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5777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一 专题五 第二节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富源一中 董一刚一 设计思路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我会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创设历史情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演练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归纳、概括、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世界意识。二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的第二课,从内容上讲本课恰恰在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上都是承前启后的一节。主要教学内容是继“50年代中国初期外交发展”、“60年代中国外交状况恶化”之后的70年代的“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为关键内容。三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

2、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知识与能力学生依据教材自主寻找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基本史实,从而培养学生历史归纳、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展示视频、图片、文字等情境材料,锻炼学生观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合作探究问题设置,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国家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因此当代中学生要有较强的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并为之奋斗。重点难点重点中美关系解冻的进程和影响难点中美关系解

3、冻的原因四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对高一学生来说,积极性很高。但也存在历史归纳、概括能力差等缺点,特别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还需要教师耐心引导。五 教学建议教法 课堂讨论: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表见解。读书指导:快速阅读和精读细读,圈点划批。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师:课件展示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成就及60年代外交形势图片,进而导入70年代外交关系的突破。(一)自学质疑:一、重返联合国(1组展示,2组查缺补漏)1.背景 (1) (2) (3) (4) 2.标志 3.意义:(1) (2) 二、中美关系解冻(

4、关键) (3组展示,4组查缺补漏)1、原因:(1)美国: (2)中国: 2、过程:(1) (2) (3) (4) (5) 3、影响:(1)对中国: (2)对美国: (3)对世界: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5组展示,6组查缺补漏)1、原因:(1) (2) 2、过程:(1) (2) 3、意义: 提问检查学生对客观史实的记忆,查漏补缺,进入下面模块。(二)交流展示:学生:利用课本、学案等在小组内传阅、教师及同学之间相互提问等方式展示和检测基础史实和知识结构的情况。教师点评:学困生知识点遗漏较多,基本史实表述不清。如: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和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标志分不清等。 优生情况较好,基本史实和历史概念

5、表述清楚,教师依据优生写的知识结构,重点点评。 小结:强调本课的知识结构及教学重点。(三)课堂演练及探究1、美国总统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布什说这一句话是针对哪一事件( )A、中日联合声明的发表B、发动对朝鲜战争的提案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C、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双重代表权”提案D、第26届联大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一提案的通过2 、 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B、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C、美国的妥协 D、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

6、一环是( )A、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C、中日邦交正常化 D、基辛格秘密访华4、以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尼克松访华 中美正式建交中日建交A、 B、 C、 D、 5.合作探究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要求:小组讨论,并记录成果,回答问题)通过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开始上课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课本、学案自主学习本课内容,找出自学中的疑难点。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演练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