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教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2342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的折射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光的折射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光的折射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光的折射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的折射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折射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3 光的折射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光的折射第三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2、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能够用光

2、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3)情感与态度: 1、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三、 难点和重点(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四、 教具: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五、教材处理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

3、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六、教法、学法 1、 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

4、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 学法 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教学过程一、

5、复习提问: 1、 光在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 2、 光的反射定律内容 二、新课引入:【演示一】: 在碗中倒入适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侧面斜视观察现象。【演示二】: 在碗中放入硬币,放在一定的高度让学生刚好看不到碗底的硬币,再倒入适量的水,请同学观察实验现象。请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三、新课教学:1、光的折射现象【演示三】:光的折射,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实验演示) 学生观察会看到:光线发生偏折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1)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注意:当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里时,在这两种透明物质的分界

6、面上,其中一部分光线发生反射,另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物质里而发生折射。(2)光的折射相关概念:入射点: 0 ; 法线:MN入射光线: AO ; 入射角: i折射光线: OB ; 反射角: r2、研究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物理规律提出问题: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 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 当入射光线垂直于玻璃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演示实验。【演示四】:实验演示: 光线斜射入玻璃; 让入射角变化; 光线垂直射水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规律,得出结论。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 折射光

7、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线从空气斜射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靠近)。 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不成正比(线性)关系。 光线垂直射入玻璃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演示五】课件演示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呢?课件演示: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学生得出:光在折射中光路也可逆。【教师补充】:如果光从玻璃、水晶等透明物质空气进入时,折射情况与上述是否相同?【学生总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离(远离) 其余与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结论相同。【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

8、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靠近)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离(远离) 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不成正比(线性)关系。 光线垂直射入玻璃时,传播方向不改。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随堂练习】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是入射光线,_是反射光线,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 ,折射角为_,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_2 有一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下图中折射光线正确的是( )。 3、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潭清疑水浅

9、 ; 渔民叉鱼;彩虹;海市蜃楼等现象一: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弯折?(教师解释)【练一练】原来碗底的硬币看不见,为什么倒入水后却能看到硬币?现象二:水中的鱼看到岸上的人的身高和实际人的身高那个大?【练一练】若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随堂练习】我们看到河水的深度(视深)跟河水的实际深度那个大? (潭清疑水浅)【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看课本p63海市蜃楼(2)完成名校联盟光的折射练习(3)课堂作业:(1)p63 1,2 (2)解释 “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板书设计】第一节 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折射现象相关概念:3、光的折射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2)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5、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