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2.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71973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2.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6岁幼儿观看动画片类型偏好的现状调查 内容摘要:本研究采用幼儿访谈和家长问卷法,收集统计5-6岁幼儿喜欢的动画片类型并分析其原因。通过研究发现:1、5-6岁幼儿喜欢娱乐性质较浓的动画片;超过80%的动画片属于谐趣型动画。2、幼儿访谈结果的动画片超过50%属于国产动画片,但是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喜欢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3、家长认为适合孩子观看的动画片还是以寓教于乐为主,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能帮助幼儿以健康方式的观看动画片,享受快乐。关键词:幼儿动画片 类型 现状A Research of Present Condition on 5-6-year-old

2、Child Preferred Type of AnimationsAbstract: This study used interviews with children and parents questionnaire. The statistics of 5-6-year-old children preferred type of animations were counted up and then found the reasons. The research was fou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5-6-year-old child lik

3、es more entertainment nature of animations; More than 80 percent of the animations are humors-animation. 2, the results of the children interviewed showed more than 50 percent of the animation is domestic animation, but also a considerable portion of young children like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s

4、animation. 3, Parents think that the animations entertained as well as teaching are fit for children, in the hope that the children can grow up healthy and happy. With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and then put forward valid suggestions that with a view to helping young children to watch cartoons healthy

5、 way to enjoy happiness. Key words: animation types of children care, type, present condition.引言电视是当今社会最普及的一种大众媒介,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幼儿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看电视 转自 希拉里 克林顿.建造孩子快乐的家园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在电视节目中,动画片以其逼真的形象,丰富的想象,趣味横生的故事吸引着少儿,深受少儿的喜爱,成为少儿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赵金录.论我国少儿电视动画片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不足J.电化教育研究,1999.(4) .62.。近年来,有研究者在一项对

6、中央电视台的综合性儿童栏目大风车的调查结果中发现,幼儿收看频率最高的节目是“动画片”(71.6%),最喜欢观看的节目也是“动画片”(41.6%) 路晨.动画片对幼儿交往能力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不难发现,动画片已经成为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已有的文献也可以看出,动画片不但可以使幼儿获得各种间接经验,而且还对幼儿的智力、语言发展、学习能力等等产生重要影响。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有关动画与幼儿的发展的关系的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也清楚地表明幼儿非常喜欢看动画片,而且其在幼儿的生活和身心发展中的确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在幼儿观看动画片选择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相关研究还

7、不是很多,而且已比较缺乏对其全面的认识,这就无法为教育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因此,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在观看动画片过程中的类型选择偏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适合幼儿观看的动画片类型以及如何引导幼儿观看动画片的策略,以期引起更多关注,推动更多更具体的深入研究,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提供有效指导,同时丰富其娱乐生活。本研究期望对幼儿园主题活动运用动画片教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还可以对动画片编辑制作能提供参考性意见和相关信息。一、文献综述(一) 概念界定1动画片的定义有关动画的定义在传播学界有很多种,比如:动画片(anim

8、ated drawing)是美术片的一种,亦称“卡通(Cartoon)”,是将一张一张绘画逐格拍摄而成,人物造型一般用单线平涂的方法,它既能表现现实事物,又表现幻想虚构的事物。设计者可自由地突出、夸张形象的特征,使画面变化多端,表现各种人物活动和出奇的想象 转自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在我国动画又称“美术片”,它在电影艺术词典中的解释是:美术片,世界上统称为animation,电影的四大片种之一,是动画片、剪纸片、木偶片和折纸片的总称。动画片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运用夸张、神似、变形的手法,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反

9、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是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艺术。 丁海洋 姚桂萍.动画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为研究方便,本文选取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动画组织国际动画组织,在其章程中对动画一词所下的定义:“动画艺术是指除使用真实的人或物造成动画的方法外,使用各种技术所创作出的活动影像,也就是以人工的方式所创造出的动态影像” 毛莺宇.我国电视动画发展之路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2动画片的分类如今动画市场纷繁,唐晓娟 唐晓娟.幼儿与动画片关系的探询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对动画片做过简单的分类,即:谐趣型动画片、英雄型动画片、说教型动画片。谐趣型动画片是指那些情

10、节较为简单,甚至有的就根本难以理清所谓的情节轻松、活泼的动画片。其动画人物的行为言语表情都是具有趣味性和幽默性的。如机器猫猫和老鼠等。英雄型动画片是指那些情节相对复杂,以复仇拯救战斗保卫等为主题的动画片。其动画主角大都是力量超群、勇气可嘉的人物。如哪吒闹海铁臂阿童木等。说教型动画片是指情节相对简单,动画人物的大段演说就是为了教动画片观众尤其是幼儿,如新三字经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在动画片发展的一百多年历史中,由于社会、民族和艺术家不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许多风格流派,如叙事节奏快、想象力丰富的美国迪斯尼动画学派,有着独特艺术构思、强调个人风格的加拿大动画学派,画面唯美、内容深刻的日本动画学派,意

11、境深远、简洁古朴的中国动画学派,还有“南斯拉夫学派”、“苏联学派”等等丁海洋 姚桂萍.动画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动画片的确是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最受儿童欢迎的艺术形式。据调查,有94%的儿童明确表示喜欢动画片阮婷.利用动画片资源开展幼儿音乐欣赏活动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7. (7、8) .32.。动画片的情节与音乐始终紧密结合,加之其色彩鲜明、造型夸张,因而在为儿童提供多感官体验的同时,也陶冶了儿童的审美情操。儿童媒介内容偏好调查研究显示,喜欢观看动画片的幼儿大约有53.6%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48

12、.,在同类儿童媒介内容选择中占据比较高的比例。发表于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一期的对学前儿童收看电视状况的调查研究王春燕 张晋萍.对学前儿童收看电视状况的调查研究J.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98(1).59.一文中,作者通过对230名幼儿作了调查,结果发现学前幼儿对各种电视节目喜欢的人数中有90.4%的幼儿表示喜欢动画片。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于2007年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相当大,对动画片基本上是照单全收,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注意对孩子文化、价值观的指导。”孙立军介绍,我国以前的动画片制作是国家出钱,强调的是益智,主要是给学龄前孩子观看,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往往缺少

13、对孩子接受能力提高的研究,所以后期制作的动画片往往孩子们不喜欢看中国青年报.2007- 3- 9.007版。尤其是即将进入小学的56岁幼儿已经有自己独立的辨别意识,性别差异意识逐渐清晰,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观看的选择类型。发表于教育导刊2006年6月的中日美三国儿童动画片内容的分析和比较一文中,研究者表示幼儿更喜欢贴近生活的动画片,情节生动曲折、合理感人、更真实、更具有趣味性。但是也有一些日本、美国流行的过于“成人化”的动画片也出现在荧屏上,幼儿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这类内容余文蕙.中日美三国儿童动画片内容的分析和比较J.教育导刊.2006 .(6).。当前,最具时代潮流的莫过于为迎接20

14、08奥运会创作的百集动画片福娃奥运漫游记了,该动画片经北京奥组委授权,由北京电视台、北京卡酷动画卫视倾力打造,这是一部集中国特色与奥运精神为一体的原创动画巨制。该动画片旨在宣传北京2008奥运会、体现勇敢拼搏友好的奥运精神,生动地体现了奥运体育项目的起源与发展、规则的制定与完善以及奥运史上的经典故事;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和动画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巧妙地结合史实资料,将奥运理念、体育精神融会于精巧奇妙的故事和风趣幽默的情节之中,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视性。 2007-08-06.美国费城坦布尔大学电视、广播和大众传播系的终身教授约翰兰特(Dr JohnA.Lent)文/(美)约翰A兰特.译/符

15、筱茵 段运冬.世界电影 .166.把动画的贡献分为以下五类:1、教育、指导功效;2、社会发展、人道主义、提升社会意识功效;3、宣传功效;4、美学功效;5、娱乐功效,并着重强调动画片应该是寓教于乐的,其功用不可偏废其一。(三)其他方面的研究1影响幼儿喜欢动画片的因素(1)动画片自身的特点a.动画片的色彩鲜艳,配音效果强烈,人物造型夸张。孩子的生理和思维发展都需要不同性质和程度的感官刺激,因而特别喜欢能引起视、听、动觉多通道感官刺激的动画作品。b.动画片一般都包含奖善惩恶的情感,这一点与儿童的价值观相契合。儿童对好坏的分界相当清晰,太复杂的价值观通常会让他们不知所从,甚至产生误判。每个人都喜欢欣赏

16、自己能够理解的作品,儿童也不例外。c.动画片大都有一个共同点:总有一场大小、强烈之战,结果也总是以小制大,以弱胜强。儿童作为弱势生命体,很容易对此发生兴趣。他们热衷于幻想的世界,那些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的故事,比真实的故事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丁海洋 姚桂萍.动画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大众传播效果大众传播的所有影响、作用、效用、结果都是效果。具体地说,传播效果就是传播引起的受传者心理、态度、思想行为的变动的各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个人的影响而产生。大众传播对个人的影响从注意和认知,到思想和情感,再到态度和行为,直至对个人的塑造,是一个效果积累、扩大和深化的过程谢金文.新闻与传播

17、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30.。(3)家庭因素据调查显示,家长的职业、家庭收入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着幼儿接触动画片的类型和数量周少青.谈动画片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J.幼教园地.2007( 7、8).125.。(4)其他因素a.同伴的影响幼儿模仿能力很强,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借助于大众传播效果的效应,幼儿在观看的动画片的选择上几乎有一呼百应的传播效果。b.动画制作商出品虹猫蓝兔七侠传的湖南宏梦卡通公司副总经理毛恒新认为,虽然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接受和分辨能力不同,但仅从虹猫蓝兔七侠传播出后的反馈效果看,这部适合十五六岁中学生观看的动画片,五六岁的小朋友同样非常

18、喜欢。另外,毛恒新也认为: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认知了解有误差。在如今这种知识开放、信息发达的年代,孩子的思想普遍早熟,并非家长眼中没有分辨能力、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宏梦公司在制作这部动画片时正是考虑到这一情况,所以才有意识地摆脱低幼化的情节和语言,尽量与孩子们进行平等交流中国文化报.2007- 3-9.003版。所以很多专家认为,幼儿喜欢的、适合幼儿观看的动画片应该是:主题单一明确,具有教育性;情节简单紧凑,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形象可爱,性格鲜明,动作夸张、幅度大;画面色彩鲜艳,配乐优美,具有欣赏性等周少青.谈动画片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J.幼教园地.2007( 7、8).125.。综上所述,幼儿喜欢

19、观看动画片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不能说所有幼儿喜欢看的内容就都允许其照单全收,毕竟处在关键期的幼儿并不能像成人一样有很清晰的分辨能力,他们作为动画片的主要受众,是被动的“使用者”,因此需要对其观看的内容进行科学地引导。从现有研究内容看,所有的理论还不能把幼儿观看动画片内容选择的偏好及其相关原因阐述到完整的地步,具有指导性的结论和意见尚未形成,争论仍将会继续有待于跨学科的进一步的探究。2根据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又有研究得出在电视上观看暴力节目越多的幼儿越具有攻击性。(Freedman 1984、1986;Friedrich-Cofer&Huston,1986; Roberts&Maccoby 198

20、5 Singer 1981)转自 唐晓娟.幼儿与动画片关系的探询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这样的研究可以让我们看到儿童媒介的负面影响。根据(Berkowitz)的认知新联想主义模式的解释,经常观看电视上的暴力节目可能使得攻击性主题在记忆中变得比较容易提取因而更容易引发攻击性行为唐晓娟.幼儿与动画片关系的探询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3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因此对于儿童来说,只有在自我实现的追寻中学习,其潜能才得以全面发掘出来。观看动画片是一个愉快的学习过程。动画片的时代性与现代意识都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营养素。如大

21、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大头儿子”形象以幽默风趣见长。它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告诉幼儿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王泉.动画片与儿童素质教育探微J.语文学刊.2003(4).53.,为大多数幼儿喜爱。(四)小结目前,针对动画片以及相关动画产业本身,许多专家学者都做过研究,如:1、研究者从动画片的特点出发,研究了幼儿喜欢的儿童歌曲是以动画片主题曲为主;2、研究者从动画片的角色设计出发,以性别为着眼点,研究幼儿在观看动画片过程中表现出喜欢的角色性别差异。然而在有关幼儿观看动画片方面的相关研究中,不少专家学者虽有不少的建树,但是不少人的研究仍局限于分析动画片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会对幼儿产生何种影响。而针对幼儿观看

22、动画片类型的偏好这种现象的分析研究比较少见。尤其是即将进入小学阶段的5-6岁的幼儿基本有自己独立的辨别意识,性别差异意识也逐渐清晰,而且思维较5岁之前的幼儿更活跃。对他们观看动画片进行研究,提出指导性策略,非常必要。笔者尚未查到具体的有关针对5-6岁幼儿观看的动画片类型偏好的相关研究。二、研究设计(一)研究目的本研究重点选取5-6岁的幼儿观看的动画片类型的偏好为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之前笔者曾针对此年龄段幼儿做过小样本调查,对他们所喜欢的动画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且由于访谈需要幼儿有较为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便于和调查者沟通。所以本研究的被试选取56岁幼儿。那么5-6岁的幼儿到底喜欢什么类型的动画

23、片?为什么?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去研究。 (二)研究思路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研究:主要了解幼儿喜欢的动画片类型和原因,通过家长问卷和幼儿访谈的方式来,同时辅以家长访谈。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并结合问卷和访谈的调查,主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这些动画片自身的特征;二是幼儿自身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三)研究实施1研究时间2008年3月15日2008年4月15日2研究方式(1)访谈调查对儿童的回答作详细记录,对幼儿说出的动画片数目基本不做要求。每个幼儿的访谈在2分钟左右。在所实习幼儿园随机抽取来自两个大班的共50名幼儿,男女比例相当。 访谈时间选在幼儿自由活动时间。每天在幼儿离园前的时间里,征得同意后对上

24、述幼儿的家长作简单的访谈,共约5位。(2)问卷调查上述做访谈中的幼儿家长(共45位)。(访谈和问卷主要内容见附录)在前人研究动画片的基础上,针对本研究收集到的动画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主要从动画角色设计、故事内容、故事题材、动画音效、画面设计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动画片的基本特征。并重点选取其中2部动画片,采用前文的内容分析法进行系统分析这两部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并据此为家长在孩子看动画片过程中应注意给与其指导的策略。通过问卷和访谈,统计幼儿喜欢动画片的数量和名称,并进行归类分析,研究幼儿喜欢动画片的原因。三、调查结果和分析(一)对实习园5-6岁幼儿的访谈结果(下文所说的“幼儿”均

25、指幼儿园5-6岁幼儿)通过对所实习的幼儿园大班50名幼儿的样本调查发现,这50名幼儿喜欢观看的动画片共21部。其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动画片是多啦A梦,有6位幼儿;接下来依次为奥特曼系列,有5位幼儿,并且全部是男孩;猫和老鼠、功夫小子,各有4位幼儿;喜洋洋和灰太郎和小鲤鱼历险记,各有3位幼儿;其余的动画片的喜爱者仅有一两位。研究发现,幼儿所喜欢的动画片基本以谐趣型(娱乐型)动画为主,这类动画片的情节通常比较简单活泼、趣味性较浓;动画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尤其是富有神奇魔力的人物角色最受幼儿喜爱。其中幼儿能说出名字的以中国动画片居多,如下表1:幼儿访谈中收集到幼儿观看的动画片(按国别分类) 中国美国

26、日本其他小鲤鱼历险记西游记熊猫百货商店喜洋洋和灰太郎黑猫警长神厨小福贵奥运福娃漫游记虹猫蓝兔七侠传蓝猫淘气三千问邋遢大王奇遇记神兵小将功夫学园艾利儿白雪公主猫和老鼠米奇和米尼奥特曼多啦A梦变形金刚龙猫蚂蚁和人的故事表1因动画片的不同幼儿对喜欢原因的回答也不同,例如:猫和老鼠这部谐趣型动画片,它的娱乐性比较强,片中人物语言很少,但是相对比较可爱、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特别能吸引幼儿的注意。简单的来说,看这部动画片就是“好玩”,明显的突出了其娱乐性。许多幼儿在谈到看猫和老鼠的时候,都是出于“好玩”;“猫追老鼠,老鼠会想办法捉弄猫”;“因为老鼠聪明,猫捉老鼠总是捉不着还被老鼠捉弄”。所以孩子们只要一听

27、到那富有节奏的打击配乐就知道是“猫和老鼠”的(播放)时间到了。而另一部英雄型动画片奥特曼,则统统是男孩子的最爱,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回答“因为奥特曼勇敢,他们打怪兽”。男孩子一般比较崇拜力量型的人物形象,这跟他们本身的性格特点有关。同时由于访谈是在幼儿自由活动时间进行的,通过录像可以更进一步理解他们崇拜奥特曼英雄的现象:“因为奥特曼勇敢,激光都不怕,还保护人类和地球”“奥特曼特别强壮而且长的也帅,怪兽太丑了,还特别坏(注:怪兽总是破坏地球上善良的人类的生活)”;“我喜欢奥特曼,还喜欢孙悟空。”在访谈中还发现,喜欢看奥运福娃漫游记的幼儿却不是很多。媒体报道说这部奥运动画片集知识、娱乐、教育于一体,

28、所以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但是研究过程中,这种现象并不是十分突出。在访谈中只有两个幼儿说喜欢福娃,而且原因都是“我喜欢贝贝,因为贝贝是条鱼,我也很喜欢游泳。”这一发现很有意义,追问原因的话,有家长谈到观看动画片的观点时曾提到“现在动画片种类很多,并不能局限孩子看哪一种,只要对孩子的成长有意义,别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就可以了。”同时研究还发现,超过50%的动画片是各个目前电视台流行播放的,体现了大众媒体的广泛传播效果。幼儿通常每天都有一定的看电视的时间,而且以动画片为主。所以第二天入园之后,小伙伴之间经过彼此交流和分享,这样流行的节目一定很快在孩子们的圈子里传播开来。(二)对家长的问卷结果在实习园

29、发放问卷45份,收回38份,回收率84.44%,其中有效问卷37份。统计结果如下:家长的学历情况:博士7.89%,硕士26.32%,本科52.63%,专科13.16%。1家中收藏的孩子的动画片:0-5部的有16.22% ,5-10部的有21.62%,10-15部的有24.32%,多于15部的有37.84%。2一般孩子看动画片的途径:电影动画的有16.22%,电视动画的有97.30%,网络动画的有18.92%,其他的有13.51%。3这些动画片的国别是:中国动画的有86.49%,美国动画的有75.68%,日本动画的有54.05%,其他的有18.92%。4孩子喜欢动画片故事情节:情节缓慢的有35.

30、14%,情节紧凑的有54.05%,其他的有24.32 %。5这些动画片的故事题材:纪实题材的有21.62%,戏剧的有18.92%,科幻的有59.46%,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有5.41%,神话传说的有78.38%。6这些动画片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强调教育性质的有2.70%,娱乐性质56.76%,寓教于乐66.57%,其他0%。7孩子能把看过的动画片中的某些背景音乐、插曲或者主题曲哼唱上来:从来不会0%,很少21.62%,有时会40.54%,经常29.73%,总是会8.11%。8假如孩子特别喜欢某一部动画片,他会经常不厌其烦的重复观看吗?从来不会0%,很少0%,有时会24.32%,经常54.05%,总

31、是会21.62%。9孩子看电视过程中会模仿一些动画人物形象的言语或者行为吗?从来不会2.70%,很少8.11%,有时会37.84%,经常37.84%,总是会10.81%。10您注意过孩子在观看完动画片之后,睡梦中也会不经意间作出一些模仿性的动作或者模仿片子中的台词?从来不会29.73%,很少51.35%,有时会21.62%,经常0%,总是会0%。11在调查中,家长所列出的孩子平时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大部分都是先在幼儿访谈结果中提到的他们自己也喜欢看的(动画片),而且大都是最近电视上播放的比较流行的(因为最近两三个月内笔者曾一直关注电视台所播放的动画片的相关动态)。12在所调查的家长中大部分都认为适

32、合孩子观看的动画片应该是寓教于乐,同时也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为其选择合适的动画片。还有另外一部分家长则认为一部高质量的动画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突出特点,所以才经久不衰,深受人们所喜爱。例如:问卷编号为2的家长认为猫和老鼠适合,因为它“适合儿童思维,想象丰富,创造性强,活泼可爱”;问卷编号为39的家长则认为西游记适合,因为它“有历史,有情节,有特技,有精神内涵”。13近半数的家长为孩子收藏的动画片基本都是幼儿访谈中最喜欢看的,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家长收藏的并不是孩子最喜欢看的,但是却是眼下电视台播放的比较流行的动画片。研究结果发现幼儿喜欢看动画片,家长为之也会收藏一部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而且认为

33、是对孩子的成长有意义的作品,以避免因故事情节恶劣而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这些作品一般都具有典型的鲜明特色,如:声音和图像动静结合,画面直观生动,语言简单明了,配乐优美动听,故事性强,情节紧凑,充满动感。此处结论和幼儿访谈结果一致。另外从家长的学历程度也可以看出,多数高学历的家庭还是比较注重孩子的成长教育,教育与娱乐相辅相成,在娱乐中明白一些道理,并能开发孩子的想象力,所以寓教于乐的动画片是他们的首选。一般学历为本科和硕士的家长更倾向于为孩子选择寓教于乐的动画片,而其他学历的家长在这方面倾向并不十分明显。通过家长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家长注意到孩子平时观看动画片频率最高的是猫和老鼠,其次是多啦A梦、

34、喜洋洋和灰太郎、小鲤鱼历险记和哪吒传奇。这五部动画片可以说流传比较经典的动画片,自播放以来深受幼儿喜爱。猫和老鼠是美国迪斯尼经典动画,多啦A梦是很久以前就在中国流行的日本动画片,其余三部则是目前中国动画中最流行的3D动画传奇故事,使用了比较先进的动画画面设计手段,画面颜色更丰富;人物形象更鲜明,更富有动感,故事情节完整而且具有一点的教育意义。如下表2:名称猫和老鼠喜洋洋和灰太狼多啦A梦哪吒传奇西游记小鲤鱼历险记奥特曼系列鼹鼠的故事小熊维尼人次19159666533名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米菲兔兔中华小当家米奇妙妙屋海绵宝宝虹猫蓝兔七侠传狮子王宝莲灯侏罗纪公园人次332222221名称神厨小富贵大

35、耳朵图图真假芭比公主汽车总动员马丁的早晨功夫学园变形金刚红袋鼠小猪罗米人次111111111名称白雪公主洪恩宝宝问世界阿凡提星际宝贝睡美人小鹿斑比蓝猫淘气三千问朵拉历险记人次11111111表2(三)、原因分析(影响幼儿偏好动画片的因素)1动画片本身的特点在所收集到的信息中,很多动画片都是创作者精心制作的,有的甚至流传百年,堪称经典,以猫和老鼠和多啦A梦为例,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分析这两部动画片深受欢迎的原因。猫和老鼠(又译汤姆和杰里:Tom&Jerry)是当今举世闻名的动画片,属于典型的“谐趣型”动画。猫和老鼠采用了猫与鼠的原型,他们的恶作剧非常有趣,不论游戏多么激烈紧张

36、,杰里都知道它不会受到任何真正的伤害,而汤姆则总是难免受些皮肉之苦。没有动物世界中恃强凌弱的残酷,只有两个邻居之间的曰常琐事和纷争。诸如小老鼠杰里偷吃了汤姆的奶酪,汤姆把捕鼠器放到了杰里的洞门口,结果却总是夹住自己,每次都是自己吃亏。中间穿插的无数恶作剧和幽默片断,让人感受到久违的童年纯真。幼儿访谈时虽然并没有很多幼儿回答特别喜欢这部动画片,但是家长问卷中提到的非常多,很多家长为孩子收藏的都有这部猫和老鼠系列的动画片。如图1:故事内容:笨猫和机灵鼠在一间屋子里平凡但是非常有趣的生活着故事题材:日常生活的琐事动画音效:打击乐器的声音很富有节奏,再配以猫和老鼠追逐时的形象画面设计:简单明了,色彩分

37、明艺术表现形式:娱乐性质。因为猫和老鼠每天斗智斗勇,你追我赶角色设计:主角就是一只时而受宠时而失宠的猫和一只机灵的老鼠猫和老鼠:迪斯尼之经典图1多啦A梦讲的是关于前世和后世的幻想故事。主角机器猫是于2112年9月3日,由机械猫工场集体生产出来的一只橙色有耳朵并且经过训练后的机械猫,会卖给人类作宠物或仆人。由于生产过程中出错,叮当比同类少了一粒螺丝,从而沦为次货机械猫。小雄眼见曾祖父大雄一生悲惨,子孙活于贫困中(因为大雄的懒惰),便携带着多啦A梦坐时光机,回到了二十世纪野比大雄的家,希望可以改变大雄命运,让大雄的后代能有更好的生活。小雄希望多啦A梦可以帮助大雄, 使他在将来的生活过得好些,也才因

38、为这样而交织出这些令人喜爱的故事集。多啦A梦其实是一只次品玩具猫,道具大多是中古货,自己也有不少故障,但是这些缺点让他显得更人性化。也因为此,整个故事总是充满着神奇的幻想,可以实现很多有趣的梦想,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在幼儿访谈时曾问到:“为什么喜欢多啦A梦啊?”回答曰:“因为叮当(主角名字)有个百宝袋,里面什么东西都有,我想要什么都可以从里面拿出来”由于叮当是来自未来世界的一只猫,所以它可以告诉人们任何将来发生的事情,这种神奇的能力和神秘的预知未来的幻想恰恰符合幼儿们的想象丰富的特点,仿佛在这个世界中他们随着叮当一起感知过去和未来,获得想象和幻想的自我满足。另外,在幼儿访谈过程中偶然发现,很多

39、幼儿都会哼唱这部动画片里的曲子,而且还能边唱边跳,这些动作有的是平时老师教的,有的是自创的,幼儿在哼唱歌曲的时候无意中把这些动作糅合一起,跳得很开心。可以说这部动画片的娱乐性质比较突出,但是同时也教给孩子们不能懒惰的教训,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谓寓教于乐,很多家长们也都为孩子收藏了这部动画片。如图2:故事内容:大雄因懒惰而穷困,其孙子坐时空机器回到大雄的童年时代,期望改变其懒惰,从而发生的一系列令人喜爱的故事。故事题材:穿越时空的前世和后世的家族人物的生活。动画音效:主题曲多啦A梦节奏轻快,很多人都弹唱,并依此曲创编许多舞蹈。画面设计:动静结合,简单干净,带着日本动画明朗、唯美的风格。艺术表现形

40、式:寓教于乐,但是以娱乐为主。角色设计:叮当(机器猫),大雄,静香,阿福,大胖。多啦A梦:告诫后人一定要努力奋斗,不然就会更加贫困图22儿童审美偏爱的特点:儿童对视觉艺术作品的审美偏爱有以下特点:儿童喜欢表现动物的美术作品;儿童喜欢夸张和拟人风格的美术品;儿童喜欢色彩鲜艳和丰富的美术品转自 张奇.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49-150.。儿童对动画片的审美偏爱和对视觉艺术作品的审美偏爱相类似:(1)幼儿喜欢跟自己有共同特点的角色形象如访谈结果中有幼儿回答喜欢奥运福娃贝贝是因为“贝贝是条鱼,鱼游泳很棒,我也喜欢游泳。” 有37.84%的幼儿能经常模仿所观看

41、过的动画人物形象的言语或行为;21.62%的幼儿有时在睡梦中也会做出一些观看过的动画人物形象的言语或行为。动画片本身具有充满幻想、想象丰富的特点,这比较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所以幼儿有时候会幻想自己就是那个勇敢的小英雄,这样就很容易对动画片产生浓厚的兴趣。(2)幼儿喜欢挑战,且难易度适中许多事实证明,在大多数人眼里,那种极为简单和规则的图形是没多大意思的。相反,那些稍微复杂点、稍微偏离一点和稍不对称的无组织性(排列上有点零乱的)的图形,似乎有更大的刺激性和吸引力。这种图形一般能唤起人们更长时间和更强烈的视觉注意和更大的好奇心。转自 王平.幼儿园5-6岁儿童歌曲偏好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42、论文.2003.访谈中幼儿提到的很多动画片都是故事情节紧凑,扣人心弦,并且具有一定的逻辑,这样比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园访谈的整个过程中,幼儿最安静的时刻便是在教师集中看动画片。(3)幼儿更喜欢夸张和拟人表现手法夸张和拟人手法塑造出来的形象比真实的更可爱,具有亲融性特征,既消除了幼儿对某些真实事物的恐惧感又增强了亲近感,而且突出了事物的一些特征,使一些本不易被觉察和理解的事物特征变得易于觉察和理解,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起其关注和喜爱。蓝猫淘气三千问这部动画片就是以夸张和拟人的表现手法把一个聪明机智有淘气可爱的蓝猫刻画得栩栩如生。3家庭因素父母为孩子选择适合观看的动画片时,一般都会从孩子

43、的兴趣爱好以及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如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所收藏的动画片时侧重不同年龄段收集不同类型特点的动画片,三岁前收集如天线宝宝之类的适合婴幼儿的动画片,目前孩子在幼儿园大班,家中收藏的主要是猫和老鼠和喜洋洋和灰太狼。4大众传播效果本文所说的“大众传媒”或“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指电视、VCD(DVD)、录像、和互联网等电子媒介。幼儿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看电视,而动画片是幼儿比较爱看的电视节目。访谈中有97.30%的幼儿是通过电视获得动画片信息的。29.73%的幼儿经常能把看过的动画片的背景音乐、主题曲给哼唱出来。大众传媒尤其是电子媒介可以为听众提供有良好音响效果的、内容丰富、色彩醒目的视听信息。这

44、样的信息直观、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动画片是针对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审美心理特点专门为儿童创作的,片中的角色造型、语言设计、动作设计、音乐配置、色彩设置等都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审美心理需要。片中角色往往都既聪明又可爱,语言机智幽默,动作夸张有趣,音乐动感活泼,色彩鲜艳醒目。这些特点使动画片在儿童眼中极具感染力,深受幼儿喜爱。 5其他因素在对幼儿访谈结果和对家长问卷的对照中可以发现:同伴是幼儿偏好某一动画片的一个因素,最具代表性的例证是,喜欢奥特曼的幼儿有5位,集体访谈时是异口同声回答的,说明同伴间的交流、互动对幼儿动画片偏好有一定的影响。四、研究反思本研究通过对笔者所在实习园5-6岁幼儿观

45、看动画片类型的偏好现状调查,在前人以动画片为主题所作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尝试分析了5-6岁幼儿比较喜欢的动画片类型以及这些动画片的基本特征,并着重分析了其中原因。期望能帮助家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幼儿所观看动画片的特点,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来选择适合他们观看的动画片,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策略,以期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又能丰富娱乐生活。由于调查时间、研究设计的局限性和研究者的能力有限,研究收集的数据样本较小,所以在幼儿观看动画片的现状统计上可能会有误差。家长访谈因与家长协调的采访时间不适合,故而施行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据前人所作研究也有涉及在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之说,但是本研究只是针对5-6岁幼儿观

46、看动画片的整体状况而言,对性别意识的差异分析暂不作研究。同时数据统计没有采用统计通用的SPSS软件分析,部分数据的相关分析可能会相对较少,这也是本文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五、结论与建议研究发现,幼儿喜欢的动画片通常是和自己有一定密切联系的,他们喜欢跟自己有共同特点的东西,动画人物的鲜明特色以及诙谐幽默的娱乐情节,很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家长则认为还是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比较重要。所以一定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为其选择适合幼儿本身发展阶段的动画片,这些动画片要能寓教于乐,也为幼儿的成长增添一些乐趣。动画片之所以对幼儿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就是因为动画片的设计和制作遵循了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具体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充满好奇心,富有幻想力,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那些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浅显的事物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幼儿每日在家的时间是有限的,若看电视时间过多,必然会影响幼儿的其他活动,使户外活动以及与伙伴交往的时间会受到影响张燕.北京市城市幼儿生活状态调查报告J.学前教育研究,2006(2).。而且幼儿模仿力很强,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动画片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动画片的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如:暴力倾向比较明显,幼儿很容易受里面的情节影响,继而模仿,这样难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