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级护理原则和护理要点最新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0973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分级护理原则和护理要点最新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最新:分级护理原则和护理要点最新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最新:分级护理原则和护理要点最新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最新:分级护理原则和护理要点最新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最新:分级护理原则和护理要点最新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分级护理原则和护理要点最新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分级护理原则和护理要点最新文档资料.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分级护理制度,1982年,卫生部颁布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将分级护理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医院管理制度,并提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分级护理制度,按照病人病情轻重缓急,护理级别分为特级和一、二、三级,特级护理要求最高,三级护理要求最低不同护理等级对应护士应当执行的护理措施,以明确工作重点,分清主次缓急,2,对病人进行分类的目的,对病人进行分类的目的:根据病人的疾病情况和需要的护理确定相应的类别,以科学分配护理资源满足病人的需要 确定病人的轻、重、缓、急以保证重危病人能够得到重点护理 可以根据病人的护理需要科学配备护理人力,3,确定护理级别原则,“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

2、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4,特级护理,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重症监护患者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患者,5,一级护理,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6,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

3、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7,分级护理工作要点,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8,特级护理,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实施床旁交接班,9,案 例,一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

4、疗,手术顺利,生命体征正常,患者回到病房。两小时后护士发现患者心电监护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即刻报告医生,采取对症处理。,10,调查数据显示,美国盖勒普公司曾经进行过有关护士工作的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1的被调查者认为观察病情是护士工作的重要部分,11,特级护理,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实施床旁交接班,12,三查七对制度实施介入或其它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责任者都要用主动与患

5、者或家属沟通的方式,作为最后确认手段在关键流程中均有患者识别准确性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及记录(转科、手术交接等)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制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13,药品按要求储存高危药品使用醒目标识品名、包装相似;规格不同的相同药品远离放置内用药与外用药分开放置、药品不能混放及时检查更新过期药品坚持“先进先出”原则注意药品有无变质使用药物时认真核对,2.提高用药安全,14,口头医嘱限于抢救患者等紧急状态时使用医师应清晰的读出药物名称、剂量、使用途径并复读确认护士应清楚地复述两遍以上医师的医嘱并确保得到医师的确认,现场有第二人时应进行记录应在2小时之内或

6、在医师离开前完成口头医嘱的补录,3.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15,案 例,某科室医生开医嘱给患者庆大霉素口服,由于庆大霉素注射液盒内混放盐酸异丙嗪,护士在未进行认真核对情况下,将盐酸异丙嗪误认为是庆大发给患者,造成差错。,16,特级护理,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实施床旁交接班,17,一级护理,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每小时巡视患

7、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18,案 例,某院护士夜班巡视病房,发现某病人不在床上,但病室卫生间灯未熄,则主观认为该病人在卫生间,而未继续寻找。不久,别人告知护士有人在公共卫生间自杀。该病人曾有自杀倾向,19,二级护理,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20,三级护理,对三

8、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附:分级护理缺陷和不良影响及其对策,22,23,24,25,26,1.问题及隐患 1.1 护理级别与病情不符 护理级别与病情不符是常见的问题,导致护理级别不落实或放任降级,使护理质量下降。引发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1)医师把握病情不准,以护理观察作为病情观察的依据。(2)未及时更改护理级别,护理级别不以病情动态变化为依据。(3)医护人员在护理级别认同上存在偏差。1.2 分级护理有依据但缺乏具体指导标准 其主要表现:(1)护理人员与医生病情观察的内容及记

9、录存在偏差。(2)重视基础护理内容,忽略专科护理的指导和评价。分级护理的要求及内容制定侧重于基础护理的观察和护理,而基础护理真正落实到位标准弹性大,在基层医院更为突出。制定的护理计划不能全部实施到位,主要原因是计划与落实分离,工作交接重点不突出,缺乏连续性,专科护理的指导不能体现和落实。,27,1.3 分级护理中部分操作项目不明确 在实际工作中,分级护理中部分操作项目不明确,巡视病人过程中护理人员缺乏交流,观察病情不细致,多以自身主观观察为依据,记录内容空洞、单一,多数护理人员为应付检查每次巡视记录雷同化,不能真实反映病情及变化,护理记录单内的内容条理性、连贯性、真实性受到病人和医师的质疑,也

10、是引发纠纷的原因之一。1.4 其它 护理人员不足、辅助支持系统的不到位、护理管理环节质控的缺失均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分级护理的落实。因此作为管理者应在保证护理质量、抓好质量落实的同时,必须保障护理人员的到位和辅助支持系统的保障,真正把时间还给护士。,28,2 对策与思考 2.1 加强医务人员教育 将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作为低年资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之一,提高对分级护理等级判断的准确性;加强医护人员的沟通,使护理级别更能符合病情及患者对护理的要求;在归档病历、现病历的检查中,将护理级别与病情的相符作为考核医嘱正确性的指标。2.2 完善危重护理记录内容 在危重护理记录单以外无必要再书写一般护理记录,可

11、减少重复记录的失误。同时,完善危重护理的记录内容,增加专科观察的内容和基础护理的内容,如翻身、口腔、皮肤等护理执行落实情况,体现护理记录的真实、准确和护理措施落实及效果。强调按护理等级巡视患者,并规定各种患者记录时间的最低频次及记录的要求,以便发生医疗纠纷时能满足举证要求。,29,2.3 将整体护理理念融入分级护理中 分级护理与整体护理并不矛盾或对立,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整体护理的精髓,在分级护理中融入整体护理的理念,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满足患者身心两方面的要求,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2.4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应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使护理记录满足客观

12、性、真实性、正确性、及时性的要求,适时记录疾病转归中特征性的指标和心理活动,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正确的护理。2.5 重视护理记录书写的法律属性 护理管理者应严格质控管理,重视环节质量的检查,并将检查重点放在护士能否及时、准确地观察病情,护理措施是否科学、合理、正确、具有针对性,护理效果评估是否客观等质量内涵上。,30,总之,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制度中重要的核心制度之一,护理级别真实反映病人的病情和护理的要求,分级护理制度的落实的好坏对护理质量是直接、直观的反映。护理记录又是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的全面理解和贯彻执行的核心,最直接体现护士的专业理论水平、专科技能及护理质量内涵。因此,医务人员应准确把握分级护理,规范护理内容和考核评价标准,以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可规避医疗纠纷的发生。,31,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