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输血教学课件PPT文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0907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输血教学课件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最新输血教学课件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最新输血教学课件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最新输血教学课件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最新输血教学课件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输血教学课件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输血教学课件PPT文档.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床输血指征,红细胞 合理性输血指征,1.基础状态良好的慢性贫血,Hb60g/L或Hct(红细胞压积)0.20。(0.4-0.5)。2.胃肠道隐性出血,Hb70g/L或Hct0.22。3.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急性肺炎)依赖呼吸机维持呼吸、代谢率增高 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脑卒中、昏迷、休克,Hb(70-100)g/L。注:凡不符合上述指征的红细胞输注为不合理用血,缺乏血常规检查的输血为不合理用血(紧急大量出血除外)。,新鲜冰冻血浆合理性输血指征,1.凝血4项检测显示凝血酶原时间(pt)中值的1.5倍或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中值1.5倍。2.创面弥漫性渗血。3.急性大失血1个

2、血容量或纤维蛋白原1g/L.。4.病史或临床表现明确为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5.纠正香豆素效应(出血症或需要行侵入性诊疗操作)。6.心肺分流手术6h 后再肝素化时补充抗凝血酶原III。7.有明确指征的血浆置换和人工肝技术。,血小板合理性输血指征,1.无自发性出血,外周血PLT50 x10/L的输注为不合理输注。,冷沉淀合理性输血指征,1.甲型血友病患者有外伤或活动性出血。2.纤维蛋白原缺乏症(1g/L),DIC低凝期。3.Vitk依赖凝血因子(II、VII、IX、X)缺乏。4.严重感染而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输血并发症及其防治,发热反应,最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约为2-1

3、0%,主要表现,输血时或输血后12小时内,畏寒、寒战、高热3940,伴头痛、恶心、呕吐、皮肤潮红,持续30分钟2小时后逐渐缓解。少数严重者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原 因,免疫反应 致热源引起 细菌污染和溶血,治 疗,症状较轻者,先减慢输血速度;病情严重者,停止输血;药物:发热时,用阿斯匹林,首次1克,后每小时1次、共三次。寒战者,肌肉注射异丙嗪25毫克或哌替啶50毫克。,发热反应常用药,预 防,严格消毒控制致热原 对于多次输血或经产妇病人应输注不含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成分血(如洗涤红细胞),过 敏 反 应,多在输血即将结束时发生,也可在输血刚开始时发生。,临床表现,皮肤局限性或全

4、身性瘙痒或荨麻疹;严重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喉头水肿;表现为咳嗽、喘鸣、呼吸困难以及腹痛、腹泻,甚至过敏性休克和脑缺氧引起昏迷、死亡。,过 敏 反 应,原 因,IgE型抗体反应过敏性体质病人对血中蛋白类物质过敏 过敏体质的供血者随血将其体内的某种抗体(例如青霉素抗体)转移给病人,当病人再次接触该过敏原(如青霉素)时,即可触发过敏反应,抗IgA抗体为主反应,病人因多次输注血浆制品,体内产生多种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抗体 或有些免疫低下的病人,体内IgA低下或缺乏,当输血时便对其中的IgA发生过敏反应。,治 疗,病情轻时,不必停止输血,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给氧,皮

5、下注射肾上腺素和(或)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合并呼吸困难者,应作气管插管或切开,以防窒息。,预 防,有过敏史者,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过敏药和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对检出IgA抗体的病人应输不含IgA的血液制品或洗涤红细胞(其中不含免疫球蛋白),有过敏史者不宜献血。献血员在采血前4小时应禁食。,溶 血 反 应,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 后果严重,死亡率高,人类两套血型系统,ABO系统根据RBC膜上凝集酶原A、B区分 A B AB O 四型 Rh系统阳性 99%,临 床 表 现,典型症状:病人输入十几毫升血后,立即出现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及疼痛,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头痛、胸闷、心率加快乃至血压下降、休

6、克,随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疽。严重者可发生DIC及急性肾衰竭。,延迟性溶血反应,多因 Rh血型系统不和引起,发生在输血后714天,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发热、贫血、黄疽和血红蛋白尿及血红蛋白降低。,原 因,绝大多数是因误输了ABO血型不合的血液引起,是由补体介导、以红细胞破坏为主的免疫反应 少数在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后可引起非免疫性溶血。受血者患自身免疫性贫血时,其血液中的自身抗体也可使输入的异体红细胞遭到破坏诱发溶血。,治 疗,立即停止输血、确诊并观察病情;观察血浆色泽,正常为澄明黄色;输入异型血810ml,即为粉红色泽;观察尿量,尿Hb测定;重新化验;抗休克:扩容、凝血因子、糖皮质激素 保

7、护肾功能:5%NaHCO3、甘露醇、血液透析 防止DIC:肝素 血浆交换治疗,预 防,加强输血、配血过程中的核查工作 严格按输血的规程操作,不输有缺陷的红细胞,严格把握血液预热的温度尽量行同型输血,细菌污染反应,临床表现,依细菌种类、毒力大小和输入的数量而异(1)发热反应(2)内毒素性休克和DIC 烦躁、寒战、高热、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发绀、腹痛、休克、血红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原 因,由于采血、贮存环节中 无菌技术有漏洞而致污染,治 疗,立即中止输血 行细菌培养及涂片染色细菌检查 抗生素治疗,预 防,严格无菌制度 血液定期按规定检查,循环超负荷,常见于心功能低下老年幼儿低蛋白血症病人,临床

8、表现,急性心衰和肺水肿。输血中或输血后突发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绀、咳吐血性泡沫痰。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肺内可闻大量湿性罗音 胸片可见肺水肿表现。,原 因,输血速度过快致短时间内血容量上升超出了心脏的负担能力 原有心功能不全,对血容量增加承受能力小 原有肺功能减退或低蛋白血症不能耐受血容量增加,治 疗,立即停止输血 吸氧 利尿以除去过多的体液 强心剂,预 防,对有心功能低下者要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及输血量 严重贫血者以输浓缩红细胞为宜,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由于有免疫性的淋巴细胞输入有严重免疫缺陷的受血者体内以后,输入的淋巴细胞成为移植物并增殖,对受血者的组织起反应。病人可表现发热、皮疹

9、、肝炎、腹泻、骨髓抑制和感染,重者可致死亡。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以预防为主。,疾 病 传 播,肝炎 艾滋病(AIDS)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型 梅毒 疟疾 其它,预 防,检查献血源 杜绝传染病人及可疑者献血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鼓励自体输血 严格生产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其他并发症,大量输血:24小时内用库存血细胞置换病人全部血容量或数小时内输入血量超过4 000ml。低体温(因输人大量冷藏血)碱中毒(枸橼酸钠在肝转化成碳酸氢钠)暂时性低血钙(大量含枸橼酸钠的血制品)高血钾(一次输入大量库存血所致),临床安全用血,执行医嘱,输血前根据医嘱备血,抽取病人血标本2ml,与已填写的输血申请单、血型交叉配

10、血检验单一起送交血库,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核对,1、取血时核对:与配血人员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ID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血液数量、血液种类、交叉试验结果、血液有效期,保存血的外观等,确认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方可。2、输血前、中、后核对:必须2名医护人员核对患者姓名、床号、ID号/住院号、血袋号、献血证号、血型、血液数量、血液种类、交叉试验结果、血液有效期,保存血的外观等。3、发生输血反应时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及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库存血,正常库存血分为两层:上层为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层为红细胞均匀暗红色,两者清楚,且无凝块。如血浆变红或浑浊、

11、有泡血细胞呈紫玫瑰色,两者界限不清,或有明显的血凝块等均说明血液有可能变质、不能输入。若血容器封口不严、破裂,标签模糊不清或脱落,也不可应用。如有可疑,请血库人员解释清楚,不可轻易接受。,评估,患者的病情(尤其是体温的情况)、年龄、营养状况、意识状态、血型、输血史及过敏史。患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及对输血有关知识了解穿刺部位皮肤、血管情况。,告知,1、输血目的、操作过程、配合事项及不良反应,征得患者同意,签输血同意书。2、输血的费用等,准备,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和手套(1)到血库取血(2)输血前必须经2名医护人员核对,检查血液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有无裂痕,确认无溶血、凝块等方可使用。(3)

12、血液不可随意加温;取回后的血液应尽快输入,不得自行保存。如特殊情况不能输注时,应及时送回血库保存,并做好交班或标记;必要时备急救药品。环境:符合无菌操作,便于操作和抢救物品:静脉输液物品、输血器、大针头、0.9%氯化钠溶液、配血单、医嘱单患者:按需大小便,取舒适体位,注意事项,1)做好输血中后核对,清醒的患者可以询问血型方式再次确认。2)插入输血器时防止血液外漏。3)血液中不可加入其他药物,尽量避免同时输注含氯化钾的液体。4)输入两袋血之间要用0.9%氯化钠溶液冲管。5)输完后用0.9%氯化钠溶液冲管至输血器内血液全部滴入血管为止。6)需要同时输注丙种球蛋白、红细胞、血小板时,先输丙球,再输血

13、小板,后输红细胞。7)血小板从血库取出后,尽可能30min内输入。若不能及时输注时,应送回检验科保存。8)血小板/冷沉淀需要快速输注,60100滴/min,要专人看护。,观察与记录,观察患者的局部和全身反应,如皮疹、寒战、发热等记录输血起始和结束时间、速度、输血量、输注是否通畅、患者主诉等将配血单贴在病历上,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维持静脉通路。2、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保留未输完的血袋及输血器以备检查,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血液及输血器进行封存。3、安慰患者消除恐惧及焦虑。4、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抢救,过

14、敏性休克难以抗休克治疗时,遵医嘱应用肾上腺素、抗过敏药物、激素等治疗。5、如患者畏寒、寒战,应给予保暖措施,高 热时给予物理降温,遵医嘱应用退热药物。6、两人再次核对血袋与检验单的血型,通知检验科,将剩余血袋及输血器送检。7、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检验科。8、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抢救护理记录。9、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检验科。10、汇报护士长,必要时汇报护理部。,临床用血管理制度,1、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积极推行成分输血,严禁输安慰血、搭配血、人情血,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2、本医院使用江西省卫生厅正式批准文号的单位供血,根据临床输血

15、申请情况,定期向供血方报送用血计划,保持一定的储备血量。3、临床医师和输血科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等。4、临床医生给患者行输血治疗前、后应根据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做好输血评估和输血效果评估。5、患者需要输血时,临床医生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输血治疗的利弊,征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后,与患者共同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方可行输血治疗。6、临床输血治疗前,临床医生应开具检查医嘱,按输血前检测管理制度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检查,检查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或家属)。7、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逐项填写,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字,严格遵照本

16、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和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经审签后申请单应连同血样本一起提前一天送输血科备血。8、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9、输血前各环节严格执行输血前核对制度,确保临床用血安全。10、用于检查的血标本及受血者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标本一般以三天为限。每次输血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标本必须密封或盖紧,保存于28至少7天。11、由医护人员使用血液专用运输箱到输血科规范领血。12、临床科室血液领回后按规范尽快输注(从发血到完成输注不得超过4小时),不得自行贮血

17、,输血前及输血过程中,不得向血液内加任何药品(除了生理盐水外)。13、输血期间和输血后,必须严密监护患者,以便及时察觉可疑的不良反应,发现可疑的输血不良反应时,医务人员必须立即报告主管医生及输血科,对可疑的不良反应迅速调查和治疗处理,并及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表送输血科保存。14、临床用血科室必须将输血后血袋统一登记回收,并按院感要求包裹封贴标识后由专人送输血科于26下保存24小时,如无输血不良反应,按医疗垃圾处理有关规定由专人运送至垃圾处理站集中处理。15、严禁不合格血液出库,血液自输血科发出后一律不得退回。16、输血科的储血设施应当保证完好,血液与血液制品按规定保存和质量监控,储血环境符合

18、卫生学标准。17、输血治疗病程记录严格按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执行。18、大量输血和紧急输血,严格按血液应急管理制度和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进行。19、输血科应做好血液入库、出库登记与血液台帐管理和输血资料的保存工作,保存期为10年。,用血申请管理制度,除急救用血外,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报医务部门批准后方可备血。,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