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案例陈改欢.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1292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案例陈改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案例陈改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案例陈改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案例陈改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案例陈改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案例陈改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案例陈改欢.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案例深圳市宝安区荣根学校 陈改欢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4-25页的例题,第25-26页“想想做做”1-5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并弄清它们的区别。 2、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4、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和主动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区分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

2、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不同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多媒体课件演示(春天的场景,伴随着音乐):春天到了,大地披上了绿色的盛装,处处鸟语花香,人们都喜欢到郊外去游玩。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吗?好,现在老师带你们去郊游。出去郊游可得乘车呀!课件出示:一辆大客车有45个座位,一辆中客车有?个座位,一辆小轿车有?个座位。问:一辆中客车有多少座?一辆小轿车呢?猜猜看,看谁能猜中?(让学生猜汽车的座位数,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猜测能力。)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一辆中客车有30个座位,一辆小轿车有3个座位。问:我们班有40人要外出春游,并邀请了一些

3、老师和家长30人与我们一块儿去。如果要乘汽车的话,应选哪两辆汽车比较合适?为什么?(培养学生多中选优意识。)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列出算式:45+30(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本课教学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春游乘车问题,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自主探索,寻找算法1、学习45+30(两位数加整十数)。(1)自主探索算法。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四人小组讨论,可以利用桌上的小棒、计数器等学具来计算。)(2) 全班交流算法。 从45开始,十个十个地往后数。45

4、、55、65、75,45+30=75。用小棒来摆一摆:先摆4捆带5根,再摆3捆,把3捆和4捆放在一起,一共是7捆带5根,是75根。用计数器拨一拨:先拨上45,再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就等于75。算一算:40+30=70,70+5=75。(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3) 整理算法。 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那么多方法。小朋友再想想看,除了十个十个地数这种方法外,其他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5 + 30 = 75 40 570让学生把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说。(让学生整合出一般的计算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理概括能力。)2、学习45+3(两位数加一位数)。小朋友,你们真

5、行,帮老师解决了问题,可是,新的难题又来了:春游那天,由于有的家长有事,还有的同学生病,请假了,老师数了数,一共来了47人,那现在该选哪两辆汽车比较合适,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列出算式:45+3(2)独立思考。提问:学会了45+30的各种算法,你能很快想出45+3该怎样算吗?(让学生根据“45+30”的各种算法,很快想出45+3该怎样算,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交流算法。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指名说出不同的算法,多媒体课件展示。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5 + 3 = 4840 58 并引导学生比较得出:这种算法真好,不需要小棒和

6、计数器的帮忙,就可以把得数直接算出来。最后,让学生把这种计算过程说一说。(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评价意识。)(4) 比较45+30和45+3。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先让小组交流,再用多媒体演示比较,突出: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通过对比,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两种口算方法,渗透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的思想。)课间活动:同学们,解决了前面的问题。现在,让我们来听这首春天在哪里,感受一下春天来了的美好气息吧!(创设了轻松的教学氛围,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压力。)(在此环

7、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探索与交流时间和空间。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新知的主要方式,学生在“摆一摆”、“拨一拨”、“算一算”以及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形成和完善了自己的想法,最后整合出一般的计算方法。在让学生合作交流算法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学会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刚才你们表现真好,但老师还希望你们帮我解决下面的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1、“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用计数器拨一拨,写出结果,再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拨。2、“想想做做”第2题。先独立完成,说出计算过程,再集体订正。3、“想想做做”第3题。先独立完成,再开火车。

8、4、“想想做做”第4题。以竞赛形式进行,订正时,让学生比较每组的上下两题,看能发现什么?5、“想想做做”第5题。同桌两人,一人扮演“2加几”的小松鼠,一人扮演“20加几”的小松鼠,在书本上写得数,比比谁写得又对又快。(巩固练习的设计,层次分明,层层递进,形式多样,针对性强,趣味性浓,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四、全课小结,评价激励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不错,都能积极开动脑筋,帮老师解决了不少难题,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那么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样的激励评价,让学生感到课结束趣犹存。)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了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所以非常重要。然而,象这样的计算课很容易出现课堂教学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为了扭转这一现象,这节课我创设了“春游乘车”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还注意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思考、讨论、交流等,自我探究出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另外,层层递进的练习,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