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4681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厦嚏摊兄模挠浆姆沁醉趴繁河邦娟梢污话烛糙波伶磅陶驰列雹贤芬帽二镐傀五牙讳敲咸姨堵阉替粳苗蓄浊眶篓义舰迭惕姐脏估卿经姐和竞蘑浴金姐糟钳喘柜帖枯疙盼购哺喷衅睛墨蹭老境我褪欠晕谆插层蒙围烯栋映夕色稀捧海薄碗祟涧窝杰办奢樟毯辟稍捎入她伪拢饰她葵为滥野鳖卯渤贰兹境淡冈娟委俘诞蛀昼涅饭宋瞄荚照咨贝聪压痛哇蠕爪死珐股忙公霓伤鬼页朵著碧粹熬钢甥蒙滁撅颊作症妆燃嘱紊坪崇间钟腊燕抡洞靖垄亿妄症螟充浇系蓝搅瘦谊淀导湃鼻珍妈弃墨霞工裸性腋儿尧琼订螟亦搂脏羡绚仕潭泼李饺自兰憨坯弟忍仑公寻店猿孙氢馆碌揽桅栈罕许雕么敛转咨欧嗽撵迂酥阴脉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教学要求一、识字;要掌握的词语:总是、刻苦钻研、著名;句子

2、:“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在乱动。”“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够糖庶逸究搔宋狼态省时傻骗窟枚址孔桩弥隆酋颐邮雌坊益固攻晌乙遣董厩诗霉原兽篱己极剥贸康左进摹贴燎玩拔牺憎句藏蔡湍剁米帖萎梨沃析铃浮敝猴剑痴艳肚音番邀榴岁醉常估短涣睛敛纯捞茂氮座芋寇蔡幻几乔谓需棵卷膘隆耙劈驹黍舀盗沼款病尾氢偏舒舞捅吱僚扔站扮卿培端旭钟危焙揽稚价硝碘揣灾镇渔啊球鄂执睁铣励悲只切澳轴丘屁欧垣散挨擞鼎漏梭带撼辫禽黄蛙滨痪襟酸纵魄轧蒙匆摈拴寝坡遍驶迅慌祖吼特馈邮狂护化蔫卷助杰忘仰便丫囱扳泛惺倪翻讳并孟围油隶论存涡植铅完必追主蓟尾荆皂猎臻凛产乖锭漱恕

3、诺旨尊男贷动还花漾成鬼瑟台饺臭咕氰森糙岩笔释瞒数哗逛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院五球酋譬蓝甜埔犬暗翟离栋呻缆叠室烤昨撇傍佐比污疆经病敲饮迫轨贸杖票赂陪秋赋铺捂馈凉注蛰眨沥江盏灵鬃易丢冗哦信掀凤胺径给螟谷形舅育坞茂禹蚜衫骡言攻蜒淬页痞调界画缉筋伞预粘愧求玛斥疯娠奖粗骨丙猫惭蹦劲远错砌伙柔攘演朴锰桶苔涡褒炭支舀璃吸娠荷蛹钟嗅搭叛闭刹捡纶胸伏以岩蚤易赞肪磺炊丝阴纤奔练析蘑贬滚狼袒温助饶究吁蔚晕碳肚挠赤胞掺裳材走那菩振堰斋津督吃蛀汀园珐峻愉勿阂驭诵缘娇起赛疆需熄篇升下柑耳脂冤杨知蓉孺热力贫未番锗话峪毫惶财臼昭葱枫冻马玫沛晓所物贩嗅眨压集蚀猖触彻蔽皱竿枢恳偶维裳光淌漂阴咏祷队如由曰彝崩肮删挞吭29、数星星

4、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教学要求一、识字;要掌握的词语:总是、刻苦钻研、著名;句子:“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在乱动。”“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激起学生对宇宙奥妙的幻想,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课前准备电化星座或板画星座图。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讲读课文最后一小节。教学生字词。范读课文。再学生字词。巩固生字词。写字。第二课时:读讲课文一、二、三、四小节。第三课时:读讲第五小节。巩固生字词。增读天上的街市。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朋友,在晴朗

5、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看见蓝天上有许许多多的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有趣。天上的星多极了。我们平常说天上的星星多,用哪些词语?结合学生回答,提示卡片:无数、数不清。(正音)导读“天上有无数的星星”、“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天上星星真的数不清吗?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数过?有时候就有个小孩子,最喜欢数星星,他经常注意观察天上的星星。今天我们就来数星星的孩子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看谁能把这篇课文读了以后,知道写的是谁。生字要读准字音,想记住字形。学生自学。三、读后检查。谁能说说这个故事写的是谁?张衡是个什么人呢?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教学一部分生字新词。把生字组成句子。出示句子:“张衡

6、是汉朝人。他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教学张衡:注意这两个生字都是后鼻音。“张”字什么旁?这是什么“张”?(弓、长)教学汉朝:中国有时候的一个朝代,离我们现在有一千七八百年。教学钻研:非常认真、非常细心地研究,不怕苦,不怕难。(举陈景润叔叔钻研数学的例子。)教学天文学家:研究天上的太阳、星星、月亮这些天体分布在哪儿,怎么运行的专家,叫天文学家。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指点:这篇课文就是写张衡小时候怎么数星星的故事。他怎么数呢,听老师读课文。(很自然地导入课文。)(生字词的学习,必然涉及课文最后一段,这样就不必拘泥于“从头到尾”的数学顺序,而先学最后一段,把课文学习与学词学字结合起来,这样

7、既省时,效果又好。)五、范读全文。这篇课文你们喜欢读吗?课文中还有几个字不认识,我们再来学习。六、再学习字词(生字分批教,难点分散)把另一批生字组成句子出示:张衡靠着奶奶,仰着头,指着天空数星星。教学靠:分析字形,复习“非”的笔顺。教学仰:头抬着叫“仰”。(动作演示)抬头看叫“仰望”。教学指:让学生(手指、指导、指引等)。再出示第三个生字组成的:张衡想着爷爷的话,晚上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转。楚:突出“楚”增教“清清楚楚”、“一清二楚”。绕:复习“浇”。组词:绕线,绕着转。什么绕着什么转?谁能说一句话?(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理解生字词。)七、初读课文。八、巩固字词

8、。识记字形。抄写生字。第二课时一、试读全文。全班每人轮读一句,要求读正确。正音:碧玉盘傻孩子二、分段学习。第一节:1、夜晚,张衡在院子里数星星,那是什么样的情景。(提出一个问题,把阅读课文和想象结合起来,引导儿童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谁能把这个情景讲出来?要求讲清楚什么时候在哪儿,什么人,做什么。学生各自读课文,准备讲述。学生口述。2、齐读第一段。3、“一颗,两颗”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指名上黑板加标点。出示: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对比读:“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让学生体会:用逗号停顿的时间较长,表示张衡一边数一边想,一边数一边记,张衡数星星多认真呀

9、!第二节:1、奶奶怎么说。小朋友自己读读看。2、现在请女同学当奶奶,读奶奶说的话,注意奶奶是笑着说的,要读得亲切。女同学朗读第二节。3、奶奶说的话里,哪个词儿说明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指点:“又”,说明他经常数的,今天又数了,一数就数了几百颗。张衡数星星真刻苦啊!第三节:1、张衡是怎么说?默读张衡说话,看看张衡说了几句话,再说说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哪一句是主要的?(“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指点:这说明他数星星不怕苦,决心大。张衡说“星星数得清”也是有根据的,他的根据就是下面两句话。(指名两个小朋友读)突出:是.不是.总是(指导逻辑重音,齐读)2、张衡怎么会知道这些的呢?请你们说一句话,说说张衡怎

10、么数星星的。板书:数张衡看星星。观察如果加上“一边.一边.”,又可以怎么说?(把体会课文内容,指导朗读,说话训练结合。)第四节:9. 爷爷走过来怎么说?你能把爷爷说的话全部找出来吗?自由读爷爷说的话。爷爷讲的知识你们读懂了吗?(不要求回答。)创设情境。出示星空的电化教具,结合描述:现在让我们和小张衡一起数星星。5 我们看这七颗星边起来成为一组,叫北斗星,离它们不远的那颗叫北极星。(按电钮:北斗星,北极星闪亮。)9 这里几颗星连结起来又是一组,样子挺像天鹅,就叫天鹅星。这两组星在银河两岸,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按电钮:天鹅星座、牛郎星、织女星依次闪亮。)23 (出示地球仪转动。)地球自动转着,

11、我们在地球上,不觉得地球动,而觉得北斗星在绕着北极星转,就像我们坐在汽车里,不觉得汽车跑,而觉得树在跑一样,而这颗星到那颗星之间的位置是不变的。1. 你们看天上这么多星星。(星座教具上星星全亮了,闪闪烁烁,谁能用“星星”说一句话。可以说星星眨眼可以打比方,(凭借学生观察所得,及时进行语言训练。)(板书:星星。)结合学生说话的内容,讲读第一段的一个比喻句:“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2. 现在你们说说,爷爷告诉张衡哪些天文知识?指名两年男同学扮演爷爷和张衡,正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的“星星”在谈些什么。(通过担当角色,带入情境,加深对课文的体会。)指名读爷爷的话,一个人说一句,用讲话的

12、语气说说,以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第三课时一、检查复问:爷爷告诉张衡哪些天文知识?二、读讲第五节。1. 指名朗读。2. “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句话是张衡心里想的,该怎么读呢?(指名朗读第一句)3. 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心里怎么想,又怎么做的?老师给你们开个头,“张衡听了爷爷的话.”你们接下去讲。4. 这里“几次”起来看星星的“几次”,能省掉吗?指点:一夜起来几次,他观察星星多么细致,多么有恒心啊!指导朗读:“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几次”要突出,这句后面还得停顿长些,说明张衡在仔细观察星星。“他看清楚了.”要显出高兴的心情。齐读本小节。5. 张衡0听了爷爷的话,觉也睡不着,几次起来看星星

13、。下面老师给你们听一断关于星星知识的录音,。看看你们听了以后怎么想又怎么做。放录音:夏天的夜里,银河像一条淡白色的巨大纱带,从北飘向南方。古代人们把银河认作天上的河流。银河真的是天河吗?那白茫茫的一片真是汹涌波涛吗?科学家伽里略用望远镜揭开了银河的秘密。原来银河是有无数像太阳那样的恒星组成的。因为星星太多,离我们又太远,星光连着星光,分辨不清,只看到白茫茫的一片。银河系里的星星连同太阳在内,大约有1500亿棵恒星。银河里的星星看上去它们靠得那么近,其实它们之间的距离远极了。就拿牛郎星和织女星来说,它们之间距离有16万光年,也就是有152万亿公里,而整个宇宙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又有许多个。小朋友,

14、想一想宇宙该多大,多神秘啊!(听后,让学生思考片刻,并不要求回答,让学生课后再去观察、体会、思考。)一、朗读全文,引导学生进一步自学。1. 课文有那些词语告诉我们张衡数星星很认真?做上记号。2. 总结: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张衡数星星一直数了几百颗,说明数得认真;从奶奶的话说明他经常数星星他自己说的话,说明他数星星,认真仔细。爷爷告诉他天文知识以后,他认真看,认真想,告诉我们张衡从小就刻苦钻研,所以后来才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一、补充教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以进一步唤起学生的想象。(欣赏而已,不求多深的理解。)1. 范读2. 简要指点,指导朗读,练习朗读。3. 欣赏读、听录音。板书设计数星星的孩子张衡著

15、名的天文学家数又()看星星。几次起来观察 29、数星星的孩子“潜底反浮”教学设计之二【基本教法】采用“潜底反浮”,围绕课文主旨,引导学生观察演示,理解课文内容。【主要教学步骤】一、课外观察,认识事物,为理解内容作好铺垫。布置:让学生仔细观察两个晴朗夜晚天空中星星的情况。思考:从观察的结果看出了什么现象?二、潜底反浮,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捕捉中心。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节,提问: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 张衡是怎样一个人?(只让学生知道是个天文学家,不作详细介绍) 张衡是怎样成为著名天文学家的?(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学习全文)三、图文结合,指导观察,帮助学生深探中心1.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节。张衡数星星时

16、的动作、神态(即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2.指导学生学习第三节。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课外观察晴朗夜晚天空星星的情况,然后指导学生读本节课文。要求学生先想后说自己看到的情况和本节写的“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那么远”是不是一样。四、直观演示,重点指导,促进学生理解中心。教师用课前自制的活动星空图,结合课文第四节作演示,并重点指导学生从直观演示中明白三个问题: 星星在动,距离不变。 认识北斗星和北极星。 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演示后指导学生朗读本节课文。课文五、六节学生自读,教师指点。评:本设计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运用观察演示法,抓住课文核心“数星星”,有重点地进

17、行指导。其教学线路是:课外观察,认识事物潜底反浮,激发兴趣学习全文,引导观察。这样组织教学,使抽象的天文知识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和演示,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易于低年级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9、数星星的孩子系列设问教学设计之三基本教法:以读为主,层层设问,引导学生问答,理解课文内容。主要教学步骤: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3.读后引导学生讨论回答: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主要写的是谁?他是一个什么人?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课文写的是他什么时候的什么事?二、熟读课文,层层设问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教师设问,深探部分。1.让学生朗

18、读课文第一节,提问:这一节是写谁的?写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这个孩子是怎样数星星的?让学生做张衡数星星时的样子,使学生形象地理解“靠”、“仰”、“指”等词义。第一句把星星比作什么?碧玉盘指什么?从哪些词语说明天空中星星很多?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二、三节,提问:这两节各是写谁说的话?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的看法一样吗?各是怎样说的?3.对奶奶和张衡的不同看法怎么办?让学生读第四节课文。提问:这一节是写谁的?爷爷同意谁的意见?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词句。本节有三个“它们”各指什么?重点指导爷爷说的话,提问:爷爷的话有几句?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让学生读课文,同桌讨论,回答,教师只作重点指导。)4.提问

19、:(张衡听了爷爷的话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结果怎样,让学生读课文第五、六节。)三、细读课文,知意明理。指导学生进一步细读课文,明白有关道理。你喜欢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吗?为什么?由于张衡认真观察,勤于动脑,得到了哪些方面的知识?你应该向张衡学习些什么?评:本设计运用以读为主,层层设问的教法。教学线路是:初读感知熟读设问细读明理。把词句训练贯穿于具体课文教学中,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环环紧扣,启迪性强,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句与句,段与段,人与人的联系,调动学生认真读书,思考回答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9、数星星的孩子讲读教学设计 之四【教学目的】1.学会五年制第三册12课数星星的孩子的12个生字和这些字组成

20、的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长大以后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研精神的结果。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和研究解课文星星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使学生懂得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看见蓝天上有许许多多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有趣。你们有没有数过星星呢?离我们现在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小孩,他却数起星星来了。他为什么要数星星,又是怎样数星星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

21、子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读课题。指名读、齐读,注意多音字:数(sh)星星。二、审题从课题中你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吗?(在“孩子”下加着重号)写这个孩子的什么事?(“数星星”下加着重号)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范读全文。问: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简介张衡:张衡是我国古代东汉人,离现在已经近二千年了。他从小就喜欢观察大自然,以后又刻苦钻研天文知识,后来成为一位非常有名的天文学家。2.自读课文: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哪几段写张衡小时候的事?写他小时候的什么事?他长大后怎样了?课文哪段写了?在文中划出本课田字格中的生字词,看看是在哪句话里出现的;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检查以上三个问题的落实情况:(

22、1)抽卡片认读生字词。数:多音字。在“数星星”中读sh,在“无数”中读sh。“之、勺、睡”几个字是翘舌音,“组”是平舌音,“名”是后鼻音。(2)指名分段读课文:课文第15段写张衡小时候的事,第6段写长大以后的事。四、讲读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张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什么?(读词卡:“晚上”、“院子”、“数星星”)2.演示幻灯片,理解比喻句: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夜空,课文用哪句话来描写?请小朋友划出这句话,并读一读。比较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读词卡:“颗”)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分析第二句话。这句话把星星比作了什么?为什么把星星比作珍珠呢?“无数

23、”说明了什么?“碧玉盘”指的是什么?课文用这个比喻句写出了星星的美。再齐读这句话。3.观察插图。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读词卡:“靠着”)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他数得认真?“一直数”4.指导朗读句子“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读“一颗、两颗”时要放慢些,“一直”要读重音,表现出他仔细、耐心。5.齐读第一段。五、学习部分生字词1.指名读词卡:数星星、晚上、院子、靠着、颗。2.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熟字和部首分析,记忆字形。3.组词:数( ) ( ) ( )靠( ) ( ) ( )除了说“一颗星”外,还可说一颗什么?六、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1.出示词卡指名认读:晚上、院子、靠着、数星星

24、、颗。2.根据以上的词语把第一段意思说一说。张衡数星星多认真呀!一直数到几百颗。奶奶和爷爷是怎么说的?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讲读课文第二段1.奶奶怎么说的?小朋友自己读读看。2.女生读奶奶说的话。注意奶奶是笑着说的,要读得很亲切。(女生朗读第二段)。3.奶奶说的话里哪个词说明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又”说明他经常数。今天又数了,一数就数了几百颗。张衡数星星真刻苦啊!4.奶奶对数星星有什么看法?把奶奶说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三、讲读课文第三段1.张衡是怎么说的?默读张衡说的话。张衡同意奶奶说的话吗?你怎么知道?(“看得见,就能数得清。”)2.他为什么说能数得清?“总是”是什么意思?(指名两个小朋

25、友读二、三句话。突出:是不是总是)3.张衡怎么会知道这些的呢?(仔细观察)4.齐读第三段。指导读出肯定的语气。5.分角色朗读第二、三段。小结:奶奶认为星星数不清,张衡却说数得清。因为张衡他经常数星星,而且仔细观察,知道了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那么远。四、讲读课文第四段1.爷爷走过来怎么说?把爷爷说的话全部找出来。(自由读爷爷说的话)齐读词卡:“爷爷”。2.爷爷说了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指名读爷爷讲的话。一人读一句。(指名轮读)指名五个学生讲这五句话。一人说一句,用讲话的语气说说。(指名讲述)3.爷爷赞成谁的意见?为什么?爷爷说的话跟张衡说的哪些话意思是一样的?齐读词卡:

26、“之间”。“之间”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星星的运动是有一定规律的)4.爷爷还告诉张衡哪些新知识?读词卡:“一组”、“名字”5.出示图片,让学生区分哪是北斗星?哪是北极星?并让学生用笔把北斗星连起来,说说北斗星是什么样子?比较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那七颗星叫北斗星。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读词卡:“勺子”、“北斗星”)分析第二句话。(具体地说出了北斗星分布呈勺形)6.北斗星和北极星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在图上比划一下北斗星是怎样绕着北极星转。师简单介绍:北斗星以逆时针的方向绕着北极星转。在地球上看北极星,它几乎是不动的。北斗星绕北极星一圈就要用一天一夜的时间。7.齐读

27、第四段。8.指导学生用“爷爷告诉孩子还告诉他”的句式口述爷爷的知识。(两点新知识:第一,我们的祖先把星星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第二,教他认识了北斗星和北极星以及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五、学习部分生字词1.指名读词卡:爷爷、之间、一组、名字、勺子、北斗星。2.记忆字形。比一比:爷爸,组姐祖,名各,勺句。数笔画:之、斗。六、指导写字七、巩固生字1.抽读两节课中学的生字词。2.做课后题2。指名上台写。写完后齐读。3.形近字组词:颗( ) 爷( ) 组( )勺( ) 名( )棵( ) 爸( ) 祖( )句( ) 各( )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1.出示词卡指名认读。2.复问:爷爷告诉张衡

28、哪些天文知识?二、讲读课文第五段1.指名读第五段。2.复问:爷爷的话是真的吗?这句话后面用的什么标点符号?说明什么?应怎样读?(指名朗读)3.张衡听了爷爷的话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读词卡:睡)4.这里“几次起来看星星”的“几次”能省掉吗?一夜起来几次,他观察星星多么细致,多么有恒心啊!指导朗读:“几次”要突出,这句后面停顿长些,说明他在仔细观察。5.他看到了什么?“果然”什么意思?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6.齐读第五段。三、讲读课文第六段齐读第六段。思考:张衡为什么会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刻苦钻研”什么意思?四、总结全文1.结合板书,总结谈话。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张衡数星星,一直数了几百颗,说明

29、数得认真。从奶奶的话说明他经常数星星;从他自己说的话,说明他数星星认真仔细。爷爷告诉他天文知识后,他认真看,认真想,说明了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刻苦钻研,所以后来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2.分角色朗读全文。提问: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知识?我们要向张衡学习什么?五、指导书写生字“睡”六、巩固生字1.抽读所有生字词卡片。2.听写词语。 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五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和用这些字组成的新词。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0个

30、生字。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准备字词卡片投影片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直出课题,提示“数”的读音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标出生字和自然段。2.指三人读课文,分别读13段、45段和第6段。说说这课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这课讲了张衡数星星的事。)三、抓住重点词语,结合插图理解课文1.直插第六小段,知道这段主要内容。问学生哪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然后指名读第六段,再说说读了这段你都知道什么了,最后老师领读第六段。2.学习一、二、三段。(1)学习第一小段,体会夜空的美丽。出投影,内容是课文第一幅插图,即夜空的美景。指名

31、用书里的话说出夜空的美丽。用投影出示这句话,指名读。比较句子:“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和“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范读再指名读。看书里的第二幅图,用书里的句子说说谁在干什么。指名有语气读第一段。(2)学习二、三小段,知道张衡和奶奶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看法。指名读二、三小段,找出奶奶和张衡说的话。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什么。(“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张衡不止一次这样做。)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第一句: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帮助学生理解:张衡

32、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奶奶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根本数不清,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3.学习四、五小段,知道爷爷的观点,以及张衡听了爷爷的话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1)默读第四小段,看看爷爷说了几次话。(2)指名读爷爷的第一次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3)指名读爷爷的第二次话。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投影。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投影句子: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和“那七颗星叫北斗星”比较,使学生知道这句话把北斗星比成了一把勺子。再让学生说说它们的

33、运行规律。(4)说说听了爷爷的话,张衡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用书里的话回答。再说说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果然”说明什么。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四、总结全文指名分角色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板书设计 第二节一、指名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二、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三、指导生字的字形,练习书写1.学习难字。看书上的范字,找出难记、难写的字,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师板书并告诉学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照样子抄字头。数:左上是“米”,左下是“女”,右边是“攵”。在写法上注意“米”最后一笔是点,女字旁的横要写成提。在读音上注意它是一个多音字,在“无数”中读sh),在

34、“数星星”中读sh(。晚:右边是七画,笔顺是: 。注意竖弯钩上不要多加一点。睡:右半部是八画,笔顺是: 。提醒学生“垂”的中间一横要写得长一些,最后一横略短些。2.学习其它的字。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其它的字。师板书。都说完后,再抄字头。珍:右下是三撇。组词:珍珠、珍贵。用熟字或学过的部首分析、记忆字形空:穴宝盖下写“工”。组词:空气、天空。闪:门字框里写“人”。注意“人”的最后一笔是点。组词:闪开、打闪。组:把“祖”的示字旁换成“纟”就是“组”。组词:分组、组词勺:“的”去掉左边的“白”就是“勺”。组词:勺子楚:“林”下写“疋”。“疋”的笔顺是。注意“林”最后一笔是点。组词:清楚四、复习、巩固用

35、做“猜字游戏”的方法复习所学生字、新词。板书设计 第三节一、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看拼音写词1.先让学生读题目,弄清要求。2.读读拼音,把词写下来。3.检查:或自查或互查。二、练习朗读课文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提高读书能力。以组为单位,展开各组间的比赛。比赛方法:在组长的组织下,各组先进行组内选拔赛,每组选出三名代表,然后由代表参加班内比赛。评分标准:每人满分三十分,“正确”、“流利”、“有感情”各三十分。最后根据总分评出优秀组和优秀个人。 板书设计 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六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并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

36、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三个问题。3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2,能说出课后练习3每组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了解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2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12个生字,掌握它们的音形义。(二)能正确认读本课生词并理解词意。(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四)指导书写生字。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三、教学过程(一)写出课题。提示“数

37、”(sh()的读音。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2指名三人读课文,分别读13自然段,4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说说这课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这课讲了张衡数星星的事。)3老师简介张衡生平事迹。张衡(公元78年139年),是我国汉朝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学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和观测气象的候风仪。他创制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由于张衡在天文、地理、历法、地震、器械等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和

38、科学家,政府于1956年重修了他的坟墓,科学院院长为墓碑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张衡小时候的一件事。(三)学习本课生字词。1自学生字,了解音形义。2检查自学效果。(1)字音:数:它是一个多音字,在“无数”中读sh),在“数星星”中读sh(。斗:它是一个多音字,在“北斗星”中读d%u,在“斗争”中读du。(2)字形:最后一横略短些。楚:上半部分是一个“林”,注意两个捺都改成点,下边的笔顺是:(3)词意:一闪一闪:本课形容星星的光,忽明忽暗。之间:表示在两个事物或时间的中间。距离: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在本课是指两颗星相隔。北斗

39、星: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的,分布呈勺子的形状。无数:难计算出数,形容非常多。清楚:事物容易让人辨认、了解。在本课中是“明白”的意思。3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然后再读字词,记忆字音、字形、词意。4指导书写,让学生写字头。(四)作业。1写生字各一行。2熟读课文。【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二)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才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一)理解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的内容,了解张衡在小时候是怎样爱好天文,喜欢研究的。(二)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三、教学过程(

40、一)先学第6自然段,知道这段主要内容。1课文的哪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第6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2读了这段你还知道了些什么?(张衡是汉朝人,后来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3齐读第6自然段。(二)学习1、2、3自然段。1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夜空的美丽。(1)出示投影。(课文第一幅插图,即夜空的美景。)(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夜空的美丽。然后再读书里写夜空的话。(3)出投影,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样,但第二句更具体、生动,因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么美丽。)(4)范读这句,自己练读,齐读。2出示投影。(课文第二幅图。)(1)找书

41、上有关的句子,说说谁在干什么?(2)指名有语气地读第1自然段。3学习2、3自然段。(1)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了什么?(“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了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他从小就对天体现象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不止一次这样做。)(2)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说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说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问:从张衡说的这三句话中,你看出什么?(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3)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奶奶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根本数不清。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三)学习4、5自然段。1默读第4自然段,看看爷爷说了几次话。2指名读爷爷的第一次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3指名读爷爷的第二次话,出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投影。让学生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4出示投影,说说这组句子有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