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认识及疫情防控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043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8.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埃博拉出血热认识及疫情防控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埃博拉出血热认识及疫情防控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埃博拉出血热认识及疫情防控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埃博拉出血热认识及疫情防控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埃博拉出血热认识及疫情防控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埃博拉出血热认识及疫情防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埃博拉出血热认识及疫情防控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什么是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以下简称埃博拉),病死率最高可达90%(50%-90%)。该病可侵犯人类和其它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病毒的起源尚不得而知。但基于现有证据,人们认为果蝠(狐蝠科)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症状,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后续可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肝肾功能受损内出血 外出血可同时出现,发热严重头痛肌肉疼痛极度疲劳结膜充血,0 1 2 3 4 5 6 7 8 9 days,严重咽喉疼痛胸

2、腹疼痛皮疹腹泻、呕吐,出血嗝逆嗜睡、谵妄、昏迷,病程进展,CFR:50-90%,病原学,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V)引起的一种发生于人类和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等)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1976年在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同时出现的两起疫情中首次被发现。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EBV属于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是一种感染脊椎动物的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自然界中最完美的杀人机器,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

3、病毒需要1小时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病原学,埃博拉病毒分型,五种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型(EBOV):对人致病性最强,病死率可达90%,本次西非疫情苏丹型(SUDV):对人致病性其次,曾引起暴发本迪布焦型(BDBV):对人致病性更次,曾引起暴发塔伊森林型(TAFV):对黑猩猩致病性强,对人似较弱赖斯顿型(RESTV):菲律宾和中国发现过,可以感染人类,但至今尚无引起疾病或死亡的相关报道,传染源和宿主动物,传染源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自然宿主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果蝠的分布,传播途径,接触传播:主要途径接触病人和

4、被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性传播可能性;动物实验:气溶胶传播可能潜伏期:2-21天,一般为5-12天潜伏期没有传染性病人出现症状的时候具有传染性,Ebola病毒在热带雨林中的可能传播方式,ReservoirARTHOPODS?,Amplificationand Dissemination,PRIMATES,Epizootics,CHIMPANZEES,MEGACHIROPTERIANS,家庭内感染护理葬礼,主要的人际传播形式,医院内感染治疗、护理不安全注射流调、采样,EBOLA HAEMOR

5、RHAGIC FEVER IN SUDAN,1976,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高危人群,感染风险较高人员医务人员:感染占病人总数25。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1995年扎伊尔EHF病例的时间分布和医务人员发病,16,16,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来自于疫区,或3周内有疫区旅行史,或有与病人、感染动物接触史。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牙龈出血、鼻出血、结膜充血、瘀点和紫斑、血便及其他出血症状;头疼、呕吐、恶心、

6、腹泻、全身肌肉或关节疼痛等。实验室检查:(1)病毒抗原阳性;(2)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3)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4)从患者标本中检出埃博拉病毒RNA;(5)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埃博拉病毒。,诊断,本病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基础上具备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查任一项检测阳性者早期无特殊症状,在诊断埃博拉出血热之前,应注意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拉沙热、黄热病、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相鉴别,实验室诊断,诊断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原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检测R

7、T-PCR病毒分离病人的标本具有极大的生物危害风险,检测需在最高级别的生物安全防护条件下进行。(病人血清中病毒滴度可达到107感染单位/ml),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病毒培养在BSL-4实验室中进行动物感染实验在ABSL-4实验室进行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在BSL-3实验室中进行灭活材料的操作在BSL-2实验室进行无感染性材料操作在BSL-1实验室进行,预防和治疗,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加拿大),但尚未临床应用(可能获快速批准)无特效药,新药效果正在进行评估(美国新药ZMapp)危重病例需要加强支持性护理。病例往往会脱水,需要以电解质溶液进行静脉输液或口服补液。早期发现、及时隔离治疗传染源和加强个

8、人防护是防控关键措施,WHO埃博拉病毒病关键信息(2014.3),埃博拉病毒引起人类埃博拉出血热(现称为埃博拉病毒病)暴发的病死率达到90%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国家接近热带雨林的偏僻村庄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并可发生人间传播狐蝠科的果蝠被认为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动物或人群都没有可用的治疗方法和疫苗,疫情概况及特点,既往发生疫情,1976年在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同时出现的两起疫情中首次被发现。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之后偶有散发,多为暴发,多发生于中非和西非湿润的热带雨林地区。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苏丹、科特迪瓦(象牙海岸)、乌干达、刚果共和国以及南非已确认发生过病例

9、。全球至今累计发病2600多例,死亡约1700余人,总体病死率约66%。,全球既往疫情概况,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2月初,几内亚首先发现死亡病例。3月样本在法国得到确认型别:扎伊尔型蔓延扩散: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非洲人口大国),8-14,CDC USA,西非四国埃博拉病例汇总表-WHO,西非三国埃博拉出血热总报告病例,西非三国埃博拉出血热总体疫情,西非疫情应对的问题与挑战,监测能力弱:延迟病例发现-传染源控制滞后-密接者管理延后。院感控制问题严重:防护设备、技能准备不足,医护人员高暴露风险。传统习俗与科学防控冲突:在家庭护理和丧葬习俗增加防控难度。信息交流不畅:公共卫生干预措

10、施受阻。人员流动频繁:难以在三个国家间跟踪接触者。经济技术落后:尚不能满足全面控制疫情需求。,WHO疫情研判,7月风险评估:通过跨境旅行造成相邻地区国家传播的风险高相距稍远的非洲地区存在中等风险非洲以外国家传播风险低8月初疫情十分严峻,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三国已疫情形势几近失控。宣布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醒世界各国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肯尼亚被世卫组织列为埃博拉病毒可能传播的“高风险”国家,这是世卫组织至今发出的最严重警告,显示当局担忧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可能蔓延到东部。疫情形势进一步恶化!,国际组织已采取行动,协调WHO、GOARN、ECDC、USCDC和MSF等国际组织

11、均投入力量参与到疫情应对之中,领导通报目前受影响国家的现状,并帮助在该地区的所有国家开展关键的准备工作;WHO定期召集会议,与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等相关国政府、卫生部门和利益相关方就风险评估和计划措施开展每日会商协调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国间卫生部门间的信息沟通、资源调动和宣传,国际组织已采取行动,协调世卫组织的新发和危险病原体实验室网络(EDPLN),正在向受灾国家提供诊断和参考实验室的支持。目前合作实验室包括:巴斯德研究所(IP),达喀尔,塞内加尔;欧盟移动实验室(EMLab)团队(包括国际研究组织CIRI),法国;热带医学的伯恩哈德-Nocht研究所,汉堡,德国;国立传染病研

12、究机构,罗马,意大利;国际研究组织CIRI,里昂,法国;Metabiota,凯内马,塞拉利昂。,国际社会疫情反应,美国美国CDC发布了前往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的3级旅游警告,劝告本国公民避免去西非国家进行不必要的旅行。派遣公共卫生专家队。接回2名被感染医生回国接受隔离治疗,试用新药,效果良好。英国 英国公共卫生部门已向全国医生启动埃博拉病毒预警。另据布鲁塞尔消息人士也表示,欧盟已做好应对出现埃博拉病例的准备。中国急需人道主义救援物资派遣公共卫生专家(首次),中国公共卫生专家队,疫情防控,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一)

13、病例和接触者管理,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密切接触者是指患者发病后,可能接触其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的人员,如陪护、救治、转运患者及尸体处理等人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医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临床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离,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病人死亡后,应尽量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尸体应消毒后用密封防漏物品包裹,及时焚烧或按相关规定处理。需作尸体解剖时,应按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执行。,(二)医院内感染控制,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院内感染控制。1.加强个人防

14、护。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2.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需严格消毒,可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具有传染性的医疗污物(污染的针头、注射器等)可用焚烧或高压蒸汽消毒处理。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或用0.5%碘伏消毒液、75%酒精洗必泰擦拭消毒,使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粘膜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二)医院内感染控制,3.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所有涉及埃博拉病毒的实验活动应严格按照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规定执行。采集标本应做好个人防护。标本应置于符合国际民航组

15、织规定的A类包装运输材料之中,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要求运输至具有从事埃博拉病毒相关实验活动资质的实验室。开展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有相应的生物安全级别和实验活动资质。相应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应符合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规定,病毒培养在BSL-4实验室、动物感染实验在ABSL-4实验室、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在BSL-3实验室、灭活材料的操作在BSL-2实验室、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在BSL-1实验室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包括调查病例在发病期间的活动史、搜索密切接触者和共同暴露者,寻找感染来源。,健康教育,开展公众宣传教育,做好风险沟通。积极宣传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