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泻下剂.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9645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9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部分泻下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五部分泻下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五部分泻下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五部分泻下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五部分泻下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部分泻下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部分泻下剂.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泻 下 剂,成教方剂学教材中医类大专教学课件(72学时),方剂学教研室 李政木,组成:以泻下药为主。作用: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攻逐 水饮;“下法”立法依据:内经:“其下者,引而竭之”、“留者攻之”、“其实者,散而泻之”。治证:里实积滞证-胃肠积滞,大便秘结;水饮内停-胸腹积水、水肿。,一、概念:,泻下剂,1.寒下 里热积滞证;大承气汤。2.温下 里寒积滞证;温脾汤。3.润下 津亏肠燥之便秘证;麻子仁丸。4.攻补兼施 里实积滞,正气亏虚证;黄龙汤。5.逐水 水饮壅积于里之实证;十枣汤。,二、分类与适应证:,泻下剂,1.若表证未解,里实积滞已成,治应先表后里或表里 双解,不

2、宜单独应用下法。2.年老体虚、妇女新产血亏、病后津伤者,虽有里实 积滞,亦宜攻补兼施。3.妇女妊娠或月经期间,慎用下法,以免损伤胎元或 导致月经过多。4.泻下之法,每易伤及胃气,故应用时须得效即止,慎勿过剂。,三、使用注意,泻下剂,大黄 酒洗,四两 厚朴 去皮,炙,半斤 枳实 炙,五枚 芒硝 三合,【组成】,大承气汤 伤寒论,【用法】,热结肠胃气机壅滞,伤寒邪气,内传,阳明腑(胃肠),邪热与燥屎互结成实 大便秘结;,【主治】阳明腑实证。,化热,热、积内结 舌红苔黄厚而燥,脉沉实,燥热浊毒上冲 或发热、谵语;,热结津伤 口燥咽干,苔燥;,脘腹痞满,胀痛拒按;,证候特征:燥、实、痞、满俱在(阳明腑

3、实证),大承气汤,【治法】泻下泄热,行气消积。峻下热结(急下存阴)。,【病机】热邪、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大承气汤,大黄(后下)苦寒泄热,清泻肠胃积滞。,君:,芒硝 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臣:,枳实 破气散结,消积除痞。厚朴 宽肠下气,消胀除满,佐:,黄、硝相须为用,攻润相济,清泻热结力强,燥、实并治。,枳、朴助黄、硝以推荡积滞,攻下热结。,配伍要点:大黄的作用特点;大黄与行气药并用,泻下力强。,方解,大承气汤,1.辨证要点:,临证以“燥、实、痞、满”等证候为特征。,2.本方亦主治:,热结旁流证 体现“通因通用”法。邪热、实积壅结肠胃所致之热厥、痉病或发狂证。,3.现代运用:,肠梗阻、

4、肠麻痹、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急性阑 尾炎等病证属于实热、积滞壅结者。,运用,大承气汤,*阳明腑实:指因实热、积滞内结于肠胃而引起的腑实便 秘等病证。临证以大便秘结不通,脘腹痞满,胀痛拒 按,舌红苔黄厚而燥,脉沉实等证候为特征。主治的代 表方如大承气汤等。*釜底抽薪:指用苦寒降泄,通导大便以泻去实热邪气的 方法。本法好比是抽去锅底下燃烧的柴草,以降低锅内 温度的方法一样。指用寒下法,苦寒泄降以清除实热,导热下行,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如应用大承气汤以治 疗阳明腑实之便秘证。,4.名词术语解释:,大承气汤,急下存阴:是通过峻泻通便去除实热邪气以保存阴津的一种治法,适用于温热病过程中高热不退,口干咽

5、燥,便秘苔黄而燥,脉沉实有力的积滞实热内结证,如以大承气汤治疗阳明腑实证。通因通用:为反治法之一,指用泻利的药物来治疗通泄的病证的一种治疗方法。例如有的痢疾患者,见大便粘滞而频,量少而不畅,是内有实积使然,治疗可应用大黄等通便药使邪去利止。亦如用大承气汤治疗热结旁流证。,4.名词术语解释 续,5.衍化方:,本方去芒硝 小承气汤 功效: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热结轻证,症见便秘,脘腹胀痛,苔黄,脉滑数;本方去枳实、厚朴+炙甘草 调胃承气汤 功效:缓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偏于燥热实结者,症见大便秘结,口渴,苔黄干,脉滑数;*,衍化方 续,本方+人参、当归、桔梗、生姜、大枣、甘草 黄龙汤(伤寒六书)

6、功效:攻下热结,补气养血。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症见下利清水,色纯 青,秽臭,或便秘,脘腹胀满或腹痛拒按,身热 口渴,口舌干燥,谵语,甚则循衣撮空,神倦少 气,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6.类方比较: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原方五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 半,分三服,临熟下大黄。,温 脾 汤备急千金要方,大黄四两 人参 甘草 干姜各二两 附子大者一枚,【组成】,【用法】,脾阳不足 传导失司 大便秘结,苔白脉沉弦;寒邪积滞 气机壅滞 腹痛,脐下绞痛,绕脐不止;阻结肠中 阳气不达 喜温(得温则减),手足不温。,【主治】脾阳不足,寒积中阻之便秘证。,温脾汤,素体脾阳不足或过食生冷,

7、损伤中阳 寒积内结,大便秘结。阴寒内盛,积滞不行,【治法】攻下寒积,温补牌阳。,【病机】脾阳不足,寒积内结(肠胃)。,温脾汤,附子 温壮脾阳;温散寒凝,以宣通寒积;大黄 荡涤泻下,攻积通滞。(制性存用),君:,干姜 助附子温中阳以散寒凝;,人参 补脾益气,防大黄泻下伤中;,佐:,甘草 和中调药。,臣:,使:,附、黄相配,以温制寒,温中阳,下积滞以除冷 积。,方解,温脾汤,配伍要点:大黄的作用特点;附子+大黄;本方乃四逆汤+人参、大黄而成。,温脾汤,3.现代运用:,1.辨证要点:,便秘,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脉沉弦。,2.临证加减:,腹痛甚者(寒凝气滞)+肉桂、木香;呕吐者+半夏、砂仁。,肝硬化腹

8、水、蛔虫性腹痛、幽门梗阻属于中阳虚 寒,冷积内结者。,运用,温脾汤,麻 子 仁 丸 伤寒论,麻子仁二升 枳实炙,半斤 芍药半斤 厚朴炙,去皮,一尺 大黄去皮,一斤 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 蜂蜜,原方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用法】,【组成】,【主治】脾约证。(胃肠燥热,津液不足之便秘证),脾的功能为胃所约束(脾约),津液输布失调,(肠道失以濡润),大便干结,胃有燥热,脾津不足(胃强脾弱),小便频数,(但输膀胱),麻子仁丸,【治法】润肠泻热,行气通便。,【病机】肠胃燥热,脾津不足。,麻子仁丸,君:火麻仁 滋脾润燥,滑肠通便。,臣:杏仁 苦泄降气,润肠

9、通便;白芍 养阴以助润下;,佐:大黄 通便泄热以除燥结之屎。枳实 下气破气,行滞消胀,厚朴 助黄、麻以降泄通便。,使(兼):蜂蜜 润燥滑肠,调和诸药。,麻、杏、芍合用,养阴增液,润肠通 便。,方解,麻子仁丸,配伍要点:方中既滋液润肠,又泻热导滞,攻润相合;本方乃小承气汤 麻、杏、芍、蜜而成。,麻子仁丸,2.临证加减:,1.辨证要点:,大便干结,脘腹痞胀,舌红苔黄而干。,3.现代运用:,虚人及老人便秘、习惯性便秘、痔疮便秘等属于 胃肠燥热,津液不足者。,兼血虚者+熟地、当归;气虚者+人参、白术、黄芪;便血者+槐花、地榆;一般大黄多制用以减缓泻下之力。,运用,麻子仁丸,十 枣 汤伤寒论,以水一升半

10、,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一钱匕,赢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原方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用法】,【组成】,上迫于肺 咳嗽痰唾,短气,甚则不得卧;饮停胸胁 胸胁牵引作痛,心下痞硬;气机阻滞 犯胃,胃气上逆 干呕;上扰清阳 头痛目眩;水饮内结 苔滑,脉沉弦。,2.水肿腹胀之实证:,【主治】1.悬饮证:,一身悉肿,身半以下为甚,腹胀喘满,二便不利。,水饮内停,邪气壅盛,十枣汤,【治法】攻逐水饮。,【病机】水饮内停,正邪俱盛。,十枣汤,佐使:大枣 益气护胃;缓和诸药的峻烈、毒性,使下不伤正。,君

11、:甘遂 善攻逐经遂络脉中之水湿痰饮。,臣:大戟 善泻脏腑中之水湿痰饮。芫花 善消胸胁间的伏饮痰癖。,遂、戟、芫相须为用,泻水逐饮力强,以除积聚,消肿满。,方解,十枣汤,逐水药 大枣;配伍大枣之作用特点。,本方逐水之力峻猛,只宜暂用,不宜久服;孕妇忌用;忌与甘草配伍。,*使用注意:,*配伍要点:,十枣汤,1辨证要点:,运用,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2.现代运用:,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所致之胸水、腹 水或全身水肿属于邪盛而体实者。,十枣汤,三味主药研成细末或装入胶囊备用;服用剂量:成人每次0.51g;服用时间:清晨空腹服用;服用方法:大枣煎汤送服;药后2小时仍不作泻

12、,可再服;若药后作泻不止者,可饮冷稀粥或冷开水以止之。,3.服用法:,十枣汤,1.试述泻下剂的治证特点及使用注意。2.名词术语解释:泻下剂、阳明腑实、热结旁流、釜底 抽薪、急性存阴、通因通用。3.大黄在大承气汤、温脾汤、麻子仁丸中的作用及配伍 有何不同?4.大承气汤、温脾汤、麻子仁丸均治便秘证,临证如何 区别应用(病机、证候)?5.何谓“脾约”证?其治证、病机有何特点?6.十枣汤中配伍大枣有何意义?,复习思考题,调胃承气汤中无枳、朴,大黄同煎,芒硝后下并加重 其用量,再加炙甘草和中调胃,使下不伤正,故泻热 攻下之力较为缓和,功能缓下热结;主治阳明燥热实 结,而痞满不甚者。,6.类方比较:大承气

13、汤、小承气汤与调胃承气汤,三方均能泻下热结,用治阳明实热,积滞内结之便秘证,临证以大便秘结,腹痛拒按,苔黄厚,脉实有力等证候为特征。,个性,大承气汤中硝、黄相须为用,且大黄后下,泻热攻积 力强,功善峻下热结;主治实热、积滞壅结肠胃所致之阳明腑实证,以痞、满、燥、实证俱在为特征者。,小承气汤中无芒硝,枳、朴用量减轻,且大黄同煎,故其泻热攻下之力较逊,功能轻下热结;主治阳明热结之轻证,以痞、满、实而燥证不甚为特征者。,共性,4、类方比较:,兼能益气养血,用治热结阳明,气血不足之证;临证以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舌苔黄,脉虚为特征。,大承气汤,黄龙汤,功擅峻下热结、急下存阴,攻下热结力强;用治阳明热结之重证,见痞、满、燥、实者,以及热厥、痉病、发狂属于热、积内结阳明而致者。,两方均能攻下热结,用治阳明腑实证;临证以大便秘结,脘腹痞满,胀痛拒按,苔黄等证候为特征。,【用法】原方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