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应用内镜临床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9654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7.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应用内镜临床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神经应用内镜临床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神经应用内镜临床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神经应用内镜临床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神经应用内镜临床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应用内镜临床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应用内镜临床文档资料.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神经内镜发展历程,神经内镜的发展20世纪初期 第一例神经外科内镜手术20世纪70年代,kins柱状透镜系统,神经内镜进人新时期 20世纪末至今 发展迅速 提出内镜神经外科,神经内镜优点,无术野死角 用内镜应用能完成术中难以发现的死角部位操作,增加手术野的暴露,避遗漏病灶,同时也减轻对脑组织的牵拉全景化视野 手术显微镜呈直线照明,属管状视野,而内镜视管带有侧方视角可达到显微镜无法达到的术区 增加手术野局部照明强度 对观察物体局部放大 增大可视角度所以它可以看到显微镜不能看到的区域,目前主要用于颅内动脉瘤结构、桥小脑角区或其他颅底肿瘤的观察微侵袭 手术侵袭性小、痛苦减轻、恢复更快,花费少,神经内镜

2、不足,神经内镜手术野小,操作空间小,特别术区出血较多时处理较困难雾气或血迹污染可能影响内窥镜成像术中术者双手的自由度和协调性受限,神经内镜简介,显示器,摄像,动力系统,光源,双极电凝,冲水系统,神经内镜简介,神经内镜临床应用范围,内镜神经外科学 所有操作都在内镜下进行内镜控制显微神经外科学 利用内镜光源及成像系统,应用常规显微手术器械完成的显 微神经外科手术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学 显微手术中,利用内镜观察显微镜术野外区域内镜观察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增加照明,扩大视野,不操作,神经内镜临床具体应用,脑积水慢性硬膜下血肿脑室内的囊性病变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虫症脑室内实质性病变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

3、术三叉神经或面神经微血管减压颅底肿瘤,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镜发展历程,2009年开展第一例内镜手术2010年宋来君主任倡导规范发展神经内镜工作2010年7月神经内镜培训2011年8月引进神经内镜设备201年8月23日独立开展神经内镜手术目前,手术台数60余例,神经内镜治疗最重要、最好的适应证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脑脊液的引流更接近生理通路70%的脑积水患者可以不做分流术,而通过ETV获得治疗,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 中脑导水管狭窄、闭塞,或中脑、松果体区、后颅窝 的占位性病变、Chiari畸形等引起的梗阻性脑积水部分交通性脑积水 ETV建立了新通路 ETV还适合于分流术失败者、

4、腹水、腹腔感染等分流 术禁忌证的患者以及脑膜炎、脑室出血后脑积水患者,手术指征,手术禁忌,三脑室底宽度小于5mm中间块过大,可能阻挡内镜通过严重的三脑室底下疝,造成鞍上池和脚间池的局部粘连有头部放疗史脑脊液吸收障碍或静脉窦闭塞基底池闭塞颅内感染未控制者,手术并发症发热,ETV术后非感染性发热 术中血性脑脊液刺激 打开通道过程中脑组织碎屑进入脑脊液循环,手术并发症硬膜下积液,ETV术后硬膜下积液 婴儿:蛛网膜下腔对脑脊液的吸收功能尚不完善 老年:造瘘后脑脊液引流过快,脑萎缩脑组织下陷所致随着皮层瘘道的关闭,积液逐步消失,ETV术后头皮下积液、脑脊液漏多发生于婴幼儿患者 长期脑积水,颅内压增高,硬

5、脑膜菲薄,不易严密缝合 婴幼儿头皮菲薄,皮下组织较少,关颅时脑膜,致脑脊液进入皮下形成头皮下积液,手术并发症皮下积液及脑脊液漏,手术并发症癫痫,ETV术后发生癫痫局部皮层刺激术中冲洗液所致脑脊液成分改变术后脑脊液动力学变化术后颅内积气,手术并发症尿崩,ETV术后尿崩第三脑室底操作对丘脑下部刺激损伤垂体柄冲洗过度造成下丘脑核团的扭曲变形而导致,手术并发症颅神经损伤,ETV术后颅神经损伤 视神经损伤 动眼神经损伤,手术并发症颅内积气,ETV术后颅内积气 颅压降低过快,手术方式,切 口 婴幼儿:冠状缝前瓣状切口,呈骨瓣 成人:冠状缝前1-2cm,旁开2-3cm,钻孔,内镜下:膈静脉、丘纹静脉和脉络从

6、组成“Y”状前的室间孔三脑室底乳头体及其前方无血管区三脑室底部造一约0.6cm瘘口,可见基底动脉,手术方式,临床应用效果,无异物(脑室-腹腔分流管)植入重建脑脊液循环更接近生理循环,无分流过度、分流不足及因虹吸导致的分流速度随体位改变而产生的波动重建通路为直径5mm瘘口,极少堵塞,因而一次手术,终身治愈,临床应用效果,不受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而脑室-腹腔分流术随儿童身体长高需反复重新手术更换分流管三脑室底造瘘术可以同时消除病因,如脑室内囊肿、出血等用于分流失败或感染粘连的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也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三脑室底造瘘术手术创伤小,死亡率极低,极少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资料,本组共49了例,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75d-67y:婴幼儿(0-3岁)28例,儿童(3-14岁)3例,成人9例,老年人4例先天性脑积水34例继发性脑积水15例:蛛网膜囊肿并脑积水4例,颅脑手术后脑积水3例,无菌性脑膜炎后脑积水3例,多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失败5例主要临床表现:头颅异常增大28例,头痛、呕吐24例,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7例,发育迟缓19例本组病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ETV,术后47例症状明显改善,2例术后症状无明显变化。,临床资料,临床资料,临床资料,临床资料,术中视频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第三脑室底造瘘术中.mpg,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