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5741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理数的加法(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加法是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而加法运算更是基础。随着数域的扩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到小学学习的加法的局限性,和学习有理数加法的必要性。通过数轴的表示,学生直观地感受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推导过程,这一过程把未知的有理数加法转化成小学已学过的加减法,这是很重要的化归思想。从知识上讲,它为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实数,代数式的加减法奠定扎实的基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并且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较低,所以应该从生活实例出发,由浅入深。他们对于新知识往往很好奇,爱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要创造机

2、会让他们自由讨论,并发表见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 会利用加法法则求两个有理数的和,会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有理数相加。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经历加法法则的产生过程,并把有理数的加法转化为小学已学过的数的加法,渗透着化归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有理数的加法是源于生活的需要,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是亲切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学法:合作交流,分层学习。教学准备:多媒体,三角板。教学过程一、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情景设置:一建筑工地仓

3、库记录星期一和星期二水泥的进货和出货数量如下,其中进货为正,出货为负(单位:吨):进出货情况库存变化星期一52星期二34合计 问:1、列出算术表示这两天水泥进货和出货的合计数量,并算出结果。 2、上述问题中,星期一该建筑工地仓库的水泥库存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星期二呢?小组讨论交流,再叫学生回答。【设计意图】给出情境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相互讨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很快地融入课堂。(二) 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水泥进货的合计为(5)(3)8 水泥出货的合计为(2)(4)6师:上述计算也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PPT动态演示过程)(5)(3)8 (2)(4)6【设计意图】

4、把计算过程在数轴上表示,并通过PPT的演示,更形象、直观地得到两数相加的结果。师:观察上面的两个例子,你能得出同号两数相加的规律吗?(提示从符号,绝对值两方面)教师引导,归纳得出结论: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师:星期一的进出货记录中,+5表示什么?-2呢?那库存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 并列出算式。 生:+5表示仓库里水泥增加了5吨,-2表示运出了水泥2吨,所以库存增加了,增加了3吨。算式(5)(2)3.出示PPT,演示计算在数轴上的表示过程。首先要画数轴,简单复习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一起回答: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并注意正负数对应表示的方向的不同

5、(箭头方向)。师:仿照上面,先写出星期二的库存变化的算式,再把上述算式也用数轴表示出来。(巡视,发现出现的问题并纠正)PPT给出正确表示的方法。【设计意图】在讲解例子后,给出类似例子,让学生马上学以致用,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师:观察上面两个式子,小组交流讨论,也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归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师引导,归纳得出结论: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 想一想:利用二个加法法则计算 (-5)+(5); (0.2)+(-0.2); 0+(-3); (2)+0; 生:(-5)+(5)=0; (0.2)+(-0.2)=0; 0+(-3)=-3; (

6、2)+0=2 ; 师:观察上面4个式子,你能发现什么?得出有理数还有以下法则: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 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说一说:(口答)确定下列各题中的符号,并说明理由:(1)(5)(7); (2)(3)(10);(3)(6)(5); (4)(3)(7);(5)()(); (6)0(); 教师强调理由,是同正,同负,还是异号?符号分别怎么确定?2、例题教学例1:计算下列各式:(1)(11)(9); (2)(3.5)(7);(3)(1.08)0; (4)()(); 解:(1) (2)原式(73.5)3.5;(3)原式1.08; (4)原式0; 计算

7、的过程,边问符号是什么?为什么?绝对值是什么?怎么算? 最后,小结加法的运算步骤: 两个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一个为零? 利用对应的法则,确定符号。 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三个法则是否能够应用,得到及时反馈。通过例子总结了两个数加法的计算步骤,学生对加法的运算过程更加清楚。 例2:某市今天的最高气温为7 oC,最低气温为0oC,据天气预报,两天后有一股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市,届时将降温5 oC.问两天后该市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约为多少摄氏度? 师:降温5 oC,可以记作什么? 生:可以记为-5oC 解:略.【设计意图】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应用,使学生体会有理数加法和加法法则的作用。思考题:两个有理数相加,和是否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请举例说明。(四) 反思小结,强化认识1、 有理数的三个加法法则,以及加法运算时的三个步骤,并把有理数的加法转化为小学已学过的数的加法,渗透着化归思想。2、 有理数加法的数轴表示,能更直观的理解加法运算的结果。(五) 布置作业,课后复习 课后作业题A题必做,B题大部分同学选做。(六) 板书设计 2.1有理数的加法例1 (1) 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