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758790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年德阳市中江县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及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等文件要求,为探索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培训模式,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常态化需求,结合中江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实际,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为主题,优化校本研修管理、创新校本研修模式、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拟对全县中小学教师开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特制定本轮研修的实施方案。一、研修目标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校本研修管理

2、,为全县中小学提供研修资源、工具、平台等专业支持服务,提升中小学校本研修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创新校本研修模式、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研修活动为载体,创建学校(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营造研修氛围,形成团队研修文化,使教师形成常态研修习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校发展。二、研修对象及任务全县所有教师全员参与本轮研修。中江县教育局人事股、教师进修校的负责人为本轮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者;中小学校长及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本轮校本研修的具体实施者;培训机构的培训者和学校教研组长为本轮校本研修的指导者。1.校本研修管理者(1)组织制定全县校本研修管理办法,组建校本研修管理团队和指导团队,组织教

3、师开展自主、跨校协作的校本研修活动,形成县域教师学习共同体。(2)制定相关政策和调控措施,保障校本研修工作顺利推进。(3)能够利用校本研修管理平台对校本研修团队、人员、活动、资源、评价等实施有效管理,探索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实现校本研修的有效管理。2.校本研修实施者(1)组织制定本校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组建学校研修团队,组织教师开展自主、协作的校本研修活动,形成本校教师学习共同体。(2)能够有效管理校本研修工作,组织教师全员参与研修活动,确保本校教师的参与度和活跃度。 (3)能够利用校本研修管理平台对全校参训教师和有关人员进行有效管理,改进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 (4)制定激励、调控措施,保障校本

4、研修工作顺利实施。3.校本研修指导者(1)能够自主设计校本研修主题,制定“校本研修”实施计划或“校本研修区域性推进”方案,整合校内外资源,设计校本研修活动。(2)能够有效指导校本研修工作,牵头主持学校学科教研组或县域教师网络学科协作组的研修活动,参与引领性主题研修活动,并根据本校(县)教学实际,开展线上与线下的研修活动,保证学校(县域)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活跃度及研修质量。(3)能够利用校本研修平台,组织本组(校、县)教师分享优质教学资源,积极引导跨校(区域)资源共享与交流,为教师常态研修提供研修指导和专业支持。 4.学员研修中江县中小学教师,共7000人。(1)积极参与学校教研组、县学科协作组组

5、织的线上、线下研修活动和项目组的引领性主题研修活动,参与并结合本学期教学安排,践行所学内容,切实改进教学行为。(2)建立个人网络工作室,坚持教育叙事和教学反思等教育日志的撰写;加入学校教研组或县学科协作组,使用研修交流工具,实现资源共享,加入学科交流群,拥有专业交流同伴,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养成网络研修习惯。 三、研修内容2013年校本研修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备课环节案例分析与专题训练”为主题开展研修活动。1.骨干培训对全县校本研修管理者、指导者、中小学校长开展两天(16学时)的集中培训,通过专题报告、任务指导、模拟演练、主题研讨等方式,使项目骨干了解、掌握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实施与指导工

6、作。(1)了解国家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最新政策和改革思路,理解实施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及意义;(2)掌握校本研修及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管理与运行的基本特点及操作模式;(3)学会制订校本研修主题设计、年度计划或“区域性推进计划”工作方案;(4)掌握校本研修活动(或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5)了解项目方案,明确管理与指导团队的分工职责,掌握引领性主题研修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6)学会校本研修管理与活动平台的操作技能。2.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1)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全县分学段、按学科建立学科协作组,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并建立相应的网络研修空间。项目组建立学科频道,聘请学科专家和优秀教研员、教学名师组成指导团

7、队,设计并组织开展引领性主题研修活动,开展答疑、资源与活动的推优、分享和交流活动。区域在县项目管理员的统筹下,创建中江县区域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组织县学科教研员或名师牵头主持区域学科协作组,结合本地教师的教学实际,参照项目实施方案及活动安排,设计研修主题,制订研修计划,组织线上或线下研修活动,组织本地或跨区域的资源分享和交流;鼓励自主建立“手拉手”跨校研修组、课题组、专题研修组、兴趣组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学校在校长的统筹下,创建学校校本研修门户,依托学校学科教研组建立相应的网络教研组,结合本校教师和教学实际,参照项目实施方案及活动安排,设计研修主题,制订研修计划,组织线上或线下研修活动,组织

8、本校或跨校的资源分享或交流。鼓励自主建立课题组、专题研修组、兴趣组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2)组织开展研修活动上述学习共同体要结合本校、本县实际,统筹安排不少于32学时的网络研修,同时进行不少于18学时的线下研修活动。其中项目组组织的引领性主题研修活动以及县组织的学科协作组活动主要以网络研修的形式进行,学校以及学校教研组组织的研修活动主要以线下活动为主。3.引领性主题研修活动安排(2013年)第一阶段:组班级,建立学习共同体,建设网上家园2013年12月16日-12月20日(网络研修5学时,线下活动3学时)参与者研修活动研修资源全体人员1.登录社区登录项目首页,找到中江县、学校社区以及学科频

9、道首页2.了解方案在项目首页,阅读项目实施方案、考核要求、时间安排等3.完善信息核对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学科、学段、学校、联系电话等,如信息有误请与自己的上级管理员确认后在平台自行修改。4.学会操作在项目首页“登录区”找到本角色操作手册,按照提示操作熟悉平台。查看“常见问题”,学习“小研伴我行”平台导学课程5.填写前测问卷填写项目组发起的调查问卷导学课程1.小研伴我学我的网络家园2.小研伴我学我的网络研修活动3.网络学科协作组建设案例的展示与分析(北京西城、上海浦东)4.计算机网络及应用5.即时通讯工具介绍及应用学员1. 体验个人工作室,上传研修资源2加入学校教研组长创建的学科协作组3. 进入

10、县学科协作组与学友打招呼4.学习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即时通讯工具介绍及应用等信息技术课程5.完成作业:新技术(微信、微博、QQ、多媒体等)给您的教学生涯带来了哪些改变?校教研组长在学校社区,创建网络教研组,并引导本教研组成员网上报到学校管理员1.确定网络教研组组长人选2.督促并指导网络教研组长创建网络教研组3.熟悉校本研修管理平台县学科协作组组长(1)熟悉网络协作组,并引导本协作组成员网上报到(2)组织本学科学员开展研讨交流活动,研讨主题:如何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有效辅助教学县管理者1.督促并指导网络协作组组长熟悉网络协作组,熟悉学员2.熟悉区域管理平台项目组学科导师1.发布项目实施方案及分阶段活

11、动安排2.发起“新人报到”相识活动,并引导参训学员跟帖留言第一阶段学情会 第一期简报第二阶段:树师德,规划自我,提升专业理念。2013年12月18日-12月25日(网络研修8学时,线下活动5学时)参与者研修活动研修资源研修工具学员1.学习课程(1)让师德在教育中闪光专家讲座(2)教师的幸福生活与专业发展专家报告(3)今日如何做“明师”专家讲座2.实践研修(1)参加校教研组组织的“我爱我班学生感动我的故事”活动,选择一个学生感动我的故事,附上个人感言后,上传至学校教研组(2)制订一份三年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并上传至学校教研组导读课程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专家报告专题讲座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样表学校教研组长1

12、.针对教师上传的故事及个人感言,组织一次“学生感动我的故事”的交流、分享活动2.针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参照本校校本研修计划,制订并上传教研组年度研修计划学校主题研修活动记录表学校管理员1.组织一次全校学生活动,请学生用文字或绘画等形式描绘“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并在各教研组讨论的基础上推荐一名代表跨校交流2.组织制作一期简报3.参照项目实施方案及分阶段活动安排,对本校教师进行调研,制订本校校本研修计划学校校本研修需求调研表样例学校校本研修计划样例县学科协作组组长1.组织推荐“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学生感动我的故事”跨学科交流活动代表1人2. 参照项目方案及分阶段活动安排,制订并上传本区域学科协作

13、组研修计划项目组学科导师1.组织“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学生感动我的故事”全县交流活动2.收集问题答疑3.展示并指导个人、学校和全县的年度研修计划第二阶段学情会 第二期简报 第一次专家答疑,答疑主题:今天我们如何做教育 第三阶段:学方法,研读课标,分析教材,增强专业知识2014年12月26日2014年1月24日(网络研修9学时,线下研修5学时)参与者研修活动研修资源研修工具学员1学习课程(1)学习专题讲座(2)学习学科课程2实践研修(1)单课教材的理解加工 用结构图表的方式,呈现本课教材主要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2)单元(专题)教材的理解加工 根据教学进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任选一个单元(专题)

14、,提交该单元的教材结构图 (3)整本教材理解加工 根据教学进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交一册教材的结构图(上述各项作业要求,请参考研修工具)1.课标解读2.教材分析(人教版教材各学科)3.教学目标设计与检测设计4.教学内容与过程方法设计1.单课结构图表样表2.单元(专题)教材结构图样表3.整本教材结构图样表4.教材结构关系解读样例学校教研组长1.结合教师提交的作业开展一次结构图分享活动2.归纳结构图制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一次研讨活动,推荐一份结构图学校教研组主题研修活动记录表学校管理员1.推荐优秀教研组和各学科“精品结构图”2.组织跨学科的经验交流3.制作一期学情简报学校教研组主题研修活动

15、记录表县学科协作组组长1.围绕以学定教主题,设计和组织一次跨区域的研修活动2. 推荐 各学科“精品”结构图各两份项目组学科导师1.梳理问题,线上答疑2.就结构图制作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分析与点评,形成“以学定教”的精益评析第三阶段学情会 第三期简报 第二次专家答疑,答疑主题:新课标新在哪里第四阶段:练备课技能,设计教学,提高专业能力2014年2月17日-2014年3月5日(网络研修10学时,线下研修5学时)参与者研修活动研修资源研修工具学员1学习课程(1)教师如何做好规范的教学设计(2)学习学科课程2实践研修(1)单课教材的理解加工 根据教学进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任选一个课时,提交一份

16、完整的教学设计 (2)单元(专题)教材的理解加工 根据教学进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任选一个单元(专题),提交该单元的教学设计 (3)整本教材理解加工 根据教学进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交本册教材的结构关系解读(上述各项作业要求,请参考研修工具)1.备内容依据课标进行教学的内容准备2.备学生备学生的依据、内容及方法3.备教法常用教学方法的准备以及学法指导4.备技术教学设备与技术准备5.备资源课程资源的整合教学设计样表学校教研组长1.确定一个课例,本教研组成员进行同课异构,在分析、点评不同的教学设计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共同改进,形成、推荐一份“精品教学设计”资源3.归纳教学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7、,开展一次研讨活动。学校教研组主题研修活动记录表学校管理员1.推荐优秀教研组和各学科“精品教学设计”资源2.组织跨学科的经验交流3.制作一期学情简报学校教研组主题研修活动记录表县学科协作组组长1.围绕以学定教主题,设计和组织一次全县的研修活动2. 推荐 各学科“精品”教学设计两份项目组学科导师1.梳理问题,线上答疑2.就教学设计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分析与点评,形成“以学定教”的精益评析第四阶段学情会 第四期简报 第三次专家答疑,答疑主题: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第五阶段:成果展示、总结评优 (2014年3月6日3月20日)参与者任务学员撰写并提交总结研修助我成长或我的研修感悟学校教研组长撰写

18、并提交总结学校管理员撰写并提交总结县学科协作组组长撰写并提交总结项目组开展优秀成果评选展示活动;进行项目总结、评优 五、组织管理(一)管理-支持系统本项目建立“一体两翼”的管理-支持模式。“一体”是指项目校,学校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主体,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与引领功能,以项目为契机,因地制宜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进行整合,形成有效的新型校本研修模式。“两翼”是指为使校本研修突破“本校研修”的局限,获得更广泛的专业支持,搭建行政、业务双线支持体系。首先,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设立县项目办,行政统筹管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其次,形成项目首席专家牵头的课程团队研修网学科指导团队县学科指导团队等专

19、业支持网络。(二) 管理与支持团队职责学校/县管理团队学校教研组长县教研员准备阶段*了解项目实施方案、考核要求、时间安排等*组织骨干培训,制定校本管理工作方案,确定校(区域)网络教研组长,制定本校校本研修计划*制度建设*指导校本管理工作方案制定*审批研修实施方案*审批研修评价方案*参加骨干培训*了解项目实施方案、考核要求、时间安排等*制定并上传学期(年)教研组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参加骨干培训*组织区域小学科组班*了解项目实施方案、考核要求、时间安排等*制定并上传学期(年)协作组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前期实施*了解进展*提出对策(清零行动)*参加学情会*督导第一、二阶段课程学习*关注参训率,组织学员上线

20、学习*撰写简报:推荐优秀,发现问题*审核学员自荐资源并推荐*引导学员参加项目组引领性活动*引导学员选择项目组课程资源*组织系列活动和推荐工作*参加学情会*参加集中答疑*审核学员自荐资源并推荐*组织区域系列活动和推荐工作*引导教师选择项目组课程资源*参加学情会*参加集中答疑中期实施*中期总结审批*参加学情会*中期总结*组织备课上课相关活动*督导第三、四阶段学习*参加学情会*参加集中答疑*组织问题研讨*组织录像课同课异构的网上交流*参加学情会*参加集中答疑后期实施*提出落实管理改进措施*参加学情会*组织推优工作*参加学情会*主持并提交评优名单*参加学情会*参加集中答疑*提交评优名单总结评优*总结审

21、批*评优名单审批*撰写管理总结*指导评优工作*撰写研修总结*主持并提交评优名单*撰写研修总结*主持并提交评优名单六、考核评优考核评价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满分100分。1.学员考核评优考核项目考核标准课程学习(40%)包括观看课程视频、阅读课程文本资料的时间,由系统自动统计,达到640分钟,此项可得满分40分。按阶段考核,阶段一:120分钟;阶段二:160分钟;阶段三:160分钟;阶段四:200分钟;实践研修成果作业提交(20%)撰写并提交实践研修成果作业不少于5篇,每篇4分,总分不超过20分。活动参与(20%)参与线上活动,每个贡献值不少于5的活动计4分,总分不超过20分。说明:活动贡献

22、值指在单个活动下的所有行为次数之和。撰写日志(10%)能够坚持撰写教育日志并形成习惯,不少于10篇,每篇1分,总分不超过10分。 资源分享(10%)上传各类原创可分享的研修资源,不少于10条,每条1分,总分不超过10分。组织活动(附加项,选做)根据学校实际和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自定主题,发起活动或者担任某个活动的管理员(主持人),吸引10人以上参与,并形成活动的成果报告(成员人人有分),得5分。自建组织(附加项,选做)自主建立主题协作组,并吸引成员10人以上,能够有明确的小组研修计划,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主题研修活动(成员人人有分),得5分。优秀10090;良好8980;合格7960;不合格590

23、其中:组织活动与自建组织这两项为附加项。评优时可优先考虑2.教研组长/教研员 考核(作为评优条件)考核项目评价标准组织活动(40%)组织各项研修活动,1次活动8分,最高40分。点评学员研修成果作业(15%)组长在组内对小组成员提交的研修成果(作业)进行点评。每点评1篇计3分;总分不超过15分。组织学员互动研修成果(15%)组织小组成员在协作组内对作业或资源进行互评,每份被点评过的资源计1分;总分不超过15分。研修简报(30%)每完成1期研修简报计6分。总分不超过30分。附加分1.能够带领团队形成积极可分享的团队研修文化。2.使团队对外有一定影响力。3.表彰奖励由县项目办制定评优奖励办法,建立激励机制。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对优秀学校、优秀学员、优秀教研组长进行表彰与奖励。中江县教育局中国教师研修网2013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