肝炎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优于现代医学。,66,中医护理学的特点,67,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连属。人-四季气候-疾病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昼夜阴阳消长“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人-地域差异 地理环境(海陆)生活习惯(南北)

24、,*黄帝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68,辨证施护,望闻问切 病史、症状、体征 证 辨 证 施护 同病异护(治)异病同护(治),69,辨证论治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 的一种完整的过程。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疾病的外在表现。征体征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 括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和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70,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 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

25、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证:表现为一组症状、体征(证候)的一种个体对致病动因作出反应所处的状态。简称个体反应状态。(侯灿),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71,三、独特的护理技术和方法 针灸、推拿、拔罐、刮痧、埋线、放血、熏洗、导引。,72,第三节 中医护理学学习方法一、学好中医理论二、注重中医操作实践,73,总结学习中医药学的三种境界,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说:古今之

26、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74,第一境:物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寻找目标,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寻找目标,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第一境:物境,75,蝶恋花【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76,第二境:情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锁定目标,孜孜以求,面壁十年图破壁。,77,蝶恋花 柳 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78,“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实现目标,学贯古今,开拓创新。,第三境:意境,79,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80,作业,1、中医学基本特点 2、中医护理学学习方法3、中医护理学独特的护理技术和方法,81,讨论:为什么要学好中医护理学?,82,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