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综合练习题.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6997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文综合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诗文综合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诗文综合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诗文综合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诗文综合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文综合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综合练习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诗文综合练习题 一、三峡1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错误的一个分别是(4分)(1)A素湍(chun)绿潭 B不见曦(x)月 ( )C夏水襄(xing)陵 D重岩叠嶂(zhng)(2)A略无阙(qu)处 B沿溯(s)阻绝C属(sh)引凄异D飞漱(sh)其间(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13分)(1)略无阙处 略无: 阙:(2)自非亭午夜分 自: 亭午:(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襄: 沿: 溯:(4)虽乘奔御风 虽: 奔:(5)素湍绿潭 素: 湍:(6)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声:3解释下列词语。(4分)(1)重岩叠嶂:(2)隐天蔽日:4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分别是(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2、月。( )A除非正午和半夜,看不见太阳和月亮。B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A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B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5译述课文时,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请你补出下边句子中省略的词。(5分)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6按要求默写并译述句子。(18分)(1)写三峡两岸的山长又多的句子。默写:译述:(2)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默写:译述:(3)写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意思差不多的一句话。默写:译

3、述:7请用横线标出译述下列句子不妥的地方,并在横线下改正。(8分)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日子,树林里十分清冷,山涧里一片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大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宛转,很长时间还未断绝。 8文学常识填空。(4分)课文选自_,作者_,我国古代的_家,_家。9.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三峡之水的?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10.填空题。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重庆市 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 ,字 , (朝代) 学家。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两岸

4、连山,略无阙处( )绝巘多生怪柏(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猿鸣三声泪沾裳(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自三峡七百里中( )12.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 今义: 或王命急宣 古义: , 今义: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

5、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 .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14.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5.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像风那

6、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16.文章第四段给读者的感受是( )A.莫名的惊恐与无尽的哀愁,具有凄婉美。B.淡淡的烦恼与朦胧的伤感,具有幽怨美。C.豪放而又洒脱,具有粗犷美。D.细腻而又柔软,具有平和美。17.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

7、刻的印象。18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 ,天高地厚华夏情。19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二、古诗词部分1、陶渊明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2、 ?齐鲁青未了。3、望岳中极写泰山神奇秀丽风光的诗句 , 。4、荡胸生曾云, 。5、望岳中的千古名句 ,。6、饮酒中表现诗人身居闹市,不为所扰的诗句 , 。表明诗人不为所扰原因的诗句 , 。7、饮酒中的千古名句 , 。8、饮酒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句 , 。9、滁州

8、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 , 。10、滁州西涧中“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的诗句是 , 。11、独怜幽草涧边生, 。12、漫游祖国各地,面对名山大川,人们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感慨。站在黄河边上,我们会想起(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站在高山之巅,我们会想起(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置身于古战场,我们会想起(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3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写船行之快的句子是_, _。14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_,_。15杜甫的望

9、岳中,表现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16陶渊明的饮酒反映诗人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_,_。诗中“_,_”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17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突出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18三峡工程蓄水之时,面对汹涌澎湃的江水,我们不由得想起郦道元三峡中表现夏水湍急的句子:_,_,_,_。19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完成下面的题。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

10、山的高度;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与朱元思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急湍()泠泠()缥碧()轩邈()横柯()嘤嘤()鸢飞戾天()()好鸟相鸣()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风烟俱净( )缥碧( )泠泠作响( )轩邈( )经纶世务( )直指( )任意东西( )横柯(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4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自

11、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C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D好鸟相鸣,嘤嘤成韵。5省略句可以补充进去省略的词,仔细判断,明显属于省略句的一项是()。A千丈见(于)底。 B猿则百叫(于)无绝。C急湍甚(于)箭。 D任意(于)东西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7按提示及相关内容用原文填空。(1)写水清澈的句子是: (2)用工整对偶写水流之急的句子是: (3)点明游览路线的一句是: (4)总领下文的一句是: (5)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无穷生命力的两句是: (6)写出光与影交相

12、辉映的一句是: 8翻译下列句子。(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4)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9写水时,作者抓住了水的_和_的特点。10写山时,分别从_觉和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_。11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12.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13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观景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_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横柯上蔽()(2)窥谷忘反()15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6理解填空。(1)本文总

13、领全文的句子是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_的_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_的_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17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18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9、 写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窥谷忘反; 通 ,读音 ,意思 20翻译下列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1、与朱元思书作者是 ,字 , 人, 朝 家。22、写出总写富阳至桐庐一线景色特点的句子。 23、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文中奇 山的特点和异水的特点,并找

14、出文中的句子加以说明。山: 水: 2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的“绝”字。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25、请写出现在仍沿用的“俱”字与“风烟俱净”的“俱”同义的四字词语。(至少两个)26、描写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 27、总领全篇的句子是: 28、写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29、把原三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 写活的句子是 30、兼从视觉和听觉两 方面写景的句子是 31、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 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事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 3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写高山还是写寒树?请说出理由。 33、结合文题及上下 文,揣摩“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

15、句的寄托。 34、文章第1段与第2、3段的关系是怎 样的?答: 35、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答: 36、概括选段2所写水的特征。 37、说一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38、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答: 3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40、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特征。41、文中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42、请欣赏“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说说它好在哪里?答: 4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4、“鸢飞

16、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样的人? 45、“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澄清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 四、比较阅读 拓展(一)三峡甲、与朱元思书乙: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2)窥谷忘反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

17、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C.【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D.【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4.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想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字数在50个以内)(2分) (二)一位同学从成功里借来王国维的“事业境界说”,为“读书成功三境界”配上了新的文言语段。认真阅读,完成下列题目。(12分)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

18、高楼,望尽天涯路。配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配文: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配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1解释下列短语。(3分)(1)弗之怠: (2)走送之: (3)哀转久绝: (4)歌以咏志: 2这位同学认为郦道元三峡选段可以用来比喻读书过程中有所领悟的喜悦。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说说“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的意思。(2分) 3如果说读书的第一境界是立志启程的不易,第二境界是求知过程的甘苦,那么第三境界则是豁然开朗的喜悦。请你评价一下观沧海的诗句作为第三境界的配文是否合适。(2分) -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