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434254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8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课时,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A+B=AB分解反应:AB=A+B置换反应:AB+C=AC+B复分解反应:AB+CD=AD+CB,NaOH+HCl=NaCl+H2O,思考:,1、反应 属于四种基本反应 中的哪一类?,2、反应 除属于化合反应还属于什么反 应?,3、反应 除属于分解反应还属于什么反应?,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化学反应,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化学反应,思考:,1、请判断该反应中,C和CuO分别发生了什么反应?2、请分析该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学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结论:1、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

2、这样的反应称作 氧化还原反应。2、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无任何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课堂练习】,请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1)(2)(3)(4),NaOH+HCl=NaCl+H2O,是,是,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可见,从化合价升降角度不但可以分析有得氧失氧的化学反应,也可以分析没有得

3、氧失氧的化学反应,扩大了概念的适用范围。,思考与交流,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反应过程中化合价的改变?,2Na+Cl2=2NaCl,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得失,失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0,0,+1,-1,H Cl,+1-1,HCl,化合价的升降共用电子对的偏移,H2+Cl2=2HCl,失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0,0,+1,-1,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发生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4、氧化还原反应描述方法:双线桥法(表明:同一元素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情况),2Na

4、+Cl2=2NaCl,失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0,0,+1,-1,得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1)、标价:,标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2)、连桥:,连同一元素不同价态,且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3)、在桥上标明得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降、被氧化、被还原等,双线桥法:,高温,Fe2O3+3CO=2Fe+3CO2,得23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3,0,+2,+4,失3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课堂练习】,请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1),(2),2H2S+SO23S+2H2O,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得氧失氧观点,化合价升降观点,电子转移观点,得到氧的反

5、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失去电子的反应,失去氧的反应,得氧失氧同时发生,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化合价升降同时发生(且升降总数相等),得失电子同时发生(且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有氧得失的反应,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口诀: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升失氧;降得还,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 一种物质得到氧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失去氧被还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说明:仅局限于得氧失氧的反应。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分析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说明:元素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现特征

6、,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课时,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具有氧化性,本身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具有还原性,本身被氧化。2、氧化产物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后的生成物;还原产物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后的生成物。,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反应(被氧化),还原

7、产物,还原反应(被还原),还原剂,氧化产物,失电子,得电子,化合价升 高,化合价降 低,氧化剂,小结: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口诀:升-失-氧-还(剂)降-得-还-氧(剂),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用双线桥法表示,分别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课堂练习】,Fe2O3+3CO=2Fe+3CO2 Ag2O+H2=2Ag+H2O,高温,还原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产物,失2e-、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2e-、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1,0,0,+1,高温,Fe2O3+3CO=2Fe+3CO2,还原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产物,+3,0,+2,+4,失32e-

8、、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23e-、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描述方法:单线桥,表明不同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情况,1、标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且要对准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2、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不要标明“得、失”电子)。,2KMnO4=K2MnO4+MnO2+O2,SO2+2H2S=3S+2H2O,4e-,4e-,CH4+2O2=CO2+2H2O,Fe2O3+3CO=2Fe+3CO2,用单线桥描述下列氧化还原反应:,CuO+H2=Cu+H2O,【课堂练习】,(3)H2O+Cl2=HCl+HClO,4、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Cl2、Br2 等2)含

9、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 高价的氧化物:CuO、Fe2O3 等 高价的含氧酸及其盐:KMnO4、K2Cr2O7、浓H2SO4、HNO3、KClO3 等 某些阳离子:Fe3+、H+等,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易得电子,高价态物质,1)活泼的金属单质:K、Na、Mg、Fe、Al等2)某些非金属单质:H2、C等3)变价元素的低价态物质:CO、Cu+、H2S、Fe2+等4)某些阴离子:I-、S2-等,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低价态物质,4、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最低价,中间价,最高价,只具还原性,既具还原性又具氧化性,只具氧化性,4、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具有中间价态的化合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既能得到电子

10、又能失去电子,既能做氧化剂又能做还原剂,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思考与探究】,已知反应:Fe+CuSO4=Cu+FeSO4,请找出该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并比较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强弱,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强弱。,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性:,Fe Cu,Cu2+Fe2+,氧化剂,氧化产物,(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3+I2+H2O=2HI+H

11、2SO42FeCl3+2HI=2FeCl2+2HCl+I2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H2SO3 I-Fe2+NO I-Fe2+H2SO3 NO Fe2+I-H2SO3 NO NO Fe2+H2SO3 I-,A,【课堂练习】,(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1)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还原性越强,2)金属性越弱-失电子能力越弱-其对应离子(得电子能力越强)氧化性越强,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属,K+Ca2+Na+Mg2+Al3+Zn2+Fe2+Sn2+Pb

12、2+(H+)Cu2+Hg2+Ag+,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比较,不同氧化剂与相同还原剂作用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例如:2Fe+3Cl2=2FeCl3 Fe+S=FeS,氧化性:Cl2S,点燃,(4)根据反应的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是否加热、反应温度高低、有无催化剂和反应物浓度大小等,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例如:,MnO2+4HCl(浓)=MnCl2+Cl2+2H2O,2KMnO4+16HCl(浓)=2KCl+2MnC

13、l2+5Cl2+8H2O,氧化性:KMnO4 MnO2,(1)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即: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化合价升高的总数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6、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基本规律,(2)强弱规律,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强氧化性)(强还原性)(弱还原性)(弱氧化性),得 ne,失ne,应用: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弱的物质。,6、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基本规律,(3)先后规律,6、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基本规律,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

14、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几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后就越难失电子。(注意:难失电子的物质不一定易得电子,难得电子的物质也不一定易失电子。如稀有气体既难失电子,又难得电子。)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4)价态规律,6、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基本规律,1)高低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但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但不一定具有强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物质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有无氧化性、还原性。,(4)价态规律,6、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基本规律,2)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的变化遵循:高价低价 中间价(归中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向中间靠拢不出现交叉”)中间价高价低价(歧化反应)应用: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