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血液课件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9695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血液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三章 血液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三章 血液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三章 血液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三章 血液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血液课件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血液课件文档资料.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目标,简述血浆渗透压的概念、分类和作用。简述红细胞生成的原料,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特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来源和作用。掌握生理性凝血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说出人体血量、血液成分和功能。熟悉血型的分型及其依据,ABO血型的鉴定原理与方法。了解白细胞的分类与作用、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以及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及意义。,一、血液的组成血液又叫全血,二、血液的理化性质,(一)颜色 血液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颜色。(二)密度 血液的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浓度,其次决定于血浆蛋白的浓度。(三)粘滞性 血液的粘滞性为水的45倍,血浆的粘滞性为水的1.62.4倍。(四)酸碱

2、度 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平均为7.4),变动范围极小,,三、血液的基本功能,(一)运输功能(二)调节功能(三)防御和保 护功能,第二节 血 浆,血浆是含有多种溶质的水溶液,属体液的一部分。血浆和全血一样,从血管中流出,如不加抗凝剂 就会自行凝固。,一、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浆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有机物 非蛋白有机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酐、肌酸和氨基酸等 阳离子以Na+为主,还有少量的K+、Ca2+、Mg 2+等;无机物 阴离子主要是Cl-,此外还有HCO3-、HPO4-等。,二、血浆渗透压,渗透压是一切溶液具有的特性,是渗透现象的动力。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浆所具有吸

3、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血浆晶体渗透压:维持和调节细胞内外的水平衡,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和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平衡,保持正常的血浆容量具有重要作用。,第三节 血细胞,一、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 正常男性约(45.5)1012/L,平均 5.01012/L,正常女性 约(3.55)1012/L,平均4.21012/L正常红细胞双凹圆碟形,中间薄周围厚,直径约7-8m,容积约为90m3,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悬浮稳定性:血液中的红细胞能够较稳定地分散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称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2、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和溶血

4、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简称脆性。用于表示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能力。正常值:0.45%0.35%NaCL溶液。3、红细胞形态的可塑性:红细胞的容积大于其内容物的体积,膜和内容物均具有流动性,红细胞的生成 1、红细胞生成所需原料:铁和蛋白质-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性贫血2、成熟因子:维生素B12、叶酸-巨幼红细胞贫血维生素B12的吸收必须有赖于胃腺分泌的内因子,如果缺乏内因子也会影响红细胞成熟引起更严重的巨幼红细胞贫血(恶性贫血),3、生成调节 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肾产生的一种糖蛋白 促使造血干细胞向原红细胞转化,同时促进红细胞发育和蛋白质合成,并促进成熟的红细胞释放入血。2)雄激素

5、:作用于肾和骨髓促进红细胞成熟其他激素,红细胞的破坏 据计算平均每秒钟有100万 红细胞破坏,每秒钟有6g血红蛋白降解。红细胞破坏的场所 肝、脾的巨噬细胞系统,二、白细胞(一)白细胞的分类及正常值 白细胞总数(410109/L),无粒白细胞,有粒白细胞,名称 百分比 主要功能,中性粒细胞 5070%吞噬与消化 嗜酸性粒细胞 14%参与过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 0.51%参与变态反应 淋巴细胞 2040%T细胞 细胞免疫 B细胞 体液免疫 单核细胞 17%吞噬、免疫,白细胞分类及功能,(二)白细胞功能,1.中性粒细胞:小吞噬细胞。形态:分叶,25叶(23叶多见),分叶越多,细胞越老。杆状核粒细胞增

6、多,称核左移,表明有严重感染。细胞质:粉红色,有两种颗粒 嗜天青颗粒(溶酶体)特殊颗粒(嗜中性)数量多,体积小,含有溶菌酶、吞噬素,可以杀死细菌。功能:具有变形和吞噬功能,是血管内的主要吞噬细胞,主要对方细菌。吞噬细菌后自身也坏死成为脓细胞。是对抗急性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胞体较大,直径约为15-30m,胞质内 没有颗粒,它们约占血液中白细胞数 的4%-8%。单核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中发育。当它们从骨髓进入血流时仍然是尚未成熟 的细胞。与其他血细胞比较,单核细胞内含有更多的非特异性脂酶,具有更强的吞噬作用。,2、单核细胞,形态:核不规则,常被颗粒遮盖,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

7、能合成:组胺、肝素、过敏性慢反应物质(SRS-A)组胺与平滑肌表面H1受体结合,可使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和微静脉通透性增加,使支气管、肠道平滑肌收缩;与胃壁细胞的H2受体结合,能刺激胃酸分泌。功能: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抗凝血,3、嗜碱性粒细胞:,4、嗜酸性粒细胞:,形态:核分2叶,能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合成和释放活性物质,故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杂过敏反应中的作用,此外它还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功能:抗过敏和抗寄生虫,淋巴细胞是免疫细胞中的一大类,它们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根据细胞成长发育的过程和功能的不同,淋巴细胞分成T细胞和B细胞两类。在功能上T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细胞则主要与体液免

8、疫有关。,5、淋巴细胞:,三、血小板,(一)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是骨髓巨核细胞的细胞质脱落形成的具有代谢力的细胞,呈梭形或椭圆性.正常值(100300)109/L.正常变动范围不超过10%.血小板含量50 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可产生出血倾向;血小板数量超过1000 109/L,称为血小板过多,易发生血栓.血小板平均寿命714天.,(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1、黏附: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黏着。2、聚集:血小板彼此聚合的现象。ADP是致聚剂之一。还有:前列腺素类、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胺、胶原、凝血酶,此外有细菌、病毒、免疫复合物等。阿司匹林、咪唑等药物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

9、。3、释放:血小板受刺激后,将其颗粒中内容物释放的过程。4、收缩:5、吸附:6、修复:,(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参与生理止血 2、促进凝血 3、维持毛细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一、国际命名法编号通用的凝血因子,(二)凝血过程,X,Xa,Va、Ca2+,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步骤: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即:因子X的活化)2.凝血酶的形成3.纤维蛋白的形成,(三)抗凝,1.抗凝血酶III:由肝细胞抗凝血酶III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抗凝血酶III可以与FIXa、FXa、FXIa、FXIIa 和凝血酶分子中的丝氨酸残

10、基结合,使凝血因子和凝血酶活性中心失活。2.肝素: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的一种粘多糖,可与抗凝血酶III结合,增强抗凝血酶III的抗凝作用。还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抑制物和其他抗凝物质来抑制凝血过程。,(四)血液凝固过程的加速与延缓,粗糙面能促使血小板聚集、解体并释放出PF3等促凝物质,提高温度能加速血液凝固。血液与光滑面接触,或把血液置于低温环境中,则可延缓血凝。,二、纤维蛋白酶的溶解,第五节 血量和血型,一、血量 血量:人体血液的总量总称血量。正按容积重量比相当于人体自身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约有7080 ml的血量。一个60kg的人约有42004800ml的血量。,二、

11、血型 指血细胞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叫血型。所以有白细胞血型、血小板血型、红细胞血型。红细胞血型就有十几种,临床关系密切的有:可见血型抗原最为重要的血型是ABO系统和Rh系统。,ABO血型与输血 避免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是输血的根本原则,所以在临床上输血应输同型血。如在紧急情况下必须输血而又无同型血的情况下可考虑缓慢少量输入异型血。异型输血必须符合供血者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中的抗体所凝集的原则。由于O型血红细胞上A、B两种抗原均无,AB型血的血浆中抗A、抗B两种抗体都不含,故O型血可输给其他三型,AB型血可接受其他三型。即使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 进行输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 试验。,1、

12、如果交叉配血试验的两侧都没有凝集反应,为配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2、如果主侧有凝集反应,则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3、如果主侧不引起凝集反应,而次侧有凝集反应,只能在应急情况下输血,输血时不宜太快太多,并密切观察,如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交叉配血试验主侧:把供血者的血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试验次侧:把受血者的血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目标测试,下述哪种因子不存在于血浆中?A因子 B因子 C因子 D因子 E因子,生理性止血后期血凝快回缩是因为:,A.纤维蛋白收缩 B.红细胞叠连C.白细胞变形运动 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 E.血小板聚集,B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A.抗原 B.B抗原 C.A和B抗原都有 D.A、B及H抗原均无 E.H抗原,草酸钾之所以能抗凝是因为:,A.增强血浆抗凝血酶的活性 B.去除血浆中的Ca2 C.抑制凝血酶活性 D.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E.增强纤溶酶的活性,一般血型抗原是红细胞膜上的:,A.糖 原 B.蛋白质 C.磷 脂 D.脂蛋白 E.糖脂或脂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