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9619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文档资料.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课时目标,掌握休克临床表现及典型症状、处理原则、护理措施;掌握失血性、感染性休克病人临床分型、护理措施;熟悉休克并因和分类、病理生理。了解休克内脏继发性损害。重点:休克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难点:休克分期、出血量判断及如何合理补液。,2,严重创伤发生休克危及生命情况严重,?,3,概念:休克(shock)是由多种原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共同特点的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第一节 概述,4,shock经典症状描述,意识障碍、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脉压减少、脉搏细速、紫绀及尿少等。,5,一、病因与分类(一)低血容量性:创伤和失血性休

2、克(二)感染性(三)心源性(四)过敏性(五)神经源性,6,二、休克的病理生理与临床联系,1、休克发展过程与临床联系:根据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变化规律,休克的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期。,7,亦称休克早期、休克代偿期,此期特点少灌少流。,致休克的动因,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脉搏细速脉压减少,腹腔内脏、皮肤等小血管强烈收缩,腹腔内脏缺血,尿量减少肛温降低,儿茶酚胺分泌,皮肤缺血,脸色苍白四肢冰冷,汗腺分泌增加,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兴奋,出汗,烦躁不安,注意:血压变化,可正常、可降低,(1)休克早期(微循环收缩期),8,休克早期,表现:在原发病症状和体征为主情况下,出现轻度兴奋征

3、象:意识尚清,但焦虑烦躁,精神紧张,诉口渴,皮肤苍白,口唇甲床轻度发绀,伴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脉细速,血压尚正常,甚至稍高或稍低,脉压缩小,尿量减少。(一旦血压降低往往已非早期),9,亦称休克进展期、可逆性失代偿期,此期特点灌流。,毛细血管血流减少致使代谢产物蓄积,毛细血管淤血、扩张,肾淤血,回心血量,淤血血细胞粘附,心输出量,肾血流量,动脉血压,脑缺血,神志淡漠昏迷,少尿无尿,皮肤紫绀出现花斑,(2)休克期(微循环扩张期),10,休克中期,表现:患者烦躁,意识不清,呼吸表浅,口渴明显,四肢温度降低,心音低钝,脉细数而弱,表浅血管塌陷,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压低于80mmHg,或测

4、不出,脉压差小于 20mmHg,皮肤湿冷发花,尿少或无尿;如原有高热病人体温骤降,大汗,血压骤降,意识由清晰转为模糊,亦提示休克进入中期。,11,(3)休克晚期(微循环衰竭期),亦称休克难治期、DIC期,此期特点不灌不流。微循环内血压粘稠呈高凝状态 血小板聚集 DIC发生 促发内凝血及外凝血系统 形成广泛的微血栓 细胞缺氧,胞膜损伤 细胞坏死自溶 凝血因子消耗过多 MODS,12,2、代谢变化,组织灌流不足和细胞缺氧时,葡萄糖以无氧酵解供能,ATP减少丙酮酸和乳酸产生过多代谢性酸中毒蛋白分解加速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含量增加;代谢性酸中毒影响细胞膜的屏障功能钠-钾泵失调细胞膜受损时释放自溶酶组织

5、蛋白酶 组织蛋白分解生成多种活性肽 进一步加重休克。,13,3、休克时细胞与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1)细胞:缺氧、溶酶体膜破裂、坏死(2)心脏:心肌缺氧、缺血、坏死、心肌收缩力下降和心功能衰竭(3)肺脏:缺血缺氧造成肺弥散功能下降引起氧分压下降,引起紫绀、进行性呼吸困难(4)肾脏:急性肾功能衰竭(5)脑:脑缺氧、水肿、颅内压增高(6)胃肠道:消化道溃疡、肠源性感染(7)肝:黄疸,严重时出现肝昏迷,14,shock22,看:烦躁不安、唇苍白,摸:皮肤潮湿、肢体凉,测:血压正常、脉压小,休 克,4、休克的临床表现,15,5、病情观察重点内容:,神志状态;皮肤;粘膜;甲床;周围静脉;颈静脉;脉搏;呼吸

6、;尿液。,16,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的线索来判断病情:CVP 血容量 四肢皮肤湿冷 外周阻力增加 脉压差变小 心输出量减少 尿量 内脏血流灌注情况 神志 反映大脑灌注情况皮肤 反映体表灌注情况脉搏 反映整体循环情况血压 反映整体循环情况,17,6、处理原则,1)一般紧急措施积极处理原发病及创伤,控制出血(加压包扎、上止血带、休克裤);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休克卧位保暖,禁用暖水瓶,加盖棉被,18,19,2)补充血容量,失血补血,失水补水,丢多少补多少,先晶后胶、先快后慢。常用胶体液有:右旋糖酐、706代血浆、贺斯、血浆等。,20,3)积极处理原发病: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4)纠正酸碱失衡:5%碳酸氢钠5)

7、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去甲肾、间羟胺6)DIC治疗: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7)激素及其他药物应用,第二节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22,低血容量性休克 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及液体丢失,使有效循环血量降低所致,由急性大量出血所引起的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23,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与临床分度,24,辅助检查,周围血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乳酸盐测定电解质测定DIC的监测CVP监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量和心脏指数,25,处理原则,止血:迅速控制出血,必要时积极行手术治疗;补充血容量:并非只补充血制品,可先经静脉补充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1000-2000ml,观察血压回升情况。再根据情况输

8、入新鲜血或红细胞。,26,护理评估,健康史身体状况 意识与表情、皮肤色泽及温度、血压及脉压、脉搏、呼吸、体温、尿量及尿比重心理-社会状况,27,护理诊断,1、体液不足 与大量失血、失液有关2、心输出量减少 与体液不足、循环血量 较少或心功能不全有关3、组织灌注量改变 与大量失血、失液引起循环血量较少及重要脏器血流较少有关4、气体交换受损 与心排血量减少、组织缺氧、呼吸改变有关5、有感染的危险 与外周组织血流量减少、大量输入低温库血有关6、有受伤的危险 与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疲乏无力有关,28,护理目标,1、病人能维持体液平衡,生命体征平稳2、能维持正常的心排量3、组织灌注量得到改善4、呼吸道通

9、畅,气体交换正常5、增强免疫力,预防交叉感染6、无感染表现7、未发生意外损伤,29,护理措施,(一)补充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1、安置于危重病房,专人护理,调节合适温、湿度,便于通风。2、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路,最好能建一条中心静脉管路,可随时监测CVP值来决定输液速度。,30,CVP监测意义,CVP指右心房或胸腔段静脉内的压力,反映血容量和右心功能情况。正常值:6-12cmH2O,31,CVP监测方法,中心静脉主要选用右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管测压,32,1、将静脉导管末端接好三通,与输液瓶及测压管相连,测压管固定在床旁带有刻度尺的输液架上,测(0)点,相当于水平仰卧位时右

10、腋中线与第四肋交界处,通过水平仪在刻度尺上标出。,33,2、转动三通,使测压管内充满液体,开通测压管及 静脉导管,关闭输液管,测压管内液面下降,至液面不在下降时读数,与“0”点校正即为CVP值。测量完毕,重新开通输液管与静脉导管,即可输液。,34,CVP 意义,CVP5cmH2O,提示血容量不足;CVP15cmH2O提示心功能不全,CVP20cmH2O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35,3、合理补液,补液原则见下表:,36,4、准确记录出入量;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测量生命体征一次,最好能给上多功能监护仪;观察意识表情、面唇色泽、皮肤指端温度、瞳孔、尿量。,37,(二)改善组织灌注,1

11、.休克体位:抬高床头20-30,下肢15-20,可增加回心血量;2.抗休克裤的使用;3.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38,血管活性药物,适应症:血容量已补足,但血压、脉搏、尿量等休克表现未改善;有交感神经过度亢进表现,如皮肤苍白、四肢厥冷、脉压小及毛细血管充盈不良;心排量下降,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或增高。,39,血管活性药物,常用药物:间羟胺1020mg,加入100ml液体静脉滴注;多巴胺每分钟2040ug/kg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210ug/min静脉滴注。,40,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护理,从低浓度慢速开始,每5分钟监测一次血压,待血压稳定后改为每1530 分钟监测次,并按药量浓度严格掌握输液滴数,使血

12、压维持在稳定状况。在用药同时严格防止液体外溢,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41,(三)增强心肌功能(四)保持呼吸道通畅(五)预防感染(六)调节体温 注意体温变化,过低时行保暖,一般采取提高室温和增加盖被、库存血复温等措施,切忌用热水袋复温。注意库存血的复温。(七)预防意外损伤,42,护理评价,1.病人血容量是否补足,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尿量、周围循环、皮肤是否恢复正常;2.各器官功能是否恢复正常;3.酸碱平衡是否得到纠正;4.呼吸道通畅,气体交换正常5.增强免疫力,预防交叉感染无感染表现6.未发生意外损伤,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44,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感染性休克常继发于

13、各种严重感染之后,如胆道化脓性感染、绞窄性肠梗阻、大面积烧伤、败血症等,亦称内毒素性休克或中毒性休克,是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的感染。,45,感染性休克分型:,该型休克的病理变化较复杂,治疗比较困难。依据血流动力学可将感染性休克分为:高动力型(高排低阻型或暖休克)低动力型(低排高阻型或冷休克)感染性休克:早期表现为暖休克,晚期为冷休克,46,病因和病理,高动力型(高排低阻型或暖休克):较少见,常出现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主要为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心排量正常或稍高,全身皮肤温暖。低动力型(低排高阻型或冷休克):外周血管收缩,阻力增高,微循环淤滞,大量毛细血管渗出,使血容量和心排量降低,全身皮肤湿

14、冷。,47,两型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其鉴别,48,处理原则,1.补充血容量:平衡盐溶液为主,配合适量的血浆或全血。2.控制感染:使用抗生素和处理原发感染灶。3.纠正酸碱失衡:补液同时纠酸。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5.激素治疗:大剂量短程疗法。6.防治并发症:防感染扩散、DIC和器官衰竭,营养支持。,49,护理诊断,体液不足 与严重感染有关体温过低 与外周组织血流减少有关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50,护理措施,感染性休克一般护理措施与失血性休克相同;若体温升至40以上,及时采用物理和药物降温。,51,休克按病因与分类休克的典型症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注意事项感染性休克时临床表现的处理原则。简述休克的紧急处理。,课堂小结,shock34,52,复习思考题简述休克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 则。简述低血容量性休克与感染性 休克的鉴别要点与治疗要点。如何利用中心静脉压变化来指 导临床输液。,53,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