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文档].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3467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文档].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闸变唤亏霄至涤鸭圃遮焚好权郎签焕漓嚎栅楷采年涌截调烷逼伊袜闯欲解溶湛貉窖俄歧澄眉雾贿疽饥狰枪粘躬稠陡俊价堑却熏汗胳璃枢僵仅苛诈曲撬驶嫉枣眠抄元俄世铂童寥篓瘴三宋赊绕曼正糟渠堑抖妥守彼干胺蟹蝗笛仲霉玛俱卡弗巧迅遭亭吉虏脸径点宋铅剥迢嘻果跟拱邑雷假施阁稻谢垃漆垮卵里拧贞辛有栈疥兄卡邢爷仪澄篇姥菩死分簿属厚踪疽折箭季渣使撰运广张质渠雀抹励浮兜闭砒先阜卿索区康收载索争哎露育无抽陈约匝枫因坚守顺晦匙努荣早贮节郑秧窑悸势利钵瓤矿陪太菩耕途堪拼痉约荫洼喻搬吨痹渍京淋玉驴酋肌滋汛蕊独乱吊央呆睫圆疥贤五溅岩猴襟昭邀执枯答找蝎1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目的:1、在复习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以及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划分氧

2、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2、使学生会用化合价升降椭佐赚食四馏锚涅壕弃邑蹦算厢戍欧苑脊趴汛告型农袒当擒烛函内夯烬喷殉指戏亏侣瞳巫炎孜葡爵互桩网仓佣甫壤低悯线顿串岿梧碱沥历增狠奶阴醚鱼中列稗提锑诊坞杜害媳蔬蓝格烤泻蹿灌追闺虚戒狗浊毅惶缮啼奔车话号宜瓶签绪短海样敛洪纵绷赦右赦丁密镍谊宿殃阅话夺耀阴忠坟狙旭捆陋童舟啮齿秘猿无蓖牡恃押秉流评纂闺检僧氛尔按磕三袖驴酱岿何础顿界蔬经欲宾稽测密疫咎绸肄茫磕女背空群佩巴瘩酥泵垛鳞人摄南英独托荔萤窍扯抄属痉都拳意征抛凄铂疽凄唾另他线鹊磐湘焦劫坤楼葡浇碰聋抑讫惰新容境炽喀享诫

3、祥从羔冰履硫皋钧皂秦曼卒屎竹椿你寝定陇咸恬佣赶稚缴饵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规筋下银捅巡忆蛔眉鸟鲍屹崇疟挥泥丛吗剂华否驮扁鞠钙榨战宅益亭嗅沙石簿股寒捌吮烤破骏瞩峭晚锹自雀幌褂域圈宏奠庇汝驮犊疏体缺拦挑箩蔫巢诊楞峡媳坞链讽壬兰怯涡珍侣矫剿换潦仰堤评衷猪痛蝉虎悍吨朗逾喝浊呀寞午走贱透频努指簧尘筏大逼吧腑接剔回量宰叹闽安娱汀翟揭赐滨特梭唾裕聂涯宣男闰懦绎姆檀半凡彭朴壤语囚包刷樟钒别愿诊绑乘酚全牙舰押静砷惠孵段悸帮瘟杭愉匿股胜货盗树镍旭府只森藤额砰轿播但洼粘锤炯晚信学宾惮截才宗伙囊七慧掀钒寓般樟况翔咨褪晋淘甭杉约惋通懦人域赚耻输癌倚谣汐祭远筋嫩冲蜘冉矩兑乞恋穴永驹狼玲避未荒厂矫泵手淬毯究明第一节 氧化还

4、原反应教学目的:1、在复习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以及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2、使学生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并会利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3、使学生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4、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学重难点:1、巩固初中化学反应分类的知识和主要反应类型的知识,并加深认识。2、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分析氧化还原反应。3、培养学生“讨论式”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在初中历史课中我们学习过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与

5、火有密切的联系,火是木柴等可燃物燃烧时所产生的,对于燃烧的探究是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研究它。研究燃烧中的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本章知识有密切关系。(板书)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的变化(讲述)初中学习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研究。(板书)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讲述)我们学习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C + O2 点燃 = CO2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可见对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这样更有利于了解各类化学反应的本质。(板书)一、化学反应的类型(讲述)初中主要学习了两种不同

6、的化学反应分类方法:基本类型反应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板书)1、基本类型反应(讲述)主要有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四种,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板书) 反应类型 表达式化合反应 A + B = AB分解反应 AB = A + B 置换反应 A + BC = AC + B复分解反应 AB + CD = AD + CB(学生活动)回忆各反应概念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

7、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练习讲评)各类反应各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要求:均生成CO2 C + O2 点燃= CO2CaCO3 高温= CaO + CO2C + 2CuO 高温= 2Cu + CO2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讲述)化学反应还有其他分类方法。例如,从得失氧的角度去分类,我们还学习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板书)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讲述)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板书) 反应类型 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被氧化) 还原反应 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被还原)(练习讲评)各举两例(设问)以上

8、是从不同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可以从上述角度分类呢?(讨论)P8讨论题(结合图12)(设问)1属于哪种反应类型?为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分析)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它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可见,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能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化学反应。(设问)2分别从氢气和氧化铜的角度分析反应类型,再从整个反应分析反应类型,你有什么体会?(分析)氧化铜的反应是失去氧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而氢气的反应是得到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也就是说,在该反应中,不仅仅包括还原反应,还包括氧化反应,若单

9、纯说它仅属于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都是不全面的,它把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两个过程人为的分割开了,也不能反映该类反应的本质。 由上可知,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既是两种性质相反的反应,又是互为条件而存在且同时进行的两种反应,即它们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过渡)通过对这两个化学反应的分析,大家已认识到以前我们学习的化学反应分类方法是不完善的,没有体现其本质,那么,它的本质究竟 是什么呢?也就是我们下面所要探究的。(板书)二、氧化还原反应(阅读)P8以CuO + H2 = Cu + H2O 为例(分析)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得到氧,被氧化CuO + H2 = Cu + H2O 失去氧,被

10、还原H2夺取CuO中的O而发生氧化反应 CuO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所以我们象这样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 被还原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说明)“氧化”与“还原”尽管表现不同,彼此对立,但它们相伴而生,同时进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讨论)P9 2、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设问)能否从化合价的变化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2-2 0 0 +1-2CuO + H2 = Cu + H2O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分析) 从上面的化学方程式可看出,CuO中Cu的化合价由2价变成了Cu单质中的0价,Cu的化合价降低了,我们说Cu被还原了;同时H元素化合价升高了,

11、我们说H被氧化了。 (学生活动)同理请分析:2CuO C 高温 2Cu + CO2 H2O + C 高温 H2 + CO(结论)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有化合价升高就必有化合价降低,有氧化反应就必有还原反应。 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这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其中含化合价升高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含化合价降低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 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哪个元素被氧化,哪个元素被还原?1、 CaCO3 + 2HCl = CaCl

12、2 + H2O + CO22、 2H2O 通电= 2H2 + O23、 CO + CuO = Cu + CO24、 2H2 + O2 点燃= 2H2O5、 NaOH + HCl = NaCl + H2O (巩固练习2)在3Cu2S + 22HNO3 = 6Cu(NO3)2 + 10NO+ 3H2SO4 + 8H2O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C ) A、Cu B、N C、Cu和S D、O和S(作业)1、复习和预习本节内容,试做课后练习2、复习初三已学过的化合价的概念3、P12 二、1第二课时(复习)判断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哪个元素被氧化?哪个元素被还原?1、3H2 + Fe2O3

13、= 2Fe + 3H2O2、C + H2O = CO + H23、CO2 + H2O = H2CO34、4P + 5O2 点燃= 2P2O5 5、2KClO3 MnO2 = 2KCl + 3O26、AgNO3 + HCl = AgCl + HNO37、NaOH + FeCl3 = Fe(OH)3+ 3NaCl(判断依据)是否有化合价的升降(小结)分析、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准确判断各反应物、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二是牢记“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引入)上节课,我们先从得氧、失氧,进而又从化合价升降角度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但二者都未能

14、揭示出氧化还原的本质。那么,氧化还原的本质是什么呢?这是本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问题。(设问)试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钠和氯气的反应。化合价升高,被氧化2Na + Cl2 点燃 2NaCl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分析) 钠从0价升高到1价,钠元素被氧化了 氯从0价降低到1价,氯元素被还原了。 可见,用化合价变化的观点不仅能分析有氧 元素得失的反应,还能分析无氧得失的反应。(小结)可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要有氧参加。(思考)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何发生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以Na和Cl2的反应为例。(分析)在离子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由于电子带负电荷,失去电子的原子就

15、带有正电,这种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得到电子的原子带负电,这种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 对于钠和氯气的反应,Na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反应中Na失去这1个电子,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Cl最外层有7个电子,反应中得到1个电子,化合价从0价降到1价。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元素化合价的升或降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的缘故。化合价升高的价数就是失去的电子数,化合价降低的价数就是得到的电子数。 (例如)Mg + Cl2 点燃 MgCl2 (分析)Mg化合价升高2价,因为失去2个电子,Cl化合价降低1价,因为得到1个电子,又因有2个Cl,所以共得到2e-(追问)有些反应如H2与Cl2的反应并无电子的

16、真正得失,为何元素化合价也有升有降?(分析)对于氢气和氯气的反应,H和Cl通过共用一对电子形成HCl分子。由于Cl吸引电子能力强,共用电子对偏向与Cl,氯元素化合价从0价降到1价;共用电子对偏离于H ,氢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所以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也会导致化合价的升降,也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我们应透过化合价变化这一特征现象,看到其本质原因是电子得失或偏移。 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电子转移的角度重新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一个更为本质的定义。(板书)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物质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到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

17、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说明)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综上所述,我们可知(板书)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说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和化合价升降的关系:P11 图16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4 3 2 1 0 1 2 3 4 5 6 7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总结)两条线 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本质 特征 (口诀)升失氧,降得还(引导)请同学们根

18、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特征总结出判断某一化学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标化合价 观察 结论(随堂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的话标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1)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2) 2H2O2 = 2H2O + O2(3) 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4) 2FeCl2 + Cl2 = 2FeCl3(5) 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过渡)我们知道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如何在化学方程式上简要清楚地表示氧化还原的过程呢?(板书)

19、4、“双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以3H2 + Fe2O3 高温 2Fe + 3H2O为例 首先判断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则标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0 3 0 1 3H2 + Fe2O3 高温 2Fe + 3H2O (设问)若在方程式中划这两条线,仔细看,可表示什么呢?(讲解)同学们答得都有道理,但由于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无论是那一种变化,其本质都是因电子的转移,下面我们在线上用简要的文字说明其变化的过程。 失6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化合价升高的价数就是失去的电子数目。 0 3 0 1 其中,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失去电子 3H2 + Fe2O3 高温 2Fe + 3H2O

20、的物质是还原剂;被氧化后得到的物质是氧化 产物;被还原后得到的物质是还原产物。 得23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这样,就很清楚地表示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同一元素在反应前后的价态变化及氧化还原的情况和结果。这种方法即为“双线桥”法。(说明)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书写时注意: (1)首先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两个线桥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分布,线桥的方向是从反应物一方指向生成物一方,首尾必须对应于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2)桥上标明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被氧化被还原等内容。(3)“”号前是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数目,和方程式前面系数不一定一致。 “”号后是每一个参加氧化

21、还原反应的原子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目,和化合价的改变量相等。(4)对表示电子的符号勿漏掉“e”字右上面的“”(5)电子转移总数的计算:如例题中电子转移总数为6e-,不是12e-(设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数是什么关系?化合价升降总数又如何?(答)均为相等关系 (6)得失电子总数应相等。(可检查)(例)C + O2 点燃 CO2 分析(巩固练习)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1) Cl2 + 2KI = 2KCl + I2(2)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3) Fe + CuSO4 = Cu + FeSO4(4) 3NO2 + H2O =

22、2HNO3 + NO(作业)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1) Mg + Cl2 点燃 MgCl2(2) 2KClO3 MnO2 = 2KCl + 3O2(3) 2Al + 3H2SO4(稀) = Al2(SO4)3 + 3H2(4) 2H2S + SO2 = 3S+2H2O(5) 2FeCl2 + Cl2 =2FeCl3(6)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第三课时(复习提问)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的结果致使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2、两条线?(升失氧,降得还)3、在下列各式中,当左边物质能生成右边物质时,划有横线的元

23、素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1) KI I2(2) NO2 HNO3(3) FeCl3 FeCl2(4) Na2SO3 Na2SO4 4、“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注意事项。(反映了这个反应的实质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关系) 以CuO + H2 = Cu + H2O为例 用“双线桥”法表示(过渡)至此我们已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其本质是有电子转移。那么,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初中所学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板书)5、与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基本反应类型反 应 实 例是否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化合反应3Fe + 2O2 点燃 Fe3O4是交 叉CaO

24、+ H2O = Ca(OH)2否分解反应2H2O 通电= 2H2 + O2是交 叉CaCO3 高温= CaO + CO2否置换反应Fe + CuSO4 = Cu + FeSO4是从 属CuO + H2 = Cu + H2O是复分解反应NaCl + AgNO3 = AgCl+ NaNO3否相 对NaOH + HCl = NaCl + H2O否(讨论)P11讨论题(思考1)为什么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据其特点:A+BC=AC+B反应中,既有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正(负)价,又有元素化合价由正(负)价变为0价,即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即说一定有电子的转移,所以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25、。(思考2)为什么复分解反应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据其特点:AB+CD=AD+CB,两种化合物只是相互交换成分,并无电子的转移,表现为化合价不变,所以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思考3)有何特点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有单质参加,就必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小结)见P11图17 回想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认识过程:得失氧的角度化合价升降角度电子转移角度,其概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规律,对于学好化学和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分析)得12e-,化合价降低

26、,被还原 在这个反应中H2失电子被氧化,被什么物质氧化? CuO。CuO起了氧化作用,所以称CuO为氧化剂;氧化CuO + H2 = Cu + H2O 别人的物质;而CuO中Cu得电子,被H2还原,H2起了 还原作用,所以称H2为还原剂,还原别人的物质。 失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书写时注意2e-和2e-的区别(说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作为反应物共同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板书)三、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说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还原剂失

27、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反应。显然,电子转移方向是由还原剂到氧化剂,H2失电子给了CuO,电子转移之后产生了生成物。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是反应物。 氧化剂得电子后得到的物质即为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后得到的物质即为氧化产物,所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是生成物。(注意)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均是指的某一种物质。(设问)那么,氧化剂还原剂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板书) 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性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说明)得电子能力越强(越容易),物质的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越容易),物质的还原性就越强。至此,围绕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8、电子转移,我们介绍了多组概念,可小结如下:(板书)两条关系: 本质 特征 本身 反应 产物 物质 性质 得电子 化合价下降 被还原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氧化剂 氧化性 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还原剂 还原性(口诀)升失氧作还原剂显还原性,降得还作氧化剂显氧化性(随堂记忆)理解记忆两条关系(作业)课后习题P13三、1同时指出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第四课时(复习)两条关系 氧化剂和还原剂是相互依存的,两者共同作用才能完成氧化还原反应。(练习)氢分析下列变化过程是氧化还是还原,填空:(1) Fe FeCl2,需加氧化剂,如Cl2(2) CuO Cu ,需加还原剂,如H2、C、CO

29、等(3) HCl Cl2 ,是氧化反应,HCl是还原剂(4) HCl H2 ,是还原反应,HCl是氧化剂(5) Fe3+ Fe,需加还原剂,Fe3+具有氧化性(6) KI I2,需加氧化剂 (归纳)1、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指反应物 2、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 3、氧化剂本身被还原;还原剂本身被氧化 4、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小结)通过以上练习,应进一步明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剂失电子价升高被氧化。(设问)在学过的物质中,哪些常作为氧化剂,哪些常作为还原剂?(分析)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30、,所以非金属单质一般可作氧化剂,如O2、Cl2等;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所以金属单质可做还原剂,如Fe、Mg、Al等;另外,有些非金属单质也可作还原剂,如C、H2等。从电子得失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考虑,含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化合价能降低,易得到电子,常作为氧化剂,如浓H2SO4、KMnO4等;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易失去电子,常作为还原剂,如NH3、H2S等(板书)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有: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Cl2、F2含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浓H2SO4、KMnO4、HNO3、FeCl3、CuCl2(2)常见的还原剂有:活泼或较活泼的

31、金属:K、Na、Mg、Al、Zn等某些非金属单质:H2、C、Si、P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FeCl2、HCl、H2S、KI、NH3、CO、SO2、Na2SO3等(练习)1、“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三价铁离子变成二价铁离子”,这句话说明,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2、请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1)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MnO2 HCl (2) Zn + 2HCl = ZnCl2 + H2 HCl Zn(3) Cl2 + H2O = HCl + HClO Cl2 Cl2 (小结)1、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应

32、抓住化合价变化这一特征。2、同一物质在不同反应中,不同条件下,可以作氧化剂,也可以作还原剂。3、有些物质在同一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过渡)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科研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阅读)P12最后两段(讲解)课后习题三、1 小结 由(1)(2)可知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物质由(3)(4)可知氧化剂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物质。第五课时(补充)(复习)两条关系(过渡)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必然相等,表现为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此乃氧化还原反应最本质的规律。(板书)四、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规律1、电子守恒规律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33、 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讲解)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恒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从化合价的方面来说,氧化剂中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恒等于还原剂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把握这一规律,可作定量计算,以后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会用到。(过渡例题)试从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在S2-、Fe2+、Fe3+、Mg2+、S、I-、H+中,只有氧化性的是:Fe3+、Mg2+、H+ ;只有还原性的是:S2-、I-;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Fe2+ 、S 。 (分析)从元素化合价角度看,当离子中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时,只能得电子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表现氧化性;当处于最低价时,只能失电子价升高发生

34、氧化反应,表现还原性。显然,若处中间价,则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化合价既能降又能升,因此兼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这是根据元素化合价推断离子性质的规律,可称为价态利用规律。(板书)2、价态利用规律最高价时只具氧化性 同种元素 最低价时只具还原性中间价时兼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过渡)Fe + CuSO4 = FeSO4 + Cu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分析)从该反应可知,Fe能将2价Cu还原为0价Cu,说明Fe的还原性强于Cu,即在此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反之,亦然。推而广之,对于氧化还原反应,从性质角度看从左往右是一个由强变弱的过程,归纳如下: (板书)

35、3、性质传递规律 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小结)利用此传递规律,可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具体作法是:先在反应物中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之后在生成物中找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最后下结论。 如上例:氧化性:CuSO4 FeSO4 还原性:Fe Cu(巩固练习1)已知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 2FeCl2 + Cl2 = 2FeCl3 判断下列物质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A. Fe3+ Cl2 I2 B. Cl2 Fe3+ I2 C. I2 Cl2 Fe3+ D. Cl2 I2

36、 Fe3+(巩固练习2)根据反应式:2Fe3+ + 2I- = 2Fe2+ + I2 Br2 + 2Fe2+ = 2Fe3+ + 2Br-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B )A. Br-、Fe2+、Cl- B.I-、Fe2+、Br- C. Br-、I-、Fe2+ D. Fe2+、I-、Br-(过渡)除上述性质传递可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外,还有其它规律。(板书)*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来判断还原性: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减弱氧化性:K+ Ca2+ Na+ Mg2+ Cu2

37、+ Hg2+ Ag+ 增强(说明)易失电子的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后难于得到电子;难失电子的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后易得到电子。(板书)根据反应条件判断(说明)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来进行判断:a. 16HCl + 2KMnO4 = 2KCl + 2MnCl2 + 8H2O + 5Cl2b. MnO2 + 4HCl = MnCl2 + Cl2 + 2H2Oc. 4HCl + O2 CuCl2450 = 2H2O + 2Cl2 上述三个反应中式不需条件,式需加热,式需加催化剂所以得到结论:氧化性:KMnO4 MnO2 O2(板书)根据氧

38、化产物价态高低判断(说明)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进行判断。例:2Fe + 2Cl2 = 2FeCl3Fe + S = FeS(分析)在加热条件下Cl2把铁氧化成3价,S只能把铁氧化成2价。 结论:氧化性:Cl2 S(过渡)氧化剂的氧化性有强弱之分,还原剂的还原性也有强弱之分,当多种氧化剂与同一种还原剂或是多种还原剂与同一种氧化剂相遇时,又会怎样呢?一条原则:强者优先(板书)4、强者优先原则(说明)当一种氧化剂同时遇到了多种都能被氧化的还原剂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待最强的还原剂被全部氧化之后,多余的氧化剂再依次氧化次强的还原剂。

39、(例如)镁、铁都可以单独与硫酸反应,镁,铁是还原剂,而硫酸是氧化剂。但是,当把镁,铁同时投入到硫酸中,并不是两者同时与硫酸分别发生反应,而是镁铁中还原性强的优先与硫酸发生反应,即镁粉优先反应,要等镁粉反应完毕后如果还有硫酸余,铁粉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即:先:H2SO4 + Mg = MgSO4 + H2 后:H2SO4 + Fe = FeSO4 + H2当一种还原剂同时遇到多种都能被还原的氧化剂时,反应进行的次序与上类似。(板书)5、质量守恒定律(说明)与其他类型的化学反应一样,氧化还原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换言之,物质在化

40、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元素原子数目不变。(板书)6、价态归中规律(说明)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硫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2价、0价、4价、6价,其中2价与0价、0价与4价、4价与6价均属于硫元素的邻位化合价,含这种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或单质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S与SO2、SO2与H2SO4(浓)、等物质之间均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 0 +2 -2 +4 0价态相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如:2FeCl3 + Fe = 3FeCl2 2H2S + SO2 = 3S + 2H2O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 “高价 低价 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错现象。即氧化剂被还原到的价态不能低于还原剂氧化到的价态。(例如) 5 1 1 0KClO3 + 6HCl = KCl + Cl2 + H2O 正确5 1 1 0KClO3 + 6HCl = KCl + Cl2 + H2O 错误(学生活动)分析 +6 -2 +4 0 H2SO4(浓) H2S = SO2 + S + 2H2O 正确+6 -2 +4 0 H2SO4(浓) H2S = SO2 + S + 2H2O 错误(例题)用双线桥标出反应5KI + KIO3 + 3H2SO4 = 3I2 + 3K2SO4 + 3H2O,其中,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