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和至小峡二标段项目部南山2号隧道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3557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122 大小:19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和至小峡二标段项目部南山2号隧道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和至小峡二标段项目部南山2号隧道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和至小峡二标段项目部南山2号隧道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和至小峡二标段项目部南山2号隧道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和至小峡二标段项目部南山2号隧道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和至小峡二标段项目部南山2号隧道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和至小峡二标段项目部南山2号隧道施工方案.doc(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和至小峡二标段项目部南山2号隧道施工方案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和至小峡二标段项目部 南山2号隧道施工方案目 录1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简介 22.2、主要工程数量 22.3、技术标准 22.4、地形地貌及地质 22.5、气象、水文 33、工程重难点及对策措施 33.1、工程重难点 33.1.1、工程重点 33.1.2、工程难点 43.1.3、工程重点应对措施 43.1.4、工程难点应对措施 64、临时设施及弃土场 64.1、临时便道 64.2、隧道驻地 64.3、钢筋加工棚、喷浆料拌合站规划 74.4、临时用水 74.5、临时用电 74.5.1、基

2、本用电原则 74.5.2、线路敷设总体安排 84.5.3、施工应急用电 84.5.4、弃土场 85、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85.1、隧道施工安排 85.1.1、南山2号隧道出口段施工总工期 95.1.2、隧道分部分项施工时长安排: 95.1.3、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 105.1.4、隧道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115.1.5、施工任务划分 115.1.6、主要材料供应 135.1.7、劳动力使用计划 145.2、隧道施工方案、方法和技术措施 145.2.1、隧道总体施工总体施工程序 155.2.2、临时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155.2.2.1、供水 155.2.2.2、供电 155.2.2.3、通风 1

3、65.2.2.4、隧道防尘 165.2.2.5、隧道内排水 165.2.2.6、弃渣处理 165.2.3、洞口及明洞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175.2.3.1、施工测量 205.2.3.2、坡面防护 205.2.3.3、洞口排水 205.2.3.4、洞口土石方 205.2.3.5、进洞方法 215.2.4、洞身开挖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215.2.4.1、隧道开挖方法 215.2.4.2、级围岩段CD法开挖 225.2.4.3、洞身钻爆施工 235.2.4.4、隧道钻爆施工工艺 255.2.4.5、隧道钻爆作业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75.2.5、隧道超前支护、初期支护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275.2.

4、5.1、隧道支护概述 275.2.5.2、大管棚施工 315.2.5.3、初期支护流程图 365.2.6、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395.2.7、隧道防排水施工 415.2.8、仰拱及填充施工方法 425.2.9、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方法 425.2.9.1、二次衬砌施作应满足下列条件 435.2.9.2、施工工艺及顺序 475.2.10、路缘边沟、电缆沟施工工艺 475.2.10.1、施工方法、工艺 495.2.11、中心水沟施工工艺 505.2.11.1、施工方法、工艺 515.2.12、隧道路面及内装设计 515.2.12.1、路面 515.2.12.2、内装 515.2.13、施工

5、期间的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 515.2.13.1、施工期间的监控、量测 545.2.13.2、超前地质预报 565.2.14、隧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65.2.14.1、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565.2.14.2、支护质量保证措施 565.2.14.3、防水层铺设质量保证措施 565.2.14.4、衬砌质量保证措施 575.2.14.5、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596隧道雨季施工方案 596.1、现场防汛、排洪系统 606.2、隧道施工 606.3、钢筋加工 606.4、渣土运输 606.5、材料、构件的储备与保管 606.6、机电、设备 606.7、防汛措施 617、隧道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617

6、.1、拌合站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627.2、冬季混凝土搅拌施工的保证措施 637.3、冬季混凝土运输的保温措施 647.4、冬季混凝土浇筑的保证措施 647.5、各分项工程混凝土施工的保温养护措施 647.5.1、洞口保温大棚 647.5.2、高压风管保温 657.5.3、供水系统保温 657.5.4、排水管路保温 657.6、冬季钢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67.7、冬季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667.8、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78、质量控制措施 678.1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678.1.1、工期保证体系 678.1.2、工期保证措施 678.1.2.1、工期组织保证措施 688.1.2.2、工期

7、绩效保证措施 688.1.2.3、工期技术保证措施 688.2、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688.2.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698.2.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99、安全保证措施 699.1、施工现场安全保证措施 709.2、高处作业的安全保证措施 709.3、爆破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709.4、隧道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19.5、安全应急预案及演练 97110、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7110.1、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7210.2、水土保持措施 7210.3、施工后期场地恢复 7211、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措施 7211.1、文明施工 7211.2、文物保护 南山2号隧道施工方案1、编

8、制依据(1)、民和至小峡公路隧道施工两阶段设计图纸;(2)、民和至小峡公路合同段招、投标文件;(3)、对民和至小峡合同段施工现场的实地调查情况;(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 F702004;(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南山2号隧道位于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县巴州沟与川口镇米拉湾村之间,穿越民和县南山,紧邻民和县城,交通便利。该隧道为双车道分离式中长隧道:左线长992m

9、,起点里程ZK24+158,终点里程ZK25+150;右线长1044m,起点里程YK24+086,终点里程YK25+130。左右线合计暗洞共长2002米,明洞共长34米。左右线进口洞门均采用端墙式洞门,出口洞门均采用削竹式洞门。进口端明洞结构采用仰拱没有加深的SM1型明洞结构,出口端明洞采用中心水沟加深后的SM2型明洞结构。由于隧道全段穿越卵石土地层,埋深15-67米左右,设计均为V级围岩,所以隧道暗洞结构形式主要为黄土隧道衬砌结构形式,共设有S5a-1H型衬砌、S5a-1L型衬砌、S5a-2L型衬砌三种暗洞衬砌形式。隧道明洞结构按荷载结构法进行计算,暗洞结构根据隧道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按新奥

10、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衬砌,其支护衬砌参数按照工程类比确定。暗中结构延洞身法线方向由内向外依次分别为:45厚C30钢筋混凝土二次衬砌、防水卷材+无纺布、26厚C25喷射混凝土、I20a工字钢、6钢筋网、环向梅花形布设42小导管加固围岩。根据规范要求,于隧道中部左右线均设置1处50m长紧急停车带,车行横通道与隧道轴线呈45夹角联通左左右线紧急停车带,其中车行横通道右线洞口里程为YK24+606,左线洞口里程为ZK24+631.78。隧道前段和后端共设置2处人行横通道,人行横通道与隧道轴线呈90夹角,其中第一处洞口右线里程为YK24+346,第二处洞口右线里程为YK24+866。隧道两侧均设有电

11、缆沟,排水沟延隧道中线设置。2.2、主要工程数量左右线土石方开挖总量为22.2万m?;混凝土总量为89936m?,其中主要包含C30二衬防水混凝土20306m?,C30仰拱防水混凝土11105m?,C15仰拱填充混凝土14185m?,C20隧道路基调平层混凝土16391m?,隧道面层混凝土16391m?,C25喷射混凝土18823m?;钢筋4582吨,工字钢4296吨,各类锚杆549554m,防水板52795,无纺布52932。电缆沟8144m(单侧米),中心水沟4072m。2.3、技术标准公路等级:高速公路,双洞四车道单向行驶;设计车速:80Km/h;通风与照明计算行车速度:80 Km/h.

12、双洞分离式两车道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0.25=0.75+0.5+2*3.75+0.75+0.75m;净高:5.0m。2.4、地形地貌及地质大南山两侧山坡均十分陡峭,隧址区属侵蚀构造中高山,地形中间高东西两侧低,南北走向,海拔最高高程1920.96m,地势起伏较大,隧址区山顶形成南北向分水岭,东北侧汇流进入湟水及西南侧汇流进入巴州沟。隧址区两侧山脊风化剥蚀作用强烈,海拔高程1784.20-1896.92m,山体坡度在35-60之间,植被以低矮灌木为主辅少量乔木,覆盖层8.5-35.0m不等,少基岩裸露;山底沟谷“U”型宽谷为主,宽约50.0-100.0m。隧道穿越段,海拔介于1820.20-1

13、910m,高差90m。2.5、气象、水文本区属于冬寒夏凉半干旱大陆性高原气候,日照时间短,年日照时间2530.6小时,年平均气温5.9-7.8,最低气温-22.2-24.9,平均相对湿度55-58%,雨水多集中在七,八月,年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年降水量454.6mm,多年平均降水量346.9mm,最大日降水量63.1mm,多年平均蒸发量1612.9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8%,最大冻土深度130cm,最大积雪深度14cm。温差变化大,并具垂直分带性。霜冻期长,一年仅七与八月份较热。春与冬季多风,主力风向为ESE,平均1.7m/s,风速最大可达18m/s,地面平均温度8.9,10月底开始降雪,

14、11月上旬开始冰冻,次年4月底解冻。隧址区地表水主要为流经民和县的湟水及巴州沟谷区两坡面接纳大气降水,流入谷底巴州沟和湟水河,流量巴州沟为118-171m?/s,湟水为450-581 m?/s,最后于甘肃境内汇入黄河;雨季时水量较大,冬季时水量较小,河床较为宽缓,水流较为湍急,河漫滩较为平缓。3、工程重难点及对策措施3.1、工程重难点3.1.1、工程重点从纵断面图看,隧道全段穿越卵石层,且设计给出整洞为V级围岩,如何在保证循环进度的前提下确保成洞开挖时施工安全、避免坍塌是本隧道的重点。3.1.2、工程难点 (1)隧道进口位于川口镇红崖村,原地面处房屋密集,设计图纸给出,明洞采用拉槽法施工,且开

15、挖深度左线须下挖13.3m至设计路面高度,右线须下挖7.7m至设计路面高度。右线进口段右侧,开挖边线距红崖村清真寺围墙1m左右,该处中线开挖深度为7.7m至设计路面顶,路面定至明洞仰拱拱底任须下挖2.67m,因此该处开挖极易造成清真寺围墙开裂、倒塌,且清真寺内唤醒楼距围墙约23m,唤醒楼高度达27m,因此如何确保开挖后两侧路槽边坡稳定及防止两侧开挖线外临近侧房屋地基出现明显沉降、倾斜是本工程的难点之一。 (2)隧道出口段发育三处大小不等滑坡,其规模从400-20000m?不等,均为黄土层滑坡,其中K25+080K25+100.00以及K25+140.00K25+170.00滑坡现状稳定性较差,

16、变形较明显,对隧道出口有一定影响。因此出口端洞门,明洞施工时如何避免出现滑坡层溜坍是本隧道的难点之二。 (3)隧道区的黄土主要分布于地表,隧道埋深15-67m,钻孔揭露厚度18-20m左右,该层黄土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大孔隙,具有典型的孔隙架空结构,水湿陷性特征较明显且项目区属季节性冻土区,标准冻深1.08m,黄土遇水产生离散性,强度极低,成洞极为困难。据试验分析,该层黄土具IV类湿陷,其湿陷厚度在18m左右,隧道开挖时,由于该层黄土遇水后强度较低,易引起的冒顶、坍塌等现象,因此如何避免出现上述灾害是本隧道的难点之三。 (4)在地表为湿陷性黄土,隧道穿越层为卵石土地质情况下,初期支护沉降变形较

17、大难以控制,故而变形控制是本隧道施工的难点之四。3.1.3、工程重点应对措施针对V级围岩自稳条件差,施工要做到:“一短、两快、三严、四及时”,即短进尺(单次掘进进尺暂定为1.5m)、快循环、快封闭、严格工艺、严格标准、严格管理、及时支护、及时量测、及时反馈、及时二次衬砌。 施工原则:隧道施工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十八字方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安全、优质、提前建成隧道。3.1.4、工程难点应对措施针对隧道进口处房屋密集,开挖深度深,易出现路槽边坡失稳及引起周边临近侧房屋地基沉降、倾斜的危害,施工开挖应分级跳槽开挖,边开挖边防护。根据设计图纸给出该段左右侧一二级边

18、坡坡率均为1:1,开挖时按照1:1开挖,及时坡面防护,加强监控。开挖前期采取分段跳槽开挖,视边坡稳定情况再加大开挖纵向长度或拉通开挖,首次开挖坑槽长度定为20m。ZK24+070-ZK24+155段左侧二级边坡、ZK24+090-ZK24+155段右侧一级边坡设计为窗孔式护面墙防护。ZK24+100-ZK24+155.5段左侧一级边坡、ZK24+140-ZK24+155.5段右侧一级边坡设计为仰斜式路堑墙支挡,墙高均为12m,伸缩缝间距为10-15m,墙体采用C25片石混凝土砌筑。按照跳槽法施工顺序,现场采取开挖一段,挡土墙施工一段,再进行下一段路槽开挖成型的施工顺序,避免一次性开挖成型造成路

19、堑大面、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出现整体失稳,坍塌。 针对右线开挖极易造成红崖村清真寺围墙及唤醒楼出现倾斜,引起民族纠纷,我部计划该处请设计单位增加抗滑桩,以阻挡由开挖引起清真寺唤醒楼基础土体横向位移。路槽开挖前由测量人员在红线外2.5m、5m、15m处纵向间隔15m设置位移观测桩,临近侧房屋屋顶处同时也设置位移观测桩,观测桩由专人负责每天位移观测及数据统计,观测频率为每工作日4次,视实际情况观测频率可增大。如开挖过程中遇到暴雨、连续阴雨天气,须派专人24小时值守施工现场,随时观察两侧边坡及临近房屋稳定情况,一旦出现边坡因雨溜坍,造成房屋出现倾覆,立即疏散房屋内居民,并及时信息上报至施工现场生产经

20、理及项目部应急小组,确保临近居民人身安全。(2)隧道出口端设计为削竹式洞门,针对出口处原始滑坡层坡面高,滑坡量大,出口处洞门、明洞施工易出现滑坡灾害,我部计划请设计单位在滑坡断层处增加抗滑桩,且在滑坡层根部采用填土堆载反压处理。洞门及明洞施工前,必须先施工完成洞顶截水槽,以拦截坡顶雨水冲刷新挖坡面及侵泡新挖坡面坡脚。洞门仰坡采用边开挖边施工,避免新挖坡面大面积、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坡面防护采用长3.5m22砂浆锚杆加6钢筋网20*20加15厚C25喷射混凝土,砂浆锚杆呈矩形分布,间距为1.2m*1.2m。施工过程中过程中在坡顶每隔10m设置等边三角形位移观测网,观测仪器采用全站仪,观测点设置在

21、滑坡山体对面山顶处,观测桩由专人负责每天位移观测及数据统计,观测频率为每工作日4次,视实际情况观测频率可增大。施工过程中现场全天候派观察员观测破体稳定情况,一旦出现滑坡迹象,立即疏散作业面工作人员,并及时信息上报至施工现场生产经理及项目部应急小组,确保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人身安全。 (3)针对V级围岩自稳条件差,黄土自稳时间短,雨水极易出现近掌子面区域坍塌事故,因此开挖掌子面及尚未施做仰拱段渗水防止、排除是关键。根据隧道渗水情况及时超前小导管密度、深度、注浆量浆液配比。根据设计给出注浆效果应为开挖后拱部基本无渗漏水、无坍塌,如地下水较大,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注浆,如地下水较小,采用纯水泥浆液注浆。

22、超前小导管设计长度为4.5m,外径42mm,壁厚4.5mm,管壁四周钻6mm压浆孔。小导管环向间距为30,排间距为2.4m。掌子面及尚未施工仰拱段四周设置环形排水沟汇集渗漏水流入集水坑中,为防止汇水下渗,临时排水沟及集水坑均采用5厚M10砂浆铺底、摸壁处理。如注浆满足不了控制渗水要求,则在渗水量大的区域采取真空井点降水处理。为减少施工用水造成工作面积水,超前小导管施工采用煤炭钻(麻花钻)干钻钻孔。超前地质钻探、高频率隧道监控量测是避免隧道垮塌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措施。为此隧道工点由钻人负责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监控量测小组由4人组成,负责每天位移观测及数据统计,一旦出现变形量超标险情预警,

23、则立即通知隧道施工负责人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作业工人,待进一步处理加固,围岩变形量稳定厚再继续开展作业。施工任要做到:“一短、两快、三严、四及时”,即短进尺(单次掘进进尺暂定为0.6m)、快循环、快封闭、严格工艺、严格标准、严格管理、及时支护、及时量测、及时反馈、及时二次衬砌。 (4)针对黄土地区,隧道开挖变形量大,变形不稳定,项目部由技术质量部成立专门技术攻关小组,小组由技术质量部部长及测量主管主要负责,采用全站仪、收敛仪为主要监控数据采集仪器,在隧道施工开始,首次预留变形量取18(设计给出值为10),环向设置7个位移监控点(约每3m间距有1个监控点),排间距按2.4m布设,根据变形发育进展,

24、在开挖后20分钟内布设观测点,采集首次数据,后续测量间隔按照30分钟一次,观测2小时候,每间隔1小时观测一次,直至沉降量小于2mmm/d,判定围岩处于稳定,停止观测。取开挖前期9-11次(约24m纵深范围内)观测数据平均值做后续施工预留变形量指导参数。如后续施工过程中出现变形量偏差较大(以超过2为界),则由测量人员再次测定新的预留变形量参数值。4、临时设施及弃土场4.1、临时便道 混凝土拌合站位于民和县川口镇史纳村,施工用混凝土运输便道主要利用国道109、接川杨公路于进入K25+580处进入施工红线新修便道。新建便道标准:路基宽度4.5m,18cm厚碎石路面,在适当位置增设错车道,加强养护管理

25、,以保证本工程施工现场临时道路畅通,工程完工后,恢复耕地。详细便道建设及分部见“中铁二局民小2标合同段施工便道建设方案”。4.2、隧道驻地 隧道出口处驻地位于路线K25+400处左侧米拉湾村一处荒滩”地内,占地约1650;进口处驻地选址位于洞口左侧500处红崖村一处村民自留地内,占地约1300。驻地主要设有施工、管理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洗澡房、办公室、会议室等。驻地四周采用塑料轻质围挡环形封闭,驻地内房屋采用活动板房,驻地场坪全部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详细驻地建设及布局见“中铁二局民小2标合同段南山2#隧道驻地、钢筋加工棚、喷浆料拌合站建设方案”。4.3、钢筋加工棚、喷浆料拌合站规划本着安全、

26、便捷、利于管理的思想,出口端隧道钢筋加工场与隧道队驻地设在同一个地方。钢筋、钢管、工字钢加工场内的原材料堆放区、加工区采用全覆盖设计,覆盖采用镀锌钢管支柱、整体屋架彩钢棚屋面制作而成,屋架净空高度10.5米,使钢筋加工作业可实现全天气候施工,不受雨季影响。棚内设有:钢筋堆料区、下料区、加工区、半成品堆料区、成品待检区、合格成品区、废料处理区。不同型号的钢筋、钢管、工字钢用槽钢分隔,每种型号钢筋分别挂醒目标识牌,条形捆扎钢筋原材料堆放标示牌要求:标注清楚生产厂家、型号、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检验编号、检验状态、责任人;圆盘钢筋堆放要求场地硬化地面及不积水,每种型号钢筋分别挂醒目标示牌;钢筋集中加

27、工场地硬化地面及不积水,在集中加工场旁设置原材料及半成品堆放,分类堆放,不同型号或不同规格的钢筋分别挂醒目标示牌;钢筋半成品堆放要求场地硬化地面及不积水,不同型号及不同规格的钢筋半成品分别堆放,分别挂醒目标示牌。出口端喷浆料拌合站紧邻隧道出口驻地,站内设有喷浆料拌和机一台,水泥储存罐1座,砂石料仓3处,站内配有进料用装载机一台,喷浆料运输车2台,砂石料及水泥由供货商直接供应至拌合站内。进口端钢筋棚与喷浆料拌合站规划设置在进口处红线内路基两侧,场站规模与布设和出口端设置相同 。4.4、临时用水 隧道出口端生活用水,前期采用米拉湾村当地村民用自来水接入使用,生产用水规划在路线红线右侧靠近洞门处开钻

28、取水井供给。如取水井水质良好、出水量富裕,则生活用水同时使用井水。进口段施工、生活用水采用当地红崖村自来水接入使用。4.5、临时用电4.5.1、基本用电原则 (1).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三相五线制)。 (2).采用三级漏电保护系统。 (3).采用三级配电形式。 (4).配电主线路采用架空敷设,其余用电明线均采用PVC套管。 (5).规范配电装置和使用。 (6).规范电动建筑机械的安全装置和使用条件。4.5.2、线路敷设总体安排 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临时用电采用TN-S系统,在现场临时配电房总箱内引出多路输电电缆,每路分别接到分配电箱;引入隧道生产照明用电沿隧道右侧二衬搭设

29、挂线悬杆架空进入,生产供电分为三路:一路连接大型机械专用电箱;一路供应现场施工用电;另一路为生活用电。隧道出口处设置一台500KVA变压器,变压器设置在左线隧道洞门左侧20m处,高压电由洞顶高压铁塔直接引入。进口段设置一台1000KVA变压器(规划与川口主线桥共用),变压器设置在右线进口洞门处右侧10m处。4.5.3、施工应急用电 隧道应急备用电源由二台350KW柴油发电机在网电未到安装到位及施工中临时停电时使用。进口出口端各布设一台,日常生产中与主线贯通连接,采用自控开关,一旦出现接入动力主线突发停电,责自动开启发电接入使用。发电机由专人负责日常巡守及维修保养。4.5.4、弃土场根据本标段现

30、场情况,在线路ZK25+640处,离支线距离0.15公里处设弃土场,容量约为43万立方米。弃土场按设计要求先进行挡护工程及排水工程施工,然后分级弃土,弃土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复耕和绿化。5、开工前的准备工作5.1、隧道施工安排5.1.1、南山2号隧道出口段施工总工期计划开工日期:2014.5.10计划交工日期:2015.10.31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计划工期为18月,分别从进出口两端同时掘进,施工通风采用机械通风。具体施工计划如下: 南山2号隧道工程进度计划表序号时间洞门(m)明洞衬砌(m)开挖(m)支护(m)仰拱(m)二次衬砌(m)12014年6月22622014年7月2880806

31、56532014年8月8080656542014年9月12012010010052014年10月14014012012062014年11月14014013013072014年12月14014014014082015年1月10010010010092015年2月100100100100102015年3月100100100100112015年4月140140140140122015年5月140140140140132015年6月140140140140142015年7月140140140140152015年8月140140140140162015年9月140140140140172015年10月1

32、40140140140182015年11月222210210219总计划4342002200220022002洞口土石方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由于洞口地段地质条件较差,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待洞注浆加固完成后再开挖进洞,明洞完成后及时回填。隧道级围岩浅埋段和深埋段施工开挖采用CD法。小间距隧道左右洞掌子面纵向距离应大于30m。拱部、边墙采用机械开挖,配合光面爆破,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岩体的完整性,及时支护。简易台车钻眼,挖掘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出碴。喷射砼采用湿喷工艺,降低回弹量和粉尘,仰拱及填充先行,后进行二次衬砌浇筑。二次衬砌采用泵送砼和整体式模板台车施工,确保二次衬砌质量达到内实外光

33、。砼集中在自建的拌和站拌和,砼运输车运输至各作业面,泵送砼入模,插入式捣固器与附着式捣固器联合振捣。施工中加强监测及超前地质预报,以便调整开挖进尺,为调整支护参数提供依据。5.1.2、隧道分部分项施工时长安排:1)、 洞口处理正洞洞口:23个月。2)、 开挖级围岩(膨胀土): 1.0m/循环,每天安排1.5个循环,单掘进面计划月进尺4050m/月。3)、 衬砌计划12m/7天,月进度48m/月,且根据开挖进度安排衬砌进度,确保衬砌工作面距离开挖工作面的施工距离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5.1.3、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统计表序号职务姓名学历职称备注1项目经理丁立金大学本科高级工程

34、师2常务副经理程丹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3党支部书记董向纯大学本科工程师4副经理张羽清大学专科高级工程师5副经理罗雄大学本科工程师6总工程师于力大学本科工程师7副总工程师钟奎大学本科工程师8安全生产总监罗林大学专科工程师9技术质量部部长姚杰大学本科工程师10财务部部长常勇大学专科经济师11征拆协调部部长祝成12物资设备部部长任河北大 专工程师13成本合约部部长李龙龙大学本科工程师14试验室主任魏建明大学本科工程师15测量主管谭景天大 专工程师16安全质量部部长高伟大学本科工程师5.1.4、隧道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隧道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台/套)功率备注1混凝土运输车SY5230T

35、42混凝土输送泵HBTS60-13-9043注浆机TK_96144钢模衬砌台车CSM-1145空压机OGFDY-20/8-C86发电机组SAL300GF27锚杆机MQT-130/2.888抽水泵MD12-25*1249喷射注浆机PZ-5D410工字钢冷弯机WGJ250211电焊机UN1-100247.5kW12钢筋切断机GQ-4043kW640mm13钢筋弯曲机GW-4043kW640mm14钢筋调直机GTJ-1424kW614mm15插入式振动棒50型1016砂轮切割机J3GY-400A417钢筋直螺纹滚丝机HGS-40B418挖掘机360型419装载机ZL-50C220通风机55KW*24

36、21潜孔钻机CL-15264-140mm22汽车吊中联25H431223龙门吊2 注明:以上左右洞设备,根据施工进度随时调整5.1.5、施工任务划分 隧道施工队班组安排及任务划表序号施工队伍名称主要工作内容人员1钢筋加工班管段内的所有钢筋制作、工字钢加工及管理105人2开挖班负责南山2号隧道左、右线进出口段开挖。90人3支护班负责南山2号隧道左、右线进出口初期支护。100人3二次衬砌负责南山2号隧道左、右线进出口二次衬砌。180人4杂工班负责南山2号隧道左、右线进出口段各类杂活。25人5合计500人5.1.6、主要材料供应1)水泥水泥主要考虑从祁连山水泥厂、阆中中川商贸有限公司和金鼎水泥厂三家

37、水泥厂选择提供厂家。其中祁连山水泥厂该厂年产100万吨,预计在民和两条线路同时开工的情况下保供困难;金鼎水泥厂该厂年产300万吨,预计在民和两条线路同时开工的情况下能保供。三家水泥厂水泥经检测均质量优异,对比其他几个厂家,综合取舍后,选定了三个备选厂家。由项目部从中择优选择。2)钢材钢材目前主要的备选厂家有四川省绵阳红方实业有限公司、西宁凤军钢材有限公司、西宁华鸿物资有限公司和甘肃瑞远物资有限公司。由公司统一招标,选定合适厂家。3)工程、生活用水采用当地自来水。5.1.7、劳动力使用计划 本隧道计划采用双向四个洞口同时开工,高峰期人员最多达500人,劳动力计划详见下表:序号时间现场管理人员专业

38、技术人员专职安全员工人合计12014年5月62223024032014年6月162234036042014年7月173347750052014年8月173347750062014年9月173347750072014年10月173347750082014年11月173347750092014年12月622230240102015年1月622230240112015年2月622230240122015年3月1733477360132015年4月1733477500142015年5月1733477500152015年6月1733477500162015年7月1622340360172015年8月1112730182015年9月1112730192015年10月1112730202015年11月11127305.2、隧道施工方案、方法和技术措施5.2.1、隧道总体施工总体施工程序5.2.2、临时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5.2.2.1、供水由隧道外线路左侧半山坡上设置水池供水以便产生自然水压,120供水管引水入洞,施工作业面处改用软管连接。采用高位循环蓄水池,确保施工面水压不小于0.3MPa,若水压不够,则增加一台增压泵确保水压不小于0.3MPa。5.2.2.2、供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