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药理学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药理学讲义.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药理学 第一章 概论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防治疾病的道理和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以及如何合理应用药物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的桥梁学科。 药理学研究内容:1.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作用(药物作用、毒性作用、作用机制)和作用规律。2.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所产生的作用(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和作用规律。药物(Drugs):指可查明或改善机体生理功能或病理状态,对用药者有益,达到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目的
2、的物质。毒物(poison):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损害机体健康的物质。药物分类:n 天然药(传统药),合成药(现代药),基因工程药;n 国家基本药物;n 特殊管理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法定药、非法定药n 处方药(prescription),n 非处方药( nonprescription, OTC drug over the counter drug )。药物命名规则:n 专利名(商品名)n 非专利名(通用名)药理学学科的任务:n 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n 同时,也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试验资料。此外,还研
3、究开发新药。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 药物的跨膜转运(一)药物跨膜转运的类型1.被动转运n 特点:a 顺浓度差;b不耗能 ;c 受药物分子大小、脂溶性、极性等因素影响。(1)脂溶扩散(简单扩散):脂溶性高的药物可解于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内扩散到膜的另一侧。(2)膜孔扩散:水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膜的含水微孔进行扩散。n 脂溶性高(极性小、非解离型)、分子量小的药物易通过被动转运方式转运。2.主动转运n 脂溶性小,分子量大的药物,或需逆浓度差转运的药物通过此方式转运。 n 特点:逆浓度差;耗能; 需膜上载体;因而有饱和现象;具选择性,因而可出现竟争抑制现象。n 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属于被动
4、转运。(二)跨膜转运规律n 药物多以弱酸或弱碱性形式存在,均有解离现象,这种解离-离子化程度又受其pka(酸性药物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值)及其所在溶液的pH而定。n 药物解离度可用Handerson-Hasselbach公式计算:如:弱酸型药物的pH - pka = 0 时,药物有50%解离;其差为1时,有90%解离;其差为2时,有99%解离;其差为3时,有99.9%解离。而其差为-1时,有10%解离;其差为-2时,有1%解离;其差为-3时,有0.1%解离。同样,弱碱性药物以pka - pH 的差值类推。由此,药物的跨膜转运规律是:n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不易解离,容易由偏酸的一侧跨膜转运到偏碱
5、的一侧,当扩散达到平衡时,弱酸性药物在碱侧液体中的浓度远远高于酸性液体一侧。n 弱碱性药物则相反,容易由碱的一侧跨膜扩散到偏酸的一侧。当扩散达到平衡时,弱碱性药物在酸侧液体中的浓度远远高于碱性液体一侧。n 因而,弱酸性药物在胃液中易被吸收,在酸化的尿液中也易被肾小管再吸收。n 弱碱性药物则易在碱性肠液中吸收;在碱化的尿液中也易于被再吸收。二、药物体内过程体内过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1.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n 吸收(给药)途径(1)胃肠道给药 口服(per os) 胃肠道粘膜细胞 入血 门静脉 肝脏 体循环n 首过消除(firs
6、t pass el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必须先到达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胆汁排泄量大,则是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量明显减少的作用。n 避免措施:舌下(sublingual),直肠给药(2)直肠给药(per rectum)。(3)呼吸道给药(4)经皮(transdermal)给药n 吸收速度:吸入舌下直肠肌肉注射皮下口服粘膜皮肤n 吸收程度:吸入、舌下、直肠、肌注较为完全, 口服次之。皮肤较差, 一定要脂溶性高者才易吸收。2.分布分布(distribution):药物由血液进入组织器官、细胞的转运过程。影响因素:(1) 组织血流量与药物
7、和组织的亲和力(2) 药物的理化性质(3) 血浆蛋白结合a 使结合型药物暂时失去药理活性b 结合时可逆的,经常处于动态平衡 D D + P DPc 合并用药可发生竞争性抑制作用(4) 特殊屏障a 血脑屏障b 胎盘屏障3.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1)生物转化类型及其催化酶n 类型:a 氧化、还原或水解;b 结合n 催化酶:专一性的酶;非专一性的酶。n 非专一性的酶:简称肝药酶。是存在于肝微粒 体内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主要的酶是细 胞色素P-450,尚有辅酶2(NADPH)及黄蛋白,能转化数百种药物。肝药酶特点:n 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
8、异大,受先天和年龄、营养状态、疾病、性别影响,n 受药物诱导或抑制。n 肝药酶诱导剂与抑制剂n 诱导剂:能加速肝药酶合成或增强其活性的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因钠。n 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合成并降低其活性的药物。如异烟肼、氯霉素。4.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1)肾排泄: 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某些具高脂溶性的药物(原形药)易在肾小管内皮细胞经重吸收而不易排出,此可通过调节pH提高药物解离度促进其排泄。(2) 胆汁排泄n 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 ):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后随粪便排泄
9、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肠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肝肠循环。(3)其他排泄途径:乳汁、汗液、泪液。三、药物体内过程的动态规律(一)时量曲线(time concentration curve)以纵坐标为血药浓度,横坐标为时间得到的一条血中药物浓度变化的动态曲线。(二)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生物利用度:指非血管内给药时,药物由给药部位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程度(相对量)和速度。2.二室模型n 同一室模型给药方式和作图,得出双指数衰减曲线,初期血浓下降迅速,称相,是分布、消除同时进行的结果,此时t1/2=0.693/; n 当达平衡
10、后,曲线进入缓慢衰落的相,反应药物从体内的消除,此时, t1/2=0.693/n 药时曲线计算公式:C=Ae - tB e - tn 、分别表示分布与消除速率常数;n A:实测值与相上相应点的差值作图得出的另一条直线外展指纵坐标的截距;n B:药时曲线相外展至纵坐标截距;n A、B分别表示分布与消除时的C0。四、药物消除动力学n 消除(elimination):指血中药物经分布、代谢、排泄使血药浓度不断衰减的过程。(一)一级动力学消除(恒比消除)特点:1.药物在房室或某部位转运速率与其药量或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2.转运呈指数衰减,每单位时间内转运的不变,但药物转运量随时间而下降;3.T1/2恒
11、定,与剂量(浓度)无关,T1/20.693/k4.按相同剂量相同间隔时间给药,约5个t1/2达稳态,停药后经5个t1/2药物基本消除。n 根据公式At=A0e-ket, t按半衰期计,即t = nt1/2,式中n为半衰期个数,则各半衰期消除的药量:At =A0e-ket = A0e-0.693/t1/2n t1/2= A0e-0.693n = A0(0.5)n= A0(1/2)n n 再根据At=A0(1-e-ket)计算各半衰期药物存留量:At = A0(1-e-0.693/t1/2 t1/2n)= A0(1-e-0.693n) =A01-(1/2)n(二)零级动力学消除(恒量消除)特点:1
12、.药物在房室或某部位转运速率与其药量或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2.转运速率与剂量或浓度无关,按衡量转运,但每单位时间内转运的随时间变化;3.t1/2不恒定,与初始药物浓度(给药量)有关,剂量越大,t1/2越长,t1/2=1/2C0/k=0.5C0/k。n 零级动力学过程是主动转运的过程。n 任何耗能的逆浓度梯度转运的药物,用药剂量过大,超过其负荷能力,均可出现饱和限速而成为零级动力学消除过程。(三)常见药动学参数1.消除速率常数(K)表示单位时间内(如min-1、h-1)消除量与现存量之间的比值(百分率)。例:某药K=0.5 h-1 表示每小时药物瞬间消除量是50%。按t1/20.693/k,则:
13、t1/2 = 0.693/0.5=1.39h 表示药物在1.39h消除50;再按AtA0e-ket计算,t假定为1h,则1h后体内药物尚存60.7%。2.半衰期(t1/2)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1/2 = 0.693 / k。T1/2意义:(1)反映药物消除速度和能力(2)一次用药经过4-6个T1/2体内药物基本消除,反复用药经4-6个T1/2体内药量达稳态水平(3)决定每天给药次数。3.曲线下面积(AUC)指时量曲线和横坐标围成的区域。表示一定时间内药物在血浆中相对的累积量,是计算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参数。4.表观分布容积(Vd)理论上药物分布在体内所占有的容积。5.消除率(CLs)指
14、单位时间内多少毫升血浆中药物被消除。CLs是肝清除率、肾清除率和其他途径清除率的总和。6.多次给药与稳态血药浓度n 坪值(稳态血药浓度):n 此时给药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1)等剂量等间隔给药法:约经4-6个半衰期血药浓度达稳态(2)负荷剂量(DL)给药法:A.如为等间隔时间(t1/2)给药:n 体内Ass是Dm与残留量的和:(Css)=Dm+Ass. e-ket DL=Dm/(1-e-ket) DLDm/(1-e-0.693)=D/0.5=2Dn 表示第一次给药时应给予常用剂量的2倍B.当iv给药时,负荷剂量(DL)给予法:Ass=Css.vd =RA/ke =RA/(0.693/t1/2)
15、 =1.44t1/2RARA:给药速度。上述结果表示,应在第一个半衰期内将1.44倍的药物量首先推注给病人。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兴奋性改变:兴奋(exitation)兴奋药。 亢进(augmentation) 抑制(inhibition)抑制药。 麻痹(paralysis) 衰竭(failure)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 :选择性发生的可能原因:1.药物分布的差异2.组织生化功能差异3.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4.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药物的选择性是药物分类及选择用药的基础和依据。二、药物的作用效果n 治疗作用(Therapeut
16、ic action/effect)n 不良反应 (adverse reaction)1.治疗作用分为: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 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 补充治疗(supplement therapy)或替代疗法(replacement therapy)2.不良反应(1)副作用 (side reaction):n 特点:治疗剂量下出现;反应轻微、可预知,固有的反应(不可避免)。n 产生原因: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2)毒性作用 (Toxic reaction):n 特点:剂量过大或体内药浓过高;反应较严重,危害较大,可预知、可避免
17、。a.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多损害循环、呼吸、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b.慢性毒性 (chronic toxicity):多损伤肝、肾、骨髓、内分泌等组织器官;此外,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致突变与致癌作用(mutagenesis and carcinogenesis)也属慢性毒性。(3)后遗效应(after reaction)(4)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又称为继发反应 (secondary reaction)(5)变态反应 (allergy reaction)(6)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7)依赖性(depend
18、ence) 分为身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三、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量效关系(dose effect relationship):n 药物随剂量增加(或浓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其药理效应也增加,二者的规律性变化称为量效关系。(一)量效曲线n 以效应强弱为纵坐标,药物浓度或剂量为横坐标作图得出的曲线。1.量反应(graded response)量效曲线2.质反应量效曲线3.量效关系中的剂量 (1)剂量(dose):用药份量。A. 最小有效量(阈剂量):B. 极量:C. 治疗量:又为常用量(最小有效量极量)。D. 半数有效量(ED50):E. 半数致死量(LD50):4.量效关系中的效应(1)最大效能(
19、maxmum effecacy): 药物在最大治疗量时达到的最大效应。反映药物内在活性大小。(2)效价强度(potency): 药物引起等效效应的相对剂量或浓度。5.安全性评价:a.治疗指数(TI):LD50 / ED50 的比值。比值越大越安全。b.可靠安全系数:LD1/ED99 的比值。比值大于1,药物较安全,比值小于1,药物较不安全。四、 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构效关系 五、 药物作用机制(一) 通过受体发生作用(二)通过酶发生作用(三)通过离子通道发生作用(四)通过转运体发生作用(五)通过免疫系统发生作用(六)通过基因发挥作用分为基因治疗、基因工程药。(七)其他:简单的物理化学作用六、受体1
20、.受体的概念和特性(1)受体基本概念受体(receptor):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能与内源性或外源性化学物质(包括药物)结合并介导细胞信号转导功能的蛋白质。(2)受体的基本特性具有灵敏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能与内源性和外源性配基产生高度特异性结合。2.受体类型 离子通道型受体 G蛋白偶联型受体 酪氨酸激酶活性受体 胞浆受体3. 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学说A. 占领学说; B. 速率学说; C 二态模型学说 4.受体的调节与药物作用的关系向上调节:受体数目增加或反应性增强;向下调节:受体数目减少或反应减弱。n 作用方式: D+R DRED:药物; R:受体;DR:药物与受体复合物
21、E:效应pD2:亲和力指数。药物与受体结合后要引起兴奋效应还需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用a表示。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亲和力越大,作用越强。 内在活性:药物发生效应的能力。即最大效应,又称为效应力。内在活性越强,激动受体所产生的效应越强。 5.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a.激动药(agonist)n 即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n 根据内在活性大小又分为: 完全激动剂(full agonist, a=1 ):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均较强。 部分激动剂(partial agonist, a1):亲和力较强,但内在活性弱。b.拮抗药(antogonist, a=0)n 有
22、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的药物。n 根据作用性质又分为: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ogonist)n 拮抗作用可逆,增加激动药剂量可使激动剂效应保持原有水平,即内在活性(最大效应)可不变,但使激动剂量效曲线平行右移。n pA2:拮抗参数;拮抗药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 pA2越大,拮抗作用越强。含义:当激动药与拮抗药合用时,激动药需2倍浓度才能产生未加入拮抗药时的等同效应。非竞争性拮抗药(non competitive antogonist )n 使亲和力降低,又使内在活性降低的药物。n 表现为不仅使激动剂量效曲线右移,还使最大效应降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分类:受体表现药物作用
23、Ach 兴奋受体抗震颤,麻痹药NA兴奋受体愉快激动5-HT抑制受体抗抑郁药GABA兴奋受体镇静催眠药DA抑制受体抗精神病药H抑制受体抗组胺药PG兴奋受体解热镇痛药第十四章 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定义:在用药局部能暂时地,完全和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的痛觉和感觉消失的药物,简称为局麻药。【作用机制】 稳定细胞膜,阻断Na+通道,提高神经纤维的兴奋阈,阻止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而抑制冲动传导,使痛觉和感觉全部消失 。 通过胺基在细胞膜内侧与Na+通道闸门的磷脂结合形成横桥关闭Na+通道。 局麻药在体内以两种形式存在,而两种形式存在受PH的影响
24、。 粗的神经纤维或有髓鞘包裹的神经纤维,麻醉所需的剂量大;细的神经纤维或无髓鞘包裹的神经纤维,麻醉所需的剂量小,产生作用快; 交感、副交感对局麻药敏感性高,运动神经敏感性低。 混合神经中,神经纤维粗细的作用顺序是:痛,冷,温,触,压,运动神经 【局部麻醉方法】常用五种麻醉方法1.表面麻醉(surface anaesthesia) 将药物涂于粘膜表面,使粘膜下神经纤维麻醉。 用于眼、鼻、咽喉、气管、食道、生殖器粘膜浅手术的麻醉。 常用丁卡因(地卡因)2. 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aesthesia) 将药物注入皮下或手术切口部位组织,使局部神经纤维麻醉。 常用普鲁卡因、利多卡因3
25、. 传导麻醉 (conduction anansethesia) 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使该神经支配的区域麻醉。 常用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4. 蛛网膜下腔麻醉 (subarachnoidal anaesthesia ),又称脊髓麻醉或腰麻 (spinal anaesthesia) 。 常用于下腹部和下肢手术。 刺入顺序:皮肤 皮下组织 棘间韧带 黄韧带 硬脊膜 蛛网膜下腔。 麻醉范围广,易进入中枢,吸收可扩张血管。 主要危险是呼吸麻痹和血压下降。可用麻黄碱预防。5. 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 将药物注射到硬膜外腔,通过扩散,使神经
26、根麻醉。 刺入顺序:皮肤 皮下组织 棘间韧带 黄韧带 硬脊膜 特点:1. 为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用于上下肢手术。2. 药物不扩散至脑组织,无腰麻时头痛或脑脊膜刺激现象。3. 用药量大,易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4. 宜少量反复给药。【常用局麻药】普鲁卡因(procaine,奴佛卡因 Novocaine) 特点:(作用特点,麻醉方式,毒性大小,非合用药,不良反应)1. 亲脂性低,粘膜穿透力弱。2. 不能用于表面麻醉,常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药液中常加肾上腺素,只能维持3045分钟。3. 毒性小,安全范围大。4. 进入血循环后,很快被血浆假性AchE(胆碱酯酶)水解
27、成对氨基苯甲酸 (PABA )和二乙氨基乙醇,由此,避免与磺胺药物合用。5. 与琥珀胆碱合用增加琥珀胆碱毒性。因两药经血浆AchE代谢,具有竞争血浆AchE作用 。 6. 有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用药前皮试。 丁卡因(tetracaine,地卡因,dicaine) 特点:1. 作用快、强、持久,药后13分钟起效,比普鲁卡因强10倍,可维持23小时。2. 粘膜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也用于传导麻醉、腰麻、硬膜外,不用于浸润麻醉。3. 毒性大,安全范围小,毒性比普鲁卡因大24倍。利多卡因(lidocaine,赛罗卡因 xylocaine) 特点:1. 与普鲁卡因比,作用快、强、持久,粘膜穿透力较强
28、,局麻时间、效应及毒性与药物浓度有关。2. 全能麻醉药,表面、浸润、传导、腰麻及硬膜外麻均有效。3. 安全范围较大,对组织无刺激,无局部血管扩张作用。4. 无过敏反应,对普鲁卡因过敏者可选用此药。5. 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用于防治室性纤颤)。布比卡因(bupivacaine,麻卡因,macaine) 特点:1. 麻醉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局麻作用比利多卡因强45倍,可维持510小时。2. 主要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不用于表面麻醉和腰麻。3. 严重心脏毒性。【不良反应】1.CNS 先兴奋,表现为眩晕、惊恐不安、多言、震颤、神志错乱、惊厥等兴奋症状。 后转为抑制,出现昏迷,呼吸衰竭而死
29、亡。2. 心血管系统 扩张小动脉,血压下降。 为防止该作用并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常在局麻药液中加入少量AD(肾上腺素)。 3. 过敏反应第十五章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 hypnotics 第一节:苯二氮卓类定义: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引起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抗焦虑、催眠、抗惊厥。镇静:小剂量引起的安静、或思睡的状态。催眠:中等剂量引起的近似生理性睡眠的状态。抗惊厥:较大剂量引起的中枢性对抗或制止全身骨骼肌不自主、不协调的收缩作用。 【体内过程】 弱碱性。口服吸收较完全。但不同药物吸收速率差异较大;氯氮卓、奥沙西泮较慢;地西泮、氟西泮较快,三唑伦最快; 肌注慢而不规则
30、,血浓亦不规则,故欲快速显效时,应静脉给药; 在血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结合率与脂溶性平行,地西泮高达99%。 静脉给药迅速进入脑组织,其后再分布到脂肪组织,脑内浓度因而下降迅速,故静脉给药后中枢作用快而短。 主要经肝药酶代谢。代谢速率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年老、肝病、饮酒均使其氧化抑制,使T1/2延长。T1/2长者易蓄积,短者相反。【作用与应用】1.抗焦虑、镇静、催眠 很小剂量便可改善、消除神经官能症的焦虑不安、精神紧张、烦躁失眠现象。 稍大剂量便可引起镇静、催眠。(相关:生理睡眠时相:非快动眼睡眠 non rapid movement (NREM) 分为四阶段:a 瞌睡,b 浅睡眠,c 较深睡眠,
31、d 深睡眠。 c,d 合称为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快动眼睡眠 rapid movement (REM) 紧接NREM出现。两时相交替进行,相约持续80-120分钟,再转入相,约持续20-30 分钟。一夜中循环交替4-6次。 NREM可能与促进生长、恢复体力有关。而REM与记忆、智力恢复有关。 大多数药物(巴比妥类药物)影响第相(REM) ,即缩短相而延长第1相。)苯二氮卓类则有以下催眠作用特点:(6点) (惊动高大小胃遗)1)延长NREMS的2期睡眠;明显缩短NREM 第4期(深睡眠);因而对夜惊有效;2)对REMS影响较小,停药后出现REMS反跳性延长较巴比妥类小;3)治疗
32、指数相当高; 4)加大剂量不引起麻醉作用;5)对肝微粒体酶诱导作用小;6)对夜间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7)较小后遗效应。临床应用:1)焦虑症;2)伴有焦虑、紧张的强迫状态;3)胃肠功能障碍、心血管功能失调的神经官能症;(抗焦虑)4)麻醉前给药;5)心脏电复律及内窥镜检查前用药。(镇静)6) 催眠;2. 中枢性肌肉松弛(局部肌肉筋挛有效)1)用于缓解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引起的肌强直。2)也可用于局部病变引起的肌肉痉挛(腰肌劳损)。3. 抗惊厥、抗癫痫1)用于小儿高热、破伤风、子痫、药物中毒性惊厥的辅助治疗。2)对癫痫持续状态为首选药。【作用机制】过程: 脑内存在BDZ结合位
33、点,BDZ类药物与该位点结合后可增强与促进脑内A型g-氨基丁酸(GABAA)神经功能。 该神经功能通过相应受体(GABAA受体)而发挥。 GABAA 受体系由a、b、g亚单位组成的寡聚体。 GABA主要与其中的b亚单位结合, 而BDZ 类药物与a、g亚单位(此作为BDZ结合位点)结合,解除了GABA调控蛋白对GABA受体的掩盖,使该受体被激活,故而大量的GABA与之结合,致使Cl-通道开放,Cl-内流增加,导致突触后膜超极化,由此增强了GABA突触后抑制作用。作用: BDZ 与延脑、下丘脑等网状结构的BDZ位点结合,增强了该部位的GABA突触后抑制而引起镇静、催眠。 与边缘系统(海马、杏仁核)
34、的BDZ位点结合而引起抗焦虑并加强其催眠作用。 作用于网状结构及脊髓的BDZ位点引起中枢性肌松弛。 作用于大脑皮层、丘脑、边缘系统的BDZ位点而抑制癫痫灶异常放电的扩散而抗惊厥、抗癫痫。【不良反应】1一般症状:嗜睡、头晕、乏力。2长期较大剂量服用(300-600mg/日)无明显中毒症状发生,但有成瘾性。3静脉过快易引起心血管抑制、呼吸抑制,故宜慢速推注。第二节 巴比妥类 babiturates 目前趋向于分为镇静催眠类、麻醉类。1. 镇静催眠类 常用药物: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 镇静 用于焦虑不安、烦躁、甲亢、高血压、功能性恶心、呕吐、与有中枢兴奋副作用的药物合用。常用镇静催眠剂量
35、的1/4-1/3 。 选苯巴比妥。 催眠 但缩短快波睡眠(REM)久服停药易致反跳现象,使REM显著延长,出现多梦,因而易致药物依赖性。 选用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苯巴比妥。 抗惊厥 大于催眠量可产生此作用。 但苯巴比妥则在催眠量时具有显著抗惊厥作用。 用于小儿高热、破伤风、脑膜炎、脑炎、脑溢血、子痫时的惊厥,以及中枢兴奋药所致惊厥。 苯巴比妥还用于抗癫痫。常用于癫痫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2、麻醉类(1)麻醉前给药 用苯巴比妥。(2)麻醉 用硫喷妥钠作基础麻醉、诱导麻醉,起效快。【作用机制】 巴比妥类和GABA-BDZ-Cl-复合体相结合,其结合部位靠近Cl-通道,增加该通道开放持续时间,促
36、进GABA引起的CI-的内流。引起细胞膜超极化。 较高浓度可影响Ca2+、Na+的跨膜流动,抑制Ca2+依赖性动作电位,并抑制Ca2+依赖性递质的释放。此作用广泛,故此类药物对中枢作用选择性不高。【不良反应】1)后遗作用2)耐受性3)依赖性4)其他 呼吸抑制 第三节 其他类 水合氯醛 Chloral hydrate CCl3CHO CCl3CH(OH2)【体内过程】从消化道、直肠易吸收,迅速在肝脏、肾脏被还原型NADH还原为三氯乙醇(CCl3CH2OH), 两者均对CNS有抑制作用,但后者更强,三氯乙醇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或被氧化为三氯乙酸从肾排泄。【作用与用途】作用不缩短快波睡眠,无后遗作用,安
37、全范围小,消除时间较长。用途1)用于破伤风、小儿高热、 子痫的惊厥,催眠(顽固性失眠)。2)不用于镇静。【不良反应】1)局部刺激性,宜直肠给药。2)大剂量抑制心脏、延髓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3)肝、肾损害。4)依赖性。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第一节:抗癫痫药癫痫是由多种原因所致大脑某些神经细胞群异常高频放电,并向周围扩散而引起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突发、短暂、反复性运动、感觉、意识、精神等脑功能紊乱。原发性:(病因未明)继发性:脑瘤、脑寄生虫、脑血管畸形、脑外伤等所致。癫痫发作类型及治疗药物发作类型临床症状治疗药物局限性发作单纯性局限性发作大脑局部功能紊乱,意识无影响,局部肢体运动或感觉异
38、常,持续20-60秒卡马西平,苯妥因钠复合性局限性发作(神经运动性发作)冲动性神经异常,意识障碍,无意识运动,自动症,持续30秒-2分丙戊酸钠,氟桂利嗪全身性发作失神性发作(小发作)突然神志丧失,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内脏和植物神经障碍,持续30秒内乙琥胺,氯硝西泮,丙戊酸钠肌阵挛性发作部分肌群短暂休克样抽动,1秒糖皮质激素,氯硝西泮,丙戊酸钠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突然昏倒,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全身强直阵挛抽搐,牙关紧闭,二便失禁,随后昏睡,数分钟至数小时逐渐意识恢复,对发作无记忆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因钠,丙戊酸钠,氟桂利嗪癫痫持续状态大发作持续状态,反复抽搐,持续昏迷,不及时
39、抢救有生命危险地西泮,苯巴比妥(都是静脉注射)第二节 抗惊厥药定义:惊厥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过度兴奋症状。表现全身骨骼肌不自主的强烈收缩。见于小儿高热、破伤风、癫痫大发作、药物中毒等。n 常用药物:巴比妥类、水合氯醛、地西泮(苯二氮卓类) 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1. 口服:下泻、利胆:用于驱虫、排毒,十二指肠胆汁引流;2注射:抗惊厥、降压:主要用于产前子癇等惊厥机理:Mg2+对抗Ca2+ 肌松, 中枢作用3局部外用 :50%高渗溶液湿敷用于消炎消肿。第十八章 抗精神失常药antipsychotic drugs定义:精神失常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性疾病(大脑机能失调
40、)。表现为情感、思维和行为异常。分为:精神分裂症- 型、型、躁狂症、抑郁症、焦虑症。治疗该类疾病的药物统称抗为精神失常药。抗精神失常药分类:1. 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均为吩噻嗪类药物)2. 抗躁狂症药:碳酸锂3. 抗抑郁症药:米帕明(丙咪嗪)4. 抗焦虑症药:苯二氮卓类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吩噻嗪类: 氯丙嗪硫杂蒽类: 泰尔登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其他:氯氮平,五氟利多, 舒必利一、吩噻嗪类: 1. 二甲胺类:氯丙嗪2. 哌嗪类 : 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3. 哌啶类: 甲硫哒嗪1. 二甲胺类 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冬眠灵 wintermine)【药动学】n
41、口服吸收缓慢,且不完全。受剂型、胃中食物及是否同时应用抗胆碱药影响。肌注迅速。n 分布以脑、肺、肝、脾、肾中为多,肝代谢。n 从尿、粪排除。T1/2 约6h,排泄缓慢,停药后2-6 周乃至6 个月,尿中仍有氯丙嗪排出。【作用、应用】1. 中枢神经系统 抗精神病作用 n 具特殊的中枢抑制作用(安定作用),表现为使动物或正常人服药后安定、活动减少,注意力降低,感情淡漠。n 对精神病病人在不引起过份镇静情况下,迅速控制兴奋躁动,尤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良好。继续用药则消除患者的幻觉、妄想等症状。使病人恢复理智,生活自理。但需连续服药6周6个月。n 抗精神病作用无耐受性,但安定、镇静可产生耐受性。n
42、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其他精神病伴有的兴奋、紧张及妄想者。作用原理:n 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DA-R)。n 精神分裂症病人与中脑边缘系统、中脑皮质多巴胺能神经功能亢进(DA-R活动过高)有关,以及与5-HT神经功能异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功能异常有关。n 其中多巴胺能神经功能亢进学说较受重视。n 多巴胺(DA)为中枢递质,主要由中枢多巴胺能神经合成、释放,其神经通路称为多巴胺通路。目前已知的四条多巴胺神经通路: 黑质-纹状体通路 对运动功能起重要调节作用。与随意运动的稳定、肌张力和躯体运动的整合有密切关系。 中脑-皮质通路 与精神情绪活动有关。 中脑-边缘系统通路 功能同。 结节-漏斗通路
43、对垂体内分泌功能有明显影响。n 脑内DA-R分为D1 、D2。n D1-R:分布于黑质-纹状体通路;n D2-R:分布于中脑-边缘通路、中脑-皮质通路、结节-漏斗通路以及黑质-纹状体通路。n D1、D2-R共同调控运动、刻板行为、条件反射行为、木僵状态。n D1、D2-R相互拮抗调控嘴、舌部肌肉震颤、四肢肌肉张力。n 吩噻嗪类是D1、D2的强大拮抗剂。因而阻断中脑皮质、中脑边缘系统通路DA-R的D2-R而产生抗精神病作用。n 氯丙嗪引起镇静与抑制特异性感觉传导通路进入脑干网状结构的侧支有关,可能是阻断了其中的a-R。 镇吐作用n 对生理性、病理性、放射性及某些药物引起的呕吐(小剂量抑制催吐化学
44、感受器周围D2受体,大剂量抑制催吐中枢)、顽固性呃逆(抑制呃逆中枢)均有效。n 用于多种疾病的呕吐、如癌症、放射病及药物引起的呕吐。n 对前庭兴奋引起的呕吐无效。(用东莨菪碱) 降温作用(体温调节作用)n 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由很强的抑制作用,使体温调节功能减退,此可使温度随外界环境温度改变而降低或升高。n 与其他中枢抑制药合用(如杜冷丁、异丙嗪),可使病人的体温下降,类似变温动物,致使进入冬眠状态,称人工冬眠。n 临床以物理降温配合氯丙嗪+其他中枢抑制药用于低温麻醉;或造致人工冬眠用于严重创伤或感染中毒引起衰竭、中枢性高热惊厥的辅助治疗。 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n 可加强催眠药、镇痛药作用。有时可利用这一作用来提高某些CNS抑制药的效应。 对锥体外系的影响 (见不良反应)。2. 植物神经系统影响n 不同程度阻断a、M-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