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新人教版.pptx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2197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新人教版.ppt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一,二,三,一,二,三,预习反馈1.判断(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2)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指次级消费者摄入体内的能量。()(3)兔吃草后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是兔同化量的一部分。()(4)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5)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6)同化量=呼吸散失量+储存量=呼吸散失量+下一营养级同化量+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未利用)。(),一,二,三,2.消费者的同化量是指()A.其食物中的所有能量B.被消化吸收的所有能量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所有能量D.呼吸消耗

2、的所有能量答案:B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形式是光能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过程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D.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一定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答案:C,一,二,三,二、能量流动的特点,一,二,三,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一,二,三,预习反馈1.判断(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2)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传递,

3、捕食关系是不能逆转的。()(3)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其原因是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还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4)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5)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人们从中获益更多。()(6)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类。()(7)稻田生态系统中,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二,三,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为1 250 J/

4、(cm2a)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D.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解析:一般情况下,随着营养级的增加,动物个体的数量会减少,个体的体积会增大,但是也存在特殊情况,如树上的昆虫与树之间的关系。答案:D,一,二,三,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B.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D.从能量关系看+答案:B,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问题导引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有哪些去向?分析第一营养级和

5、第二营养级能量的去向,回答下列问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的是图中的哪一部分?答案:生产者固定的能量。(2)输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是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还是其同化的能量?答案:输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是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3)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其同化的能量吗?答案:不属于,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应属于上一营养级生产者同化的能量。(4)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哪些去向?答案:自身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典例剖析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

6、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能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蘑菇可参与丁过程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 左右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解析:甲=b的摄入量-粪便中的能量,故甲为b的同化量,乙=b的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故乙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项正确;蘑菇是大型真菌,属于分解者,可以参与丁过程,B项正确;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某种群的数量应稳定在K值左右,C项错误;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如b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固

7、定的能量,D项正确。答案:C,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归纳提升1.能量的输入(1)能量来源:几乎都来自太阳能。,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能量的传递(1)传递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2)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3)传递过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3.能量的转化4.能量的散失(1)形式:热能,热能是能量流动的最后形式。(2)过程(3)特殊途径,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活学活练1.某同学绘制如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D1)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8、为D1/W1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解析: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W1=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A1+B1+C1+D1,A项正确。能量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固定的能量D1/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W1,B项正确。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D1=A2+B2+C2+D2,C项错误。图解中能量只能从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且总量减少,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D项正确。答案:C,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

9、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解析: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A项正确;分解者的作用就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并从中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B项正确;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系统外的能量,如太阳能,C项正确;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D项错误。答案: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能量流动的特点问题导引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结合教材P95图

10、5-8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生产者的能量分为四部分,而图5-7中生产者的能量分为三部分,差异是哪一部分?答案:图5-8中多出的部分为未利用的能量。(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464.6 J/(cm2a),流入第二营养级(植食性动物)的能量(即该营养级的同化量)只有62.8 J/(cm2a),其余的能量除部分未被利用外,大部分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少部分流入了分解者。,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3)图5-8中,能量在植食性动物与肉食性动物之间的传递效率是多少?答案: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植食性动物与肉食性动物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20%。,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典例剖析图1

11、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问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1)图2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若图1中营养级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2)若图1中营养级、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3。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是kJ。(3)除图1中所示的生物类群,该生态系统的生

12、物组成成分还应有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解析:(1)同化的能量一部分以细胞呼吸产生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C表示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同化量之比,即b/y100%。(2)至少消耗应按照最大的传递效率20%计算,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假设甲的能量是M,即Mx20%+M(1-x)20%20%=A,计算可得M=25A/(1+4x)。(3)图1中包含了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答案:(1)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y100%(2)25A/(1+4x)(3)分解者,探究点一

13、,探究点二,探究点三,归纳提升1.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1)单向流动的原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逐级递减的原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而消耗掉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并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无法再利用。各营养级的生物中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利用,即未被利用部分。少部分能量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等直接传给了分解者。,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能量传递效率(1)能量传递效率:输入到某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营养级,即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能量传递效率是营养级之间的关系,不是个别食物链

14、之间的关系。(2)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3.三种金字塔的比较生态金字塔是生态学中表示不同关系的一种形式,生态学中常以金字塔的形式表示的有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等,三者的比较如下表。,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4.食物链中能量的最值计算(1)计算某一生物获得的最多(至少)能量的规律设食物链ABCD,分情况讨论:,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涉及多条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计算时,若根据要求只能选择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计算某一生物获得的最多(

15、或最少)的能量。其规律如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活学活练1.右图为一食物网简图。已知丙的食物中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为a,若要使丙体重增加x,则至少需要生产者(甲)的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A.y=90ax+10 xB.y=25ax+5xC.y=20ax+5xD.y=10ax+10 x解析:由题意“至少”可知,应该按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a表示丙食用的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则(1-a)表示丙直接从生产者(甲)获得的食物所占比例,故有(1-a)x20%+ax20%20%=y,即y=20ax+5x。答案:C,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

16、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 357 J/(m2a)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解析: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幽蚊幼虫太阳鱼鲈鱼,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鲈鱼属于第五营养级。第二营养级包括浮游动物和摇蚊幼虫,二者共有的能量为3 780+4 200=7 980,因此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7 98031 920100%=25%。一个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

17、,一部分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还有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和流向分解者等,C项中的1 357是1 483(太阳鱼总同化量)减去126(下一营养级同化量)得到的,因此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要比1 357 J/(m2a)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而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无分解者,所以食物网与无机环境不能构成生态系统。答案:B,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问题导引人们在利用资源时,“高效”与“持续”常会发生矛盾,如何根据客观规律来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呢?某市在落实“禁烧秸秆”工作中,化“堵”为“疏”,引导农民设计了如

18、下生态系统模式。,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1)相比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上述生态系统实现了农作物中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这说明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有人说:“由于上述生态系统是人工设计的,所以其中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可由人类任意控制。”你认为对吗?答案:不对。(3)在上述生态系统中,人们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要经常到田间除草、灭虫、灭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典例剖析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

19、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解析:微生物也可以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如细菌分解作物残体等,A项正确。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属于分解者,B项正确。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利用,C项错误。该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项正确。答案:C,归纳提升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

20、三,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活学活练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能量经过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C.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D.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解析:作物的籽实、家畜、食用菌、蚯蚓等可以为人们提供相应的产品,充分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不但减少了废物和污染,同时也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良性循环。在一般生态系统中不能充分利用的作物的秸秆等,在该生态系统中得到充分利用,所以系统总能量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而不是降低。答案: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温故知新要点速记1.能量流动的三个常考点(1)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输入能量)。(2)总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3)渠道: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传递能量)。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三个去向(1)呼吸作用消耗。(2)下一营养级同化。(3)分解者分解。3.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