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讲关于物质与意识.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0447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讲关于物质与意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讲关于物质与意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讲关于物质与意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讲关于物质与意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讲关于物质与意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讲关于物质与意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讲关于物质与意识.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讲 关于物质与意识,物质观物质与运动、时间、空间意识的本质、作用意识与人工智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物质观,物质概念的探索,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批判地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古代中国“五行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把世界的物质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从泰勒斯起,我们才真正开始了我们的哲学史”黑格尔,水是万物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唯物论传统,在自然科学实证基础上又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直观性和猜测性。它认为,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特

2、性,原子是世界的本质。,斯宾若莎,洛克,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它揭示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思考题:(1)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不是其实物性?(2)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有何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第二,对历史发展规律客观性的认识和运用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在现代生活中,指导我们树立科学意识,反对各种腐朽意识和现代迷信。,第一,它为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思维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方法。,二、物质与运动、时间、空间,

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基础;运动是一切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没有物质的运动(唯心主义)和没有运动的物质(机械唯物主义)都是无法想象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指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第二种是指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第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可能。,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4、对于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才能坚持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观点。,第二,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绝对的运动与相对的静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的运动观。整个物质世界就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又静又动的辩证变化过程。,两种错误倾向,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牛顿,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人连一次也不

5、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鲁底诺,相对主义诡辩论: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看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呀,两种错误倾向,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庄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不可逆性。,回 乡 偶 书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的。,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

6、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E=MC2,M=,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对立统一,也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对立统一。,三、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1.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过程及结果。从其起源和基础上看,意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包括三个阶段:,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2)意识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从猿到人类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7、首先:劳动奠定了意识的物质器官;,其次:劳动使得语言得以产生;,再次:劳动使得意识的内容得以丰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具有高度组织和复杂结构的物质系统。反射是人脑活动的内在机制。意识是人脑对外部信息加工处理才形成的,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特点表现为: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 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

8、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鲁迅,这个问题上的错误观念: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的反映;庸俗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机械唯物主义:抹煞意识的主观能动性。3、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列宁:“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意识依赖于物质,但意识又能够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表现在:意识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现实对象性;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控性。,F=GM1M2/R2,前面有梅林,到

9、那里吃梅子。,在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上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用,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绝对化。旧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还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客观规律性,规律: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层次性等特点。,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客观规律性,主观能动性,前提,必要条件,四、意识与人工智能,人

10、工智能是研究用机器模拟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科学。,随着信息论、控制论和思维科学的发展,出现了用机械和电子装置模拟人脑思维过程的电脑,产生了人工智能。它可以帮助人完成一部分意识活动,但与人的思维有本质区别。,树上有10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一只,树上还有几只?,0只!,9只!,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与人的意识有本质的区别:,人工智能是机械过程,人的意识是生理、心理过程;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而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是社会的产物;人工智能是被动“思维”,而意识是主动思维,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人工智能的本质:它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并非人的思维本身,它不能完全替代、全面超过人类思维,更不能控制、统治人类本身。,五

1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物质世界的层次与人的活动,以人的活动作为参照系数,可以把物质世界划分为: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外部世界又可以划分为五个不同层次。,未认识的外部世界,有所认识的外部世界,人迹所到的外部世界,人化的外部世界,人造的外部世界,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上存在着一元论和多元论的斗争。,“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一元论与多元论,一元论:认为世界具有统一性,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它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旧唯物主义一元论、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12、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的本原。它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物质形态的多样性,物质世界,生命特性,无机物,有机物,存在方式,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密态,共性特点,实体,场,现代自然科学有力地证明,世界是物质形态多样性的统一的世界。世界是“一”和“多”的统一。,物质多样性的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要求,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这是实践中形成的现实的、动态的多样性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的基本原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思考题,1、(单选)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A.否认意识存在的

13、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的“精神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2、(单选)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是()A.人类的主观意识 B.既非物质,也非意识C.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D.意识的客观内容,3、(单选)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4、(多选)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这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

14、观念是()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 E.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5、(多选)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C.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本身D.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E.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6、(多选)意识与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A.意识根源于物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E.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7、(多选)人脑和意识的关系是()A.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人脑自生的C.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承担者D.人脑的生理活动就是意识活动8、(多选)根据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原理,应承认()A.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B.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C.改造世界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D.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