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型皮瓣解剖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1185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9.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微型皮瓣解剖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小微型皮瓣解剖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小微型皮瓣解剖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小微型皮瓣解剖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小微型皮瓣解剖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微型皮瓣解剖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微型皮瓣解剖学.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微型皮瓣解剖学概述,南方医科大学微创外科解剖学研究所丁自海,我的忠告,手外科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手术者不仅有高超的操作技巧,还要有艺术家所具备的细致的审美能力。然而,在获得这些技巧和艺术之前,扎实的手外科解剖学基础知识是必需的。我们知道,一位优秀的手外科医师能够化险为夷,而更高的境界则是不会陷入困境,这得益于他对局部结构的深入了解。我们还知道,好而快与好却慢的手外科医师的区别在于他对解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由此可见,解剖学已成为手外科医师进入手外科艺术殿堂的至关重要的台阶和钥匙。成功的手术起始于解剖实验室,因此,我们还建议,有条件的手外科应建立一个解剖实验室,手外科医师应尽可能多抽

2、出时间去观察标本、实地解剖。一位优秀的手外科医师是从解剖实验室走出来的!,手功能重建的组织来源,手严重创伤或缺失,只有修复或再造才能重建其功能。其关键是拇指对掌功能重建。同时,必须保证其余各指中的任何一指得到重建。单一组织修复和复合组织修复。修复材料可来自手部或自体的其他部位,也可采用异体组织。可用骨、肌、关节、韧带、血管和神经中的几种组织再造,也可用足趾移植。,皮瓣解剖学研究趋势,皮瓣解剖学研究的演变过程:类型:传统轴型皮瓣穿支皮瓣皮支链皮瓣;皮瓣数量:少多少。皮瓣呈现出小型化、随意化和复合化的趋势,从而达到了使供、受区尽可能微创、功能良好、外形美观的目的。给显微外科、手外科医师提出了更高的

3、要求。归根结底是一个解剖学问题。,王增涛教授提供,微型皮瓣,C型皮瓣,微型皮瓣,复合组织再造手指,穿支皮瓣微型轴型皮瓣,20世纪80年代后期,Kojima、Kroll、魏福全等成为穿支皮瓣先期应用的代表,从而使轴型皮瓣进入微创时代穿支皮瓣是皮瓣应用的一个飞跃,被称为“超级显微外科supramicrosurgery”穿支皮瓣符合组织移植“受区修复好,供区损失小”的原则,但对显微外科解剖和吻合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皮支的分布范围,穿支间的吻合,唐茂林教授提供,皮支皮神经的分布,各层面间的关系和血管在各层的分布,皮支链的另一种形式,桡动脉皮支链皮瓣,由桡动脉在桡骨茎突上6cm处发出,分布于腕上桡侧皮肤

4、;可用于手部皮肤小范围缺损的修复。,Michel SC,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2010,尺动脉皮支链皮瓣,尺动脉在豌豆骨上4cm处发出一恒定穿支,于尺侧腕屈肌腱与尺侧腕伸肌腱间隙穿出后,分为升支和降支,皮支链,尺动脉皮支链,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骨间后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以骨间后动脉为蒂的前臂背侧皮瓣,顺行转移可修复肘部创面,逆行转移修复手部创面。以骨间前动脉腕上穿支为蒂的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手背部、虎口创面。腕背横纹中点上3-4cm为骨间前动脉腕上穿支从旋前方肌上缘的穿出点。,骨间后动脉皮支链,骨间后动脉皮支链,骨间后动脉皮支链,骨间前动脉穿支,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重新认识某些皮瓣血供的本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小隐静脉及腓肠神经的营养血管链14.腓动脉穿支及其血管链 5.胫后动脉穿支,小隐静脉营养动脉,小隐静脉营养动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的营养动脉,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