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复习课设计与思考.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8121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复习课设计与思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九年级历史复习课设计与思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九年级历史复习课设计与思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九年级历史复习课设计与思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九年级历史复习课设计与思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复习课设计与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复习课设计与思考.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为例,九年级历史复习课设计与思考,LOGO,一、设计过程的回顾1.第一次设计的过程2.试教后的反思3.第二次设计的改进,二、设计中想到的问题1.考点如何整合的问题?2.如何熟悉课本的方法?3.如何让课堂有历史味?,九年级历史复习课设计与思考 以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为例,一、设计过程的回顾1.第一次设计的过程,厘清教材编者的意图 本课的标题: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英国:课本围绕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及其影响而编写。从课文主要内容看,编者主要描述议会如何解决留王还是废王的问题。这是个两难问题,保留国王出现查理一世专制与旧王朝复辟,废除国王又来了克伦威尔的独裁

2、,最后通过“光荣革命(课本用不流血的政变来表述)”解决了这个纠结问题既保留了国王又限制国王的绝对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从课的小标题看:“议会对王权的胜利”即议会用不流血方式通过法令(如权利法案)完成了新旧体制转换,确立新体制。最后教材用“一直延续至今”的表述来说明新体制对英国历史发展的适应,也为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奠定制度基础。,明确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点20:比较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 B,一、设计过程的回顾1.第一次设计的过程,厘清教材编者的意图 美国:从课本内容看,围绕着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独立斗争的过程以及独立的追求,既避免专制的迫害,保障天赋人权,确立共和体制(共和制是相对君主

3、制而言,害怕君主专制,专制下臣民无安全感,故对政府权力进行分割,并以权力来制约权力,就三权分立原则)而编写。从课的小标题看:“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用共和制下总统是如何产生来说明其与君主的区别,一总统是民选,二有任期(君主是世袭+终身),说明共和制(避免专制,保障人权)区别于君主制。教材最后用“许多国家都采用了相似的政体”的表述来说明新体制的作用即普适性。,一、设计过程的回顾1.第一次设计的过程,厘清教材编者意图 法国:从课本主要内容看,编者似乎围绕着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中革命力量与国内外封建专制势力的斗争而编写的。但教材最后一段内容(“大革命后,虽几次王朝复辟,但共和政体最终确立起来,延续至

4、今)”却暴露了编者真实意图是侧重新体制确立过程曲折与艰难。课的小标题“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也可佐证这一点,因为“忘我献身”的表述,正说明法国公民与美国一样在专制统治下人人没有安全感,为了天赋人权,需要忘我献身,巴黎人民(市民)三次起义的原因就是很好的说明。还有课本中人权宣言内容与阅读卡内容(大革命后,拿破仑执政并称帝)都说明这一点。,一、设计过程的回顾1.第一次设计的过程,教学框架的设计:用表格方式呈现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概况,展示与比较各国新体制形成的过程,得出新体制创立是各国历史演变的结果,没有优劣之分,并适合各国以后历史发展及对西方制度文明演进的影响等结论。,一、设计过程

5、的回顾1.第一次设计的过程,教学环节的设计:用提出问题+分解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来设计教学环节。,环节设计的依据:编者一般按从史到论来编写课本。如果按课本罗列史实来讲解历史,就会出现史实的罗列和结论的灌输(把结论当做史实讲,以论代史)。历史学科思维的特点与课本编写顺序相反,按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即结论是从史实推出的。,如果把结论转换成问题,再运用课本史实或补充材料,就能再现推理论证过程,最后得出结论。,英国:主要结论是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转化成问题就是:议会为何要限制国王的权力?议会为何又要保留国王?议会怎样解决既可限制王权,又能保留国王的问题呢?用查理一世专制行为与王朝复辟、克伦威尔独裁和

6、光荣革命的史实,就可以再现君主立宪确立的过程。,把结论转换成问题,再运用课本史实或补充材料,就能再现推理论证过程。,问题一:议会为何要限制国王的权力?(提示: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相关知识来回答),问题二:英国议会为何又要保留国王?,议会有限制王权的传统,查理一世独断专权,旧王朝复辟专制。,国王被处死的消息在英国国内也引起了不同的反应.不久之后,从掌权的保皇派和长老教会的牧师中爆发了抗议的狂潮。在普通的民众中,也广泛散布着震惊和愤慨。-摘自大国崛起 英国,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发动了(英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军事政变,于1653年4月武力强行解散议会,不久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1656年夏天.仿同查

7、理一世,搞商品专卖权.1658年克伦威尔一死,斯图亚特王朝很快复辟,革命又退回到了起点。-摘自大国崛起,英国,1688年荷兰执政威廉受英国议会邀请率军在托尔湾登陆。消息传到伦敦,国王詹姆斯二世出逃,后经威廉同意,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国。12月威廉兵不血刃进入伦敦。这就是为英国历史学家所津津乐道的“光荣革命”。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议会向威廉提出一个权利宣言。宣言指出以后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威廉接受了宣言中提出的要求。,问题三:议会怎样解决既可限制王权,又能保留国王的问题呢?(提示: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相关知识来回答),通过“光荣革命

8、”,议会终于在长达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后,取得了对王权的胜利,从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美国:课本主要结论是美国确立了共和制。,把结论转换成问题就是:美国为什么要确立共和制?(考虑到美国立国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可与英国君主制相比)美国为何确立与英国不同的共和制?用独立战争的独立目标即独立宣言内容,也可补充启蒙思想(反专制的政治主张及保障人权的制度设计即三权分立与制衡),还可以补充移民的清教思想(许多移民是深受欧洲宗教迫害,追求自由才到新大陆的)等史实说明为何确立与母国不同的制度。,把结论转换成问题,再运用课本史实或补充材料,就能再现推理论证过程。,美国独立战争概况(大事记),1773年,波士顿

9、倾茶事件,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制定宪法,17、18世纪,英国在北美相继建立了13个殖民地,确立共和政体,美国为何确立和英国不一样的新体制呢?,当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是接连不断的伤天害理和强取豪夺的历史,这些暴行的唯一目标,就是想在这些州建立专制的暴政。独立宣言摘录,“我们认为这些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他们被其造物者赋予了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他们之间设立政府.”独立宣言摘录,摆脱殖民统治,避免专制统治,保障民主权利,思考:,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央政府,美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践“三权分立”学说的共和制国家,也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任总统。,如法国:课本主要结论是“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起来”。,把结论转换成问题就是:“课本为何在法国共和制确立之前用“最终”两个字?”用大革命与之后两次王朝复辟,两个帝国和两个共和国的的史实来说明共和制确立的曲折与艰难,再现历史学科的论证过程。,把结论转换成问题,再运用课本史实或补充材料,就再现推理论证过程。,思考:课本为何在法国共和政体确立之前用了“最终”两个字?,法国革命概况(大事记),1789年,君主立宪制,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第一共和国,17

11、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罗伯斯庇尔掌权,大革命后期,拿破仑建立第一帝国,大革命以后,几次王朝复辟,1875年,确立共和政体,18141830年 波旁复辟王朝 18301848年 七月王朝 18481852年 第二共和国18521870年 第二帝国 18701940年 第三共和国,1.新体制是由各国历史演变而来;2.新体制的确立要经过长期斗争、是曲折复杂与妥协的结果;3.新体制与旧体制比较,进步性在于限制了绝对权力无限制扩张,确定了以权力来制约权力原则,并成为以后许多国家制度设计的原则。,结论,一、设计过程的回顾1.第一次设计的过程,教学环节的设计:提出问题+分解问题+最后得出结论,一、设计

12、过程的回顾2.试教后的反思,历史学科特点有了,但不具有复习课的特点,即缺乏学习方法指导与解题能力训练,复习课型定位不准。,3.第二次设计的改进设想:在论从史出的特点与框架不变情况下,如何渗透了学习方法指导?,一些做法:如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罗列大事记。老师示范罗列大事记方法(时间:关键年份;事件:准确名称)学生自主罗列大事记;学生按要求罗列大事记。,做法1: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罗列大事记。老师示范罗列大事记方法(时间:关键年份;事件:准确名称),做法2: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罗列大事记。学生自主罗列大事记,做法3: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罗列大事记。学生按要求罗列大事记。,一、设计过程的回顾2.试教后的反思

13、,做法:利用考题中的材料,学会提取解题信息点,用划出或圈出关键词句等方法来训练解题能力。,3.第二次设计的改进 设想:在论从史出的特点与框架不变情况下,如何渗透了解题能力的训练?,历史学科特点有了,但不具有复习课的特点,即缺乏学法方法指导与解题能力训练,复习课型定位不准。,做法:利用考题中的材料,学会提取解题信息点,用划出或圈出关键词句等方法来训练解题能力。,美国为何确立和英国不一样的新体制呢?,当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是接连不断的伤天害理和强取豪夺的历史,这些暴行的唯一目标,就是想在这些州建立专制的暴政。独立宣言摘录,“我们认为这些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他们被其造物者赋予了某些不可

14、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他们之间设立政府.”独立宣言摘录,摆脱殖民统治,避免专制,保障民主权利,思考:,阅读材料,圈出关键词回答问题:,二、设计中想到的问题1.考点如何整合的问题?,问题:第一次设计是依据一个考点一节课(考点20:比较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最后部分设计了“得出结论”这个环节,是依据对考点中“比较概况”两字的理解(论从史出)。,1.新体制是由各国历史演变而来;2.新体制的确立要经过长期斗争、是曲折复杂与妥协的结果;3.新体制与旧体制比较,进步性在于限制了绝对权力无限制扩张,确定了以权力来制约权力原则,并成为以后许多国家

15、制度设计的原则。,得出结论,探究:比较上述英美法三国的概况,我们能够得出哪些结论?,二、设计中想到的问题1.考点如何整合的问题?,问题:第一次设计是依据一个考点一节课(考点20:比较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最后部分设计了“得出结论”这个环节,是依据对考点中“比较概况”两字的理解()论从史出,但这是错误理解考点中“比较”的用意(比较只是用来体现考试要求B级)。,二、设计中想到的问题1.考点如何整合的问题?,改进的做法:增加“考点17:知道近代工业革命中有代表性的成就”内容作为英法美三国新体制确立后的影响,即新体制为工业革命提供制度保障。引入工业革命的成就内容。,这些国家先后建立起资

16、本主义民主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制度条件。,影响,18世纪60年代开始,一场以_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从_国开始,一种新的动力机器_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_时代。19世纪初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德国、_等欧洲国家以及_,拉开了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就。,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下列属于这个时期的发明是(),A.B.C.D.,机器生产,英,蒸汽机,蒸汽,法国,美国,C,快速阅读课本(P50-52,53-55),完成关键词填空。,19世纪后半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

17、最突出的特点是_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发展到_时代。许多发明得到应用。,19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下列以电力作为动力的发明是(),电力,电气,C,A.B.C.D.,D,19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其中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发明是(),二、设计中想到的问题1.考点如何整合的问题?,启发:在历史复习课设计时适当整合考点。如23梳理秦统一后的王朝更替或并存的时序。可融入(可用“时序排列选择题”解决)19说明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影响24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理解其影响25说明元朝和清朝对国家

18、统一的贡献,一些做法:列大事记(准确记忆关键年份与大事名称),二、设计中想到的问题2.如何熟悉课本的方法?,2.熟悉课本一些做法:填关键词(准确记忆概念等名称),2.熟悉课本一些做法:改正史实错误,2.熟悉课本一些做法:一题多考(同一考点多角度考),2.熟悉课本一些做法:一题多考(同一考点多角度考),2.熟悉课本一些做法:一题多考(同一考点多角度考),如果把图片变成文字表述,同一个考点,可换多种形式考查。,二、设计中想到的问题2.如何熟悉课本的方法?,一些做法:列大事记(准确记忆关键年份与大事名称)填关键词(准确记忆概念、事件等名称)改正史实错误(找错误)一题多考(同一考点多角度考,多形式考)

19、朗读课本经典句段(如名人名句)用一句话概述(准确表达),二、设计中想到的问题3.如何让复习课堂有历史味?,做法:解读教材,理解编者意图,展示历史自身演进的逻辑过程,解决历史问题的智慧。,问题一:议会为何要限制国王的权力?问题二:议会为何又要保留国王?问题三:议会怎样解决既可限制王权,又能保留国王的问题呢?,设想:在处理这三个问题教学之后,再增加一个环节:用材料题形式来解决“君主立宪制与君主专制”不同,体现新旧制度的比较以及新体制的进步性。这样既有复习课的特点,又有历史课味道。,问题一:议会为何要限制国王的权力?(提示: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相关知识来回答),问题二:英国议会为何又要保留国王?,议

20、会有限制王权的传统,查理一世独断专权,旧王朝复辟专制。,国王被处死的消息在英国国内也引起了不同的反应.不久之后,从掌权的保皇派和长老教会的牧师中爆发了抗议的狂潮。在普通的民众中,也广泛散布着震惊和愤慨。-摘自大国崛起 英国,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发动了(英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军事政变,于1653年4月武力强行解散议会,不久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1656年夏天.仿同查理一世,搞商品专卖权.1658年克伦威尔一死,斯图亚特王朝很快复辟,革命又退回到了起点。-摘自大国崛起,英国,1688年荷兰执政威廉受英国议会邀请率军在托尔湾登陆。消息传到伦敦,国王詹姆斯二世出逃,后经威廉同意,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国。1

21、2月威廉兵不血刃进入伦敦。这就是为英国历史学家所津津乐道的“光荣革命”。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议会向威廉提出一个权利宣言。宣言指出以后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威廉接受了宣言中提出的要求。,问题三:议会怎样解决既可限制王权,又能保留国王的问题呢?(提示: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相关知识来回答),通过“光荣革命”,议会终于在长达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后,取得了对王权的胜利,从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权力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或废除法律;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随意征税;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建立常备军;议会选举自由;议会应时常集会等。,问题:结合所学,依据权利法案的规定,指出立宪的君主与专制的君主区别在哪里?,阅读材料,找出关键词回答问题:,历史复习课的设计要素1.明确考点的内容与要求2.领悟编者意图3.框架的设计(如表格)4.环节的设计(可用“提出问题+分解问题+最后得出结论”体现学科特点)5.渗透学法指导与解题能力训练 反例,九年级历史复习课设计与思考 以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为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