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教学设计王莹莹.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6095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教学设计王莹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教学设计王莹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教学设计王莹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教学设计王莹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教学设计王莹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教学设计王莹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教学设计王莹莹.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教学基本信息课名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物理学段初中年级八年级授课日期2016.7.6教材书名: 物理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年7 月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王莹莹怀柔区张各长中学18310233017实施者王莹莹怀柔区张各长中学18310233017指导者侯继泉怀柔区教科研中心13611139893其他参与者以下内容、形式均只供参考,参评者可自行设计。 教学过程既可以采用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取叙事的方式。如教学设计已经过实施,则应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将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以及某些值得注

2、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如教学设计尚未经过实施,则应着重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描述清楚。表格中所列项目及格式仅供参考,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通过介绍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索历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它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苦的探索精神。本节内容让学生了解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微观世界是运动的,学会由宏观现象可以认知微观本质的物理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微观本质时需要建立模型的直观的研究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应用本节所学解释身边的有关现象。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

3、:本节内容旨在揭示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过程,通过观察演示实验认识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可佐证“微观世界是物质的,也是运动的”这一教育因素,借助身边的扩散现象感知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事实,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生活事例了解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明白物质的形态特点“固体难以压缩和伸拉,有一定的形状、液体难以压缩伸展,但亦改变形状、气体既易压缩又易扩散,无固定形状”的物理原因;明白生活谚语如:“破镜不能重圆”的字面的物理原因;学会用微观结构的基本事实解释生活中的扩散现象、物态变化等有关的自然现象,能更好地渗透学科知识交差的物理教学的和谐美,如理解语文教学中的诗句:墙内开花墙外香、稻花香里说丰年 认识由宏观现象

4、可以认知微观本质的物理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微观本质时需要的建立模型的直观的研究方法。 学好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为理解后续课程“物体内能、内能的改变和各种热现象的本质”打下基础。学生情况: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此初中物理教学中比较难处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有其特点和规律,初中阶段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储备情况(化学知识滞后)还不足以深刻理解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对象作为实施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非常关键。 因此对分子动理论观点的认识,属于初步了解的层次,重点应在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通过讨论交流,从中提炼出印证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的现象,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

5、。教学设计应遵循:内容由感性到理性,难度由低到高,渗透方法要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教学方式: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合作学习,讲授,课堂练习。教学手段:广口瓶、二氧化氮气体、玻璃瓶、量筒、硫酸铜溶液、酒精溶液、烧杯、热水、冷水、滴管墨水、分子引力演示器、系着棉线的细铁丝圈、肥皂水、一次性注射器,多媒体ppt课件。技术准备:自录气体扩散实验视频、学生参与观察液体扩散实验过程与现象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了解扩散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知道温度越高,分子的

6、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系列实验活动,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领会从可以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不可直接感知的事物的本质研究方法。(2)探究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简单的现象里包含深刻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养成通 过分析、理解来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2)通过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研究,养成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观点。问题框架(可选项)一、什么是分子猜想:分子组成物质时是只有一两个分子吗?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特点 物质与分子之间的关系?二、猜想:分子在组成物质时是如何排列的?分子之间有空隙三、猜想: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呢?扩散

7、现象表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四、思考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实验)分子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五、既然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不停的运动着,那么固体、液体为什么还具有一定的体积呢?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通过五大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物质结构的基本事实。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创设情境以王安石的诗梅花为导入新课。好奇古诗当中隐藏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多媒体ppt展示新课讲解1、介绍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过程2、从实验活动中,理解物质分成最小微粒依然保持物质原有的特性,给出分子的定义。3、通过具体形象地描述介绍分子的特点。总结出

8、物质与分子之间的关系【板书】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提问:分子组成物质时是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还是彼此之间存在空隙的?4、演示实验(1)向装满黑豆的小烧杯中均匀撒入小米,观察实验现象。(2)观察酒精和水混合前后液体总体积的变化情况(3)观察显微镜下的分子排列的图片【板书】1、分子间有空隙二、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提问:有空隙的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1、 演示实验(1) NO2和空气的气体扩散实验(2) 硫酸铜溶液和水的液体扩散实验(3) 雪碧喝红酒的液体扩散实验(4) 铅块和金块的固体扩散实验给出扩散现象定义小结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板书】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呼应导课情

9、境,揭秘隐藏的物理知识,做相应的练习。6、提问: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那么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分组实验:分别向冷水和热水同时滴入一滴红墨水,猜想并验证哪一杯中墨水扩散的快?实验结论: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三、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提问:既然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那么为什么固体和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有很难被压缩呢?2、 演示实验分子间引力的演示实验3、 学生分组实验分子间斥力分组实验聆听分组小活动理解分子的定义归纳分子的特点学生小结学生观察到小米没有撒出来而是进入到黑豆的空隙中去观察到两液体混合后液体总体积变化。科技手段进一步证实分子间有空

10、隙闻酒精气味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现象能说明什么?根据实验现象理解扩散现象学生小结学生练习猜想热水中墨水扩散的快,分组验证,得出结论。思考理解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1、让学生了解任何理论的印证要以事实为依据,科学是不断探索的过程。2、渗透微观世界的物质观:分子组成物质,物质组成世界。3、了解分子的特点:数量多、体积小;了解分子直径约只有1010m。教师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微观事实。学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解释原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可以直接感知的宏观扩散现象来推测不可直接感知的分子运动的微观事实帮助学生善于发现学科之间与生活中也隐藏着物理知识通过探究活动锻炼学生科学思考问题的思

11、维用宏观表象来理解微观事实教师讲 授分组小活动多媒体教师演示实 验多媒体展示播放自录气体扩散实验视 频展示实验成 果教师演示实 验课堂练习检 测学生分 组实 验演示实 验分组实 验实践操作教师演示物质之间存在空隙的宏观现象实验;演示气体、液体扩散现象实验;演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实验。学生分组小活动;学生参与观察液体扩散实验现象;学生分组验证猜想分子无规则运动温度有关的实验;学生分组观察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实验现象。利用宏观可感知实验现象课以帮助学生理解不可直接感知的微观事实教学手段中各项实验器 材分享交流教师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效果评价能否通过合理的

12、问题设计搭建平台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现象、观察分组实验现象,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归纳总结从每一步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物质结构的基本事实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中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教师板书拓展提高分题型分层次拓展训练巩固练习,会用物质结构的基本事实来解释生活现象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提高物理素养多媒体展示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1、 学生在课上注意力是否集中,以及对问题的感兴趣程度。2、 学生交流讨论后所得结果的正确率。3、 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4、 课堂反馈练习解答的正确率。5、教师能否通过合理

13、的问题与教学环节的设计搭建合适的平台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评价量规项目评价等级及标准评价方式ABC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参与程度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少有举手发言,较少参与讨论与交流。合作情况团结合作,在小组中起领导作用,吸收接纳并能给出建议,并帮助其它小组成员,贡献大。帮助协调,推动整个小组的工作,鼓励其他成员,对最终成果有一定的所贡献。参与了讨论、工作,并对最终成果进行了评价,对评价过程只是旁观。创新情况学习中有明显的创新意识,且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学习中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学习中能开始培养创新意识。学习态度能刻苦钻研,积极主动交

14、流、思考回答问题,努力争取最出色的完成任务。能认真听讲,参与交流,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能认真听讲,在同伴帮助下完成任务。自主探究有强烈的求知欲,不断提出许多与任务相关的问题,并努力寻找答案。能在遇到问题时独立寻找解决办法,不放弃。能够提出与主题相关问题,希望找到答案。能在遇到问题时自己进行探究或与同伴讨论寻求解决途径。能提出问题,但有时偏离主题或不作进一步的思考。能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一些探究,但缺乏毅力,喜欢依赖同伴。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教学设计特点:1、思路清晰,层层相关本节课的结构严谨,思路清晰,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物质结构的基本事实,体现

15、教师对整个知识脉络胸有成足。2、实验教学助学生理解教师设计视频演示实验与学生参与观察实验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不可直接感知的微观事实。3、学科融合促进教学 以古诗引入,用扩散现象的知识解释古诗词句中隐藏的物理知识,渗透学科知识交叉的物理教学融合之美。5、 体现了学生互动,小组协作采用分组教学的组织方式,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提高,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教学反思:1、 借初二年级的学生上课,学生与老师彼此不熟悉,尽管教师设计的实验活动多,但是学生羞涩放不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放不开缺少活力。2、 课堂上时间安排有点前松后紧,在处理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问题时,略显匆忙,没有给学生充分消化的时间,虽然学生可以理解,但是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较少,拓展训练不到位。3、学生主体地位突出不够明显,学生还是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