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教学设计孙淑贞.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1278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3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教学设计孙淑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5.3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教学设计孙淑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5.3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教学设计孙淑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5.3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教学设计孙淑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3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教学设计孙淑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3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教学设计孙淑贞.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广州市第一中学 孙淑贞一、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以遗传病的病理、危害、诊断和预防为线索,主要讲述人类遗传病常识性知识,与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联系密切。本节活动较多:一个调查,两个资料搜集和分析,一个科学技术社会(STS)。本节与人类的生活联系紧密,对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教学对象分析本人所任教的班级是高二级文科班的学生,对于遗传与进化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他们虽对“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很感兴趣,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教师可启发

2、学生先自学,再尝试用概念图的方法对遗传病加以概括分类。对于实践调查,学生有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应先加以趣味性引导,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相关的资料收集看似简单,运用互联网搜索的结果易造成大量资料的积压与浪费;文科班的学生个性鲜明,语言表达能力强,若能利用自已搜索到的资料在辩论会中展示自我个性,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概述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监测和预防的方法。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2、能力目标调查某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搜集和交流人类基因组计划或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方面的资料。3情感目标在进行遗传调查和实验活动中,善

3、于从自已亲身经历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和进行自主性探究,养成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培养勇于创新与合作的科学精神。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认同遗传学研究的新成就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积极思考遗传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为普及遗传学知识做出贡献。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调查法、辩论法、讨论学习法、赏识性评价2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设计调查表四、教学流程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2分钟)引用杨焕明教授的话,赞美生命!过渡每一个人都想拥有健康、高质量的生活,而这世界上的一部分人却因身体疾病而不能拥有健康,其中有些较严

4、重的疾病是因为遗传所致,这些人的生活有着不为常人所知的痛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遗传病吧!引出主题人类遗传病认同生命的美丽在于生命的质量。引用杨焕明教授的话,教师富有感情的过渡语,激发学生兴趣。主题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16分钟)1.教师根据学生调查中的常见错误,引导学生思考:家族性疾病、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吗?2.展示图片 几种常见的或是较严重的遗传病3.遗传病的定义及分类?引导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和它的主要载体是什么?4.请依据其病理,对常见遗传病进行分类(用表格进行总结一)小组汇报调查情况小组1: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小组2:红绿色盲的的调查,看书释疑;回答基因、染色体;巩固练习看书

5、完成表格。在调查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从自已亲身经历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和进行自主性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框架。主题二: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0分钟)引入展示数据资料。过渡遗传病危害之大,所以我们要预防它。简述“达尔文”“摩尔根”资料。启发“如何降低非近亲结婚子女发生遗传病的风险?”简述情景小A的故事。谈谈个人感觉;回答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讨论有关基因诊断引发的社会伦理的争议;引导学生高度关注遗传病,意识到婚前优生咨询和产前诊断的必要性。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双重作用,在具体应用时,要考虑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主题三:人类基因组计划(12分钟)小结科学是一把双刃剑,H

6、GP的研究成果使基因治疗成为可能,为人类健康带来新的曙光,但也引起伦理道德的争议,我们要正确的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小组资料交流1.简介HGP2.小组辩论赛(正方反方)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作好科学的宣传,承担起社会责任。课后进一步探究基因诊断、基因芯片、基因治疗的相关问题。 将探讨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六、教学小结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在人体内则可表现为某种疾病。本节作为第5章的最后一节课,对整章起到归纳的作用,对于宣传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节中,因为活动较多,所以怎样安排教学使得学习变得容易些、愉快些、有效些就成为教学设计的关

7、键,并且我一直在探索与尝试在认知过程如何使知识与情感有效地产生交互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特意设置了相应的情景和问题,引导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参与讨论,主动构建地获得知识,在整个认知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入赏识性评价,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其科学性,分析数据不符的原因。七、教学反思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一定要注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不是老师一言堂,在这里,学生的每一个观点都会受到尊重,每一点努力都会受到赏识;在学生的讨论与辩论中,师生共同获得思想的启迪,并进行反思,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伦理的双重性。在教师精心地组织下,既使学生将课堂学习与课下的学习融为一体,也认识到在课堂学习与社会学习的区别,主动在生活中寻找课本知识的典型事例,并能主动探究,加以创新利用,避免将学习与实践生活脱离开来,成为高分低能的人;通过学习,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之处是时间较紧,收放欠自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