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15课汉武帝大一统.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7736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15课汉武帝大一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七上15课汉武帝大一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七上15课汉武帝大一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七上15课汉武帝大一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七上15课汉武帝大一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上15课汉武帝大一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15课汉武帝大一统.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欢 迎 走 进历 史 课 堂,汉 武 帝-刘 彻,汉武帝的“大一统”,合作探究,快速浏览本课内容,以下问题能难住你吗?1.汉朝的前辈们留给汉武帝哪些荣耀?2.汉武帝16岁登基,他遇到哪些方面的烦忧?.汉武帝如何破解这些阻碍的呢?,第课汉武帝“大一统”,第课汉武帝“大一统”,前人留下的荣耀,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韩信等个异姓王,稳定了军心,孤立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建国后为巩固天下分封了个同姓王。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总结秦及秦以前各代“所以失天下”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达到“海内安宁,家给人足”的昌盛局面。汉初的几位皇帝对北部匈奴采用,并送去大量丝绸和粮食等,几十年来无大的战

2、事发生。,第课汉武帝“大一统”,分封,无为而治,“和亲”政策,前人留下的荣耀,前人留下的荣耀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分封韩信等个异姓王,稳定了军心,孤立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建国后为巩固天下分封了个同姓王。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总结秦及秦以前各代“所以失天下”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无为而治,达到“海内安宁,家给人足”的昌盛局面。汉初的几位皇帝对北部匈奴采用“和亲”政策,并送去大量丝绸和粮食等,几十年来无大的战事发生。,被分封的诸侯王国势力发展,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匈奴仍不满足于“和亲”、财物等,经常在汉朝北部边郡进行掳掠,汉初奉行“无为”而治,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

3、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政治,军事,思想,第课汉武帝“大一统”,被分封的诸侯王国势力发展,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政治,第课汉武帝“大一统”,资料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玉片,金线克,被分封的诸侯王国势力发展,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政治,第课汉武帝“大一统”,汉景帝,接受晁错建议,削夺王国封地,导致“七国之乱”,派周亚夫平息了叛乱,王国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七国之乱,第课汉武帝“大一统”,被分封的诸侯王国势力发展,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政治,第课汉

4、武帝“大一统”,汉景帝,接受晁错建议,削夺王国封地,导致“七国之乱”,派周亚夫平息了叛乱,王国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夺列侯爵位,解除了王国危机,诸侯王,诸侯王,诸侯王,侯,侯,侯,侯,侯,侯,侯,侯,侯,中央统辖的郡,中央统辖的郡,皇帝,“推恩令”的作用没有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王国问题,诸侯王势力大减,侯王对皇帝感恩戴德。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又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汉初奉行“无为”而治,诸子百家学说重新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思想,第课汉武帝“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情境小短剧,请你想一想,演一演 那日,汉武帝召集各地各家学者来到长安,询问治国方法。到会的法家学者,他会说:到会的道家学者,他会说:到会的儒家学者,他会说:,我用哪种思想来治理国家最好呢?,第课汉武帝“大一统”,儒家学说渊源,孔子,第课汉武帝“大一统”,董仲舒,、皇权神化(天子),主张:以德治国,以刑辅之,、创立“三纲五常”,构建系统的伦理体系,什么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个原则 仁:相互关爱 义:正义感和责任感 礼:行为规范 智:善于进退 信:诚信,第课汉武帝“大一统”,史海拾贝,儒家学说渊源,既加强了皇权、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又体

6、现了治民思想中刚柔并济的策略。,孔子,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第课汉武帝“大一统”,董仲舒,、皇权神化(天子),主张:以德治国,以刑辅之,改造,、创立“三纲五常”,构建系统的伦理体系,秦 皇 汉 武,第课汉武帝“大一统”,秦皇汉武并论之探究,1、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大统一的朝代是从秦朝开始,是汉武帝将这种大统一的局面巩固下来。、政治上都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都实现了思想的统一,秦:焚书坑儒,大兴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 学,讲习五经;在地方建立学校,)起用儒生做官等,第课汉武帝“大一统”,(政治倾斜),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残暴方式),对匈奴多次展开大规模反击战,尤其是年,卫青

7、、霍去病大败匈奴,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郡的威胁,匈奴仍不满足于“和亲”、财物等,经常在汉朝北部边郡进行掳掠,军事,第课汉武帝“大一统”,汉武帝的大一统,1、政治上:2、思想上:、军事上:,颁布“推恩令”,削夺列侯爵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效果:,效果:,措施:,解除了王国危机,措施:,加强了皇权、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措施:,效果:,对匈奴多次展开大规模反击战,尤其是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郡的威胁,对于汉武帝,我总的评价是“千古之帝王,旷世之奇才”。所谓“非常之时需待非常之人”,无论从文治武功,还是胸怀肚量,都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第课汉武帝“大一统”,我

8、,中,汉,武,帝,第课汉武帝“大一统”,汉武帝的大一统,1、政治上:2、思想上:、军事上:,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效果:,效果:,措施:,削夺列侯爵位,解除了王国危机,措施:,加强了皇权、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措施:,效果:,对匈奴多次展开大规模反击战,尤其是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郡的威胁,你掌握了吗?,1.西汉时期出现大一统,进入强盛时期的皇帝是()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C,2.西汉时期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A.书院 B.太学 C.大学 D.学宫,B,第课汉武帝“大一统”,你掌握了吗?,3.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最高明的举

9、措是()、削夺王国封地、平定七国之乱、颁布“推恩令”、削夺列侯爵位,C,C,4.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是()A.主父偃 B.卫青 C.董仲舒 D.董宣,C,第课汉武帝“大一统”,5.以下四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汉高祖 汉武帝汉景帝汉文帝 A.B.C.D.,A,你掌握了吗?,第课汉武帝“大一统”,材料解析题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凡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回答:1.上述材料是谁说的?人们把这一主张称做什么政策?2.这一政策的实行对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这个政策得到哪个皇帝的认同,这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有什么异同?,第

10、课汉武帝“大一统”,我国古代的六艺指什么?,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1)礼:礼节。(2)乐:音乐。(3)射:射箭。(4)御:驾车。(5)书:识字。(6)数:算术。,材料解析题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凡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回答:1.上述材料是谁说的?人们把这一主张称做什么政策?2.这一政策的实行对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这个政策得到哪个皇帝的认同,这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有什么异同?,第课汉武帝“大一统”,材料解析题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凡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回答:1.上述材料是谁说的?人们把这一主张称做什么政策?2.这一政策的实行对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这个政策得到哪个皇帝的认同,这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有什么异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汉武帝开始,儒家学说被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汉武帝,都是实现思想的统一,只是方式不同而已,第课汉武帝“大一统”,课堂延伸,汉武帝的传奇故事除本课所讲的之外还有许多,你还能搜集到哪些故事呢?汇集起来举行一个历史人物主题故事会,一定会很精彩!,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