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心怡】研修学习案例.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71822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陆心怡】研修学习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陆心怡】研修学习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陆心怡】研修学习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陆心怡】研修学习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陆心怡】研修学习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陆心怡】研修学习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心怡】研修学习案例.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研修学习案例通过培训,我深深地意识到一名优秀的教师没有先进的理论充实自己,就无法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数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真正提高自己。教师网络培训班的学习,使我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为自己今后的教育实践打下了基础。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新课程不仅是课程内容、教材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数学教学理念发生了具大变化。教师的角色、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兴趣的培养、课程的整合,注重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注重探究性学习方式。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可喜的变

2、化。从学生学习方法上看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因此,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也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感同时能够大胆地探究问题、发现问题。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数学的感知特点、数学标准不确定性特点,给了学生极大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大胆阐述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从教师数学方法上看。教师已改变传统的、枯燥单一的专业化的技能训练,大胆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提供开放式的数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的整合与延伸,积极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表现数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努力缩短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

3、离,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发展,融合众多生活实践于一体。从教师角色上看构建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组织者”。智慧不是靠灌输获得的,成功是建立在有准备的基础之上的。案例描述:杭州市县(区)西湖区学校 转塘小学 姓名:陆心怡研修帐号:XY0557198 案例题目: 结合研修,对“倍的认识”案例分析 案例内容: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意义”以及“6、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实施教学的。“倍”在小学数学中是一个基础的

4、概念。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正确理解“倍”的含义,再者,学生对倍的认识渠道非常狭窄,缺少倍的准确表象,因此,“倍”概念教学难度颇大。“倍”的概念相对比较抽象,其实质是指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一种“新”关系。“新”是相对于学生所具备的“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学习基础而言。作为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学,仅仅凭借教师向学生进行单向输入,让学生简单模仿,其意义是不可能被学生所接受而内化。如何使“倍”的教学不让学生停留在浅层次模仿,让学生能真正理解与感悟“倍”的概念,只有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变式练习才能使目标达成成为可能。 案例片段1、自主探索理解“倍” 的教学片断。师:到底什么是倍呢?这节课就

5、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个新朋友。师板书课题:倍的认识。师:谁能结合这幅图,说一说4的3倍表示什么意思?(在板书上划红线)(生答)师:你真棒,掌声送给他! 师小结:我们把4根小棒看作一份,有3个4根,就有这样的3份,就是4的3倍。现在请跟我说:“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师:现在请看小青摆的2个4根,2个4根也可以说成?生:2个4根也可以说是4的2倍。师:你真棒,那1个4根呢? 生:1个4根也可以说是4的1倍。师:如果老师再摆一个正方形,就是几的几倍?生:如果再摆一个正方形,就是4的4倍。师小结:刚才,通过大家的观察与发现,我们知道每摆一个正方形都用4根小棒,就是以4根为一份,有几个4就是有这样

6、的几份,可以说成是4的几倍。师:现在请同位看着黑板说一说:几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几倍。 2、实际应用巩固“倍”:师:看来第二关也难不了同学们!有信心闯第三关吗?第三关:小脑袋,想一想。师: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倍”的知识想出下面图形的数量吗? 3、探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1)动手操作。师:“倍”这个数学朋友真神奇,你们还想继续跟它交朋友吗?(想) 好,我们马上进入第四关:小小手,摆一摆。师:在这关,老师有个要求:我说开始,你才能摆,我说停,你要马上坐好。请看:第一行摆两个圆,第二行要求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要求第二行摆多少个圆,就是求什么?怎样摆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摆的是几的倍。合

7、作摆一摆、说一说:求2的4倍是多少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学生活动:A.同桌摆一摆、说一说。(教师巡视)B.先请同桌上黑板摆一摆,然后汇报摆的结果。师:谁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师小结:以2个为一份,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就有这样的4份,(在黑板上画出4条下划线),就是求4个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42=8(个)。师板书:第一行摆:第二行摆: 4个2 42=8(个)师:请同位看着自己摆出来的结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变式练习。师: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学得真棒!如果老师把第一行的2个圆换成3个圆,也让同学们摆出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你会吗?学生活动:按要求摆圆片。指名在黑板上摆: 第一行: 第二行: 师

8、:你说得真好,这两题第二行的个数都是第一行的4倍,可是第二行的个数却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呀?师:还想继续摆吗?如果第一行摆3个圆,第二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5倍,又该怎样摆呢?可能有学生说棋子不够了,那么你准备摆几个红圆?为什么?(摆了15个)师:你们是怎么摆的?(3个5)(4)第一行摆3个圆,第二行的个数都是第一行7倍,第二行摆几个?你怎么不摆就知道了?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在第四关里,知道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把它转化成求几个这样的数相加,用乘法计算。(板书:标箭头、用乘法计算)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设计与教学实践力求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形成正确的“倍”的概念,用尽了朴素的教学手段引

9、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避免概念数学的“形式化”。1、 学习基点准确到位,教学难点突破有序。“倍的认识”一课学生的学习基础包括“一是同样多思想的建立,低年级学生等同思想建立比较清晰,因此课堂导入采用从同样多的1份入手,学生学习自然有效;二是两个数量的之间的比较,从原先的差比关系过渡到“倍”的学习,可谓顺势而为;三是乘法意义的知识储备,学生先前“几个几”的乘法意义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倍”概念的建立,因此,教学设计的基点始终围绕“几个几”进行。2、 学习材料贴近学生,教学环节朴素且有效。黑板上操作摆图形、学生的作品简单的学习材料使课堂元素浑然天成,教学素材似信手拈来,却又不失匠心。3、 多重比较充

10、分融合,教学效果相得益彰。从认识2倍到多倍,又从多倍到2倍的部分与整体的比较,从黑板上的动态操作到静态的书面练习,从形象具体的实物观察学习到抽象的应用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有张有弛,思维的有效度得以提升。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他们需要从感受之中获得一定的感性积累,从而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倍”的本质含义,体会“1份的标准发生变化,倍数关系也随之变化”,通过让学生操作,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感知“倍”的内涵,学生则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形成深刻表象,并以表象为桥梁建立正确的概念。从起初“1份数不变,几份数变化”引起“倍数变化”,到之后“1份数变化,几份数不变”引起“倍数变化”的两个不同层次的推进,让学生不断地在变与不变的比较过程中,强化概念的形成过程,思维不断走向深刻。同时,如此贴近学生视线,能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操作,无刻意之痕迹,教学展开真是朴素,简约而不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