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79705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4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任务分析对于有理数的运算,首先在于运算的意义的理解,即首先要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运算。为此,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认识到运算的作用,加深学生对运算本身意义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运算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教科书基于学生学习了相反数和绝对值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时的具体学习任务: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学方法是“引导分类归纳”。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

2、法则;2.能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3.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和归纳猜想的能力;4.渗透分类、探索、归纳等思想方法,使学生了解研究数学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本课时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引入,提出问题;第二环节:活动探究,猜想结论;第三环节:验证明确结论;第四环节:运用巩固;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一)复习引入,提出问题活动内容:1.复习提问:(1)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较大?(2)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跑道上,先向东走了20米,又向西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的位置位于出发点的哪个方向,与原来出发的位置相距多少米?若向东记为正,向西记为负,该问题用算式表示为 。2

3、.提出问题: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回答得0分.如果我们用1个表示+1,用1个,那么就表示0,同样也表示0.(1)计算(-2)+(-3).在方框中放进2个和3个:因此,(-2)+(-3)= -5.用类似的方法计算(2)(-3)+ 2 (3) 3 +(-2) (4) 4+(-4)思考: 两个有理数相加,还有哪些不同的情形?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列举两个正数相加,如3 + 2,一个数和零相加,如0+(-4),4 + 0。活动目的: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类比列出两个有理数相加的7种不同情形,两个正数相加、两个负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根据绝对值又可分为三类)、一个加数为

4、0。进而讨论如何进行一般的有理数加法的运算。(二)活动探究,猜想结论:上面我们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7种不同情形,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相加的和但是,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我们总不能一直用这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这7个算式,你能从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点拨和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形成统一的认识。对“一起探究”,教师可引导学生按以下步骤思考:1、观察列出的具体算式,根据两个加数的符号分类:两个正数相加、两个负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根据绝

5、对值又可分为三类)、一个加数为0。2、同号两数相加时,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号有怎样的关系?和的绝对值和加数的绝对值有怎样的关系?异号两数相加时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号有怎样的关系?和的绝对值和加数的绝对值有怎么样的关系?有一个加数为0时,和是什么?3、从中归纳概括出规律 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引出规定的加法法则。 在活动中,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必要时可以交流,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活动目的:利用分组讨

6、论、分类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过程,同时有利于加法运算法则的归纳。(三)验证明确结论:例1 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并说明理由:(1) 180 +(-10); (2) (-10)+(-1); (3)5+(-5); (4) 0+(-2) 活动目的:给学生提供示范,进行有理数加法,可以按照“一观察,二确定,三求和”的步骤进行,一观察是指观察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二确定是指确定“和”的符号,三求和是指计算“和”的绝对值(四)运用巩固:活动内容:1 口答下列算式的结果(1) (+4)+(+3); (2) (-4)+(-3); (3) (+4)+(-3); (4) (+3)+(-4);(5) (+4)+

7、(-4); (6) (-3)+0; (7) 0+(+2); (8) 0+0活动目的:通过这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达到熟练程度。2请同学们完成书上的随堂练习: (1)(-25)+(-7); (2)(-13)+5; (3)(-23)+0; (4)45+(-45)全班学生书面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对学生板演进行讲评活动目的:习题的配备上,注意到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由易到难,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地提高能力,得到发展。(五)课堂小结:活动内容:师生共同总结。1. 两个有理数相加,“一观察,二确定,三求和”,即首先判断加法类型,再确定和的符号,最后确定和的绝对值2. 有理数加法法则及其应用。3. 注意异号的情况。活动目的:课堂小结并不只是课堂知识点的回顾,要尽量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切身感受,教师对于发言进行鼓励,进一步梳理本节所学,更要有所思考,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的目的。(六)布置作业:1.课本习题 2.4 1、2、3、4、5、 6 2.拓展练习:(1)(-0.9)+(-2.7); (2)3.8+(-8.4); (3)(-0.5)+3;(4)3.29+1.78; (5)7+(-3.04); (6)(-2.9)+(-0.31);(7)(-9.18)+6.18; (8)4.23+(-6.77); (9)(-0.78)+0四、教学设计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