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沟通.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78764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3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沟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十章沟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十章沟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十章沟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十章沟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沟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沟通.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沟通,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金盛华,本章要点,*沟通的概念*沟通的意义*沟通的结构*沟通类型*身体语言沟通及其应用*改善沟通能力的方法,第一节 沟通的概念,一、沟通的定义二、沟通的意义三、沟通的条件,一、沟通的定义,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它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二、沟通的意义,1、沟通提供人身心发展必须的信息资源2、人凭借沟通交换信息并建立与维持相互联系(1)沟通是观念、思想、情感的交换过程(2)沟通是人与人建立和维持联系

2、的方式(3)沟通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途径,三、沟通的条件,1、语言与沟通借助语言形式以实现的沟通2、沟通与理解理解的多少,取决于参与沟通的人们在沟通中所涉及的主题和所使用的词汇上有多少共同经验。,第二节 沟通的结构,一、沟通结构的要素二、沟通的背景,一、沟通结构的要素,图101 沟通的过程与结构要素图根据L.LBarker,Communication(4th Edt.)P9,1987改编。,二、沟通的背景,1、心理背景(1)一般心境状态心境状态好,信息与符号的转换过程流畅;在心境状态消极,信息与符号的转换过程受到干扰。(2)双方相互接纳的状态沟通双方的悦纳程度会影响到沟通的过程和效果。,2、物理背

3、景沟通双方的悦纳程度会影响到沟通的过程和效果。3、社会背景沟通者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以及,沟通情境中不直接参与的其他人对沟通产生的隐性影响。4、文化背景沟通者出生以来的长期文化经验的积累。,第三节 沟通的种类,一、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二、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三、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四、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五、个人内沟通与人际沟通六、群体沟通与大众沟通,一、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1、语词沟通通过语词符号实现的沟通称之为语词沟通。语词沟通是最为普遍、最准确,最有效的沟通方式。2、非语词沟通借助于非语词符号,如目光、表情、体态语、姿势姿态、接触及非语词的声音和空间距离等实现的沟通。,二、口语沟通与书面沟

4、通,1、口语沟通借助于口头语言实现的沟通叫做口语沟通。2、书面沟通书面沟通通常是借助于文字而实现的沟通形式。,三、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1、有意沟通有特定的目的,并且经过了一定的专门的准备的沟通叫做有意沟通。2、无意沟通沟通双方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沟通已经发生,这种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沟通,就是无意沟通。,四、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1、正式沟通在正式社交情境中发生的沟通称之为正式沟通。一般发生自正式的群体中。2、非正式沟通在非正式社会情境中发生的信息交流。一般都比较放松,双方的表现也更为真实。,五、个人内沟通与人际沟通,1、个人内沟通个人内部产生了一个自我沟通的过程。2、人际沟通两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

5、程。,六、群体沟通与大众沟通,1、群体沟通(1)小群体沟通以小群体为背景的沟通。(2)公众沟通个演讲者与许多听众的沟通。(3)组织沟通在社会组织内发生的沟通。2、大众沟通也称大众传播,即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计算机等大众媒介实现的信息交流。,第四节 非语词符号的沟通,一、身体语言的特点二、身体语言沟通的类型三、人际空间与人际距离四、副语言沟通,一、身体语言的特点,1、广泛性运用身体语言进行沟通,是人人具有的能力。2、连续性身体语言使人可以保持不间断的沟通。,3、不受环境的限制和保密身体语言沟通不受环境的限制。身体语言信号通常要放到整个身体语言沟通过程中,意义才能够被确定。4、跨文化沟通许

6、多身体语言信号都具有跨文化的功能,它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基本意义,是同等或高度接近的。5、简约性具有简约沟通的特殊功能。,二、身体语言沟通的类型,1、目光与表情(1)目光眼睛是透露人的内心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2)表情指人们面部的表情,是可以完成精细语言沟通的一种体态语。2、身体运动与接触沟通(1)身体运动语言身体运动是最容易被觉察的一种身体语言。(2)触摸语言人在触摸或身体接触时对情感融洽的体味最为深刻。,3、姿势与装饰(1)姿势姿势也常常是沟通过程的一个辅助因素。(2)装饰装饰是指一个人身上所携带的外在的有助于沟通双方了解的信息,它包括沟通双方的各自的发式、服饰、化妆以及所携带的物品等所有

7、能够透漏其信息的物品。,三、人际空间与人际距离,1、人际空间需要人与人之间所保持的空间距离,直接反映着彼此相互接纳的水平。2、个人空间位置与沟通人与人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也会直接影响个人之间的沟通过程。,3、人际距离与沟通(1)亲密距离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的近范围就是身体的充分或直接接触。亲密距离的远范围为0.150.45米。亲密距离只限于在情感高度密切联系的人之间使用。(2)个人距离朋友间进行沟通的适当距离。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0.450.76米。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0.761.22米。,(3)社交距离用于正式社交场合。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的近范围

8、为1.222.13米。社交远距离范围为2.133.65米。(4)公共距离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近距离范围为3.657.62米,远距离范围为7.62米以上。,四、副语言沟通,心理学家称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副语言(paralanguage)。非语词的声音是包括说话中的重音、声调的变化、哭、笑、停顿非言语内容,但其本身却又传达一定内容的附属信息。副语言在沟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五节 沟通的改善方法,一、沟通的自我评价与沟通改善计划二、提高沟通的准确性三、激发沟通积极的定向的技术四、身体语言沟通的改善,一、沟通的自我评价与沟通改善计划,1、评价自己的沟通情况(1)开列沟通情境和沟

9、通对象的清单(2)通过问卷评价自己沟通的状况(3)评价自己的沟通方式2、沟通改善计划(1)计划首先要明确试图改进自己的哪些方面,第二步是将选定的改善目标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并转化成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施的每一个具体做法。(2)监督监督是保证计划能够有效和坚持的一个手段。,二、提高沟通的准确性,1、首先需要提高自己准确描述事物的能力。2、对所用的一切非语词沟通方式,都必须有明确的概念。并且对别人是否也会同样理解某种非语词信息保持清楚的认识。3、保持对别人包括直接的语词反馈在内的各种反馈信息足够的敏感,并及时调整自己的信息和符号选择,也是提高沟通准确性的不可缺少的途径。,三、激发沟通积极的定向的技

10、术,1、沟通的“同理心”定向同理心是指站在对方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对方的真实看法和内心感受,并且基于这种理解来进行沟通,同时将自己的同理心传达给对方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同理心的核心是真正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情感。2、社会心理效应在沟通中的利用(1)首因效应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后续的沟通有良性的定向具有重要意义。(2)寻找与沟通对象的共同点,四、身体语言沟通的改善,1、理解别人的身体语言第一,身体语言信号的意义,与情境和沟通者性格有关。第二,必须从整体的身体语言背景来确认每一个具体身体语言信号的意义。第三,用移情的方法理解身体语言信息。2、恰当的运用自我身体语言第一步是观察自我身体语言,了解自我身体语言使用的情况。第二步是对自己的各种身体语言行为和整体模型进行自我体验。增加身体语言自觉性的第三个步骤,是在实践中应用自己总结的身体语言,并进一步检验其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