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上第七章成语.5.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78659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梁惠王上第七章成语.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孟子梁惠王上第七章成语.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孟子梁惠王上第七章成语.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孟子梁惠王上第七章成语.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孟子梁惠王上第七章成语.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子梁惠王上第七章成语.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梁惠王上第七章成语.5.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阅读本检查标准:1、小组四人收全+10分(日期写5月17日)2、内容:卡耐基摘抄、感悟共3面以上;梁惠王章句上中的成语和听写。(A+3分、A2分、A-1分)3、内容规范,书写工整美观。A+(5分)4、A+以上在的阅读本封面加一颗星。,课前准备:孟子通译、阅读本、双色笔,学习目标:1、积累成语典故2、领悟圣人智慧,成语的魅力,1表达精练。言简意赅,语义深远,丰富文章内涵。2增强文采。成语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恰当比喻,形容得当,形象夸张,成功的运用成语,可以起到修辞作用。3句式协调。使用四字成语,可使行文整齐,读之,铿锵有力,使语言富有节奏感。,成语接龙,以“善始善终”开头成语接龙(最后一个字谐音

2、也可以)。小组四人接力,在阅读本上,记录自己想到的成语。5分钟结束,大行政组内成语接力较多的小组加分。,善始善终,终身大事,事出有因,因小失大,大惑不解,解囊相助,助人为乐,乐在其中,中坚力量,量体裁衣,衣锦荣归,归心似箭,箭在弦上,上传下达,达官贵人,人才辈出,出其不意,意在言外,外圆内方,方方面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可想而知,知书达理 理直气壮,壮志凌云,云开见日,日暮途穷,穷山恶水,水深火热,热火朝天,天马行空,空穴来风,风吹草动,动荡不安,安步当车,车水马龙,龙马精神,神不守舍,舍近求远,远走高飞,飞沙走石,石破天惊,惊弓之鸟,鸟尽弓藏,藏龙卧虎,虎落平川,川流不息,息息相关,关门大

3、吉,吉人天相,相辅相成,成年累月,月黑风高,高抬贵手,手疾眼快,快马加鞭,鞭辟入里,里里外外,外强中干,干脆利落,落井下石,石沉大海,海底捞月,月下花前,前赴后继,继往开来,来之不易,易如反掌,掌声雷动,动人心弦,弦外之音,音容笑貌,貌合神离,离经叛道,道听途说,说三道四,四大皆空,空前绝后,后来居上,上梁不正,正大光明,明月清风,风土人情,情有可原,原形毕露,露出马脚,脚踏实地,地大物博,博采众长,长治久安,安居乐业,业精于勤,找出成语并解释,第三章:五十步笑百步、不违农时第三章:五十步笑百步、不违农时,第四章:饿殍遍野、率兽食人、始作俑者第四章:饿殍遍野、率兽食人、始作俑者 第五章:妻离子

4、散、仁者无敌第五章:妻离子散、仁者无敌,第六章:嗜杀成性、旱苗得雨第六章:嗜杀成性、旱苗得雨,第七章:以羊易牛、肥甘轻暖、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挟山超海、缘木求鱼、放辟邪侈、仰事俯畜第七章:以羊易牛、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挟山超海、缘木求鱼、放辟邪侈、仰事俯畜,先记录下来!,第三章:五十步笑百步、不违农时,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出 自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不违农时:不违背适合农作物耕种、管理、收获的季节。

5、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幻灯片 2,第四章:饿殍遍野、率兽食人、始作俑者,饿殍(pio)遍野: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三国演义:“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莩遍野。”率兽食人: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政害民。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引申为某种恶劣风气的开创者。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幻灯片 2,第五章:妻离子散、仁者无敌,妻离子散:与妻子分离,被迫

6、和子女分散。比喻一家人被迫分离四散,常与“家破人亡”一起用。孟子梁惠王上: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仁者无敌:仁德的人,无敌于天下。(孟子的仁政思想)幻灯片 5,第六章:嗜杀成性、旱苗得雨,嗜杀成性:嗜,爱好。好杀人成了习性。形容极端凶残。孟子梁惠王上:“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旱苗得雨:将要枯死的禾苗得到地场好雨。比喻在危难中得到援助。孟子梁惠王上:“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幻灯片 2,第七章:以羊易牛、肥甘轻暖、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挟山超海、缘木求鱼、放辟邪侈、仰事俯畜,以羊易牛

7、:用羊代替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灯片 2,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肥甘轻暖:指生活优裕。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於口与?轻暖不足於体与?”,挟山超海:挟,挟持,夹着;超,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缘木求鱼: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

8、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放辟邪侈: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以羊易牛”(齐王舍牛)主要说孟子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论辩技巧:第一段开门见山地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后,即通过“以羊易牛”一事的分析,说明齐宣王有推行仁政之心。在第七章中,孟子善于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始终掌握对话的主动权,时而旁敲侧击,时而单刀直入,时而欲擒故纵,时而咄咄逼人,运用举例、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表现了高超的论辩的技巧。(找出本章中的比喻论证,体会孟文善用譬喻说理的特点),记忆本章中的名句,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