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6675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杨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画杨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画杨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画杨桃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画杨桃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画杨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杨桃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 画杨桃上海市民办扬波外国语小学 王姝【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叮嘱”、“前排”、“靠边”、“准确”、“审视”、“讲台”、“神情”、“严肃”、“半晌”、“轮流”、“和颜悦色”、“熟悉”、“角度”、“相似”、“教诲”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父亲和老师说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杨桃媒体资料、补充读物作者生平介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要点】1会认6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叮嘱”、“前排”、“靠边”、“准确”、“审视”、“讲台”

2、、“神情”、“严肃”、“半晌”、“轮流”、“和颜悦色”、“熟悉”、“角度”、“相似”、“教诲”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背诵课文中父亲说的那段话。一、导入新课1媒体出示录相片断。媒体出示:录相片断的大意是:在我国的华南地区盛产一种水果-杨桃,一年内开花数次,从夏至秋相继不绝,秋冬果熟,杨桃上市,人们争相品尝。其中有杨桃不同角度的特写镜头。2导言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画面上的这种水果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齐读课题。3学生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预测:谁画杨桃?怎样画杨桃?画杨桃

3、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过渡:同学们的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好吗?说明:课题的质疑能让学生们对于课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同时,也是对于课文整体的构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二、初读课文。1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位画杨桃的孩子是如何画的!(媒体出示:杨桃图)请同学打开第十一课,轻声读课文,看清楚屏幕上的要求。媒体出示:读书要求:1.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通顺。 3.思考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2学习词语。媒体出示:叮嘱 前排 靠边 准确 审视 讲台 神情 严肃 半晌 轮流 和颜悦色 熟悉 角度 相似 教诲指名读请小老师带读或开火车读。齐读。3词语读得这

4、么好,课文是不是也读得这么棒呢?分段指名读。其他同学可要认真听哦,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随机纠正读音。三、研读课文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师出示杨桃实物让学生从正面、侧面等方向仔细观察,体会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文中的小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媒体出示:(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指名读。请你找一找,文中的作者是怎么画杨桃的?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将字体变红。(媒体出示:认认真真地看 老老实实地画 画得很准确)引导读句品词,理解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就是仔细观察,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指导读好第二句话。说明: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句子的理解应该可以从重点的词句入手,让学生在抓住重

5、点词的时候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这样才能把浅层的理解转化为内在的认知。)比较阅读:请同学们说说下面两个句子,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媒体出示:我一边看,一边画。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说明:知其然,必要知其所以然。刚才一项说话练习是对于词语的理解,现在这项比较阅读则是在刚才理解的基础上的复习。也是让学生自己在写作时注意如何把句子写具体。师相机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父亲话的含义。刚才我们同学们都说到了作者画杨桃的事情,的确作者是在父亲的影响下认真画的,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父亲的的话。生回答后,媒体出示:父亲的话。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什么东西,是什么

6、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指名朗读这段文字后,请同学以自己的一件实物为例来谈谈对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的理解。板书:看到什么样就画什么样同桌讨论理解想当然,画走了样。生汇报后师强化认识。媒体出示:圆的就_,是方的就_,不要把圆的画成_,也不要把方的画成_,否则就是_练读“父亲”的话,指名读读,相互评评,最后齐读(要读出长辈教育自己的口气,读出“父亲”的严肃认真、语重心长)。板书:实事求是指导背诵。小结:正是“我”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生读(你看见一件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因此我(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四、

7、复习巩固1复习记忆字形字音。本课的字音有些很难记忆,引导学生复习。教诲的“诲”、半晌的“晌”,审视的“审”的前鼻音。2指导书写。提醒:“肃”下半部分的笔顺;“晌”的左半部分是一个“日”。五、拓展作业1抄写词语。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摘抄好词佳句。【板书设计】 父亲 看到什么样,就画什么样 (实事求是)我 第二课时【课时要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朗读同学们的话,理解课文中同学们在“老师”的教育下从嘲笑到懊恼的心理变化过程。2背诵课文中“父亲”和“老师”说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一、导入新课1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画杨桃

8、的小作者。他的父亲告诉他你看见一件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2正是因为父亲的叮嘱,我们的作者了解了做事必须实事求是。二、研读课文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同学们默读二十七自然段,分小组讨论媒体出示讨论题:自学讨论:1.老师和同学之间有几次对话?用笔作上记号。2.老师的态度和同学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是从哪里悟出来的?3.同学们知不知道自己错了?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上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同学们心情的变化。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讨论汇报:通过讨论,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汇报时可以是个人的看法,也可以是小组讨论的综合意见。在学生交流讨论情况时,教师适时用媒体出示

9、以下内容,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媒体出示: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这句句子中审视怎样理解?换成注视、看行不行?为什么?说明:“审视”的意思是仔细地看,而“注视”没有这层意思。在这里,审视可以更好地表达老师的态度十分认真。媒体出示: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媒体出示:老师神情变得严肃的原因是:1)凭想当然说我画得不像,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了。 ( )2)同学们讥笑我的话使老师很生气。 ( )3)老师从我的角度去看杨桃,知道就像五角星。 ( )引导学生抓住“同学们”的语言变化,体会“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的变化过程。(1)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体会“同学

10、们”态度的变化。出示两段对话,学生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你有什么发现? 媒体出示 : “这幅写生,画得像什么?”“像五角星!” “看看杨桃,像你平时想象的模样吗?”“不像。” “像什么?”“像五角星。”师: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板书:被误解)师补充提示语:在体验中表情朗读同学们嘲笑我的话语。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可以用肢体语言,如神态,手势,抓重点词、标点、语势等,同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朗读?学生互相评价。媒体出示:“嘻嘻,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同学们_。(纷纷取笑

11、我)“这幅写生,画得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_。(异口同声地回答)“看看杨桃,像你平时想象的模样吗?”“不像。”_。(那个同学发现他这时候看到的杨桃真像个五角星,有点难以置信)“像什么?”“像五角星。”_。(他迟迟疑疑地说)(2)想象说话: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时机。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怎样的结果?媒体出示:这一看,_;这一看,_;这一看,_。师:我从被误解到被理解,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这个过程的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是老师的教育。说明:这是一段比较朗读,提醒小朋友在读的时候注意标点。在读懂标点的基础上加以理解,课文中同学们从一开始

12、的嘲笑,渐渐变成了懊恼。体会心情的变化。过渡:是啊!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东西_(生接着说: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老师并没有批评讥笑我的那些同学,而是这样和颜悦色地对同学们说的。说得多好啊!3研读老师的话,指导背诵。媒体出示: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

13、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谁再来读读这段文字。引导研读:1)老师说了几句话?讲了几层意思?(老师说了四句话,讲了两个方面意思:前两句用画杨桃的例子说明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侧重于观察分析;后两句告诉我们画画时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侧重于怎么做。)2)综合两层意思,说说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学生先归纳,老师再帮助提炼。3)是什么样和画成什么样实际含着的意思是什么?4)老师说这段话,你听了之后,懂得了什么?(同学的看法和自己的看法不要急于否认,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看问题。)教师接着引导: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老师教育某些同学想当然地发笑

14、,实际上就是教育这些同学看待事情应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老师肯定我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实际是在肯定我有可贵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老师这段话实际上也是教育我们干什么事都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朗读、背诵这段话。读好最后一句话。三、复习课文。1过渡:同学们说得好,读得也很好,老师教育我的话和父亲教育我的话是多么相似,时时回响在我的耳畔。让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自然段。2理解相似的意思。弄清“老师”的话和“父亲”的话相似的地方。都是要求“我“做事必须实事求是。3媒体出示关于作者的资料,指名读后请学生谈体会。媒体出示:岑桑,生于1926年,笔名岑桑、端木桥,广东顺德人,我国当代着名作家。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

15、会学系。1950年参加工作,1985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着有散文集当你还是一朵花、在大海那边、岑桑散文选,诗集眼睛和橄榄等20余种。评论集美的追寻获第二届广东鲁迅文学奖,岑桑作品选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岑桑说:多年来,我一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人、做事,这是从小时候老师、父亲对我的教诲。几十年来在文学上我自己留下的却只有几行脚印,那些浅浅的脚印为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便将不留半点痕迹了。4总结。同学们谈得很好。作者就是在“父亲”和“老师”的影响下,最终成为一个着名作家的。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课前的疑惑都弄懂了吗?(生回答后

16、老师总结)。很好!同学们认真读书,相互合作,弄懂了自己想弄明白的问题,也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知道了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物体,它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更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树立自信心,对自己的实力有符合实际的估计,同时,要有眼见为实的科学态度,不能盲目,也不可人云亦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实践,才能获取一生有用的东西。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父亲和老师教育我的话,让它也使我们一生受用。媒体出示:父亲和老师的话四、拓展作业同学们,我们在这节画杨桃的美术课上认识了这个班级的老师、同学,还有那个画画特别认真的“我”,也了解了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故事。现在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对他说几句话。媒体出示:我想对作者说:“_”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同学说:“_”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_” 【板书设计】父亲 严肃认真 语重心长我 认认真真 老老实实 从实际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