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仁不好学,其蔽.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0097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仁不好学,其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仁不好学,其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仁不好学,其蔽.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孔子的学习观,老郑制作,【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学习后才知道的,是二等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是三等人;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这就是下等了。”,【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译文】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译文】,【原文】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

2、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译文】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六种弊病吗?“没有。“坐下,我对你说。好仁不好学,弊病是愚蠢;好智不好学,弊病是放纵;好信不好学,弊病是害人;好直不好学,弊病是刻薄;好勇不好学,弊病是破坏;好刚不好学,弊病是狂妄。”,【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译文】孔子说:“只有容貌、态度恭敬、顺从而无礼来指导就会归于敷衍;只有做事谨慎小心而无礼来指导就会胆怯、懦弱;只有英勇、强悍而无礼来指导就会作乱;只有刚正

3、、率直而无礼来指导就会尖酸刻薄。如果君子厚待百姓,老百姓就会按仁德行事了;如果君子不遗故交,老百姓也会厚道。”,【译文】,【译文】,【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注释】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4、,【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注释】弟子:学生或徒弟。孰:谁,哪一个。迁怒:指自己不如意时,对别人发火生气。迁:转移。不贰过

5、:不犯同样的错误。贰:二,再一次,重复。短命:古代三十岁以前死去称短命。颜回死去是岁,故孔子称其短命。亡():通“无”,没有。,【译文】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谁是爱好学习的呢?”孔子回答:“有一个叫颜回的,爱好学习。他从不拿别人出气,不重犯同样的过错。却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没有听到过好学的人。”,【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译文】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

6、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原文】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注释】陈亢():即陈子禽。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鲤。异闻:特殊的教育。趋:小步快走,在人面前表示恭敬。庭:庭院。无以言:不善于说话。立:立足于社会。斯:这。远:作动词,疏远,指不偏爱。,【译文】陈亢问伯鱼说:“你也许听

7、到过与众不同的教诲吧!”伯鱼回答说:“没有。父亲曾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走过庭院,他说:学诗没有?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不能言谈应对。我回来就学诗。有一天,父亲又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走过庭院,他问我:学礼吗?我答道: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我回来就去学礼。”我所听到的就是这两次。陈亢告辞后高兴地说:“我问了一件事得到了三个收获,听到了学诗的道理,听到了学礼的道理,听到了君子不偏爱儿子的作风。”,讨论:先进的知识技能 还是 良好的道德品质孰重孰轻?哪一个更使你成就幸福生活?红楼梦里那副名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以说,书斋里是一种学问,书斋外又是一种学问,两种学问

8、做通了,才是大学问。,很重要的道德修养:“不迁怒”,“不贰过”。,不移于乙,过于前者,不移于后。”“不迁怒”常人十分难以做到,如在上级那里受了气,挨了批评,迁转给下级,在父母那里受了气,在自己子女身上发泄,在外窝了火,对内发泄,在内蒙屈,对外发泄。总之,怒于左者,移于右,怒于上者,泄于下,怒于强者,移于弱,怒于甲者,移于乙。“己所不欲,强施于人”,这类人生活中比比皆是,凡怒而欲发,思颜子不迁怒”,“不贰过。”朱熹说:“怒于甲者“不迁怒”,三字,真可谓一剂良药。,“不贰过”,需经过三个阶段:自知其过,“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程子语)。自改其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自,“不迁怒”

9、,“不贰过其过,“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自责)者也公冶长。”颜回之所以能“不贰过”,关键是做到了对待错误能“自知、自改、自讼”。,反思,孔子认为父兄教弟子应该是这样,现在的父兄是怎样做的?有弟子而不教,不必说了;有教的,也大多从利禄起见。你好好学,考不上大学没有饭吃;现在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了,你得考研、出国。希望子弟生活得好一些,这是人之常情,未尝不合圣人之心。但是何妨再期望子弟做大圣大贤?说大圣大贤或许大而空了,那你何妨教他做个好人?古谚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邪雅俗,大多是以小时候一念之差分开的。归有光祖母告诉他,他父亲幼时,祖母问他人生信条是什么,归父说:但做好事,莫问前程。先成人再成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