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536745 上传时间:2021-02-2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杨桃》教学设计及反思.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画杨桃教学设计及反思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反思1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9个生字,会认本课14个生字。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1.齐读课题。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1)谁画杨桃?怎样画杨桃?(2)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2、事?(3)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检查预习情况,交流重点字词1.指读生字词,同桌互读,开火车读。2.交流易读错生字,教师重点指导。而:零声母音节,念“r”。肃:平舌音,念“s”。晌:念“shn”,与“响”要区分字形。嘻:念一声,“x”。诲:念四声,“hu”。3.学习多音字“倒”,做组词练习。4.指导书写,教学重难点字。摆:扌+四+去,注意左窄右宽,“四”字中间是两竖。嘻:注意右边“喜”的写法,“士”不要写成“土”,第三横要长。5.读“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3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我”和同学们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引起了同学们的讥笑。老师通过让学生轮流到“我”的座位上去看看,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了做事应从实际出发。)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预设:(1)课文中老师怎样提的问题?(2)提的是什么样的问题?(3)同样是杨桃,为什么画出了不同的样子?(4)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反复地提出问题?(5)为什么课文最后说“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1.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2.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

4、?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道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深入理解课文,感悟文义1.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思考: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我”画杨桃的过程)“我”是怎样画杨桃的?(理解“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准确”等词语)猜测“我”把杨桃画成了什么?(2)同学们仔细找一找,“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从“我”坐的角度看杨桃,杨桃就像个五角星。)(3)老师出示杨桃实物,请同学们观察。(学生亲自实践,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第217自然段。(1)朗读课文,并思考:开始同学们认为“我”的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

5、么变化?老师有什么反应?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举例子说说为什么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不一样。(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样)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当别人看到的或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忙着嘲笑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2)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读出对话时不同的语气。读出同学一开始嘲笑的语气,以及后来不好意思、尴尬的情绪。读出老师一开始严肃的语气,以及后来和颜悦色的态度。3.学习第18自然段。(1)为什么说老师的教诲对“我”来说终生难忘?(板书:终生难忘)(2)讨论:老师的话只适用

6、于画画吗?(老师的话表明了一个道理:要实事求是,要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画画,还适用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3)按照老师所讲的,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不要要,要要)谁能用“不要要”说一句话?4.老师亲自来到“我”的座位上去看杨桃,是想知道()从“我”的角度去看,杨桃是不是“我”画出来的样子。是不是“我”的位置有点偏,因此没有把杨桃画准确。三、总结全文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先不要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那么,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2.齐

7、读老师说的那段话。7.说说自己从这篇课文中懂得的道理。画杨桃教学设计及反思2【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15个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重点难点】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1、实物杨桃;与美术老师合作让学生画一画杨桃。2、生字卡片;第一课时程序 教与学 意图一、看杨桃1、同学们,请观察老师手中的杨桃,中间的同学和两边的同学说一说是什么形状?本节课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板书课题:11画杨桃 再现课文情景为领悟

8、道理奠定基础。二、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 会认6个生字; 会读课文; 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2、认字,同学互查,记分;3、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 谁读得最棒?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一个道理。) 让学生学习概括,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同时通过评价识字、读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学提问1、默读边读边思考,划出重点词句。不懂得地方提出问题来讨论。2、老师观察,了解学生默读的情况: 是否划出重点词句? 是否会提问?3、评价提问:看谁会问?问的问题最有探究的价值。例如:我画的杨桃为什么像五角星?老

9、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 要在提问方面大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四、齐探究 1、读第一段,讨论: 父亲对我要求很严,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样要求我?理解:经常、叮嘱、想当然等。(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培养眼力。) 练习朗读。突出“很严”“经常”“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这些词。2、读第二段,讨论:默读,“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画出重点句。“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说说自己的体会:“我”画画一丝不苟“。3、学习下一段过渡:同学们认为我画得怎样呢?面对我的画是什么态度?画出重点词句:“哈哈大笑” “是这个样子吗?”“是五角星吧

10、!”不改变愿意。把反问句在成陈述句。概括态度嘲笑。用嘲笑的态度读一读同学们的话。为什么嘲笑不像杨桃。后来同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读一读后来的话,说一说同学的态度是怎样的?不好意思,知道错了。4、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老师的动作、语言读一读。说说体会:老师从“我”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又让学生从“我”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使学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老师的态度在“审视”之后神情变得“严肃”后来变得“和颜悦色”。为什么?因为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同学们却说”不像“引起他的沉思;老师后来发现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自己错在那里了。所以神情变得“和颜悦色”。5、想一想老师的动作也可以演一演,再读一读老师的

11、话。想一想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想法要说。意思: 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扬子也不同; 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忙着嘲笑别人; 应该实事求是。想法:父亲的话和老师的话联系起来想一想,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个道理仅仅适用于画画吗?板书:我们做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让学生知道父亲这样做的道理。让学生知道“我在父亲的影响下已经养成了仔细观察认真画画、画准确的习惯,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同学们态度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体会老师态度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对老师讲的话要认真读认真想,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其中的道理。

12、升华认识。五、学表演1、分小组练习朗读,讨论表演的动作和语言、神情。鼓励同学们创造性的表演。(如果能把老师说的那段话背下来表演更好)2、学生表演:讨论:自己在平时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应该怎样处理。 巩固已经明白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事情思考。六、学写法 对话:我们应当学习作者那些写法?1、运用呼应的手法:前呼后应,十分有力地揭示了*的主旨: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论。不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否定别人的新发现。2、反复描写“笑”。而最后一个不要忙着发“笑”耐人寻味。3、准确运用标点:破折号一处;六处用了问号;四处用了感叹号;三处用了省略号;形象的描摹了同学

13、们自以为是、得意洋洋的神态;幼稚可笑的表现;知错不好意思的样子。 引导学生把读与写自觉联系起来。从读中悟写作方法。七、抄句子1、鼓励学生把意思深刻的句子抄下来。2、读一读资料袋。画杨桃教学设计及反思3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叮嘱、哈哈大笑、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相似、受用”等词语。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段。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4、继续练习概括*的主要内容。思想教育: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教学重点、难点:1.联系上下文,体会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讲的道理。2.理解老师

14、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题质疑导入:1.齐读课题。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例:(1)谁画杨桃?(2)怎样画杨桃?(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二)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三)检查自学。(四)理解词义。1.理解词义。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五)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1.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知道*写的是“我”在图画课上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引得同学们大笑。老师仔细观察后,肯定了我画的内容是对的,并讲明了道理。2.让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提出质疑

15、。(六)作业。1.写词语。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读题导入。1.齐读课题。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完整。例:(1)“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2)“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把它画成了五角形。(3)“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形,得到老师的肯定。3.提问引入:“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形,惹得同学们大笑,老师没有批评,反而肯定了“我”画的是对的,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仔细阅读课文,弄清其中的奥妙。(二)抓住重点,理解内容。1.指名让三位同学分三部分朗读课文。(1)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2)第2至倒数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3)最后一自然段为第三部分。2.投影出示句子:“这位老师的话同

16、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1)什么是教诲?什么叫受用?(2)老师讲的是什么话?父亲讲的又是什么话?(3)指名回答后,引导提问:为什么老师和父亲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呢?3.指名读第1自然段。(1)出示句子:“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2)这是谁在什么时候对“我”说的话?(这句话是父亲在“我”读小学四年级初学画画时,经常叮嘱“我”的话。)(3)经常“叮嘱”是什么意思?(“叮嘱”是再三嘱咐的意思。经常叮嘱说明父亲不止一次地这样教导“我”。)(4)指名读句子。(5)“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画走了样?”(“想当然”是凭主观想象,认为事

17、情应该是这样。“画走了样”是指画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实物不一样。”)(6)父亲为什么告诉“我”不要“想当然”?(父亲告诉“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否则就会把东西“画走了样”,失去了原物的本来面目。)(7)让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父亲这番话的意思。4.让学生自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想图画课上“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画成这个样子?(1)让学生依照课文内容回答。(图画课上“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个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2)出示句子:“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3)

18、指名读句子后,讨论:为什么图画课上作者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呢?(因为“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所以“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样子。)(4)作者为什么没有按照他平时看到的杨桃的样子画?让学生联系上文父亲的叮嘱,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从小父亲就教育“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所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5)看了“我”的画,同学们有什么反映?老师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同学们哈哈大笑,老师先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让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19、观察,最后和颜悦色地讲明道理。(6)老师是怎么说的?指读这段话。(7)让学生想一想这段话共有几句?(8)让五位同学分别读句子,说句意。(9)让学生默读这段话用“”号给这段话分层。(10)讨论:这段话可以分为几层?(分两层)第一层(12句):用具体事例说明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第二层(34句):教育学生不要讥笑别人,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11)这两层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12)老师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要随便讥笑或否定别人,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5.老师在这样做,这样说的

20、时候表情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师神态的词语。审视严肃和颜悦色什么是审视?老师审视之后表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审视是仔细周密地查看,说明老师看得很认真。看后他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别人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深思,所以他的神情变得严肃了。经过“半晌”认真思考,老师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三)回顾全文,联系实际。谈话引导: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作者一生受用,你读了这篇*后受到哪些教育?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收获。(四)总结全文。(五)布置作业。画杨桃教学设计及反思4教学目标:一、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二、体会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学

21、态度。三、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四、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叮嘱”说话。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教学过程:一、课件出示,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画杨桃,读题。(出示课题)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杨桃是什么样子的?)3、老师准备了一些杨桃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了这些杨桃,你想说什么?还有问题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接下来就请大家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感受深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把自己感受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谈理解。3、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

22、什么事?三、集体合作,理解内容。1、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呢?大家从课文中找一找原因,可以小组合作。2、交流。(1)“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位置不同,看到的不同,你能举个例子吗?(2)“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为什么会这样?(3)“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4)“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我画画。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样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子,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什么是“叮嘱”?谁在什么时候叮嘱过你,叮嘱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爸爸的话的?什么是“想当然”?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是“想当然”

23、?3、我老老实实地画,却换来了同学们一阵嘲笑,读读同学们的话。我心里会怎么样?想些什么呢?4、老师是这样做的吗?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找找。课件出示: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老师为什么要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什么是“审视”?你能表演一下“审视”吗?5、当老师问大家的时候,同学们这样回答,是带着怎样的语气的?(嘲笑)我们读读。发挥想像,当时我的心理会怎么样?想些什么?6、(课件出示)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还像杨

24、桃吗?”“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这两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怎么会断断续续的呢?他的心理会想些什么?(很惭愧)读一读这段对话。7、同样一个问题,同学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用上因为所以)8、如果你是这位老师,这时你想对你的学生说什么?9、我们来看一下,“我”的老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生读该自然段。)什么是“和颜悦色”?用这样的语气读一读。有没有人对你说过,或你对别人说过“不要要”,说一说。举例子说说什么是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10、老师的话,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觉得对你有帮助吗?背一背你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话。四、总结升华,拓

25、展延伸。1、谈。课文中共有几个人物,你最喜欢谁?谈一谈。你在生活中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吗?有没有这样的事?2、读。老师学完这篇课文有一些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出示:3、编。学生自编学完课文后的一则格言,写在书本插图五角星旁。交流。4、小结:当别人的想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妄下结论,认真分析,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实事求是。画杨桃教学设计及反思5教材简说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26、,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作者先略写父亲教导“我”画画要实事求是,接着具体地叙述“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事,最后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突出老师对“我们”循循善诱的教育,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结果的思想方法。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教学重难点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

27、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出示杨桃实物: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简介杨桃2、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齐读课题。(板书:画杨桃)3、围绕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谁画杨桃?怎样画杨桃?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二、初步课文,感知内容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2、利用,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三、检查预习,理清层次1、指读生字词2、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想当然

28、: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3、指读课文,交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4、划分层次第一段(1):略写父亲教导我画画要实事求是。第二段(218):具体地叙述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时发生的事第三段(19):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用连接段意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先略写父亲教导我画画要实事求是,接着具体地叙述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时发生的事,最后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四、再度课文,质疑问难1、提出不懂的问题。(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2、师小结: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五、指导书写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画杨桃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