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知识提纲.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0945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知识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知识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知识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知识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知识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知识提纲.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一、基础知识梳理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分配为主体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其客观必然性。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形式: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

2、工工资、奖金、津贴;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与农村经济中联产计酬都属于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由此决定不能实行按资分配)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由此决定不能实行平均分配、按需分配)。按劳分配的地位和意义。 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

3、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生产要素:劳动、科技、资本、管理、土地等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适用于任何经济形式。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按劳动要素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

4、术转让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管理者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原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收入分配公平含义:指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原因: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

5、裕的体现。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两个比重两个同步: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再分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

6、入,取缔非法收入。大力发展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2)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一)国家财政1、财

7、政及其作用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与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财政的实现过程:国家预算和决算。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财政的巨大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等)。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等。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

8、行。在经济增长滞缓,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扩张型财政政策、扩张型货币政策紧缩型财政政策、紧缩型货币政策实施条件经济增长滞缓,经济发展速度降低,需求不足,供给有余,物价下跌经济发展过热,需求旺胜,供给不足,物价上涨措施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货币政策则是降低银行利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货币政策则是提高银行利率)目的刺激社会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抑制社会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9、”联系国家通过财政的支出与收入、银行利率水平的调整,控制经济运行,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总是平衡。2、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来源:财政收入可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A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A2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财政支出。含义:

10、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分类:按照具体的用途,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财政收支关系。财政收入与支出的三种情况: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要求: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二)征税和纳税1、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税收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

11、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增值税。A1征税对象: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A2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A3作用:这样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个人所得税。A1对象: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在我国境内取得一般都上,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和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A2税率: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

12、率和比例税率。A3意义: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少交和不交)、欠税(拖延时间交)、骗税(骗税收优惠)和抗税(暴力拒交)。树立纳税人意识 自觉诚信纳税,反对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

13、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二、第三单元主观题考点归纳1、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根本上: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们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发挥财政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其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2、财政的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等)。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等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