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案例.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9179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3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题3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题3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题3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题3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3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3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案例.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3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案例一、教材分析【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三 氧气(第一课时)【内容分析】本课题是在学习本单元课题二氧气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课时)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引导出催化剂概念、催化作用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原理、装置及工业氧气的制取等,第二部分(第二课时)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课题分析】“制取氧气”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

2、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策略】本课题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因而变演示实验为随堂探究实验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教学中拟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2、教学思路与设计(1)让学生通过分组探究实验25、实验6和添加实验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的实验探究,观察现象,然后通过对比

3、、比较,得出催化剂的概念,在此只能根据实验的表面现象简单的介绍,使学生大致了解催化剂概念,把握催化剂概念中的关键词:“改变”、“化学性质和质量”、“化学反应前后”等,了解催化作用,指导学生阅读“化学.技术.社会”内容:催化剂的作用。(2)通过选择一个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室27,学生大致知道从原料的易得,反应条件和是否环保等方面考虑,这样进一步巩固了催化作用,并初步形成一在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原理、装置、检验、验满的步骤。(3)书写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对比化合反应的特点,师生讨论分析得出分解反应的结论。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

4、道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及反应的原理、装置、检验、验满方法等等。(2)初步理解分解反应,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参加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取新物质的方法;通过认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初步认识分类是化学常用方法。(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催化剂的认识激发学生客观认识物质间关系的正确态度;进一步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

5、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制取氧气方法【教学难点】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探究法【仪器与药品】分组提供:试管5支、酒精灯、铁架台、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硫酸铜溶液、小木条、火柴三、教学流程(激趣导入)师:(投影展示)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等图片。师:空气中约有1/5体积的O2,但在许多情况下需要较纯净的O2,如何获得的呢?生:学生猜想,畅所欲言师:投影出示图片1:人和动物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投影出示图片2:工业上用的氧气钢瓶师:自然界获取氧气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实验室中怎样获得少量的O2? (观后谈感受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

6、激发学习兴趣。)生:(思考回答,组内交流,明确学习导向。)师:实验室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组探究实验2-5、实验26实验编号现象原因快慢过氧化氢溶液单独加热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生:学生按表格内容做好实验并观察、记录、分析。1、 木条不复燃,几乎无氧气生成(氧气产生很慢)2、 木条复燃,说明在加热时过氧化氢溶液能分解生成氧气3、 木条复燃,说明室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二氧化锰能分解生成氧气实验1教师采用多媒体投影双氧水的有关资料让学生阅读,让学生理解木条没有复燃的真正原因。实验3当试管中无气泡产生时,可以重新向加入少量双氧水,又有气体放出,(此实验可

7、反复几次,让学生感到二氧化锰永远用不完,从而顺理成章地导出催化剂)二氧化锰板书 过氧化氢 水+氧气实验装置:如下图B: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简易装置)师:(设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为什么总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生:小组讨论交流。师:讲解催化剂的概念强调反应速率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和化学反应前后师: 讲解催化剂的作用生:理解反握关键词:“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前后”(深入探究)师:(设问)硫酸铜溶液是否也能做此反应的催化剂呢?请同学们自己去验证它。猜想并动手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验证猜想,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师:(设问)实验室还有其它方法制

8、取氧气吗?师: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实验内容为【实验2-7】的实验【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下图A:固固加热型制取气体二氧化锰加热【实验原理】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师:观察并思考:1、仪器应如何连接? 2、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如何装入固体药品?4、试管口为什么要稍向下倾斜?5、怎样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6、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7、收集气体后为什么要先将导管从水中撤出然后再移去酒精灯?8、还可以用其它方法收集氧气吗?(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师:(提问)刚开始冒气泡时,有的同学就开始收集,他做的对吗?如何判断你收集的气体已装满?(组织学生讨论,最后教师总结

9、,投影)1、 仪器装配原则:先下后上,先左后右2、 物质加热原则:先均匀,后集中3、 气体收集方法: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4、 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师:实验室还可以用直接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演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指导学生观察高锰酸钾的色 、态。师: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指导学生出文字表达式: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师生共同分析以上三个反应的共同点,指导学生寻找规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师:(设问)制氧气的原理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化合反应吗?(投影)化合反应实例(分析发现新问题由化合反应特点引出分解反应的学习,由实践体验上升到理论思

10、考。)师:(分析)得出分解反应的概念。(投影)反应物种类生成物种类反应特点反应物种类生成物种类反应特点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生:自我小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体验,并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小结并练习】1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2催化剂经过化学反应后( )A、质量减小B、化学性质改变C、质量减小且化学性质改变D、质量不变且化学性质不变3、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并用排水

11、法收集氧气,发现水槽内液体呈紫红色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A、没有加热B、试管口忘记放一团棉花C、导管太粗D、装置的气密性不好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一瓶无色气体中,木条剧烈燃烧,说明这种气体是( )A、氮气B、空气C、氧气D、二氧化碳(自我小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体验,并相互交流和评价。强化学习情感,及时反馈矫正。)【板书设计】一、氧气的检验方法: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解反应1二氧化锰过氧化氢 水+氧气催化剂:2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加热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3、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三、分解反应(2008年甘肃省教学案例(设计)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