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染色实验.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2373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染色实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铁染色实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铁染色实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铁染色实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铁染色实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染色实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染色实验.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八 铁染色,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铁染色的原理及临床意义。2熟悉铁染色的操作要点。,实验原理:细胞外含铁血黄素和幼红细胞内的铁与酸性亚铁氰化钾发生普路鲁氏蓝反应,生成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定位于含铁部位。,实验仪器、试剂:酸性亚铁氰化钾溶液、核固红、甲醇、染色缸、37摄氏度水温箱、10ml吸管、洗耳球、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拭镜纸实验动物及来源:住院病人的骨髓片,操作方法:1.涂片用甲醇固定5分钟。2.水洗、待干。3.浸入亚铁氰化钾溶液中,37摄氏度水浴箱中 放30分钟。4.取出涂片、水洗、待干。5.用核固红溶液复染5分钟 6.水洗、待干。7.检查铁粒幼红细胞。,实验现象与数据:1.细胞

2、外铁观察 2.铁粒幼红细胞观察 3.环形铁粒幼红细胞观察,血细胞染色及结果判断:1、细胞外铁呈蓝色颗粒状、小珠状或团块状,复染后主要存在于吞噬细胞胞质内,有时可见于吞噬细胞外。细胞外铁观察:先用低倍镜在骨髓小粒处寻找细胞外铁,然后在油镜下判断铁量,分成五级,分级如下:,细胞外铁的分级标准分级 铁颗粒 铁小珠 铁小块 未见 未见 未见 少数 偶见少数 未见 较多 较多 未见 很多 很多 少数 极多 极多 很多,2、铁粒幼细胞:胞质内出现蓝色颗粒的幼红细胞为铁粒幼红细胞。红细胞内含有蓝色颗粒叫铁粒红细胞。计数100个铁粒幼红细胞,根据铁颗粒的量及大小分为四种类型:I型:胞浆内可见1个细小铁粒II型

3、:胞浆内可见2个以上细小铁粒III型:胞浆内可见1-4个粗大铁粒IV型:胞浆内可见5个粗大铁粒3、环形铁粒幼红细胞的标准:胞浆内的铁颗粒有6个以上,其中2/3以上铁粒围绕于核周形成环形,结果分析与结论:1.正常参考值:细胞外铁:(+)-(+)铁粒幼红细胞:19%-44%,大多为-型2.缺铁性贫血时骨髓细胞内铁与细胞外铁显著减少或消失3.是诊断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重要依据,注意事项:1.所用玻片必须洁净,无铁污染2.检查细胞外铁的骨髓片,须有骨髓小粒存在,否则影响结果3.酸性亚铁氰化钾溶液必须临用前新鲜配制4.注意可染铁与污染铁的鉴别5.用已瑞士染色的陈旧骨髓片作铁染色,可用甲醇退色后再染,思考

4、与创新:细胞外铁与细胞内铁的概念及意义,1为了鉴别小原粒性白血病与急淋,下列首选试验是:A、POX染色 B、PAS染色C、ALP积分测定D、Fe染色,2为了区别红白血病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下列首选试验是:A、POX染色 B、PAS染色C、ALP积分测定 D、a-NAE染色,3关于a-醋酸萘酚酯酶(a-NAE)染色,下述概念正确的是:A、单核细胞和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B、少数粒细胞可呈弱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C、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呈阴性反应D、急粒时,白血病细胞多呈阳性反应,4正常血细胞POX反应,下述结果错误的是:A、中性粒细胞随细胞的成熟阳性程度逐渐增强B、嗜酸性粒细胞阳

5、性程度最强,嗜碱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C、原单细胞呈阴性反应,幼单和单核细胞呈弥散状弱阳性反应D、淋巴细胞系呈阴性反应,而巨核细胞系呈强阳性反应,5下列何者作PAS染色时红系呈阳性反应:A、再障 B、巨贫C、红白血病 D、溶贫,6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慢粒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类白血病时则明显升高B、急淋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急粒时则明显升高C、PNH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再障时则明显升高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积分明显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无明显变化,7关于氯乙酸AS-D萘酚酯酸染色(AS-D-NCE),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A、粒细胞酶活性随细胞的成熟而增强B、淋巴细胞、浆细胞、幼红细胞均呈阴性反应C、单核细胞为阴性反应,个别呈弱阳性反应D、急粒多呈阳性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