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钢筋拆除及除锈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79940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ur钢筋拆除及除锈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ur钢筋拆除及除锈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ur钢筋拆除及除锈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ur钢筋拆除及除锈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ur钢筋拆除及除锈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ur钢筋拆除及除锈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r钢筋拆除及除锈施工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钢筋拆除及除锈施工方案施工单位: 山东天齐集团济南分公司 工程名称: 温泉国际会议中心工程 编 制 人: 编制日期: 2012年4月 用 品 质 打 造 建 筑 行 业 第 一 品 牌 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3第二章 工程概况3第三章 施工部署4第四章 施工组织4、5第五章 施工方案5、6、7第六章 保障措施7 第一章、编制依据1、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8923-88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年版)3、甲方锈蚀钢筋随机抽检力学性能试验报告4、现场施工图纸5、03G101平法施工图集6、钢筋拆除、除锈处理会议纪要第二章、工程概况本工程

2、为济南商河温泉国际会议中心,地上11层,地下1层局部2层,建筑面积56301.45,框剪结构, 目前一部分地下结构已由其他施工单位施工完毕,另一部分结构底板及墙柱钢筋已绑扎(见图1)。项目部根据原预留钢筋的锈蚀程度已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协商由于长时间没有防护措施导致施工现场钢筋由于受到长期日晒雨淋,其表面产生不同程度锈蚀现象,通过现场查看,地下结构预留出的墙柱钢筋已经生锈,并未发现片状老锈,锈迹瘢痕仅仅是表皮,钢筋锈蚀并不严重,最终结合结构设计师的意见给出了合理可行的处理方案,施工单位将按照协商处理意见处理后对锈蚀钢筋做拆除和除锈处理。 斜线范围为已浇筑部分 第三章、施工部署1、根据现场实际

3、情况,已施工的钢筋锈蚀严重且14以下钢筋承载力达不到要求;现14以下不包括14的钢筋拆除作废,14以上包括14的钢筋做除锈处理并根据甲方及设计院提出的要求利用。由于箍筋、底板筋、及腰筋为小于14的钢筋,根据现场情况除打完砼的柱、墙主筋部分外其他钢筋应全部拆除。套筒已连接的钢筋在套筒上方截断,然后利用力矩扳手将套筒解开,后续施工尽量用套筒连接。2、了解底板钢筋与柱、墙、梁钢筋的连接形式,并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拆除顺序。由于14以上钢筋除锈后重新利用,钢筋拆除须人工用钢筋钩拆除,个别部位用电焊机切割。拆除顺序为绑扎的相反顺序施工,随拆除随除锈,按每个部位的钢筋分类堆放整齐。拆除完成用塔吊吊至指定位置。

4、3、钢筋除锈后并按批进行外观检查并按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按现场原施工单位预留的钢筋接槎点继续上部主体施工。4、对于不合格的钢筋根据其承载力做出降低钢筋直径或作废的处理方法。5、地下室基础后浇带设计同意钢筋除锈后可以进行封闭,以利于地下早期二次施工。6、施工单位随时接受业主、监理的检查指导。第四章、施工组织1、人力组织为使锈蚀钢筋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现场共投入6个管理人员对现场进行管理与协调,在设备齐全用工高峰期时100个工人对钢筋进行拆除及除锈处理(包括成品、半成品),3名起重工及3名信号工负责钢筋的转运,共计112人。主要管理人员见下表: 主要管理人员职责表序号姓名职务主要职责1

5、田兆春项目经理负责施工现场总体指挥工作2刘永福技术负责人负责相关技术与质量的控制3王立峰施工员负责现场协调与进度工作4赵相明质检员负责现场钢筋质量工作5吕茂志质检员负责钢筋拆除、成品保护及安全文明施工杨金良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工作2、材料准备(1)认真组织好材料和机械设备,并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材料统一堆放在指定区域。(2)由质检员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手续。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材料名称数量单位规格/型号备注JF-II “四合一”磷化剂300桶35kg/桶用于锈蚀比较严重的钢筋钢丝刷100把用于锈蚀比较轻度的钢筋电焊机7台500S切割钢筋等、工期计划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经过项目部会议研究制定相

6、应工期计划,预计钢筋拆除并除锈完成总工期为30天。2535轴*RD轴 4月30日 5月12日拆除完成2534轴*RY轴 5月9日5月20日拆除完成1125轴*RD轴 5月9日5月30日 全部完成除锈与拆除同步进行,并于5月日 全部完成第五章、除锈处理方法目前市场上除锈的方法较多,喷砂除锈曾被广泛使用,但效率并不高,成本也大(光喷砂机至少上万),如果遇到多弯折钢筋或箍筋,除锈效果更加不理想;机械除锈机实际上问题很多,首先大多数机械质量低下,除锈速度慢;其次除锈效果差(特别是螺纹钢),除锈不彻底;最困难的是不能对弯折钢筋进行除锈;酸洗除锈-除锈所用酸液量巨大,并且容易形成锈酸膜,不利于与混凝土粘结

7、;酸洗过后还必须用碱液中和,除锈前还必须将钢筋上的泥土清洗干净,极不方便;人工除锈主要为人工使用钢丝刷和磨砂纸除锈,所需劳动力巨大,效果一般,但能够把一些死角除锈得比较干净。本工程选用了获得专利的除锈剂除锈和人工除锈相结合,经济省时。根据钢筋锈蚀程度的不同,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案:(1)对能拆除的钢筋,采取获得专利的除锈剂进行清除的方法;(2)已浇筑砼不能拆除的钢筋,采取钢刷进行清除的方法。1、除锈剂清除(1)简介本专利采用化学除锈的原理是利用以磷酸为主的混合液,与钢筋表面的三氧化铁和氧化亚铁发生化学反应,将钢材表面的锈去除。该混合液本身不和铁产生化学反应,而且反应形成的磷化物对环境污染较轻。此

8、专利是原建设环保部推广的专利产品,其除锈原理不同于酸洗工艺,酸洗工艺不易掌握时间,易对钢筋原材料产生腐蚀,使钢材脆性增加。(2)使用方法1、用1.26m*1.26m*4mm 钢板焊10m*1.26m*1.26m清洗池。基础开挖12m*4m*1m,放入清洗池后回填。2、将除锈剂倒入清洗池中。3、钢筋分类摆放,用塔吊吊至规定位置。现场管理及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及做好安全措施。4、钢筋吊入清洗池中浸泡10分钟左右,露出钢筋本色为止。5、清洗完成后吊出放在指定位置。钢筋存放处地面撒10cm石子以避免钢筋 上粘泥。(3)注意事项:本品可生物降解,不宜接触皮肤,如不慎溅入眼中需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就医。

9、手工清洗时须戴防护眼镜和橡胶手套,以避免清洗时溅入眼中和长时间与皮肤接触2、钢刷清除(1)简介利用钢刷对钢筋表面的锈蚀进行清除,此种方案适用于已浇筑砼不能拆除的钢筋钢筋。(2)注意事项工人除锈工程中要注意佩戴眼镜和口罩,雨湿天气不宜除锈。除锈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保障施工安全。第六章、保证措施1、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搞好施工方案的优化,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做好安全及技术交底工作。(3)、搞好各种机具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施工机具正常运转。(4)、严格按施工工艺操作施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请有关人员研究处理。2、工期保障措施(1)、按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人员,最大限度的

10、满足施工需求。(2)、安排专人检查到位避免返工的情况。(3)、排出详细的计划,落实到天;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第10页第十三章:干燥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熟练掌握表示湿空气性质的参数,正确应用空气的HI图确定空气的状态点及其性质参数;熟练应用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解决干燥过程中的计算问题;了解干燥过程的平衡关系和速率特征及干燥时间的计算;了解干燥器的类型及强化干燥操作的基本方法。 二、本章思考题1、工业上常用的去湿方法有哪几种?态参数?11、当湿空气的总压变化时,湿空气HI图上的各线将如何变化? 在t、H相同的条件下,提高压力对干燥操作是否有利? 为什么?12、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为什么要先经预热后

11、再送入干燥器?13、采用一定湿度的热空气干燥湿物料,被除去的水分是结合水还是非结合水?为什么?14、干燥过程分哪几种阶段?它们有什么特征?15、什么叫临界含水量和平衡含水量? 16、干燥时间包括几个部分?怎样计算?17、干燥哪一类物料用部分废气循环?废气的作用是什么?18、影响干燥操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调节、控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三、例题例题13-1:已知湿空气的总压为101.3kN/m2 ,相对湿度为50%,干球温度为20o C。试用I-H图求解: (a)水蒸汽分压p; (b)湿度; (c)热焓; (d)露点td ; (e)湿球温度tw ; (f)如将含500kg/h干空气的湿空气预热至11

12、7oC,求所需热量。 解 :由已知条件:101.3kN/m2,050%,t0=20o C在I-H图上定出湿空气的状态点点。 (a)水蒸汽分压p 过预热器气所获得的热量为 每小时含500kg干空气的湿空气通过预热所获得的热量为 例题13-2:在一连续干燥器中干燥盐类结晶,每小时处理湿物料为1000kg,经干燥后物料的含水量由40%减至5%(均为湿基),以热空气为干燥介质,初始湿度H1为0.009kg水kg-1绝干气,离开干燥器时湿度H2为0.039kg水kg-1绝干气,假定干燥过程中无物料损失,试求:(1) 水分蒸发是qm,W (kg水h-1);(2) 空气消耗qm,L(kg绝干气h-1);原湿空气消耗量qm,L(kg原空气h-1);(3)干燥产品量qm,G2(kgh-1)。解:qmG1=1000kg/h, w1=40, w2=5% H1=0.009, H2=0.039qmGC=qmG1(1-w1)=1000(1-0.4)=600kg/hx1=0.4/0.6=0.67, x2=5/95=0.053qmw=qmGC(x1-x2)=600(0.67-0.053)=368.6kg/hqmL(H2-H1)=qmwqmL=qmL(1+H1)=12286.7(1+0.009)=12397.3kg/hqmGC=qmG2(1-w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