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讲课用5月.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9895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27.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讲课用5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讲课用5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讲课用5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讲课用5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讲课用5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讲课用5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讲课用5月.ppt(1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院内感染及隔离消毒技术,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的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对象 住院病人 医院职工 门诊病人 探视者 陪护家属,医院感染的分类,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系指从病人到病人、从病人到医院职工和从医院职工到病人的直接感染,或者通过物品、医院环境对病人和职工的间接感染。这种感染是可预防性感染。外源性感染分为多种类型。,外源性感染类型,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是指病人自身抵抗力降低,对本身固有的细菌感受性增加而发生的疾病。晚期再

2、生障碍性贫血、晚期白血症、晚期癌症等均属此类。,母婴感染 又称垂直传播,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胎盘或产道所发生的感染。如梅毒、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等。,医院感染危害及经济损失,安徽宿州“眼球事件”,西安交大一附院八名新生儿死亡事件,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5名新生儿死亡事件,汕头产妇术后感染事件,我国近10年来重大医院感染爆发事件,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医院消毒技术的发展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现代临床医学愈是发达,对消毒灭菌的要求愈严格。医院内感染的发生,除病人群体免疫力低下和滥用抗生素两大因素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与消毒灭菌技术应用有密切关系。,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严格消毒灭菌原

3、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械和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根据物品性能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灭菌。污染医疗器材和物品,均应先清洗,再消毒或灭菌。使用中的消毒剂必须保持其有效浓度,并定期检测。,医务人员要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及使用方法。配置时应注意有效 浓度,作用时间及影响因素。连续使用中氧气湿化瓶、雾化瓶、呼吸机及管道等应定期消毒。湿化 瓶应每日更换灭菌水用毕需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消毒灭菌后应进行效果监测。手部皮肤清洁和消毒。,医用物品对人体构成危险性的分类,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方式,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减少侵入性操作 2.确保诊疗护理器具消毒

4、灭菌 1.实施标准预防 2.在标准预防基础上,实施针对不同传播途径的额外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案例,职业暴露感染案例 1、23岁,美国宾州一家地区医院监护病房护士,一次在为一名昏迷病人穿刺静脉留置针时,不慎被抽出的针芯刺破手掌,当时她对感染的伤口进行了登记上报,10天后病人死亡,之后证实这是一位晚期艾滋病患者。意外发生3周后她开始出现喉咙痛,发热等症状,暴露后6个月血液检测结果HIV阳性,他被确诊感染了HIV。,2、,28岁,美国内华达州外科病房护士,在为病人疏通输液管路时,被病人无意识的动作干扰,致使血污染的针头刺伤手掌,她当时尽可能从伤口中挤出血液,并及时取血做基线检查,HIV、HBV、HC

5、V均为阴性。发生暴露后8个月,她出现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暴露后10个月时血液检测结果HIV、HCV阳性,结果证实Lisa感染了丙肝和艾滋病。,3、护士小张,26岁,北京一家三甲医院肿瘤病房,在一次取血后,分离针头时被回弹的针头扎伤了中指,伤口做了一般处理并向感染办公室上报。一月后,小张出现全身乏力等不适症状,进一步检查发现转氨酶高,血液检测结果HCV阳性,刺伤后第8周确诊感染了丙型肝炎。,4、护士小雪,广州一家三甲医院合同护士,一次长达一个月的腹泻让她瘦的脱了形,抽血检查HIV阳性。病床上的小雪泣不成声:“在工作中无数次接触病人的体液、血液,有时还被扎伤,如果让我说是哪一次扎伤,我哪说得清。5:

6、县医院医生给相沟打工人员手术(艾滋病 告知问题:,医院案例,1、相沟打工肋骨骨折来医院手术、手术医生被断端肋骨刺破(艾滋病病人)艾滋病误诊肺炎住院(护理人员拔针时刺破)等等,医务人员锐器伤分析,医务人员锐器伤分析,职业暴露,职业暴露的概念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暴露于病原体污染的环境,或被具有感染性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发生职业暴露后感染的情况。锐器伤是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美国每年发生锐器伤6080万,护士利器伤害率占80%以上。,HIV职业暴露分级: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

7、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和粘膜 暴露量小,时间短。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和粘膜,或为暴露源刺伤 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轻,为表皮擦伤或针刺伤。暴露量大、时间长。三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损伤程度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部有明显可见的血液。,职业暴露的预防 医务人员预防HIV、HBV、HCV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医务

8、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艾滋病金标法阳性处理?,乙肝职业暴露:48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乙肝疫苗全程接 种10vg、5vg、5vg,按0、1、6月间隔,进行血 清学检查确定有无反应。丙肝职业暴露:无特异治疗药物,注射a-干扰素3天,定期追踪 69个月。基本用药:2种转录酶抑制剂,连续28天。强化用药:增加1种蛋白抑制剂,连续使用28天。预防用药: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超 过24小时。,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血后应急处理措施 锐器伤后 立即挤血(近心端向远心端)流动水冲洗15分钟(粘膜损伤用生理盐水)含碘制剂和75%酒精消毒 在2448小时内完成自身和接触病人的相关血液检查

9、随访时间一年根据情况进行处理,如何避免发生职业暴露,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1.为病人操作后立即将使用的锐器放入锐器盒内2.禁止回套针帽或用手分离针头,返回处置室进 行二次处理流程操作3.传递手术器械时不能直接用手接,应使用弯盘 传递(刀、剪等锋利器械)4.给不配合的病人使用锐器时,应有助手协助,操作中始终保持警惕5.在工作繁忙及抢救病人时,应忙而不乱,相互 配合,不违反操作规程6.锐器伤后即刻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标准预防,针对所有病人的预防性措施,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损伤的皮肤、黏膜和被这些物质污染的物品具有潜在感染而采取的标准水平的消毒、隔离等预防措施。标准预防应用于所有病人和所

10、有医护人员,以防止病人之间的传播和病人与医护人员的传播。标准预防措施,标准预防措施,医务人员进行每一次可能导致污染的接触时都必须戴手套衣服或面部可能污染时应当穿隔离衣、戴口罩和眼罩接触感染物品后、脱手套后立刻洗手锐器的正确处理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的医疗器具的正确处理,如何带手套?,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医用口罩的佩戴方法,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口罩藏有铁丝处要向上。口罩有颜色深的一面向外,而颜

11、色浅的一面则向内。将固定口罩的橡皮带固定在耳朵上。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并紧贴面部请按口罩上的铁丝固定在鼻梁上,以防止漏(4小时必须更换,污染随时更换),环境卫生学监测、物品清洁消毒,普遍性职业防护原则的5项基本操作安全处置锐利器具严格消毒所有器具认真洗手使用防护器具安全处置废弃物,消毒隔离效果如何界定?需要规范的监测技术。,空气监测,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空气净化方法,自然通风一般以通风30分钟效果最好,机械通风,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紫外线消毒,没有持续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强度,消毒方法,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59

12、5酒精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40时,或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室内有人时不应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紫外线灯采取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m-2.2m。安装时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应1.5W/m3,照射时间30min。,紫外线消毒,监测方法,1、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2、紫外线灯辐照计测定法我院采用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季度 使用科室完成 1、检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分钟后,将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或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于距灯管下垂直距离1m处,

13、照射1分钟。(我院采用紫外线强度指示卡)2、结果判断: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辐照强度90uW/cm2为合格;使用中的紫外线辐照强度70uW/cm2为合格,1m,5min,1min,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使用前,紫外线消毒,每季度监测一次,使用科室负责监测,医院感染管理部(监督)负责审核,空气消毒机,过滤、紫外线、静电吸附等,适用于有人状态下的室内空气消毒,消毒时应关闭门窗;进风口、出风口不应有物品覆盖或遮挡。,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1、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2、室内面积30 m2,

14、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的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室内面积30m2 室内面积 30m2,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9c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边延,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手臂越过平皿,皿盖朝上,结果判定: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标准,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结果判定、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标准,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

15、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注意事项,消毒前,关好门、窗;消毒机、空调停止至少10分钟方可采样。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分钟进行采样。,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判定,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各类普通病室、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时间 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操作前后请洗手,

16、手的消毒效果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监测,采样方法:用无菌注射器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0mL被检消毒液,加入无菌试管中。,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监测,监测频率:皮肤黏膜消毒液、消毒剂每月监测一次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如戊二醛),结果判断: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注意事项:采样后及时送检,这些危险动作,您停止了吗?,这些危险动作,您停止了吗?,这些危险动作,您停止了吗?,这些危险动作,您停止了吗?,需要掌握的要点:,1、抹布处理(如何使用)2、拖把处理(标识)3、消毒液使用监测4、地面处理 无污染地面无需消

17、毒液擦拭,清洁即可)5、台面处理6、通风(问题)7、病人呕吐物处理8、各种操作 9、喷雾消毒剂喷雾器使用应该注意的问题,治疗室、手术室区域划分:,1、清洁区、污染区2、手术室:限制区、半限制、非限制保持整齐、整洁。消毒剂加盖,关于棉签使用(开口后1天?)手消毒剂管理(开封后效期一个月)皮肤消毒液(三天量)压脉带使用(中危险用品),一个合格的治疗室应该注意的问题,1、分区明确有标识:清洁区 污染区2、拖把标识、抹布使用及处理3、非接触水龙头、干手设施4、人员 进室5、技术操作6、常用消毒剂使用及存放(危险)7、物品存放8、空气消毒设施,治疗室管理制度,1、治疗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

18、,标示清楚。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3、各班操作前后用含氧的消毒液擦拭工作台及物体表面,地面湿扫清扫。4、治疗车、换药车配备快速干手消毒剂,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及使用含氧的消毒液擦拭消毒。,治疗室管理制度,5、治疗前,要严格检查对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6、有菌、无菌物品要分别放置,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存放,有效期内使用,过期重新灭菌7、各种注射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止血,一用一消毒。,治疗室管理制度,8、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液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9、无菌敷料每天更

19、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打开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10、持物钳、简干式存放,每4小时更换一次。,治疗室管理制度,11、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非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统一供应室清洁消毒灭菌。12、擦拭抹布专用,用后用500ms/L含氯浸泡30分钟清洗,晾干后备用。13、医疗物品,按照医用废物分类目录正确分类收集,医疗废物放黄色袋,生活垃圾放黑色塑料袋。正确使用锐器盒,贴封口贴,将种类、重量、科室、日期填写清楚。,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应脱去工作服。无菌操作室,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操作时戴口罩。检查每

20、位患者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检查传染病患者后用0.2%的过氧乙酸泡手1-2分钟。病房医师查房时检查病人之间要注意手地消毒。各种抢救包、治疗包、检查包等需经高压灭菌后备用,两周未用者应重新消毒后使用。各种无菌物品应标志清楚,按要求存放(存放容器清洁无尘,按先后顺序摆放)。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消 毒 隔 离 管 理 制 度,消毒液定期更换,无菌容器定期更换消毒。一般诊疗器械及物品(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保持清洁,无污染血渍,用后清洗消毒。用于传染、感染、被病人体液污染的一般诊疗器械要先消毒后清洗。进入无菌组织器官的器械必须灭菌;接触患者黏膜及血液的诊疗器械须一用一消

21、毒;无菌物品须一人一灭菌,严防交叉感染。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按消毒技术常规定时消毒、更换或消毒,并加强管理。,消 毒 隔 离 管 理 制 度,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候诊厅、各诊疗区及病区的门、窗、桌、椅、柜及平车、轮椅、诊断治疗床等每日定时用0.1%有效氯洗消毒液擦拭,若被污染应及时处理。地面应湿式清扫,定时消毒。以上各区均须定时进行空气消毒。,消 毒 隔 离 管 理 制 度,病床应当湿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分别设置专用拖把

22、,标记分明,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处理。,消 毒 隔 离 管 理 制 度,使用后的一次性用品须消毒毁形处理后,交有关部门统一回收。医院污水须经处理达标后排入下水道。垃圾置塑料袋内,密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垃圾置黄色和有明显标志的塑料袋内,必须无害化处理。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当按相应规定严格隔离消毒。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供应室、门诊各诊室等到均应定期消毒。,常用消毒剂配置注意事项,消毒液配制方法(消84原液为含有效氯5以上)250mgL有效氯(稀释浓度 200倍)配制:84(原液)5ml+水 995

23、ml.500mgL有效氯(稀释浓度100倍)配制:84(原液)10ml+水 990ml.1000mgL有效氯(稀释浓度50倍)配制:84(原液)20ml+水 980ml.2000mgL有效氯(稀释浓度25倍)配制:84(原液)40ml+水 960ml.浸泡物品的含氯消毒剂必须每日更换,同时监测其浓度,关于医院不同部门空气净化方法,手术部(室)可选用下列方法净化空气:a)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b)空气洁净技术;c)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或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器;:,d)紫外线灯照射消毒;e)能使消毒后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15

24、min直径9cm平皿)、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可选用下列方法净化空气:a)通风;b)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凋通风系统;c)空气洁净技术;,d)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或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器;e)紫外线灯照射消毒;f)能使消毒后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注射室、治疗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

25、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可选用下列方法净化空气:a)通风;b)集中空调通风系统;c)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或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器;,d)紫外线灯照射消毒;e)化学消毒;f)能使消毒后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不同情况下空气净化方法有人情况下可选用下列方法:a)普通病房首选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良,宜采取机械通风;b)集中空调通风系统;,c)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或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器;d)空气

26、洁净技术;e)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对人体健康无损害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无人情况下可采用以下方法:a)可选用7.1的空气净化方法;b)紫外线灯照射消毒;c)化学消毒;d)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适宜于超低容量喷雾消毒的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所处场所可选用以下方法:a)受客观条件限制的医院可采用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宜采用机械排风;b)负压隔离病房;c)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d)使用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净化设备,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普通患者出院或死

27、亡后病室可选用以下方法a)通风;b)紫外线灯照射消毒;c)使用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净化设备.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出院或死亡后病室可选用以下方法:a)紫外线灯照射消毒;b)化学消毒;c)使用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净化设备,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化学消毒法,适用范围适用于无人状态下的室内空气消毒。消毒原理消毒液雾化成20m以下的微小粒子.在空气中均匀喷雾.使之与空气中微生物颗粒充分接触,以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消毒方法采用3过氧化氢、5000mg/L过氧乙酸、500mg/L二氧化氯等消毒液,按照2030m

28、L/m3的用量加入到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中进行喷雾消毒。消毒前关好门窗,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由里向外,先表面后空间依次均匀喷雾。作用时间:过氧化氢、二氧化氯为30min60min,过氧乙酸为lh。消毒完毕,打开门窗彻底通风。,注意事项喷雾时消毒人员应作好个人防护.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必要时戴防毒面罩,穿防护服。喷雾前应将室内易腐蚀的仪器设备,如监护仪、显示器等物品盖好。喷雾器购置使用问题!,薰蒸法适用范围适用于无人状态下的室内空气消毒。消毒原理利用化学消毒剂具有的挥发性,在一定空间内通过加热或其他方法使其挥发进行消毒。消毒方法,采用0.51.0(500010000mg/L)过氧乙酸水溶液(1g

29、/m3)或二氧化氯(1020mg/m3),加热蒸发或加激活剂;或采用臭氧(20mg/m3)熏蒸消毒。消毒剂用量、消毒时间、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消毒前应关闭门窗,消毒完毕,打开门窗彻底通风。,注意事项消毒时房间的温度和湿度应适宜。盛放消毒液的容器应耐腐蚀,大小适宜。,室内空气终末消毒推荐化学消毒法1 消毒剂性能要求:所用消毒剂杀菌作用快速,效果可靠,易分解,不与水中有机物形成有害物质。2 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和二氧化氯在空气中和水中主要分解产物为氧气和水,不残留有毒副产物。,3 用气溶胶喷雾法:基本喷雾参数是以155ml/m3为喷雾量,进行空气表面联合喷雾;传染病污染

30、由室内向外均匀喷雾消毒。,某些消毒剂不主张用于空气终末消毒 1 乳酸熏蒸无意义:乳酸熏蒸只能对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有效,但开窗通风更好。2 低效消毒剂:季铵盐类和氯巳定类消毒剂虽可灭活游离病毒,但对受有机物保护的空气介质中微生物很难杀灭。,3醛类消毒剂:有毒性易残留,不适用于空气消毒。4 酸性氧化电位水:只能在流动冲洗状态下使用,微量有机物存在即可使其杀菌作用消失,喷洒成雾粒遇光和物体即刻破坏,推荐消毒剂使用浓度及方法 1 过氧乙酸:用10005000mg/L水溶液,喷雾后密闭作用30min60min;2 过氧化氢:用1530g/L水溶液,喷雾后密闭作用60min。3 二氧化氯:500mg/L

31、2000mg/L水溶液,密闭作用3060min。,4 结合擦拭消毒:擦拭消毒在气溶胶喷雾前进行,首先对物体表面和地面,特别是较隐蔽的表面用消毒液(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推荐使用气溶胶喷雾消毒技术气溶胶喷雾器基本参数:雾化颗粒小,95%以上颗粒应在30微米左右。喷幅应在1m以上,射程5m以上。,喷雾参数:一般以155ml/m3为喷雾量,室内尽量密闭。喷雾参数:进行空气表面联合喷雾;传染病污染的室内由外向内喷雾消毒通道,再由内向外进行均匀由上而下喷雾。,医院污水处理问题,1、要求必须处理后排放?2、排放符合国家规定指标3、检验科污水4、记录监测,小结,消毒隔离技术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管理

32、的质量,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需要执行者及管理者有力的组织有效的制度及执行力。同时进行有效的培训及考核。以保证医院质量持续改进。,小结:,消毒隔离技术很容易读懂,通过近几年卫生局及监督所努力,采取了培训、督导等一系列措施。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的认识及各级医疗机构管理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由被动应付检查到主动采取措施去落实。(治疗室、手术室等等)你必须要改变!1、人们对诊疗质量需求发生变化!他们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就医安全环境。,2、法律法规要求你必须改变。3、现在好多文件或者提法:医疗质量安全与持续质量改进。病人需要安全就医。病人投诉内容由单纯的服务态度到医院感染管理(不洗手、不带口罩无菌技术操作

33、等)4、将容易落实的纳入质量管理(绩效考核中)5、禁忌应付检查,要让优秀成为习惯!6、如手术室的配置、治疗室的配置等等7、让优质就医环境成为你医院的招牌!,儿科医生查房,手术室护理人员接受上级领导考核,无菌技术操作,医院举办无菌技术操作考核,治疗车洗手提示,一次性输液护理包,病房便民服务箱,医生给病人换药,护理人员打开输液包,治疗室操作台,治疗室洗手设施,病房入口处洗手液,病房入口处快速手消毒液,拭消毒,婴儿床擦拭消毒,规范清洗后的手术器械,床单位消毒,消毒液配置及消毒处理用品,护理间用品,门诊手术室,门诊手术室区域标识,治疗室抹布浸泡桶,门诊手术室刷手池 刷手图,门诊手术室人员,门诊手术室无菌物品,换药室工作人员,区域标识,产科进行心肺复苏演练,病房用消毒剂标识,标识,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就医环境,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和重要职责!(常用消毒要求表格),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