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747060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XX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XX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XX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XX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州市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一四年五月使用说明一、本审查要点适用于福州市新建民用建筑工程一星级绿色建筑的施工图审查,审查机构可参照使用;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应根据项目特点相应增加一般项、优选项审查内容。二、本审查要点依据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3-118-2010)、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编制,建筑类型分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出让项目中配建的保障房按居住建筑类型进行审查。各种类型建筑审查要求如下:居住建筑、公共建筑:控制项需全部满足;一般项根据地域特点作为措施建议(带标记条文)列出,设计单位可在其中选择不少于一星级绿色建筑要求的最少一般项项数

2、。保障性住房:基本项需全部满足;计分项根据地域特点作为措施建议提出,设计单位可在其中选择计分项达到规划设计阶段各类指标的最低分值要求选择。若设计单位选用的绿色建筑措施未列入审查要点的一般项、计分项的,按国家及福建省有关标准的规定的要求进行审查。三、运营管理有关内容虽设计阶段不参评,但部分措施应在设计阶段达到要求。四、为方便查询,要点中标注了适用规范及现行版本号,如规范修编应适用更新后规范版本。五、绿色建筑设计是施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则上应与建筑上部施工图同时申报,当涉及景观设计(含种植设计、水体景观、绿化灌溉等)、雨水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室内装修设计等专业设计,因客观原因未能同步申报时,建

3、设单位应向审查机构出具专项设计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承诺书。审查机构在先行核对建筑设计说明要求后,出具“绿色建筑初审意见书”。建设单位应在三个月内向审查机构补充报送各专业施工图。六、为便于审查工作开展,建设单位可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委托绿色建筑咨询机构开展专项咨询(设计单位配合),也可委托设计单位独立承担绿色建筑咨询工作,提出绿色建筑设计相关技术措施。设计单位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施工图报审时应提供绿色建筑报审表,保障性住房应提供绿色建筑计分自评表。七、涉及取消、更改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的设计变更,按重大设计变更报审。本审查要点由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审查要点编制组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审查

4、要点编制组成员: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林京洪 卓伟 林璐璐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黄夏东 王云新 胡达明 张志昆 皮魁升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黄文忠 肖剑仁 陈黄平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文奎 陈奕 马奕芳福州市建筑设计院:杨大东 陈芬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林梅英 林倩审查要点审核专家:卢文英 梁章旋 赵士怀 黄晓忠 林功丁 林卫东 程宏伟 陈仕泉绿色建筑(居住建筑)审查要点一、建筑专业1、 节地与室外环境1.1 建设程序符合法定程序要求,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地形地貌、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控制项4.1.1)【审查要点】建筑设计说明中写明未非法占用及破坏需特殊

5、保护的区域(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农田等)。写明是否保留和利用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水系和植被等自然资源;如有保留和利用的水系、植被,需在总平面图中注明;确需要改造的,应说明在工程结束后采取如何的生态补偿措施。审查设计说明内容,核对项目立项、规划审批文件是否齐全,有否保护区要求。【审查材料】设计说明,发改部门立项文件,规划审批文件。1.2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控制项4.1.2)【审查要点】建筑设计说明中写明场地是否存在洪涝灾害或泥石流的威胁;如存在洪涝灾害或泥石流的威胁,应说明采取怎样的工程措施;对项目周边

6、的危险源应进行环境评估,提供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要求应对土壤进行含氡量检测,提供检测报告。审查设计说明内容,核对项目立项、规划审批文件是否齐全,有否危险源处理要求。【审查材料】设计说明,发改部门立项文件,规划审批文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存在危险源时针对性提供)。1.3 人均居住用地:低层不高于43、多层不高于28、中高层不高于24、高层不高于15。(控制项4.1.3)【审查要点】在规划总平面图的指标中写明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13层的住宅不大于43/人,46层的住宅不大于28/人,712层的住宅不大于24/人,1318层的住宅不大于22/人,19层及以上不大于1

7、5m2。在规划用地许可的前提下,当坡地、非中心城区和新城区等居住建筑的人均用地指标达不到要求时,可采取提高绿地率或增加人均绿地量的办法进行生态补偿。补偿后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 50%或者人均用地指标超标值不低于人均绿地指标的增量值,视为本条通过。【审查材料】规划总平面图,人均用地指标计算书,生态补偿计算书(当采用生态补偿时)。1.4 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通风的要求,满足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控制项4.1.4)【审查要点】规划总平面日照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及福建省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试

8、行)的规定,规划总平面图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建筑面积10万以上小区(以规划部门审批总平面为准)应进行风环境模拟设计及优化(提供软件计算情况及评价报告)。自然通风主要优化措施:1、采用错列、斜列式布局,攻风角宜为15度左右;2、建筑群在其迎风向留开放空间;3、将较大的开放空间置于上风处,较小的开放空间置于下风处;4、底层架空。【审查材料】规划总平面图,室外风环境模拟评价报告。1.5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维护少、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控制项4.1.5)【审查要点】应在建筑设计说明中提出对景观设计的如下要求:绿化物种选择适应福建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

9、选用维护少、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核对景观设计平面种植设计图、苗木表中是否70%以上为乡土植物。福建省常见乡土植物详省标条文解释附表4.1.5 。【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绿化或景观设计施工图。1.6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 1。(控制项4.1.6)【审查要点】规划总平面图中应表示绿地范围以及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中住区绿地率的数值,确认图表统一,且绿地率不低于30%;核对公共绿地的范围以及公共绿地的数值,确认图表统一,且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地下室顶板上方的绿化种植,其覆土深度不应小于1m。【审查材料】规划总平面图,地下室上方覆土构造详图。1.7住区内部无排放

10、超标的污染源。(控制项4.1.7)【审查要点】此处所提的污染源主要指:易产生噪声的学校和运动场地,易产生烟、气、尘、声的饮食店、修理铺、锅炉房和垃圾转运站等;如无上述污染源应在设计说明中表明,如有潜在污染源,则应在设计文件中表示采用的隔离方法和措施。如公共配套锅炉房烟囱、餐厅厨房油烟及空调室外机避免向行人通过区域排烟、排热与排风,采取高位排放、烟气处理等措施避免对行人产生不利影响。【审查材料】设计说明,体现隔离方法及措施的相关设计文件。1.8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一般项4.1.8)【审查要点】查看规划总平面图及规划设计条件,确认居住区内配套设施满足规

11、划要求,并合理集中设置。【审查材料】规划总平面图及规划设计条件。1.9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一般项4.1.9)【审查要点】提供原始地形图,核实原有场地内的建筑状况,明确是否存在尚可利用的旧建筑。如果存在可使用的旧建筑,则应核实对旧建筑的利用情况,并查看相应图纸。【审查材料】原始地形图,对旧建筑利用的相关图纸。注:场地内无尚可使用的旧建筑或其面积小于200的此项不参评。1.10住区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 的规定。(一般项4.1.10)【审查要点】提交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报告中应包含对场地周边噪声情况描述的相关内容,有噪声测试结果。对于临近交通干线两侧的住宅建筑,

12、在设计中应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并在设计文件中体现或说明。【审查材料】声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采取降噪措施的相关设计文件或说明。1.11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一般项4.1.11)【审查要点】应提供热岛模拟分析报告,模拟住区室外1.5m高度处典型时刻的温度分布状况,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采用热岛分析的项目,应首先满足1.13及1.16要求。【审查材料】热岛模拟分析报告。1.12 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一般项4.1.12)【审查要点】提交室外风环境模拟报告,主要体现:1、风环境应有利于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且住区不出现漩涡和死角。2、建筑周围

13、人行区域1.5米高度处风速小于5米/秒,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审查材料】室外风环境模拟报告。1.13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 。(一般项4.1.13)【审查要点】在规划总平面图中应表示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屋面绿化按照0.5系数折算绿化覆盖率、墙面绿化按照0.2系数折算绿化覆盖率),其占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不低于40%。建筑设计为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预留条件,明确相关构造设计。景观设计施工图已包含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审查材料】规划总平面图,绿化或景观设计施工图。1.14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

14、落,每100 绿地上不少于乔木 5 株。(一般项4.1.14)【审查要点】在设计说明中提出对景观设计的要求如下:绿化物种应构成乔、灌、草及层间植物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提供苗木表,统计各种植物的数量,绿化选取的木本植物种类不应少于相应数量(绿地总面积2000 以下的,不少于20种;2000-3000 的,不少于30种;3000 以上的,不少于50种),并满足每100 绿地上不少于乔木 5 株。福建省常见乡土植物详省标条文解释附表4.1.5 。【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绿化或景观设计施工图。1.15 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

15、0m。(一般项4.1.15)【审查要点】提交场地周边交通站点分析图,标明项目所在地、项目主要出入口、公共交通线路站点及距离,并明确有几条公交线路。【审查材料】场地周边交通站点分析图。1.16 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45% 。(一般项4.1.16)【审查要点】应在设计说明中写明室外透水地面的位置及面积、铺装材料的种类、镂空铺地的镂空率,透水地面包括自然裸露地面、公共绿地、绿化地面、镂空率大于等于40%的镂空铺地(植草砖、镂空铺地透水面积按镂空铺地总面积的0.4折减)。总平面图中应明确室外透水地面的位置及面积并提供计

16、算数据,透水地面面积与室外地面总面积的比应不小于45%。景观设计场地铺装平面图与总平面图一致。园林绿化为非机动车道、地面停车及其他硬质铺地提供合理的遮阳。【审查材料】设计说明,规划总平面图,绿化或景观设计施工图,必要的地面构造设计图。2、 节能与能源利用2.1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符合国家和省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控制项4.2.1)【审查要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符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与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3-62-2004的规定。【审查材料】节能相关设计图纸与说明,节能报审表,节能计算书。2.2 建筑的规划设计充分结合当地环境特点,利用本地区夏季的主

17、导风向及地形环境气流组织和创造良好的自然通风环境;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一般项4.2.6)【审查要点】提供自然通风效果优化模拟计算报告、自然采光效果优化计算模拟报告:居住空间能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各空间最小采光系数Cmin满足最低限值要求。并审核设计文件中有关建筑体型系数、窗墙比、建筑朝向等设计内容是否合理。【审查材料】规划总平面图,通风优化模拟报告,采光优化模拟报告,节能计算书。2.3 建筑东、西外窗(包括建筑幕墙)、天窗和透光屋顶采用固定或可调的外遮阳设施。并且方便操作和维修。(一般项4.2.7)【审查要点】设计文件中是否体现外遮阳设

18、施,设置外遮阳的外窗、天窗或采光屋顶面积应不低于所在面采光面积的50%。【审查材料】建筑立面图或采光屋顶平面图,遮阳面积比例计算书(门窗表中体现)。2.4 建筑外窗选用通过“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认证的产品,且外窗使用地区应与标识推荐的适宜地区相一致。(一般项4.2.8)【审查要点】设计说明是否要求采用标识认证门窗。【审查材料】设计说明。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3.1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选择项)(一般项4.3.6)【审查要点】总体设计是否采用多种渗透措施:1、硬质铺装地面采用透水材质或植草砖等渗透性铺装的比例不低于50%,小区人行道均

19、采用渗透性铺装;2、雨水管采用渗透管或穿孔管,兼具渗透和排放两种功能(管材周边填充20-30mm碎石或其它多孔材料);3、采用景观贮留渗透水池、渗井等增加渗透量、削减洪峰流量;4、采用屋顶花园及中庭花园增加渗透量、削减洪峰流量;5、采用下凹绿地增加渗透量、削减洪峰流量(下凹式绿地应低于周边地面或道路,下凹深度不小于100mm)。应采用上述措施中3种以上视为通过。同时审核渗透措施构造能否满足雨水下渗要求。【审查材料】地下室剖面图及相关构造图,总体施工图,绿化或景观设计施工图。注:本条需结合给排水专业审核。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4.1建筑材料满足现行标准对其性能的要求。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

20、现行国家标准GB18580-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控制项4.4.1)注:设计阶段不参评。4.2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控制项4.4.2)【审查要点】立面、剖面图中应标明屋顶女儿墙高度及纯装饰性构件。如女儿墙高度超过2.4米或有大量装饰性构件,需提供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工程总造价比例计算书,证明其造价小于工程总造价的2%。【审查材料】立面图,剖面图,必要的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4.3禁止使用国家和福建省淘汰或限制使用的材料和产品。(控制项4.4.3)【审查要点】审查设计说明是否作出要求,未使用国家及福建省住建厅向社会公布的限制、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及

21、制品。【审查材料】设计说明。4.4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一般项4.4.8)【审查要点】应一并提交装修施工图纸,装修施工图纸中不存在与主体结构相冲突的设计。【审查材料】装修施工图纸。4.5 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一般项4.4.5)注:设计阶段不参评。4.6 在保证结构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不低于30。(一般项4.4.9)注:设计阶段不参评。5、 室内环境质量5.1每套住宅至少有1 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当有 4 个

22、及4 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 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控制项4.5.1)【审查要点】提供日照模拟计算报告,且应包括对典型住宅各居住空间日照效果的详细分析。【审查材料】规划审批的总平面图,建设项目日照分析审核意见书复印件。5.2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规定。(控制项4.5.2)【审查要点】户型平面图中应标明卧室、起居室(厅)、厨房采光窗洞口的窗地面积比,且应不小于1:7 ;或提供采光系数模拟分析报告。【审查材料】户型平面图或采光系数模拟分析报告。5.3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

23、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dB(A),夜间不大于35dB(A)。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 25dB,沿街时不小于 30dB。(控制项4.5.3)【审查要点】设计说明中写明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和各部分的隔声量,应有对围护结构隔声措施、隔声效果的说明,并提供围护结构做法详图。分隔住宅和非居住用途空间的楼板,空气声隔声评价量(RW+Ctr)应不小于51dB。毛坯房分户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满足要求时,设计是否预留住户改造的条件。各种构造和外窗

24、的隔声性能指标可参考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08J931。【审查材料】设计说明,围护结构做法详图。5.4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8%。(控制项4.5.4)【审查要点】提供窗地面积比计算说明书,居住空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比应大于10%(新版夏热冬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并提供通风模拟分析报告。【审查材料】窗地面积比计算说明书,通风模拟分析报告。5.5室内游离甲醛、苯、氨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控制项4.5.5)注:设计阶段不参评5.6 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户间居住空间的视线干扰。当1

25、套住宅设有2个及2 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 1 个卫生间设有外窗。(一般项4.5.6)【审查要点】住宅楼正面间距不宜小于18m,塔式住宅之间应有防视线干扰措施。住宅套内设有2个及2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一个卫生间设有外窗。【审查材料】规划总平面图,户型平面图。5.7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的要求。(一般项4.5.8)【审查要点】复核节能软件计算书中相应指标。【审查材料】节能计算书。5.8采用可调节外遮阳装置,防止夏季太阳辐射透过窗户玻璃直接进入室内。(一般项4.5.10)【审查要点】是否采取可有效控制

26、、避免直射阳光的遮阳措施,并保证产品的安全、可靠和耐久性。【审查材料】立面图,遮阳构造图。6、 运营管理6.1 设备、管道的设置方便维修、改造和更换。(一般项7.1.12)【审查要点】具有公共功能的设备、管道是否位于公共区域,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关电气、设备专业设计图纸。注:建筑专业应对相关专业设备及管道合理设置进行统筹。二、结构专业1、结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1 建筑主体结构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一般项4.4.4) 【审查要点】设计说明写明施工应采用预拌混凝土。【审查材料】设计说明。1.2 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一般项4.4.6) 【审查

27、要点】设计说明写明结构设计中主筋采用HRB400级及以上高强度钢。HRB400级及以上高强度钢占总钢筋用量的比例是否不小于70%。高层钢结构建筑,Q345GJ、Q345GJZ等强度较高的高性能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不低于70%。【审查材料】设计说明,计算书。三、给排水专业1、节能与能源利用1.1合理设计,减少生活给水系统能耗,充分利用市政水压。(控制项4.2.4)【审查要点】给水设计是否充分利用市政水压。【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给水系统图。1.2 给水泵依据设计所需供水量和扬程选择高效节能水泵、并在高效段内运行。分区加压给水系统高区部分(城市市政管网直供以上部分)采用变频供水系统等节能设备,市

28、政管网条件许可时可采用叠压式供水系统。(一般项4.2.12)【审查要点】是否合理选择给水系统;合理配置水泵,采用变频供水等适宜的节能方式,并对给水泵是否在高效段运行进行明确说明。【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1.3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10%。(一般项4.2.14)【审查要点】1、是否有太阳能热水设计图纸,并审查其设计是否合理。2、具备温泉利用条件的,是否采用地热水直接供应生活热水,并审查其设计是否合理。地热水不得与城市自来水相连,仅可作为泡澡使用。3、周边条件适宜并采用了地源热泵的居住建筑,审查其设计是否合理。对于生活热水,达到以下任一要求,视为比例大于10%:1、小

29、区中有50%以上的住户采用太阳能热水器提供住户大部分生活热水;2、小区中全部用户采用地热水直接供应生活热水。【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注:市区12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应按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实施意见(榕政办2010233号)进行太阳能热水设计。2、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2.1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控制项4.3.1)【审查要点】是否提供水系统规划方案,设计说明中是否对此进行说明。【审查材料】水系统规划方案、设计说明。2.2合理使用管材和连接方法,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控制项4.3.2)【审查要点】说明及相关图纸中是否有避免管网漏

30、损的措施:1、给水系统中使用的管材、管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管道和管件的工作压力不得大于产品标准标称的允许工作压力,管件与管道宜配套提供。2、 选用高性能的阀门(密封性能好、零滴漏)。使用耐腐蚀、耐久性、水力性能好的管材、管件,并具有可靠密封的连接方式。3、合理设计供水系统,避免供水压力过高或压力骤变。4、选择适宜的管道敷设及基础处理方式。5、根据水平衡测试要求,设计分级计量水表。【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2.3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控制项4.3.3)【审查要点】施工说明及相关图纸中是否选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卫生器具及配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2002的

31、要求。应采用陶瓷阀芯水龙头,大便器水箱冲洗水量6L。【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2.4景观用水不应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控制项4.3.4)【审查要点】景观水体补水严禁采用市政自来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景观水面的规模应与可利用的非传统性水源量相匹配。【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2.5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得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控制项4.3.5)【审查要点】施工说明及相关图纸中是否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用水安全保障措施按相关规范强条执行,用水安全保障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非传统水源与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不得以任何方式连接。2、

32、非传统水源水池(箱)、供水管道、阀门、水表、配水设备、给水栓、取水口等应有明显的标识。不得安装取水龙头,当设取水口时,应有防止误饮误用的措施,可设锁具或专门开启工具。3、非传统水源供水管采用耐腐蚀材料。4、采用再生水源供水的绿化管网不得使用喷灌方式;采用雨水回用的,水质及安全保障措施应达到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的要求。采用中水回用的,水质及安全措施应达到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的要求。5、非传统性水源应有满足要求的消毒措施等。【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2.6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

33、(一般项4.3.6)【审查要点】是否明确说明场地雨水径流量。设计说明中应包括雨水径流途径,雨水入渗措施等,结合建筑专业,有需要时合理设置雨水渗透管井、调蓄井等。【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注:本条需结合建筑专业审核。2.7 景观水、游泳池、游乐池、水上乐园等给水系统除有充足自然水源外均应采用循环供水系统。(一般项4.3.7)【审查要点】设计说明中是否对景观水、游泳池、游乐池、水上乐园等给水系统采用循环供水系统提出明确要求。游泳池、游乐池、水上乐园等水质应符合游泳池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22和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程CECS 1

34、4-2002要求。【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注:无景观水、游泳池、游乐池、水上乐园时此项不参评。2.8 绿化用水、洗车用水等非饮用用水采用再生水和(或)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一般项4.3.8)【审查要点】景观设计的绿化浇灌供水管道是否接自再生水或雨水回用水管道。【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2.9 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一般项4.3.9)【审查要点】景观设计的绿化浇灌是否采用高效节水灌溉。【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2.10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集蓄及利用方案。(一般项4.3.11)【审查要点】是否对雨水利用进行经济技术比较,采用雨水集蓄及

35、利用设施,并合理确定雨水集蓄范围及利用方案。【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3、 运营管理3.1住宅水、电、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控制项7.1.2)【审查要点】设计说明要求住宅水、电、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并复核系统和平面布置符合了分户、分类计量措施要求。当条件受限时,采用了集中远程抄表系统或卡式表具。【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3.2垃圾站(间)设冲洗和排水设施。存放垃圾及时清运,不污染环境,不散发臭味。(7.1.6)【审查要点】垃圾站、垃圾间是否设置冲洗、排水设施。【审查材料】相应设计图纸。该项虽为一般项,但应在设计阶段满足要求。3.3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

36、更换。(一般项7.1.12) 【审查要点】具有公共功能的设备、管道是否位于公共区域,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该项虽为一般项,但应在设计阶段满足要求。由建筑专业统筹,水、电、暖、气等专业配合。四、暖通1、节能与能源利用1.1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以及集中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中的有关规定值。(控制项4.2.2)注:未采用集中空调的此项不参评。1.2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室内温度调节控制和分户冷量计量设施。(控制项4.2.3)注:未采用

37、集中空调的此项不参评。1.3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的有关规定值高一个等级。(一般项4.2.9)。【审查要点】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是否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和系统,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福建省相关标准的要求。设计选用的冷水机组、空气源(水源)热泵机组性能系数(能效比)、多联空调IPLV值、单元式空调性能系数及燃油燃气蒸汽、热水锅炉热效率等均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要求;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总装机容量,应满足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第8.2.2条

38、规定。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是否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和系统,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福建省相关标准的要求。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还应符合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源效率限定GB21454-2008要求。【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注:未采用集中空调的此项不参评。1.4采用单体空调器的建筑,所选用的房间空调器额定工况制冷能效比(EER)符合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的规定,选用至少2级以上(含2级)产品。空调器的室外机位置和风口等设施布置合理。(一般项4.2.11)【审查要点】设计说明要求空调器选用至少2级能效以上(含2级)产品。预留的空调室外机位置和风口等设施布置合理

39、。【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1.3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能量回收系统(装置)。(一般项4.2.11)【审查要点】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是否设置能量回收系统。通过分析说明确定采用热交换新风机组的合理性、经济性,同时标明能量回收装置的焓效率设计值,以及装置维修更换措施等。【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注:未采用集中空调的此项不参评。2、室内环境质量2.1设空调系统(设备)的住宅,运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室温进行调控。(一般项4.5.9)【审查要点】设计预留了分体空调安装条件的,本条通过。【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3、运营管理3.1 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

40、。(一般项7.1.12) 【审查要点】具有公共功能的设备、管道是否位于公共区域,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该项虽为一般项,但应在设计阶段满足要求。由建筑专业统筹,水、电、暖、气等专业配合。五、电气专业1、节能与能源利用1.1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灯具效率和低损耗镇流器的能耗限定值分别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中表12.2.1-1和表12.2.1-2的规定,并采取其它节能控制措施,在有自然采光的区域设定时或光电控制开关。(控制项4.2.5)【审查要点】1、在设计说明或图例中,明确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了高效光源、高

41、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附件,灯具效率和低损耗镇流器的能耗限定值能分别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中表12.2.1-1和表12.2.1-2的规定,其他照明产品的能效标准符合国家现行能效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2、在设计说明中,明确了具体主要公共场所和部位的建筑照明质量(照度标准值、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且该照明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的规定。3、在设计说明中,明确了设计公共区域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且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规定的目标值。审查并复核其“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报审表(

42、建筑照明)”。4、复核对应各平面布置图,具体主要公共场所和部位的建筑照明数量和灯具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照明功率密度值符合设计要求。5、走廊、楼梯间、门厅、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了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公共区域、大空间及多功能场所照明设置了自动控制或功能分组控制方式。道路照明和景观照明采用了时间控制或光控系统。检查设计说明是否提出了相应要求,并复核相应平面布置图。【审查材料】设计说明,节能报审表,平面布置图。1.2 采用的配电变压器,其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符合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中表3或表4的节能评价值。变电所位置接近负荷中心,线路路径合理。

43、功率因数数值符合供电部门现行要求。(一般项4.2.13) 【审查要点】1、在设计说明中,提出了选用高效节能型变配电设备及用电设备的要求,并考虑了不同季节负荷变化情况下的节能措施。采用的配电变压器,其空载损耗值和负载损耗值均应不高于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13中能效限定值的要求(规范版本已更新)。同时,应复核其配电系统图。2、检查设置的变配电所和配电间是否居于用电负荷中心位置,220/380V低压供电半径不宜大于200m,当受条件限制且安装容量小于100kW时,可不大于250m,且线路路径合理。3、在设计说明中,明确了功率因数数值,且符合供电部门现行要求。100kV

44、A 及以上10kV 供电的电力用户,在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5;其他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0。变压器低压侧的无功补偿装置具有抑制谐波和抑制涌流的功能。同时,应复核其配电系统图。【审查材料】设计说明,配电系统图。2、 运营管理2.1住宅水、电、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控制项7.1.2)【审查要点】1、设计说明要求住宅水、电、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并复核系统和平面布置符合了分户、分类计量措施要求。当条件受限时,采用了集中远程抄表系统或卡式表具。2、夜景照明采用单独计量。【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2.2 智能化系统定位正确,采用的技术先进、实用、可靠,达到安全

45、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与信息网络子系统的基本配置要求。(一般项7.1.7)【审查要点】1、根据小区实际情况,满足按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 174-2003中所列举的基本配置,有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和信息网络子系统的建设。2、采用了光纤到户方式的通信设施系统,并满足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6-2012的相关要求。3、设计说明提出了采用节能电梯与节能控制方式的要求。当2台及以上的客梯集中布置时,客梯控制系统应具备按程序集中调控和群控的功能。4、设计说明提出了水泵、风机等设备,及其他电气装置应满足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

46、值要求,如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12的节能评价值要求。【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设计图纸。注:该项虽为一般项,但应在设计阶段满足要求。2.3 设备、管道的设置方便维修、改造和更换。(一般项7.1.12)【审查要点】具有公共功能的设备、管道是否位于公共区域,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审查材料】相应设计图纸。注:该项虽为一般项,但应在设计阶段满足要求。由建筑专业统筹,水、电、暖、气等专业配合。2.4 公共区域、大空间及多功能场所照明设置自动控制或功能分组控制方式。夜景照明采用单独分项计量、自动控制和高效照明光源、灯具。(一般项7.1.13)【审查要点】检查设计说

47、明是否提出了相应要求,并复核相应平面布置图。1、走廊、楼梯间、门厅、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了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公共区域、大空间及多功能场所照明设置了自动控制或功能分组控制方式。2、当应急照明在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时,采取了应急自动点亮措施。3、夜景照明采用单独计量、自动控制和高效照明光源、灯具。室外照明设计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J/T 163-2008中有关光污染的限制要求,夜景照明不会对住户和周边建筑物产生光污染。【审查材料】设计说明,相应平面布置图。注:该项虽为一般项,但应在设计阶段满足要求。绿色建筑(保障房)审查要点评分说明:1、绿色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阶段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产业化技术六类指标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